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22 22:08:06| 人氣5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瑞典詩歌小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瑞典詩歌小史

從目前留存的資料顯示,有關瑞典詩歌早期的文字,集中於碑銘的記錄,有725韻的〈洛克碑銘〉,出現於11世紀初,篇幅較長;大部分這類文獻登載的都偏於立碑者對亡者的關係與事績的簡單描述,約十來行左右,短者僅三、四行,如〈A碑銘〉:「浮士棟立這塊石碑/給痛苦的/辛革姆他/放下了重擔」。中世紀,擁有政教統轄權的教會,負責培育神職人員,自然同時啟蒙了知識份子,至15世紀,出現了托馬斯˙希孟松(生年欠詳,卒於1443年),他是瑞典文學史上第一位知名人士,也是第一位抒情詩人。他在1439年完稿的〈自由頌〉留給瑞典民族與文學良好的典範。
17世紀出現的幾位文學家,史提漢(1598~1672)是開拓者,1658年發表的長詩〈赫克里斯〉為其代表作,將希臘羅馬神話融入瑞典民族風貌,建立瑞典文學一股主要傳統。魏瓦留(1605~1669)的抒情詩風和社會人格,論者常將之與法國的維邕(1431~1463?)相比擬。本名拉˙約翰遜的魯西鐸(1638~1674)則傾向於德國巴洛可風格。哥倫布(1642~1679)評論家的性格,除了詩作冷靜、音樂性外,對文壇前輩的尊重,被稱為「瑞典的賀拉斯」。
17、18世紀,歐陸德法等國盛行的古典主義,傳到北方的瑞典。宮廷詩人達林(1708~1763)的自學努力與廣博的文學視野,在此啟蒙時期,扮演重要角色。
瑞典文學史上的女詩人,諾頓福里西(1718~1763)和林格蘭(1754~1817) 也出現此世紀;前者主持「文學沙龍」,後者創辦《斯德哥爾摩郵報》。此外,烏普撒拉大學(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北方)培養出來的文學家,名重一時;1786年,瑞典國王居斯塔夫三世仿傚法蘭西學院(1635年成立),創立瑞典學院,徵選院士18名,都是推動文藝風尚的重要助力。在20世紀,1901年起,瑞典學院更擔負每年評審與頒發諾貝爾獎(包括文學獎)。
相應於德英法等國浪漫主義,瑞典在19世紀初也有他們的五大詩人:瓦林(1779~1839)、泰洛涅(1782~1846)、惹依介(1783~1847)、阿岱邦(1790~1855)、史坦留(1793~1823)等。當中,惹依介的長詩〈維京人〉,是個人史,也是族群史,作者採散文詩的形式表達;早夭的史坦留詩風迷人,影響最鉅。
19世紀末,瑞典詩歌再度興盛,四位傑出的抒情詩人:海頓斯坦(1859~1940)、福洛丁(1860~1911)、勒維汀(1862~1906)、卡而費特(1864~1931)。福洛丁是瑞典偉大抒情詩人之一,海頓斯坦和卡而費特分別是1916年、1931年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
1929年,《五青年》詩文集的出版,標誌著明顯的時代意義:無產階級文學作品的出現,和瑞典現代派詩歌的興起。馬丁遜(1904~1978)為其中之一,晚年1974年獲諾貝爾獎文學獎。稍早,拉格維斯特(1891~1974)雖有詩作,卻以小說於1951年獲此殊榮。隆德威(1906~ )和艾克洛夫(1907~1968)為現代主義的大師,創作與譯介國外詩人,齊頭並進。20世紀前期傑出的女詩人,當屬索德葛蘭(1892~1923)和鮑葉(1900~1941)兩位。

台長: Ray
人氣(5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