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05 15:27:10| 人氣2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上校痴戀俏女兵 出差逼睡硬吸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英九政績6

〔摘要1.5.2010.楊政郡、俞泊霖、劉禹慶、許紹軒/自由〕張姓上校,迷戀年輕俏女兵,故意拉女兵出差,藉詞騙她同房,她刻意避睡床角,熟睡中仍遭「脫衣、吸奶」,高雄軍事檢察署依「利用職權強制猥褻罪」起訴這名淫魔上校,求刑約46月。至於他涉嫌偷窺手機私密資料,台中地檢署依妨害秘密罪起訴。

扯的是,張姓上校不只耍官威,代管女兵手機,傳肉麻簡訊給她,發現某副連長追求女兵,還叫來痛罵一頓,藉勢逼退軍中情敵。

參考資料:總統只管二岸、國防、外交

11上將砸 千萬元換座車【摘要1.5.2010 蘋果 王烱華】民進黨立委蔡同榮調查發現,國防部今年編列一千多萬元,更換上將級的座車11輛,其中三輛的里程數不達八萬公里,甚至陸軍司令所使用的三千八百西西別克轎車,雖然車齡13年,卻只跑一萬四千多公里。

但國防部基層單位五百多輛行政用車,車齡均高達十五至十八年,里程數都超過十八萬公里,且維修成本很高,卻仍繼續使用,蔡批:「國軍高層只會享受,不管基層官兵死活!」

軍中人權促進會會長黃媽媽(陳碧娥)昨也抨擊國防部是「獨厚高官、剋扣基層」,因為國防部上將級的座車,不僅是進口車,且還有專人保養,哪像基層所使用的老舊車輛,如果在外拋錨,駕駛兵還要被禁假、懲處,但國防部迄今仍不更換這批老舊車輛,簡直就是變相壓榨基層。

軍中查肅貪 買賣官案掛零 【吳明杰/中國時報2010.01.05摘要】馬英九總統下令軍中肅貪後,國防部歷經三季調查,第三波肅貪報告即將出爐,據了解,「買官賣官案」還是查無具體事證,成效掛零﹔另肅貪案最大條,則是前憲兵司令何雍堅涉貪案。軍方高層坦承,軍檢清查了四千九百件買賣官案檢控,但仍無具體進展。

 

溢領180 府高官被控詐欺【摘要1.5.2010 蘋果 侯柏青、晏明強】總統府前公共事務室主任蔡仲禮,派駐美國華盛頓新聞處主任期間,購屋自住卻詐領外館租屋補助五萬六千美元(約一百八十多萬台幣),形同國家幫他付房貸。台北地檢署昨將他依詐欺罪起訴。

 

誰在用鐵拳 打擊公視【摘要1.5.2010.李慧宜 蘋果】公共電視,在去年底召開臨時董事會,董事陳世敏、盧非易、須文尉等人提案重選董事長,過程中有監事提出質疑,多名董事退席,通過史無前例的董事長改選案,意思是說,現任公視董事長鄭同僚,沒有重大過失的狀況下,即將被迫終止任期,也意味著誰的政治拳頭大,就可以隨時干預理應獨立於政治運作之外的公共媒體。

這樣的議決,對公視未來影響甚鉅。首先,董事長對外是公視形象的重要指標,為何要在任期未滿的情況下撤換?董事們有責任提出充分的理由對公視員工和社會大眾說清楚。

其次,公視這兩年來,各項指標都是歷年來最好的。觀眾變多了,影響力也逐漸提升。對於我們這些在前線打仗的基層人員來說,觀眾的肯定才是最重要的事。但董事會的運作,似乎與公視的現實脫節。

公視有很多問題,需要董事會優先面對。像是「員工公共理念不足」和「人事成本過高」等歷史包袱,以及「公廣集團運作失靈」等新問題。但是,一年多來陸續增補選的董事們,最在意的竟是換掉董事長,而非先了解公視真正的問題,以便對公視未來發展提出明智主張。

《公視法》明確定義公視屬於國民全體,因此公視具有高度「公共性與社會責任」,身為一個員工,我不反對必要時以人事異動的方式推動改革。但改革的正當性與內涵為何?會比撤換董事長來得更加重要?在換人的同時,董事們願意接受公評嗎?是否應盡速主動向社會交代,並提出具體的改革內容?

因為我想到,未來當孩子長大得知台灣公共媒體發展的這一段歷史時,他的母親不能沉默,我必須給孩子一個交代,當公視面臨重大難關時,他的記者媽媽,選擇了何種觀點?又做了哪些事?我們該留下的,是一種良知、生活態度與處事典範,並回到孩子的眼光裡,檢驗自己的行為和良心。 【作者為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記者、2009年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公共服務報導獎得主】

參考資料:颱風夜 馬家軍揮刀砍公視

 

悲慘指數 考驗所有的執政者【南方朔 中國時報2010.01.05摘要】近代美國經濟學家,歐孔恩有個「悲慘指數」(Misery Index)最為有名,已成為判斷一個政府經濟表現的有效參考。所謂「悲慘指數」,是將「通貨膨脹、失業率、長期利率,以及GDP成長率」這四項的變動率加總而成。若四年任期變動為「負」,那就是愈來愈有改善,人民的悲慘情況即已降低。

19811984雷根總統第一個任期為例,它的通膨率變化為負6.3,失業率變化為1.4,長期利率變化為負0.7,GDP成長率為0.7。「悲慘指數」的變化為前述數字的加總,為負4.9,乃是過去五十年來的第一名,難怪兩黨縱有意識形態之偏好,但談到雷根總統,美國人民仍多半表示感念推崇。

不久前,美國經濟學家巴洛,曾將美國戰後杜魯門總統到柯林頓等十三任總統的「悲慘指數」做了排列討論:

一、尼克森的第二任,經濟表現為半世紀以來第二差;柯林頓的第二任則是半世紀以來第二好,這使得尼克森的「水門案」和柯林頓的「陸文斯基性醜聞案」處於完全不同的社會氣氛下;如果再加上雷根的「伊朗尼游案」即對比性更強了。「伊朗尼游案」涉及政府的濫權與說謊,惡行重大,但民主黨國會硬是對它毫無辦法,這多少都和雷根的經濟政績第一有關。

二、 半個世紀裡,經濟政績最好的前三名是1雷根,2柯林頓,3甘迺迪。雷根接的是卡特的爛攤子,柯林頓則接老布希爛攤子,甘迺迪則是在經濟表現極差的艾森豪之後。但美國政治優良傳統,乃是接爛攤子的不會把責任推給那已下台的前任,而是自己在爛攤子上另建新攤子。

雷根接任時美國經濟延續著1960年代以降的高通膨,但他硬是扭轉了通膨沉疴,第二任更在就業與成長上做出貢獻。他雖留下嚴重赤字問題,但那卻是柯林頓賴以成就功名的基礎;柯林頓上台後撙節支出,改善就業;第二任更開展全球化,打開市場,創下平均成長率4.2%,失業率僅4%,通膨率僅2.3%等歷史的高點低點。

三、由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前任留下的問題不能大刀闊斧改革者,必成庸才。而最糟的乃是尼克森到卡特的那12年,政治丟不開包袱,經濟拿不定主意,壞時代全都集中在此。尤其是卡特,他是民主黨永遠之痛,他是絕對的好人,只幹一任即下台;但在任內卻不學不思不為,經濟與外交皆半世紀以來最糟糕。

 

台長: 果粉Jelly Fan
人氣(2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馬英九政績 |
此分類下一篇:下台 是解套秘方
此分類上一篇:誰在恫嚇台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