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16 23:28:50| 人氣6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文推薦--台灣民間食禁文化之研究 —以「食物相剋中毒圖解」為討論中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系統編號:096NTNT5625006
出版年:
研究生:陳志昌
研究生(英文姓名):Jyh-chang Chen
論文名稱: 台灣民間食禁文化之研究 —以「食物相剋中毒圖解」為討論中心
英文論文名稱:A study about Taiwanese Folk Culture of Dietary Taboo:The points at issue as the Illustration of Incompatible Food.
指導教授:戴文鋒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 Wen-Feng Tai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 台灣文化研究所
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9
關鍵詞: 養生 ; 食療 ; 食禁 ; 食物相剋中毒圖解 ; 民曆 ; 民俗醫療 ; 飲食文化
英文關鍵詞: an illustration of incompatible food ;
Taiwanese Farmers'' Almanac ; food taboo ;
folk medicine ; dietary culture. ; folk culture
被引用次數: 0
[ 摘要 ]
「食物相剋中毒圖解」以圖像表現為主並佐以少量文字方式呈現,目的在於:讓民眾瞭解因食物相剋情形而產生之各類中毒現象,用以事先避食,勿致身體不適,今多附載於民曆系統之中。這類食禁知識,亦可見於藥包袋包裝、中醫典籍、民俗醫療文本、海報、唱片、隨身筆記本等,透過文本的存在顯示,飲食知識透過這些傳播媒介傳播到各地、各階層,可佐證「食物相剋中毒圖解」對民眾生活的影響層面的廣度。當然也透過這麼多類的文本,從民曆刊印的年代、海報的防諜戒嚴背景、隨身筆記本及郭大誠唱片發行年代等訊息,推測「食物相剋中毒圖解」出現的時間應該為1960年代上下,傳播之今也有超過30年的時間,對於民間生活的影響甚深。

從歷史的史料脈絡來看,「食物相剋中毒圖解」知識以傳統中國醫學的食物療養觀念為文本來源,「藥食同源」的治療功效,目的還是在於「養生」之目的,在於強健身體以延年益壽,而非得以完全取代「治療」的功效。但不論是圖解上諸多的食禁配伍內容、疾病症狀、解毒物,卻無法完全以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來詮釋。食禁內容顯示可能存在另一套屬於常民生活的民俗知識,重疊又相異於傳統中國醫學知識的本草學範疇;可能存在著一套民俗醫療理論,不同於舊有中醫理論的民俗詮釋。既然中醫理論為食禁的知識來源,中國週遭的日本也是受食療養生觀念影響的國家,在台灣受日殖民統治的同時,也受到日本美術設計工業的影響。這種以商業為導向的情形,是戰後民曆食禁知識由文字轉換為圖解的最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應當是民曆業者構思提升民曆的知識內容與樹立美術編輯風格,用以吸引讀者的關注目光,並增加銷售數量。

食禁是建構在中醫知識的理論上,建構在醫療文化的病痛經驗及體液病因的集體意識之上,所以食禁不用透過實驗,因為建構在集體意識下的個人經驗是會被合理化,並以口語的方式在人際間傳播。「食物相剋中毒圖解」並提供知識性及娛樂性,透過民曆、食禁海報、藥包、歌曲等文本,它提供並營造出社會人際關係的認同感。而這民俗醫療知識當然會受到來自西方醫療體系的質疑,不過我們也可以發現,自文化所習得的病因觀,並不會輕易的就消逝殆盡。
[ 英文摘要 ]
Taiwanese Farmers'' Almanac is a kind of folk thesaurus.It contains Chinese calender, a lucky or unlucky day for certain events and an illustration of incompatible food etc. An illustraton of incompatible food is my major research that is about cultural prohibition in aspects of food. Taiwanese belief food can offer nutrition, determine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And it also cause illness, if people don’t know in-
compatible food. An illustration of incompatible food does exist for teaching and warning people.

Incompatible food is a kind of food taboo. This knowledge wa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became a part of folk medicine. Accordingly, we can find incompatible food in other folk text, including all of the following﹕the cover of officinal and disc﹔a pocketable notebook﹔the family cyclopedia about self-treatment( in Japanese)﹔the posters drew in-
compatible food﹔a book about ptisan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folk medicine text. According to those text contents, we can made a conjecture about the illustration of incompatible food that was created in 1960’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iders that food can be classfied into the Five Elements. The doctrine of five phases describes two cycles of balance, a generating or creation (生, shēng) cycle and an overcoming or destruction (剋, kè) cycl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hases. But in Taiwanese opinions, food relates to them as follows﹕In folk belief the proper choice food is the way of maintaining bodily harmony. Specifically, balancing “spiritual heat” and “spiritual coolness”, by appropriate manipulation of “hot” and “cold” food. In short, incompatible food is critical to all harmony—in one’s own body, in one’s social life, and in one’s interaction with the world.
[ 論文目次 ]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文獻回顧 .....6
第四節 研究的限制與貢獻 .....10

第二章 生活通用的知識平台........11

第一節 民曆系統與食禁知識傳播....13
第二節 藥食同「援」—談寄藥包行業與食禁知識....32
第三節 散落各類文本之民食禁知識 ....53

第三章 飲食論病知識的內涵....85

第一節 文化體系呈現的飲食意象 ......85
第二節 解讀文本中描述之飲食中毒病徵....113
第三節 文本中刊載之食禁中毒解物研究....124



第四章 飲食與疾病的社會文化分析....131
第一節 民俗醫療在醫療社會中的主體性演變....131
第二節 飲食與疾病觀的文化詮釋.....143
第三節 食禁文本成形之推論........152

第五章 結論.... 160
參考文獻 ..........164
附錄一 各版本之食禁圖解一覽.....176
附錄二 蒐集之民曆一覽..........187
附錄三 各民曆文字版之食禁知識內容...196
附錄四 各藥廠藥包袋食物相剋內容.....201
附錄五 《事林廣記》節錄之食禁知識....202
附錄六 《三台萬用正宗》節錄之食禁知識.....204
附錄七 《萬書淵海》節錄之食禁知識...208
附錄八 《備急千金要方》記載之食禁知識....211
附錄九 《食療本草》記載之食禁知識....213
附錄十 《飲膳正要》載錄的食物相反...216
附錄十一 《本草綱目》記載之飲食禁忌..............................................218
[ 參考文獻]
一、史料方志
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1980,台北:中華書局。
巢元方原著,丁光迪主編校,《諸病源候論校注》,頁578-579,2000,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唐•王冰注,《素問王冰注》冊一、二,1983,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2002,北京:人民衛生。
唐•孟詵撰,唐•張鼎增補,《食療本草》,2003,合肥:安徽科學技術。
宋•朱熹注,《周易》,1996,上海:上海古籍。
宋•趙佶,《聖濟總錄》,2004,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宋•陳元靚,《歳時廣記》,1995,上海:上海古籍。
宋•丹波康賴,《醫心方》,2000,北京:人民衛生。
元•忽思慧,《飲膳正要》,1971,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元•賈 銘,《飲食須知》,1993,上海:上海古籍。
元•王禎,《農書》三冊,1965,台北:臺灣商務印書局。
元•司農司撰,《農桑輯要》,1980,台北:中華書局。
李時珍編,劉恆如、劉永山校注,《本草綱目》新教注本上,頁81,2001,北京:華夏出版社。
明•高濂,《遵生八箋》,2004,蘭州:甘肅文化。
明•張志聰,《本草崇原》,1999,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江戶•森立之,《本草經考注》上、下,2002,北京:學苑。
江戶•森立之,《傷寒論考注》上、下,2003,北京:學苑。
江戶•森立之,《素問考注》上、下,2002,北京:學苑。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注疏》,1987,台北:文津。
清•王士維,《隨息居飲食譜》,2003,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清•蔣毓英,《臺灣府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1999,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王珍主修,陳文達編,《鳳山縣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1996,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范 咸,《重修臺灣府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胡建偉,《澎湖紀略》,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1996,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周 璽,《彰化縣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陳淑均,《噶嗎蘭廳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屠繼善,《恆春縣志》,199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唐贊袞,《臺陽見聞錄》,1996,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清•王士維,《隨息居飲食譜》,2003,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二、專書
袁枚,《隨園食單》,2005,西安,三秦出版。
連雅堂,《臺灣語典》,1999,台北:金楓。
西尾�皕q編,《家庭治療寶典》,主婦之友十二月號附錄,1944,東京:主婦之友社。
川田洋一著,許洋主譯,《佛法與醫學》,2002,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
小田俊郎,《臺灣醫學五十年》,1995,台北:前衛。
山田慶兒著,廖群育、李建民編譯,《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2003,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
太陽臉,《有趣的台灣老插畫》,頁91,2007,台北:華人版圖
王秋桂,《民族與民俗》,1994,台北:稻鄉出版社。
王爾敏,《明清時代庶民文化生活》,199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1997,台北:商務印書館。
王學泰,《華夏飲食文化》,1997,北京:中華書局。
王仁湘,《飲食之旅》,頁228,2002,臺北:商務印書館。
王子輝,《周易與飲食文化》,2003,西安:陜西人民。
王煥華、倪慧珠,《中國傳統飲食宜忌全書》,2003,南京:江蘇科學技術。
王文寶,《中國民俗研究史》,2003,哈爾濱:黑龍江人民。
王 巍,《詩經民俗文化》,2004,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 穎、彭學峰,《24節氣與食療》,2005,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
王秋桂,《民族與民俗》,1994,台北:稻鄉出版社。
方寶璋,《閩台民間習俗》,2003,福州:福建人民。
孔恩(Thomas S. Kuhn)著,程樹德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2005,臺北:遠流。
中國養生文化研究中心編,《二十四節氣養生經》,2004,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尤金.N.安德森(Eugene N.Anderson)著,馬孆、劉東譯,《中國食物》,2003,南京:江蘇人民。
不著撰者,《中藥手冊》,年份未標明,台南:正言。
片岡巖著,陳金田譯,《臺灣風俗誌》,1996,台北:眾文出版社。
印會河、張伯訥編,《中醫基礎理論》,1997,台北:知音。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下)》,1985,南投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史衛民,《元代社會生活史》,200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弗雷澤(J.R.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上、下,2004,台北:桂冠。
仲富蘭,《中國民俗流變》,1989,香港:中華書局。
任百尊編,《中國食經》,2001,上海:上海文化。
任騁,《中國民間禁忌》,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江 帆,《生態民俗學》,2003,哈爾濱:黑龍江人民。
行政院衛生署,《臺灣地區公共衛生發展史》第一冊、第二冊,頁67-74,1995,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米榭.傅科(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臨床醫學的誕生》,2004,南京:譯林。
伯恩特.卡爾格-德克爾(Bernt Karger-Decker)著,姚燕、周惠譯,《圖像醫藥
文化史》,2005,臺北:邊城出版社。
杜蒙(Louis Dumont)著,王志明譯,《階序人Ⅱ--卡斯特體系及其衍生現象》,1992,台北:遠流。
何睿思(Marvin Harris)著,于嘉雲譯,《我類》,1994,台北:時報文化。
克立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著,楊德睿譯,《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2002,台北:麥田出版社。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下冊,1992,台北:允晨。
李亦園,《文化與修養》,1996,台北:幼獅文化。
李建民,《方術.醫學.歷史》,2000,台北:南天。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2005,台北:三民。
李 彣,《金匱要略廣注》,1996,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李長福、李慧雁,《孫思邈養生全書》,200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李家雄,《阿嬤豆腐的養生哲學》,1999,台北:九思。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2001,北京:學苑。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邵迎生 等譯,《圖騰與禁忌》,2000,台北:米娜貝爾。
何星亮,〈圖騰崇拜與人生禮儀〉,《二十一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社會民俗卷》,200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芮得克里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著,夏建中譯,《社會人類學方法》,2001,台北:桂冠。
汪寧生,《古俗新研》,2001,台北:蘭臺網路出版商務股份有限公司。
汪鳳炎,《中國傳統心理養生之道》,2000,南京:南京師範大學。
林明裕,《臺灣民間禁忌》,1995,台北:聯亞。
林美容、江寶月、鄧淑月,《宜蘭縣民眾生活史》,1998,宜蘭:宜蘭縣政府。
林美容,《臺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1998,台北:前衛。
林仲,《皮膚病的台灣民俗醫學》,2000,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林永匡、袁立澤,《中國風俗通史:清代卷》,2001,上海:上海文藝。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2004,台北:雄獅圖書。
拓荒者半天子,《白話農民曆》,1998,台南七股:拓荒者。
欣正人編,《瘟疫與文明》,2004,太原:山西人民。
徐海容主編,《中國飲食史》(卷三),1999,北京:華夏出版社。
吳瀛濤,《臺灣諺語》,2001,台北:臺灣英文。
吳瀛濤,《臺灣民俗》,2000,台北:眾文。
吳國定,《傷寒論》,2001,台北:正中書局。
康 樂,《佛教與素食》,2001,台北:三民書局。
莊秋情,《臺灣鄉土俗語》,1998,台南:台南縣政府。
莊孔韶,《銀翅(1920~1990)中國的地方社會與文化變遷》,2002,台北:桂冠。
姚村雄,《設計本事—日治時期台灣美術設計案內》,2005,台北:遠足文化。
許錫慶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纂衛生史料彙編》,頁114,2000,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臺灣的歷史與民俗》,1998,台北:武陵。
陳錫濤,《青草家庭自療法》,1949,台中:瑞成書局。
陳可冀、周文泉,《中國傳統養生學精粹》,1991,台北:臺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學文,《明清時代商業書與商人書之研究》,1997,台北:洪葉文化。
陳樂平,《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2000,上海:上海三聯。
陳正之,《臺灣歲時記》,2001,台中:行政院新聞局中部辦公室。
陳永興,《台灣醫療發展史》,2003,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
陳國樹,《中醫基礎理論學》,2003,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重明、黃勝白等編,《本草學》,2005,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派翠西亞•鶴見(E.Patricia Tsurumi),《日治時期台灣教育史》,1999,宜蘭:財團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喬治.佛斯特(George M.Fostrer)、芭芭拉.安德森(Barbera Gallatin Anderson)著,陳華、黃新美譯,《醫學人類學》,1998,台北:桂冠出版社。
張 珣,《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1989,台北:稻鄉。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1995,台北:南天。
鄧景衡,《黑飲.金食.鏽島》,1997,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賈蕙萱,《中日飲食文化比較研究》,1999,北京:北京大學。
廖群育,《歧黃醫道》,1994,台北:洪業文化。
廖群育,《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2003,台北:東大圖書。
劉力紅,《思考中醫》,2004,台北:積木文化。
逯耀東,《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2001,台北:東大圖書。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2001,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 編,臺灣科技與社會網絡計畫群 譯,《STS科技渴望社會》,2004,台北:群學。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1997,台北:南天。
范勝雄,《府城的節令與民俗》,2000,台南: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
范勝雄,《府城之禁忌譴送與俚諺》,2002,台南: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
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200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徐海容主編,《中國飲食史》卷一至六,1999,北京:華夏。
徐杰舜,《漢族民間風俗》,2000,北京:中央民族大學。
徐德明,《民間禁忌》,2003,廣州:廣東教育。
栗山久茂,《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2001,台北:究竟。
馬歇爾•薩林斯(Marshall Sahiins)著,趙丙祥譯,《文化與實踐理性》,200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凌諾斯基著,費孝通譯,《文化論》,2002,北京:華夏。
馬偕(George L. Mackay)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2007,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樂平,《出入命門—中國醫學文化學導論》,上海:上海三聯。
郭秀梅、岡田研吉編,《日本醫家金匱要略注解輯要》,1999,北京:學苑。
楊翎,《臺灣民俗醫療—漢人信仰篇》,2002,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楊國柱、鄭志明,《民俗、殯葬與宗教專論》,2003,台北:韋伯文化。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2000,台北:眾文出版社。
黃慶文,《飲食.衛生.生理—正確常識》,1986,台北:水牛。
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2005,台北:群學。
翁玲玲,《麻油雞之外—婦女坐月子的種種情事》,1994,台北:稻鄉。
顧希佳,《社會民俗學》,2003,哈爾濱:黑龍江人民。
顧恩特.希旭菲爾德(Gunther Hirschfelder)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2004,台北:左岸文化。
董芳苑,《信仰與習俗》,1995,台南:人光。
焦樹德,《用藥心得十講》,2005,北京:人民衛生。
萬建中,《禁忌與中國文化》,2001,北京:人民。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臺灣的歷史與民俗》,1998,台北:武陵。
鄭金生,《中國古代的養生》,1997,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楊國樞編,《文化、心病及療法》,1997,台北:桂冠。
曾喜城,《臺灣客家文化研究》,1999,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葉永文,《台灣醫療發展史—醫政關係》,2006,台北:洪業文化。
葛承雍,《中國傳統風俗與現代化》,2002,西安:陜西人民。
甄志亞編,《中國醫學史》,2003,上海:上海科技。
雷蒙德•弗思 著,費孝通譯,《人文類型》,2002,北京:華夏。
趙世瑜,《狂歡與日常—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2002,北京:三聯書店。
蓋建民,《道教醫學》,2002,北京:宗教文化。
劉還月,《臺灣黃曆完全解密》,2000,台北:常民文化。
劉錫城,《象徵—對一種民間文化模式的考察》,2002,北京:學苑。
劉克儉、顧瑜琦編,《行為醫學》,2003,北京:科學。
謝文全,《食經概論》,2004,台中:中國醫藥大學中藥資源學系、文興出版社。
羅伯特.馬格塔(Roberto Margotta)著,李成譯,《醫學的歷史》,2003,廣州:希望出版社。
羅伊•波特著,張大慶等譯,《劍橋醫學史》,頁410-411,2000,長春:吉林人
民出版社。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著,韓良憶譯,《食
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頁69-76,2005,臺北:左岸文化。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2005,台北:大田。
喬治.馬庫斯(George E.Marcus)、麥可.費雪(Michael M.Fisher)著,林徐達
譯,《文化批評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2004,台北:桂冠。
蔡承豪、楊韻平,《台灣番薯文化誌》,2004,台北:城鄕文化。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1999,台北:東大。
Marvin Harris著,葉舒憲、戶曉輝譯,《食物與文化之謎》,2004,台北:書林。
Isaac Popper著,,《中醫藥入門》,2004,台北:經史子集出版社。
James L.Watson編,《飲食全球化》,2007,台北: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Paul U.Unschul,〈Medical History in Chinese Studies:A Personal Perspective on Achievements,Approaches,Expectations〉,《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祖:性別與醫療》,頁127-164,200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Douglas ,Mary, 2003.Natural Symbols .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Douglas ,Mary ,2003.Purity and Danger .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Geertz ,Clifford,1973.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Basic Books﹒
Chang ,Kwang-chih.1977. 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ective. 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三、期刊論文
不明著者,〈食物混合に關する注意〉,《臺灣皇漢醫界》,第二十八號,頁11,昭和六年二月,台北: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
川原瑞源,〈台灣的醬菜〉,《民俗臺灣》中文版,第四輯,頁250-260,1994,台北:武陵。
王瑞成,〈冷熱及食補〉,《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一輯,頁150-157,1990,台北:武陵。
王瑞成,〈煮食、炊粿、捕粽、醃豆油〉,《民俗臺灣》中文版,第四輯,頁19-27,1994,台北:武陵。
王瑞成,〈點心以及新春的食品〉,《民俗臺灣》中文版,第四輯,頁61-68,1994,台北:武陵。
王學泰,〈從文化角度看中國飲食習俗〉,《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99-416,1994,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成令方,〈醫「用」關係的知識與權力〉,《台灣社會學》第三期,2002,台北:台灣社會學編輯委員會。
池田敏雄,〈台灣吃的習俗資料〉,《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七輯,頁181-204,1990,台北:武陵。
江秀彥,〈台灣藥業發展中國家角色之分析〉,2006,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正勝,〈醫療、社會與文化—另類醫療史的思考〉,《新史學》第8期,頁143-171,1997,台北:新史學。
汪潤祥,〈從《引膳正要》看飲食文化的大同世界〉,《第七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47,2002,台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李亦園,〈文化變遷與現代生活〉,《人類學與現代生活》,頁241-252,1984,台北:水牛。
李亦園,〈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理論圖像〉,《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0,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李亦園,〈和諧與超越的身體實踐-中國傳統氣與內在修練文化的個人觀察〉,《氣的文化研究 :文化,氣與傳統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27,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李亦園,〈寒食與介之推—一則中國古代神話與儀式的結構學研究〉,《二十一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社會民俗卷》,200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李建民,〈從七十者可以食肉看古人的飲食〉,《歷史月刊》1,頁109-110,1988,台北:歷史月刊。
李建民,〈崇病與場域:傳統醫學對崇病的一種解釋〉,《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頁101-148,1994,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李建民,〈《本草綱目.火部》考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73本第3分,頁395-441,2002,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李貞德,〈漢唐之間醫方中的忌見婦人與女體為藥〉,《新史學》13期,頁1-36,2002,台北:新史學。
李貞德,〈漢唐之間家庭中的健康照顧與性別〉,《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祖:性別與醫療》,200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李貞德,〈「笑疾」考—兼論中國中古醫者對喜樂的態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1分,頁99-148,2004,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李尚仁,〈傅科的醫學考古學與醫學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8期,頁209-234,1997,台北:
李尚仁,〈醫學史與醫學教育〉,《醫望》19期,頁67-70,台北:。
李尚仁,〈十九世紀後期英國醫學界對中國痲瘋病情的調查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4本第3分,頁445-505,2003,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李尚仁,〈健康的道德經濟—德貞論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衛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3分,頁,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李宗焜,〈從甲骨文看商代的疾病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2分,頁301-338,2001,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李長有,〈新世紀的中國餐飲與健康〉,《第七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9-70,2002,台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李憲章,〈現代人與中草藥〉,《中國草藥故事》,頁138-147,1996,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宋光宇,〈臺灣日據初期的瘟疫與迎神〉,《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頁305-330,1990,台北:正中書局。
宋光宇,〈過舊曆年?過新曆年?--試論日據時期的曆法改正〉,《歷史月刊》85期,頁41-47,1995,台北:。
宋錦秀,〈臺灣寺廟藥籤彙編:宜蘭「醫藥神」的系統〉,《宜蘭文獻》,37期,頁3-46,1999,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林富士,〈試論漢代的巫術醫療法及其觀念基礎〉,《史原》,第16期,頁29-53,1987,台北:。
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疾病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2分,頁225-263,1993,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林富士,〈東漢晚期的疾疫與宗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66本第3分,頁695-745,1995,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林富士,〈頭髮、疾病與醫療—以中國漢唐之間的醫學文獻為主的初步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1本第1分,頁67-128,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林富士,〈試論中國早期道教對於醫藥的態度〉,《臺灣宗教研究》1:1,頁107-142,2000,台北:臺灣宗教學會。
林富士,〈略論早期道教與房中術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2分,頁233-299,2001,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林富士,〈中國早期道士的醫療活動及其醫術考釋:以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記」資料為主的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1分,頁43-117,2002,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林富士,〈醫者或病人—童乩在台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6本第3分,頁511-566,2005,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
討〉,《新史學》,第十六卷第三期,頁23-100,2005,台北:新史學雜誌社。
林美容,〈台灣民俗宗教文化的社會圖像〉,《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頁57-68,1997,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淑蓉,〈物/食物與交換:中國貴州侗族的人群關係與社會價值〉,《物與物質文化》,頁211-260,2004,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林振聲,〈西螺地方關於疾病的迷信〉,《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一輯,頁43-51,1990,台北:武陵。
林慧玲,〈藥學與藥師專業〉,《人與醫學》,頁189,2003,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邱仲麟,〈人藥與血氣--「割股療親」現象中的醫療觀念〉,《新史學》,第十卷第四號,頁67-116,1999,台北:新史學雜誌。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瘟疫與帝國醫療體系的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2分,頁331-388,2004,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邱雅芳,〈殖民地醫學與疾病敘事—賴和作品的再閱讀〉,《臺灣文獻》第五十五卷第四期,2004,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范燕秋,〈日治前期台灣公共衛生的形成(1895-1920):一種制度面的觀察〉,《思與言》,第33卷第2期,頁215-258,1995,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莊 申,〈從「八珍」的演變看中國飲食的改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 61本第2分,頁433-479,1990,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陳柏煉,〈伊斯蘭教的飲食文化〉,《思與言》,第三十三卷第一期,頁61-84,1995,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陳金生,〈「日治時期台灣醫療制度」的回憶—以台灣乙種醫師制度為主(上)〉,《臺灣史料研究》8號,1996,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陳金生,〈「日治時期台灣醫療制度」的回憶—以台灣乙種醫師制度為主(下)〉,《臺灣史料研究》9號,1997,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陳元朋,〈唐宋食療概念與行為之傳衍—以,《千金.食治》為核心觀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四分,1998,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陳元朋,〈漢唐間的食禁與疾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陳元朋,〈中國食物療養傳統的形成與變遷〉,2005,「從醫療看中國史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主辦。
陳熙遠,〈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2分,頁283-330,2004,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吳嘉苓、黃于玲,〈順從、偷渡、發聲與出走:「病患」的行動分析〉,《台灣社會學》第三期,2002,台北:台灣社會學編輯委員會。
張 珣,〈評介有關台灣民間疾病觀念的幾個研究〉,《漢學研究通訊》,1988,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張恆鴻,〈中醫臨床治療與飲食之配合〉,《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125-134,1998,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張哲嘉,〈日用類書「醫學門」與傳統社會庶民醫學教育〉,《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頁175-193,2006,台北:麥田。
崔 玫、林麗美,〈台灣民間食物養生的探討〉,《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109-124,1998,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郭文華,〈台灣醫療史研究的回顧—以學術脈絡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史料研究》8號,頁60-75,1996,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梁其姿,〈中國痲瘋病概念演變的歷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頁399-438,199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梁其姿,〈疾病與方土之關係:元至清間醫界的看法〉,《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祖:性別與醫療》,頁165-212,200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一農,〈通書—中國傳統天文與社會的交融〉,《漢學研究》,第14卷第2期,頁159-186,1996,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黃一農,〈漢初百年朔閏析研—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頁753-800,2001,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黃韶顏,〈中國傳統食療之探討〉,《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432-475,1994,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莊永明,〈日治時期的醫學教育〉,《臺灣史料研究》8號,頁3-34,1996,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新 樹,〈關於宴席及菜肴之雜話〉,《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二卷(下)第十號,頁176-180,1987,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儀初,〈論中國食醫同源的產生及其營養價值〉,《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478-483,1994,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新史學》,第十三卷第四期,2003,台北:新史學雜誌社。
劉士永,〈1930年代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臺灣史研究》,4卷1期,頁97-147,1998,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
劉翠溶、劉士永。1999,〈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4卷2期,頁89-132。
鄭梓材,〈經驗良方〉,《臺灣皇漢醫界》,第三十二號,頁34,1931,台北:東洋醫道會臺灣支部。
鴇田文三郎,〈記録にみる中國乳文化發展の足跡〉,《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9-165,1994,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熊秉真,〈變蒸論:一項傳統生理假說的興衰始末〉,《漢學研究》,第11卷第1期,頁253-267,1993,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熊秉真,〈驚風:中國近世兒童疾病與健康研究之一〉,《漢學研究》,第13卷第2期,頁169-203,1993,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熊秉真,〈疳—中國近世兒童疾病與健康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頁263-294,199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熊秉真,〈小兒之吐—一個中國醫療發展史和兒童健康史上的考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5期,頁1-52,199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謝振榮,〈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衛生政策之研究〉,1988,未出版: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永河,〈結核和台灣的民間藥〉,《民俗臺灣》中文版,第五輯,頁60-65,1990,台北:武陵。
簡美玲,〈秀姑巒阿美人的疾病認知與分類〉,《原住民傳統VS.現代醫療》,頁27-56,2001,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羅桂環,〈從歷史上植物性食物的變化看我國飲食文化的發展〉,《第三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2-147,1994,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戴文鋒,〈《海關醫報》與清末臺灣開港地區的疾病〉,《思與言》,第33卷第2期,頁157-214,1995,台北:思與言雜誌社。
饒宗頤,〈從出土資料談古代養生與服食之道〉,《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8,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謝敏琪,〈「食事で健康を守る」中国薬膳とは〉,《第七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1-80,2002,台北:財團法人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蕭 璠,〈長生思想和頭髮的養生方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四分,頁671-725,1998,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蕭 璠,〈中國古代的生食肉類餚饌—膾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71本第2分,頁247-366,2000,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
Ute Engelhardt,“The Development of Yaoshan藥膳(Refined Medical Cuisine)and Its Restaurants”,《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71-88,1998,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Ninuk Kleden,“The Impact of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on Indonesian Dietary Culture”,《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89-108,1998,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Nancy J.Pollock,“Communicating About Food and Culture”,《第五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387-404,1998,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四、學位論文:
江秀彥,《台灣藥業發展中國家角色之分析》,2006,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立仁,《臺灣平埔族飲食文化研究—以臺南縣左鎮鄉平埔族為例》,2003,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寅瑞,《牛肉成為台灣漢人副食品的歷史觀察》,200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清芳,《時間、知識與文化介面—從台灣的民曆檢視一種文化的動態變遷》,2003,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文鋒,《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為分析場域》,
1999,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台長: 老不休
人氣(6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