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24 15:13:14 | 人氣2,0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北老市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北老市場

市場小人物系列 — 拖工篇

各位是否有發現?這其中有一群人也就是辛苦的 拖工 們,清晨時分在車水馬龍 人聲鼎沸 磨肩擦腫的市場裡穿梭,三十多年如一日默默的辛勤工作,當我們在菜市場上買到新鮮可口的蔬果時,除了感謝老闆發薪水給我們可以買菜之外,別忘了記得在台北果菜批發市場裡的一群小人物喔~

1.開業初期的拖運工們

開業初期的拖工們

繼續閱讀 >

台北老市場系列–果菜拍賣篇

民國十八、十九年間,台北的中央卸賣市場創立初期以拍賣方式為主,並同時採一般市場的仲買制度(經紀人制度)。

然而拍賣交易在民國三十九年中南部果菜取代台北近郊果菜以後就逐漸被破壞,大多委託仲買人或行口來代為出售,結果價格開始混亂,報價不實等問題層出不窮,又因場地狹小搬運不便,產地運送上來的果菜耗損太大,貨款結算不清等原因,使得辛苦耕種的農民損失頗大。

直到本公司開業後,才又恢復以拍賣為主,議價為輔的交易方式。確實改善果菜運銷,縮短果菜生產與消費價格之差距,增進農民收益及減輕消費者負擔為宗旨。

產地辛勤的農民

產地辛勤工作的農民

公司開業初期的拍賣方式

公司開業初期的拍賣方式

為了平抑物價提供物美價廉的新鮮蔬果,在各傳統市場成立直營菜攤嘉惠消費者。

直營菜攤

日以繼夜的工作就是為了廣大的市民

日以繼夜的工作

為了加速拍賣後的帳務貨款相關作業,在當年可是最先進的資料處理喔! T─100型電傳打字機)李榮雲補充

先進的資料處理作業

沒有螢幕的電腦?其實是帳務處理的紙卡作業,沒看過吧

沒有螢幕的電腦?

「更新紀錄 2008.11.20」

本篇發表之後來自各界的指教如雪片般雪片般.gif的飛來,其中又以曾任農委會中區分署分署長李榮雲先生的補正資料最為可貴,在此非常的感謝他,不過由於礙於版面的問題只好提供下載點供大家自行下載閱讀,請按我 (word檔1.21 MB)。

台北老市場系列–果菜包裝篇

農民辛苦的種植蔬果無非就是希望能夠賣得好價錢。很久很久以前,農民將種植的果菜千里迢迢由中南部運送到台北,除了需要交通工具外,「包裝」更是影響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公司開業之初,農民進貨的包裝容器,各式各樣的軟硬竹簍草蓆草袋木箱草繩捆紮麻袋及少數的紙箱等。有時候光是外包裝的竹簍就重達60公斤以上,很容易導致蔬果變質或壓傷,降低原本貨物的價值。隨著時代的進步,漸漸地紙箱取代的其他包裝容器,包裝的品質與樣式也日趨穩定。

1.在烈日下辛苦種植的農民

2.

3.

4.

5.三十多年前華江橋堤外的臨時批發市場

6.清晨時分,當人們還在夢鄉時,批發市場已經展開忙碌的一天。

台北老市場系列–交通工具篇

過去,果菜主要由住在市場附近農民供應時,那些農民以肩挑或以腳踏車、牛車、鐵牛車、手拉車、三輪貨車等作為運送的交通工具。當時具有濃厚的趕集色彩,而中南部的果菜則以火車或卡車運送到台北。

後來,由於交通事業的發達,卡車集運方式逐漸取代了傳統的運送工具,現在果菜的運送都以大型卡車運送為主。

台北老市場系列(牛車)

台北老市場系列牛車

台北老市場照片交通工具

台北老市場照片交通工具

台北老市場交通工具(鐵馬)

本文節錄自「邁向艱辛的十五年 p.32」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台北果菜批發市場的成立與變遷史

台北果菜批發市場的成立與變遷史






民國18年,台灣總督府於西寧南路興建「中央卸賣市場」,土地面積計2,524坪木造建築,經營果菜、魚類及雜物。






民國27年,於延平南路二段增設「太平市場」,土地面積計1,129坪。


舊中央市場



民國31年,果菜、魚業務分家,果菜委由台灣青果株式會社承辦。




民國34年,光復後中央市場委由民間中央青果公司經營。




民國41年,中央市場收回國有改名為「台北市蔬菜批發市場」,太平市場改為北市蔬菜批發市場太平分場。

民國57年,因中央市場擁擠於淡水河五號水門處成立「華江市場」。






民國61年,規劃目前所在地華中橋旁興建批發市場。

民國63年,依行政院指示成立「台灣區果菜運銷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73年,奉命改組為「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






民國74年,於濱江街成立「台北市第二果菜批發市場」。

您手中有台北果菜批發市場的老照片嗎?請來信與我們聯絡 james@tapmc.com.tw

舊中央市場

清末台灣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已往北部移動,日治以後台北為進一步鞏固其全台政治樞紐與商業中心的地位,各種商業組織與批發作業等進次完備。日治初期,台北最大的變化是公有市場的設立。1896年(明治29年)為了方便在台日人採買,首先在西門設立西門市場,販售魚、肉、蔬菜、水果等貨品。其後隨著台北人口急遽的增加,民生貨品的需求亦大幅提升,日本在台政府於1929年(昭和4年)在壽町,即今日的西寧南路,成立台北市中央市場,將全台北市的果蔬、魚、肉等貨品運至此地集中批發販售。此為台灣首座中央批發市場,從市場制的演變過程可看出,日本當局是先建立民生日用市場,再建立全省批發性市場,而台北市是新市場制的實驗場,一旦引進成功,立即推廣至全省各地。

照片1(日據時代中央卸貨市場)

舊中央市場

光復後的舊中央市場

文字與照片1來源 國家圖書館

http://blog.tapmc.com.tw/?cat=16

台長: A_ha
人氣(2,0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網路訊息 |
此分類下一篇:懷念童年諺語
此分類上一篇:公務員全薪育嬰假?民怨不公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