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13 22:16:13| 人氣2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青冥劍刺不進摩天輪(1/8)─20年前新電影‧20年後影劇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光陰的故事》,1982)

“你要劍,還是要我?”玉嬌龍拉開外衣、敞開胸膛說。

“......,妳中了毒(迷香)!”李慕白神色驚恐地回道。──《臥虎藏龍》

1.從電影來論新電影之不然

今天無論以那一種角度,來重新回顧與展望發生於二十年前的台灣新電影運動,都存在著一種極大的危險或陷阱:流行文化稱王登后的今天,二十歲左右的年輕消費族群,主導著這個號稱多元化的消費市場走向;乖謬的是,發生於二十年前台灣新電影浪潮,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於當今消費主流族群,可說幾近一片空白。

面對這「幾近一片空白」,我們不禁要先自問:究竟這份面對那場二十年前轟動台灣海內外運動的研究檔案,是為誰而寫?又為何而寫?──之於這群研究者,更艱難的一問或竟是:有沒有可能將當今「空白」的年輕讀者(我們不會是要為二十年前的觀眾而寫吧!),與發生於二十年前的這場運動銜接起來?

無論如何,至少,要找出一種可能:某種可以與當前狂舞的社會情勢「緊身黏貼」,且得以「穿越」當前台灣電影困境的縫隙。

大家心理都有數的是,今天無論是誰、無論再怎麼研究二十年前的這場運動,無論最終能得出如何高深的結論,當代台灣電影困境,都不可能光憑這幾篇文章,獲得解藥。再也沒有人膽敢宣稱,其能從至今仍籠罩於台灣新電影美學之下的當代台灣電影中,突圍地拿捏到某種能夠展望未來的強有力的新電影美學;沒有人能對當代台灣新政府的電影輔導政策,懷抱一份可以與二十年前電影院擠爆的瘋狂盛況相當的信心;更沒有一位電影從業人員(包括美商八大,香港片商),能力氣十足地拍胸脯說,他們終於知道現在台灣電影市場「究竟要什麼」了!

那麼,如果我們還是從電影本身(無論是那一種層面)來「反省」新影電影,這無異是一條從「空白、斷裂、以至『沒有人能』」的「陷」阱之道。這意思當然不是說台灣電影本身已不足論,而是從台灣電影本身以論,之於當前不是從台灣電影(不僅是台灣新電影!)中「成長」的主流消費族群,遙遠的歷史、朦朧的影像、疏離的人物與角色、飄緲的制度、異國電影的比較,只有反諷地更令他們祭出新電影那種靜默的「疏離」態度。

於是,能使意圖向前走的腳,從陷阱裡拔出來的唯一途徑,就只有另闢蹊徑了!

台長: 顏士凱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