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31 11:30:39| 人氣30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財訊--吳樹民點燃生技中心戰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吳樹民點燃生技中心戰火
生技大戰:藍綠之戰?利益之戰?
林瑩秋


從馬英九當選總統那一刻起,「生技中心」立刻發生化學變化,不僅黑函滿天飛,機密資料到處撒,還引起八位立委高度關注。這中間有公仇、有私怨,血淋淋的爭鬥戲碼,活脫是政權輪替的小縮影。

成立二十四年的生技中心,是經濟部指導的非營利事業組織,結合產、官、學、研各界,共同推動、發展台灣的生技產業,期待能讓台灣的生技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這個由中美基金資助十幾億,經濟部也陸續投資超過百億元,再加上民間捐助而成立的單位,被賦予像當年工研院孕育出台積電、聯電一樣的神聖任務,所以經濟部每年還編列預算補助六億多元,中心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計畫是經濟部委辦,而且占中心營運資金八成以上,一直被外界認為績效不彰。

資遣、解聘、調動三分之一員工

生技產業是民進黨政府時代「兩兆雙星」政策的重要主角,過去生技中心董事長依慣例都由具官方身分的人兼任,直到二○○三年,何壽川得到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的支持,成為第一位非官方董事長。二年任滿後,董事長一職曾「難產」達半年之久,因為中研院院士、獨派化學家廖述宗,強力推荐同具獨派色彩的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社社長吳樹民醫師取代何壽川,兩方角力拖了半年才確定「吳上何下」。
吳樹民雖然充滿使命感入主生技中心,矢志進行改革,卻也開始了一場讓他深感「屈辱」的生技大戰,在過程中阻力重重,任期未屆又遇民進黨立委、總統接連敗選,政黨再次輪替,改革未成,反遭被改革勢力集結反撲,落得他「令不出董事長辦公室」,一級主管、計畫主持人公然抗命,嗆他「大家法庭上見!」因為恩怨糾紛實在太多、也太複雜,「交戰」雙方還偷錄音、打報告以求自保,各種黑資料滿天飛,蕭景田、洪秀柱、翁重鈞、孫大千、周守訓、賴清德、張花冠、陳啟昱等八位藍綠立委頻頻來調資料「關切」,連經濟部技術處都不得不介入調查。吳樹民無奈地說:「什麼職場倫理都沒了,他們講明了,目標就是董事長!」
吳樹民上任不過一年多,任期到今年十月才屆滿,何以生技中心現在就一片腥風血雨,非要弄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原因在過去一年多吳樹民重用了三個人執行改造計畫:一位是前行政院副院長辦公室主任、醫界聯盟執行長林世嘉,以「顧問」身分從旁協助行政工作,被指坐領百萬年薪,卻用力在做「以台灣之名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工作;而林世嘉又找了一位熟識的整合行銷顧問陳辭修,包下生技中心的案子來做「企業診斷」,一年多來資遣、解聘、調動近一五○人,對只有四百人的生技中心而言,形同「天翻地覆」;加上吳樹民倚重研發處處長林陽生,與幾個計畫主持人從好朋友質變成敵人,個個堅信自己做的才是對人類最有貢獻的東西,又有說不清楚的利益關係,最後搞到勢如水火。

林世嘉、陳辭修、林陽生「愈幫愈忙」?

其中,林世嘉每月支領六萬元的顧問費,是過去生技中心顧問的五倍;而且生技中心員工質疑,因公司地處汐止偏遠地區,林世嘉一星期來不到二天,多數時間都在醫界聯盟,根本不了解生技中心。不過,吳樹民認為董事長有權力用人來協助他治理生技中心,多年相處經驗讓他很信任林世嘉的行政能力,而且只要能把工作做好,不必天天把人留在辦公室裡。
至於陳辭修,太太是前台大醫院院長的祕書,以外聘顧問公司的角色站第一線做改革。生技中心員工指出,他的公司是「一人公司」,卻能包到生技中心數百萬元的案子,懷疑陳辭修只是白手套,吳樹民引他進門,他再「退佣」把生技中心的錢掏給獨派社團搞運動。此外,陳辭修又將若干勞務外包,也資遣一些員工,新進人員更必經他面試才能進用,而被封為「地下執行長」,甚至連執行長吳明基的辦公室主任都遭他撤換過。
在兩股勢力鬧得不可開交之際,四月三十日董事會決議,希望暫時中止一切組織再造作為,等五月二十日再開一次董事會,到時再決定是否繼續下去。因為「五二○」實在是個敏感時日,加上並無「停戰」跡象,各種資料仍繼續外流。五月間,陳辭修又動了行政處長、會計經理和一位負責專利的律師……,被指為生技中心最大的「亂源」。
吳樹民強調改革的過程一定很痛苦,被改革的人也一定會反彈,但只要對中心有利,他「用人不疑」;而且陳辭修有跨領域整合的資歷,不管是一人或三人公司,背後有專業團隊支援,他願意相信陳辭修的專業判斷,而且如果董事長和執行長不同意,陳辭修也不能妄動。
吳樹民並解釋,行政處長一年一聘,七月將屆,未達改革績效調為顧問,薪水照領,並無不妥;會計經理因重要文件外流,並有造假之嫌,對生技中心造成困擾,連經濟部都來調查,而將她調離會計職務也無不妥;對退佣、掏空這種指控,他說:「太邪惡了!那種思考邏輯在我的出身、訓練中不會出現。」

吳瑞鈺、畢修平、金克寧「三打一」?

而林陽生在研發領域與中草藥計畫主持人吳瑞鈺、環生計畫主持人畢修平,以及另一位已離職的GPCR藥物篩選研發代工計畫主持人金克寧,從實驗室裡的好朋友,最後卻惡臉相向,都因他扮演「柯南」角色緊查各種不當支出和陋規,把幽靈員工、實驗室公器私用圖利外面廠商、中心研究成果低價技轉給自己設在海外的公司……等「怪事」大加矯正,搞得實驗室裡雞飛狗跳。加上他們之間過去感情太好,翻臉後有些私人恩怨和財務糾紛,而讓三個科學家聯手反彈林陽生,直指他「想做生技界的張忠謀」、「換位子就換腦袋」。
吳樹民坦承自己也了解林陽生有處世不夠圓融的問題,但認為他為人正直,把他放在研發處是適才適所,吳樹民很自信未來生技中心在中草藥、新藥、環生技術等領域會有重大發現和突破,也相信兩個科學家對一個計畫案有不同意見而產生尖銳衝突是正常的,但二人意見高下很快就會見真章,再過一年半載,等計畫研究產出成果,就知道誰對誰錯了。
雖然吳樹民很有心、也有使命想讓生技中心的資源「國家化」,清理不合理的陋規,讓它發揮更大效能,但在山頭林立、根深柢固的地方,又有很多員工在紅衫軍事件時,遠從汐止搭計程車報公帳參加倒扁運動,偏偏遇上最「獨」的改革者,因此這種遍地烽火、欠缺手腕的大改革,注定把吳樹民推上火線當炮灰,成為最大深綠靶心。
不過,被吳派視為改革對象的生技中心員工則群起反彈,他們從立委選後就隱隱醞釀,集結行動,在三月二十二日總統大選後,「忍了很久」才終於開幹。他們不甘心被當成賊一樣的防範調查,在被V8全程攝影下狼狽離職,研究室還為此換新門鎖,於是自認有冤屈的離職員工在外開始搬救兵,「找昔日恩師尹啟銘來營救陷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生技中心」,也有人找立委爆料,說生技中心是「台獨分子的酬庸和搖籃」,懷疑逆風行腳、台灣加入WHO、台灣東西南北社的經費都來自生技中心,引起藍營立委「仗義執言」,甚至向經濟部陳情、向調查局檢舉,或公然抗命訴諸司法途徑。

「技」轉、「人」轉,利益令人遐想

如果只是人的因素,尚不足以弄到像「幫派械鬥」一般,說穿了,就是既得利益不容阻擋,加上政治意識形態作祟而一發不可收拾。但到底是什麼樣的利益,直教這些科學家鬧成一團?
舉例來說,生技中心研究成果「技轉」給民間公司,從開始接觸、議價到確定,往往造成公司股價數度飆漲。像吳瑞鈺把「糖尿病傷口癒合藥」技轉給中天,生技中心拿到六千五百萬元技轉金,中天則初估有數十億美元的全球商機,對價關係是否合理可以討論,但雙方從○七年四月初步接觸到八月正式簽約,公司股價已從三月底的十四元多開始起漲,一路飆到七月二十六日最高點六三.八元,短短五個月間股價漲四倍,令人注目。不過,中天董事長路孔明表示,去年生技類股都因「生技條例」通過而飆漲一段,而且中天當時正發行CB(可轉債),「股價漲太多對我們並不利」。
此外,生技中心與生技業者的微妙關係,更是一種「難以言語」的共生結構,有了研究成果後要技轉給誰?離職、退休後到哪裡上班?都是大學問。雖然生技中心員工不是正式公務員,但都有簽「競業條款」,離職後二年內不得從事與原職務相關的工作,可是前生技中心副執行長兼研發處長汪嘉林,雖不是直接技術相關人士,但他是吳瑞鈺的直屬主管,去年三月底離職後九月轉任中天擔任研發長,正巧也是生技中心與中天談技轉之後,是否違反競業條款或有爭議,但時間點實在太過敏感。
「立意良善卻手法粗糙」,一向是各界對民進黨政府改革的評價,但「假想政權交接前綠營人士會出奧步」,似乎也是若干藍營人士常有的狂想,加上生技中心援引政治、司法力介入,使一場政黨輪替前的生技大戰打得人人面目全非。

台長: 立法委員蕭景田

生技前員工
加油
2008-08-30 23:09:06
fan
深綠社團活動經費及個人收入都直接間接從深綠人士把持ㄉ國營公司如華楊史威靈等等挖來ㄉ
2011-03-03 14:30: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