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4-12 22:05:15| 人氣1,19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以穆斯林為多數的多元社會裡的伊斯蘭觀點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看見了什麼樣的雙峰塔?象徵著伊斯蘭的八星塔身和鋼鐵花紋?由阿根廷設計師和日、韓建設公司一同搭建的國際合作成果?國家經濟的崛起並成功擠入全球自由資本市場?我們究竟從馬來西亞看見了美國或是中東?

 

  丹斯里拉查里是由首相贊助的全球中庸基金會(GMMF)主席。當時我被委派採訪「全球華人經濟論壇」,台下的拉查里語出驚人的問:「你們華人每到一處謀生都是從黑社會起家,現在還是這樣嗎?」聽了我眉頭一皺,即刻將他打入「種族主義」和「保守激進」的冷宮里。我不曉得為何他看不出這是個社會經濟問題。未料兩個月後,我卻再度和他在白沙羅的大樓裡碰面。

 

  眼前的拉查里卻顯得輕鬆隨和。採訪前我提起他當天的觀點,但他堅持那沒錯。「其他國家的華人也一樣,為甚麼你們沒有融入國家主動提攜其他族群,而只顧著賺取本身財富?」他認為華人企業應聘請更多馬來員工並以本身的文化影響他們,而非一味嫌棄。「華人擁有很強的組織和凝聚力,刻苦耐勞的精神就在你們的血脈裡,但馬來人不是。」我提及了新經濟政策和馬拉工藝學院的問題,惟他承認政府做得不好。

 

  拉查里的種族主義思維是保守的。然而,當他在「阿拉字眼」爭議中提及他年邁的姐姐時,卻打開了我視野的另一扇窗。他說:「我姐姐從小就是這麼受教育長大的,她肯定不是轟炸華人和印度寺廟的極端份子,但在她的認知裡,這個字眼只有穆斯林才能使用,為何這從前不是問題,如今卻必須帶上法庭?」假使這句話出自馬哈迪的口中,我會立刻跳腳,然而拉查里的話當卻使我沉思我們日常所謂的「保守」和「開明」。

 

  事實上在採訪結束以後,我始終對自己被輕易說服而耿耿於懷。後來我才逐漸認為,或許拉查里說的並非種族主義,而是種族差異。言下之意為:「大多數馬來人確實無法在現代社會裡跟上華人的步伐,但他們是可以被影響和改變的。」接著,只要大多數鄉區馬來人的經濟階級被提升,他們將變得更多元和開明。(700萬一馬援助金的受惠人當中有多少華人,如果社會經濟上的差異確實存在於種族之間,那我們又該如何避免論及種族?)

 

  好吧,現在就當作我們瞭解了拉查里是開明的人,那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他年邁的姐姐?這成了我們觀察馬來西亞的關鍵。讀過《伊斯蘭資本主義的崛起》一書後我體會到同行前輩所說:「如果國家要改變,這必須看馬來人本身。」真實情況是,馬來西亞人(包括華人)確實生活以伊斯蘭教徒為主的國家裡,因此國家的改變和全球伊斯蘭教潮流是緊密掛鉤的,而非僅是西方世界。全球伊斯蘭教的走向,於是成了觀察馬來西亞的重要視野,單純的西方價值遠遠不足以概括馬來西亞社會的多元面向。

 

  我們該如何理解現代社會裡的穆斯林?拉查里的姐姐和瑪麗娜馬哈迪的差別在哪裡?而他們又和到美國駐馬大使館前高喊拒絕西方資本主義的穆斯林非政府組織之間,有何差異?那一些包著時尚頭巾穿牛仔褲的年輕人是些什麼人?馬來西亞政府和杜拜、土耳其和伊朗政府會朝什麼方向前進?事實上,雙峰塔所真正意味的是什麼?唯有如此思考我們才能擺脫「非正即邪」的政治論述,認清現實並觀察、接納和改變社會,而非陷入永遠的「美國對壘中東」。

 

 

台長: 郭史光治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193)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iSaiBo
很好的文章,很有深度
2014-04-14 02:56: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