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20 21:02:21| 人氣3,27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溝未必通

 

  古早的一代,只要孩子做錯事,父母親總是用罵的、打的,此時衣架、水管、藤條等等紛紛出爐,還來不及細說,孩子們早已遍體鱗傷,那是"打的教育",但在當時,這是父母親所謂的"愛",這是"恨鐵不成鋼",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呀!經過宣導,開始了"愛的教育",孩子們個個打不得、罵不得,當"愛"開始泛濫,孩子們則更加叛逆、忤逆;父母親多唸孩子一點,就是"囉嗦",話講重了一點,孩子把門大力一甩就走人,直到父母親傷心欲絕,仍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其實,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愛"就在大家心裡,只是無法讓對方瞭解自己,才會有如此局面,在雙方認知與立場不同時,"溝通"時怎會有好話?曾經,我和父親溝通,總是不歡而散,彼此有彼此的立場,誰都不願意退讓;我的脾氣拗,個性倔強,只會硬碰硬,成了父親口中"不受教的女兒",儘管我願意跟父親做溝通,卻總讓父親在盛怒下離去,我則以流淚收場。

  直到某一次的溝通,我開始覺得自己很可悲,為什麼每次的溝通都沒辦法達成共識?我學會從父親的立場去找答案;假如,我有一個女兒,總跟我自以為是的講著幼稚的歪理,我會如何?又或者,今天本就是父親的錯,為什麼這個"父親"不曾主動道歉?

  父親本就擔任"嚴父"的角色,也擔負著"一家之主"的責任,這個"嚴父"本就要有一個父親的"威嚴",怎麼拉得下臉道歉?想通這個觀點,如果父親不輕易道歉,身為子女的我,為甚麼不能主動開口?退一步海闊天空,讓父親有個台階下又何妨?幹嘛執著於那三個字?只要讓父親明白我的訊息和心意就好了,不是嗎?我學會把態度放軟,站在父親的立場去看事情,現在的我們,常常溝通,也都感到很滿足。

  倘若換個立場,其實無論在親情、友情或愛情都是很受用的;只要站在同一條線上看事情,就能減少摩擦;做任何事之前,先想一下後果,就可以省掉很多的淚水;當孩子摔門離去時,先想一下父母親的感受,那你還會摔門嗎?父母親厲聲斥責孩子前,先想想孩子的個性、心態再對症下藥,用對的方法去感化孩子,畢竟只有父母親最瞭解自己的孩子,把身段放軟不一定不好,反倒可以從溝通中,與孩子良好的互動,看到孩子們的成長,一舉兩得,不是嗎?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凝詩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279)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凝詩:
恭喜您!您此篇文章投稿本週徵文「請寫下如何和他人做良好的溝通,送勵志書!」,文筆極佳、切合主題,已通過小天使的審核了,您可至 http://mypaper.pchome.com.tw/index/solicit-weekly/72 瀏覽。也別忘了請親朋好友推薦您的文章,活動小組將從通過審核的文章當中,評選出優秀文章,評選標準文章內容70%、文章推薦數及人氣30%,將於投稿截止日後的七天內公佈喔。
2012-05-21 10:10: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