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6-11 17:55:19| 人氣342| 回應0 | 下一篇

中國佛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佛教哲學

    印度佛教與中國傳統哲學相結合.
    (佛教及其在中國的傳播)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族姓為喬達摩﹐中國古譯為瞿曇。相傳為淨飯王太子﹐生於迦毗羅衛國(現為尼泊爾王國境內)。他一生傳教活動在印度次大陸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號。根據文獻史料推斷﹐他約生於公元前 565年﹐卒於公元前490~前480年之間﹐略早於中國的(孔子)。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把現實斷定為“無常”﹑“無我”﹑“苦”﹐認為人類的社會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個人生活都充滿著苦。富貴者有富貴者的苦﹐貧賤者有貧賤者的苦﹐整個現實世界是一苦難的集合體(大苦聚)。造成苦難的原因不在客觀環境﹐與社會制度無關﹐完全在於人類自己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自身﹐即所謂“惑”﹑“業”所致﹐“惑”指錯誤的認識﹑思想﹐主要是“貪”“瞋”“痴”﹐佛教稱這三者為根本性的煩惱。“業”指思想﹑言論和行為等一切身心活動。惑業為因﹐造成生生世世不得解脫的可怕後果﹐佛教稱為輪迴報應。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進行宗教訓練﹐徹底改變世界觀﹐才可以超出生死輪迴報應﹐得到徹底解脫。這種最後的精神解脫境界﹐叫做“(涅槃)”。這些道理包括在“五蘊”﹑“四諦”﹑“十二因緣”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為以後佛教各派教義的基礎。
    佛教的宣傳方法多用理論思辨﹑邏輯推論﹑概念分析來論證其基本教義。從理論思維的方式開始﹐把信徒引向信仰主義﹑出世主義﹐以思辨的哲學為宗教目的服務。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葉﹐因對教義及戒律的認識產生分歧﹐佛教內部開始分化﹐出現了許多教團﹐稱為十八部(或二十部)。公元1世紀左右﹐出現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把以前的佛教稱為小乘佛教)。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本土趨於消失﹐19世紀末﹐又稍有恢復。佛教經典先是口頭傳誦﹐後來才有寫在貝葉上的寫本。經典繁多﹐浩如煙海﹐總稱為“經”﹑“律”﹑“論”三藏﹐這是佛教全書。“經”是以佛說教名義流傳下來的記錄﹔“律”是用來維繫出家僧眾及在家信徒的宗教生活規範﹔“論”是後世各教派闡發佛教原理的一些專著。
    佛教開始傳播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以後南到斯里蘭卡﹑印度支那半島﹐北到中亞細亞。隨著中國與中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佛教於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 2年)傳入中國內地﹐在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得到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組成部分。佛教初傳入時被看作是神仙方術。東漢末﹐漢譯大量佛教經典﹐佛教教義開始同中國傳統倫理和宗教觀念相結合﹐得到傳播。當時的主要譯作有安世高傳譯的小乘佛典﹐支婁迦讖傳譯的大乘佛典。魏晉時﹐佛教般若空觀受到門閥士族的歡迎。與(魏晉玄學)密切結合﹐形成風靡一時的(般若學)。至南北朝﹐佛教勢力在內地又有所擴大。南方的宋文帝﹑梁武帝為首的帝王貴族﹐大力提倡佛教﹐用國家的力量支持佛教的發展﹐修塔﹑建寺﹑度僧﹑譯經﹐把佛教作為“坐致太平”的思想工具﹐扶植寺院經濟及義學發展。北朝各代帝王貴族也以國家的力量資助譯經﹑建寺﹐開鑿石窟﹐雕造佛像﹐比南朝有過之而無不及。北朝佛教雖曾遭到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滅佛”的打擊﹐但很快就得到了恢復﹐並且得到更大的發展。
    佛經的翻譯至西晉竺法護﹑姚秦(鳩摩羅什)﹐達到了新的水平﹐南朝陳帝國真諦活動時期﹐印度各種佛教流派以及與佛教發生爭論的其他一些宗教流派的典籍﹐已基本上譯為漢文﹐但佛教思想在中國發生影響﹐並與中國傳統(儒家)經典互相發明﹑配合﹑補充﹐不是專靠翻譯﹐而是靠中國義學僧人的創作﹑傳播和推廣。如(道安)﹑(慧遠)的佛教論文﹐(僧肇)的般若論﹐(道生)的涅槃論﹐在中國思想界影響都很深遠。
    隋唐時期﹐佛教與儒﹑道並稱三教。三教之間﹐進行長期爭論﹐互相鬥爭和滲透。上層統治集團採取三教並用方針﹐佛教進入鼎盛時期﹐寺院經濟得到高度發展﹐譯經的規模和水平高出於前代。代表人物有(玄奘)﹑義淨等。此時﹐佛教理論也由依附漢文譯經進而建立起多種獨立的宗派體系﹐適應中國封建社會的宗教儀式﹑教規基本完成。這時形成了(天台宗)﹑律宗﹑淨土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密宗及三階教等中國宗派﹐並傳到了朝鮮﹑日本和越南。佛教信仰深入民間﹐佛教思想影響到哲學﹑道德﹑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宋代以後﹐一些主要佛教宗派的基本觀點為儒學所吸收﹐佛教思想日益與儒﹑道相融合。在西藏地區﹐唐初的松贊干布提倡佛教﹐以後逐漸形成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到了元初﹐忽必烈封喇嘛八思巴為帝師﹐逐步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體制。喇嘛教還流傳於中國藏族居住的其他地區。在中國雲南省傣族地區還流傳小乘佛教。
    (中國佛教宗派及其基本觀點)  中國佛教中較有影響的派別主要有﹕
    (天台宗)  中國佛教中影響很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派別﹐開創於南朝末﹑隋朝初。創始人(智顗)常住天台山﹐故名天台宗。其派主張定慧並重的原則。所著《法華玄義》﹑(《摩訶止觀》)﹑《法華文句》被奉為“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基本經典。天台宗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法性﹑真如的表現﹐並以“(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為觀察世界和宗教修持的方法。認為物質世界及其多樣性﹐不過是人心一念的產物。事物皆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是空的﹐即“空諦”﹔“空”並非絕對的“無”﹐而是假有﹐即“假諦”﹔佛教把萬物看成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中諦”。認為三諦互相包容﹐互不妨礙。“一念三千”與“三諦圓融”之說集中地反映了天台宗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天台宗以《法華經》的教義為佛教的最高原理﹐主張以五時判八教。唐代的(湛然)﹐進一步闡明了天台宗的教義﹐提出“(無情有性)”的學說﹐認為草木瓦石也有佛性。北宋初﹐因爭論智顗《金光明玄義》廣本的真偽問題﹐天台宗內部分成山家﹑山外兩派。9世紀初﹐日本僧人最澄入唐求法﹐從學於天台湛然弟子道邃﹐回國後﹐傳天台教義。13世紀日本僧人日蓮根據《法華經》創立“日蓮宗”。11世紀末﹐朝鮮僧人義天入宋學天台教義﹐從此天台宗傳入朝鮮。
    (律宗)  全稱“南山律宗”﹐創立者為唐代終南山道宣。律宗主要在於約束僧眾的戒行﹐理論上闡發較少﹐社會影響不大。唐天寶十三年 (754)﹐鑑真和尚傳律宗於日本。
    (淨土宗)  唐代善導創立﹐主要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和世親著《往生論》為經典依據。這派認為只要信佛﹐每日念佛萬聲以至十萬聲﹐死後便可往生淨土(西方極樂世界)。由於修行方法簡易﹐信徒頗多。9世紀時﹐日本僧人圓仁入唐﹐學天台﹑密宗﹐並學淨土宗。12世紀﹐源空在日本開創日本淨土宗。
    (法相宗)  唐玄奘及弟子(窺基)創立。通過分析法相即事物的相狀﹑性質和名詞﹑概念的含義以表達“唯識真性”﹐因而又稱“法相唯識宗”﹑“(唯識宗)”。它繼承了古印度瑜伽行派的學說。窺基依據 《解深密經》和《瑜伽師地論》等六經十一論等經典﹐糅合印度瑜伽行派著名“十師”對世親著《唯識三十論》的註釋﹐編為該宗的代表作(《成唯識論》)﹐又作《成唯識論述記》和《成唯識論掌中樞要》等加以發揮﹐主張外境非有﹐內識非無﹐建立“唯識無境”的基本理論。並用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之“三性說”概括全部學說﹐同時介紹和運用佛教邏輯(因明)。這一派主張(八識)﹐認為第八識即(阿賴耶識)(種子)是苦難的主要根源。7 世紀時﹐日本僧人道昭從玄奘學法相義。8 世紀時﹐日本僧人玄入唐﹐從智周學法相義。
    (華嚴宗)  以《華嚴經》為主要經典﹐故名。創始人為(法藏)﹐因武則天賜號“賢首”﹐又稱“賢首宗”。華嚴宗判教﹐自稱為“一乘圓教”。重要經典著作為《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華嚴經探玄記》﹑《華嚴經義海百門》﹑《華嚴金師子章》等。華嚴宗認為“一真法界”為世界的最高本原﹐用(法界緣起)說明現象間的關係﹐其中“四法界”說﹑(六相圓融)說﹑(十玄門)說都是華嚴宗說明本體和現象的關係﹐尤其是現象界各種關係的重要理論。“緣起”說本是佛教的一個根本觀念。華嚴宗對“緣起”的解釋有所發展﹐它把一多﹐大小﹐同異﹐善惡等相反的現象或者表面沒有聯繫的現象﹐都解釋為具有相互依存﹑和諧統一﹑不可相離的整體。這個包羅萬象的整體叫做“一真法界”。華嚴宗已接觸到哲學上的本質與現象的關係﹐提出了理事無礙的觀點﹐標誌著認識的深化。但它不是引導人們認識現實世界﹐而是教人脫離現實世界﹔不是改變世界的不合理﹐而是為這個不合理的世界尋求合理性的理論論證。華嚴宗的宗密著有《原人序》﹑《禪源諸詮集》﹐進一步調和儒﹑道﹑佛三家思想。唐初﹐新羅僧義湘傳華嚴宗於新羅(今朝鮮)﹐稱為東海華嚴初祖。後來﹐華嚴宗又經新羅傳入日本。
    (禪宗)  創始人傳說為菩提達摩。主張理入﹑行入的修行方法。禪宗從唐初(弘忍)以後﹐分為南北兩派。北派以(神秀)為代表﹐南派以(慧能)為代表。中唐以後﹐北派不傳﹐慧能一派取得禪宗正統地位﹐影響遍及大江南北。慧能的(《壇經》)是禪宗的代表作﹐提倡佛性本有﹐佛性不假外求﹐不讀經﹐不禮佛﹐也不參禪﹐以無念為宗﹐即心即佛﹐自稱頓教法門。慧能以下﹐有行思﹑懷讓﹑慧忠﹑神會諸弟子﹐以後又分為五個支派(五家)﹐即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溈仰宗﹑臨濟宗。其中以臨濟﹑曹洞兩家流行時間較長﹐影響也大。12世紀時﹐日本僧人多傳臨濟禪法。13世紀初﹐曹洞宗傳入日本。8世紀﹐新羅僧信行入唐從神秀受法﹐傳北宗禪到朝鮮。朝鮮僧人道義傳南宗禪。
    (密宗)  亦稱“秘教”﹐自稱受法身佛大日如來深奧秘密教旨傳授﹐為真實言教。一般認為﹐系 7世紀以後﹐印度大乘教的部分派別與婆羅門教相結合的產物。以高度組織化的咒術﹑儀禮﹑民俗信仰為其特徵。主要經典為《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密宗認為﹐世界萬物﹑佛和眾生皆由地﹑水﹑火﹑風﹑空﹑識﹐即“六大”所造。前“五大”為色法﹐屬“胎藏界”﹐識為心法﹐屬“金剛界”。色﹐心二法攝宇宙萬物﹐佛與眾生體性相同。眾生依法修行﹐手結印契﹐口誦真言﹐心觀佛尊﹐就能使身﹑口﹑意三業清淨﹐與佛的身﹑口﹑意相應﹐即身成佛。密宗儀式複雜﹐有嚴格的規範。必須由導師秘密親授。8世紀末﹐密宗傳入日本﹐稱“真言宗”。在這以前由不空弟子傳入新羅。
    (三階教)  亦稱“三階宗”或“普法宗”﹐隋代信行創立。其代表作是35部﹑44卷的《三階佛法》。三階教把全部佛教按“時”﹑“處”﹑“機”(指人)分為三階﹕第一階是正法時期﹐“處”是“佛國”﹐只有佛﹑菩薩修持的是大乘一乘佛法。第二階是像法時期﹐“處”是“五濁諸惡世界”﹐人是凡聖混雜﹐流行大小乘(三乘)佛法﹔第三階是末法時期﹐“處”也是“五濁諸惡世界”﹐人都是“邪解邪行”﹐當信奉“三階教”﹐“普信”“一切佛乘及三乘法”。該宗強調苦行﹑忍辱﹑乏食﹑一日一餐﹐認為一切眾生皆是真佛。死後屍體置林間﹐供鳥獸食﹐稱以身布施。隋開皇二十年 (600)﹐朝廷明令禁止﹐武則天聖曆二年 (699)﹑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又兩次申令禁止。至宋代﹐湮沒不傳。
    (中國佛教哲學的歷史地位)  中國佛教由於經濟和政治的原因﹐以及地區和民族的差別﹐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支派﹐但總的看來﹐它是中國社會的產物﹐屬於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漢傳佛教是儒學的必要補充。藏傳佛教則為西藏歷代農奴主及蒙古王公貴族服務。傣族地區的小乘佛教則為當地頭人服務。中國佛教既有佛教的共同性﹐以人生為苦﹐宣傳五蘊﹑四諦﹑十二因緣等出世哲學﹐又有中國地域的特性﹐它結合了中國社會需要﹑民族文化的特點﹐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教義。廣大漢族地區的儒﹑佛﹑道三教融合思想構成了中國後期佛教的特殊內容和典型基調。
    中國化的佛教哲學融合了中國的儒學﹑道學﹑玄學﹐對佛教宗教唯心主義哲學體系進行了特有的論證﹑解釋和發揮。它繼承了佛教哲學的論證方法﹐利用非科學的抽象﹐在相對的現實的現象界背後設置一個絕對的超現實的“本體”﹐或說“真如”﹐或說“實相”﹑“佛性”。它運用“緣起論”等進行相對主義的論證﹐藉以歪曲和虛構事物現象界的關係和人類認識的矛盾﹐否定客觀世界的實在性和人的主觀認識能力的可靠性。在論證﹑解釋過程中﹐中國佛教哲學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點。特別是華嚴宗和禪宗的理論﹐在(本體論)﹑(認識論)﹑(發展觀)方面對中國哲學思維的前進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中國佛教哲學的發展﹐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無神論)和(唯物主義)思想的深化﹐構成了中國哲學史的重要一環。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常明法師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