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6-25 00:34:01| 人氣3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附錄--杯度禪師*一缽歌* +略說--法不孤起 +略說--依法不依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杯度禪師*一缽歌*

遏剌剌。鬧聒聒。儘是悠悠造抹撻。如饑吃鹽上不了。枉卻平生頭蘖蘖。究竟不能知始末。拋卻死屍何處脫。努力勸君求解脫。閒事到頭須結撮。火落身上當頭撥。莫得臨時叫菩薩。丈夫語話須豁豁。莫學癡人受摩捋趁時裹結要擺撥。也學柔和也粗糲。也剃頭。也披褐。也學凡夫作生活。直言向君君未達。更作長歌歌一缽。一缽歌。多中一。一中多。莫笑野人一缽歌。緣持此缽度娑婆。青天朗朗月初上。此時境空含萬像。幾處浮生自是非。一源真性無來往。更莫將心造水泡。百毛流血為誰教。不如***真如地。頂上從他鵲作巢。萬代金輪聖王子。只者真如靈覺是。菩提樹下度眾生。度盡眾生不生死。不生不死真丈夫。無形無相大毗盧。塵勞滅盡真如現。一顆圓明無價珠。眼不見。耳不聞。不見不聞真見聞。從來一缽無言說。今日千言強為分。須諦聽。人人盡有真如性。恰似黃金在礦中。練去練來金體淨。真是妄。妄是真。若除真妄更無人。真心莫謾生煩惱。衣食隨時養色身。好也著。惡也著。一切無心無染著。也無惡。也無好。三際坦然平等道。粗也餐。細也餐。莫學凡夫相上觀。也無粗。也無細。上方香積無根帶。坐也行。行也坐。生死樹下菩提果。也無坐。也無生。無生何用覓無生。生也得。死也得。處處當來見彌勒。也無生。也無死。三界如來總如此。離則著。著則離。幻化門中生實義。也無離。也無著。何處更求治病藥。語時默。默時語。語默尋蹤無處所。也無語。也無默。莫喚東西作南北。嗔時喜。喜時嗔。我自降魔轉***。也無嗔。也無喜。水不離波波即水。慳時舍。舍時慳。不離內外及中間。也無慳。也無舍。寂寂寞寞無可把。苦時樂。樂時苦。只者修行斷門戶。也無苦。也無樂。本來二性無纏縛。垢則淨。淨則垢。兩邊究竟無前後。也無垢。也無淨。大千同一真如性。藥是病。病是藥。到頭兩事渾拈卻。亦無藥。亦無病。正是如來靈覺性。魔作佛。佛作魔。鏡裏尋形水上波。也無魔。也無佛。三世本來無一物。凡則聖。聖則凡。色裏膠清水裏鹹。亦無凡。亦無聖。萬行總持無一行。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夫起妄塵。亦無真。亦無假。欲覓喚時何應喏。本來無性亦無名。只麼騰騰信腳行。有時廛市井屠肆。一朵紅蓮火裏生。也曾策杖遊京洛。身似浮雲無定著。幻化猶來是寄居。他家何處更清虛。若覓戒。三毒瘡痍幾時瘥。若覓禪。我自縱橫汩碖眠。大可憐。不是顛。世間出世天中天。時人不會此中意。打著南邊動北邊。若覓法。雞足山頭問迦葉。大士持衣在此中。本來不用求專甲。若覓經。法性真源無可聽。若覓律。窮子不須教走出。若覓修。八萬浮圖何處求。只知黃葉止啼哭。不覺黑雲遮日頭。莫怪狂言無次第。篩籮漸入粗中細。只這粗中細也無。即是圓明真實諦。真實諦。本非真。但有名聞即是塵。若向塵中解真實。便是堂堂出世人。莫造作。獨行獨步空索索。無生無死無涅槃。本來生死不相干。無是無非無動靜。莫謾將身入空井。無善惡。無去來。也無明鏡掛高臺。山僧見解只如此。不信從他造劫灰。

 


 

※附註※

 

杯渡禪師為南北朝劉宋時代的佛教僧人。據《佛祖通載》描寫:「神僧杯渡,初出冀州,如清狂者,挈一木杯,渡水必乘之,因號焉。」《高僧傳·卷第十·神異下·杯度八》記載有一人,有神力。當時的人不知他的姓名,但因他常以木杯放水中泛行渡海,故此稱其為杯度。

 

最後在元嘉五年三月初八,杯度見過一些佛教信徒後,自稱:「貧道當向交廣之間不復來也。」云云。當時的交廣地區相當於現在的廣東省、廣西省和越南北部。

 

相傳他後來來到香港屯門修道,在青山的一個大山岩中居住。因而,此山被名為「杯渡山」,他的門徒在岩前築一茅屋作「杯渡庵」,後稱「青山古寺」至民國初年改建成「青山禪院」。     (2012-10-20 17:29:21)

 




                           法不孤起   仗緣方生

 

                           道不虛行   遇緣即應

 

世尊說法,有自說境界,如《華嚴經》,有應機施教,如《金剛經》,或開示成佛,如《法華經》等。觀察世人的得度因緣,導以滅苦之道。正所謂:法不孤起,仗緣方生。其呈獻佛陀開示的華嚴、法華、般若等大法,在佛經中就佔有重要的地位。由於佛法的傳播,因緣觀在三世因果的流轉中,讓眾生間一切的恩怨情仇,得以逐漸地釋然泯滅而歸零。諸累劫的親眷雖於劫波中隨緣重逢,然而難得的千劫一會,也必隨因緣滅而離。且問緣是何物?又於人間泛起多少漣漪?

 

緣,是業力的牽引,是萬物生滅的軌則,是聚散離合的催化劑,是森羅萬象演化的吹笛手!

 

這個有情世間,一切都離不開這個「緣」字,更深深地依賴著緣份與命運間的交互作用!在暗黑的無明裡,思索著人生哲理,雖有些世人還看不懂那百纏千迴的因緣生滅,然而它卻是公平地指了每人錯綜複雜的角色和命運,也安排了物換星移的戲碼,這就是因緣果報的道理。

 

一般人常安於以「天意」的角度,理解難以思量的因緣果報問題,也努力在命運的真相當中,粉飾掉滄桑與苦難,憑添些許詩意與灑脫。但若欲改變人生路並透解人生的脈絡,實須從"解因識緣"的方向來入理。依佛法的角度來看諸法幻滅的過程,都是須具足內因外緣,果報才會現前。內因是業種,外緣是業風緣聚,善惡業種要成其大,端視外緣來成就,正是"緣仗境方生"!因果森森,善因得善果,惡業必墮苦處哪!

 

經云:「貧苦多怨,橫結惡緣。」非因計因,錯用心思,與眾生結了惡緣、煩惱緣,將致福慧有漏,失卻資糧而不自知,不僅於世間法不能順遂,更成障道因緣。諸緣之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皆離不開心識與法塵互動,用什麼心念面對外在眾生、法塵,就招感什麼樣的法界。若能以清淨心面對每一個境界,於諸緣當中無分別相,則與眾生結了善緣,甚至結無漏無為的淨緣。淨緣能消災免難,逢凶化吉,不起結使纏蓋,不作意相續,不隨業遷流,業種即起即了,可以轉除業障為菩提資糧。

 

行六度萬行的發心修道諸菩薩,當然也離不開因緣法則,所謂「業海浮沉,母雖戀子,子無所憶。」輪迴百劫千生亦難遭難遇,更遑論哺以法乳、饗以法筵,進而要去指點迷津,拔濟出離三界苦獄啊!因此結緣是修道的諸菩薩與眾生之間的連繫,是菩提道上行履的順風助力。那些乘願再來的菩薩,更是以迴入娑婆來廣度諸有緣,以期緣繫眾生,不令有失,而成佛道圓菩提!

 

佛陀雖度化了無數的眾生,卻也有度不了的,任憑佛以何種權巧方便,就是難度無緣的眾生。是以菩薩度眾,善開方便門,廣度諸有情,是以必須廣結善緣!哪怕是惡緣,也能善巧發心,權為來日度眾的媒介,這就是忍辱度生的悲懷、悲願!菩薩的這念心是真正為了利益眾生,這就是與眾生之間結了真善緣,能自利亦能利他,故菩薩常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就是為了和眾生結善因緣,以為度眾資糧。

 

娑婆眾生心多倨傲,法緣難結,法水難入,若能先讓眾生心生歡喜,心開意解,人我之間就無障礙,進而接納、認同,這就廣結善緣無限延伸的道理。結緣度眾要先發『大悲心』,從大悲心中所發出來的願力具足無量功德,故所結的緣自然是最殊勝的法緣。如果發心不夠,多所揀擇,所緣既淺,難成其大!當知大功德、大福田,無不須由諸眾生來共同成就。

 

故發心菩薩當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量無邊,所緣亦無邊,上徹天堂、下通地府,無不感應,故能成就無上菩提。因為心念達通法界,若能將心來修緣,用所有善念功德回向法界,成就眾生,心量就會愈來愈寬廣,這正是發心菩薩廣結善緣的修持之道。

                            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當佛陀在舍衛城的時候,城中有一位婆羅門以乞討為生,家中生活非常困苦,因此連他妻子也得出門乞討。後來他的妻子懷孕了,但是很奇怪的是,自從懷孕那天起,她就經常要不到飯。九個月後,生下了一個男嬰,不但又瘦小又醜陋,還是個駝背,父母叫他小駝背

過了幾天,由於業力現前的緣故,他母親的奶水就枯竭了,只好用其他動物的奶來餵養,也常求不到。因為他是一個最後有者,在沒有受盡業報,還沒達到自己的境界以前是不會死的。就這樣,他的父母很辛苦地總算把小駝背拉拔大了。

有一天,父親對他說:我們家以乞食為生,本來就過得非常辛苦,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離家自己去乞討。

於是,小駝背開始自己乞討的生活,但因業力現前,他還是常常要不到食物,每次都是在快要餓死時,才能勉強得到一點點能夠維生的食物,不論身體或是內心,都是異常的痛苦。

後來,他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漸漸生起信心,在徵求父母的同意後,於一位比丘面前出家、受戒。出家後,剛開始幾天他與師父一起吃住,生活得還可以,但過了一陣子之後,他的師父便要求他自己化緣。

於是小駝背就開始了一個正規比丘的生活方式,有時與僧眾一起去受供,有時獨自去城裏化緣。但即使他與僧眾一起受供,也經常得不到食物,而其他的比丘都吃飽喝足。有時是輪到他時,施主的供飯恰巧沒有了,要不然就是施主突然有急事走了,回來後就漏了他,而接著供養下面的比丘。在所有的僧人中,他是生活得最苦的。

很多比丘知道這種情況,很憐憫他,就去請問世尊:世尊,小駝背比丘經常吃不到飯,有時後面的比丘都已經獲得足夠飯食,卻漏掉他,該怎麼辦?

世尊因此制定一條戒律:上面的比丘未得到食物以前,下面的比丘不能受食。儘管如此,小駝背比丘還是經常吃不到飯,即使到城中化緣,也常常是空缽而返。

後來,有兩天他打掃世尊的內殿,都吃得很好,身體也健康了,於是他把握時機勇猛精進,頓時斷除一切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然而,雖然他已是位羅漢,但是依然要承受業報。

他想:我還是天天打掃經堂,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就又去佛陀的內殿,但當天另一位比丘已經把殿堂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他只得著衣持缽到城中化緣,但一無所得。第二天,他早早地拿著掃帚很有把握地去殿堂,誰知早已有位比丘把殿堂打掃乾淨了,只好先回寮。

 

回去後,聽說有位大施主將在中午供養世尊和僧眾。可是,施主臨時有急事提前供養,小駝背比丘在坐禪因而不知道。等世尊應供結束,施主也出門了,小駝背又沒吃到飯。

第三天,他更加提早拿著掃帚去殿堂,又見已有比丘在打掃,只好回寮。阿難知道他已第三天沒飯吃,特地為他介紹一位施主,中午去他家受供。可是,施主臨時有事必須馬上出門,匆匆忙忙,忘了囑咐家人:今天中午將有一位比丘來應供。於是,當小駝背前來化緣時,沒人理他。阿難從城中化緣回來,聽說小駝背羅漢仍未吃到任何食物,心生憐憫地寬慰他:不要擔心,明天我好好供養你。


第四天早上,阿難尊者手持兩個缽到城中,化到滿滿的兩缽,一缽自己吃了,另一缽準備帶給小駝背。到了祇陀林時,來了很多惡狗搶吃缽裏的飯,阿難想盡辦法也沒能對付,只剩空缽。阿難尊者想:即使再去化,趕回來也已過午,下午阿羅漢不管怎樣都不會吃的。這樣,他仍然沒吃到飯。目犍連聽說小駝背已四天沒吃飯,心裏很不是滋味,就也想幫他化緣。

第五天,目犍連拿兩個缽去城中化緣,化了滿滿兩缽,一缽自己吃完,一缽準備帶回來。到了祇陀林,突然飛來一群烏鴉,把缽裏的飯搶光,目犍連想盡辦法也無法護住缽中的飯食。目犍連自忖:若再返城中化緣,也已經過午。只好也是帶著空缽回來。就這樣,小駝背還是沒吃到任何食物。舍利子尊者聽說他已餓了五天,就去安慰他,打算明日幫他化緣。

第六天,舍利子也拿兩個缽,在城中化得滿滿兩缽,一缽自己吃了,帶著另一缽往祇陀林去,可是,小駝背的業力現前,因此竟來了一群非人把缽搶走,然後就不見了。舍利子覺得再去化緣也過中午了,只得空手回來。小駝背羅漢依然沒吃到飯,舍利子再安慰他:不管怎樣,明天我一定會想辦法好好供養你。

第七天,舍利子到城中化緣,又化得滿滿的兩缽,一缽自己吃,另一缽順利地帶到小駝背的房前,突然間,全部的門窗都被封死,無法進去。舍利子現神變進到房裏,叫小駝背羅漢洗臉受供。可是,當小駝背的手一伸出,缽就掉落地面,直墮到金剛大地(距地面四萬由旬)。舍利子立即示現神變把缽從金剛大地拿回來,再拿給小駝背吃;但是小駝背才取了第一口,剛到嘴邊,就被非人搶走,第二口,也被搶走。舍利子親手喂他吃,但是他的嘴卻緊閉著,完全張不開。舍利子顯現各種神變想打開他的嘴,卻是怎麼也打不開。過了一會,已過午不能食了,他的嘴才又可以張閉自如。舍利子萬般無奈,問他感受如何?小駝背說:只是口渴,給我一口水喝吧!


舍利子取了一缽水,又是業力現前,許多非人把灰撒進水裏,成了一缽灰湯。小駝背羅漢知道這是自己前世的業障,就喝了一口灰湯,顯示降冰雹、閃電、打雷等神變後,進入涅槃。諸比丘將他的遺體作成塔,並作種種供養。

 

後來,比丘們請問世尊:世尊,小駝背造作什麼惡業,在七天中,眾比丘竭盡全力都無法救他,雖是阿羅漢,卻在饑餓狀態下趣入涅槃?希望世尊演說他的因緣。

佛陀告訴比丘們:這是他前世業力顯現的緣故。一切眾生的業力不會成熟在外面的地、水、火、風上,而是成熟於自己的身心中,有謂:『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很久以前,有位施主夫妻,都好行廣大佈施。他們的孩子長大後,大施主去世了,施主的妻子繼續作廣大佈施,但孩子反對,多次警告母親:『父親在世時佈施,但我們不能這麼做,妳不要把家裏的財產全都佈施給別人。』但母親依舊廣作佈施。

有一天,他居然狠心把母親關在房間裏,不給她吃,也不給她喝,打算餓死她。即使母親再三地苦苦哀求,他依然不給一口水、一口飯,也不放她出來,就這樣連續了七天。他的親戚朋友聞風而至,呵責他,他才被迫放出母親,這時母親已是奄奄一息。親戚們問她:

『現在妳需要什麼呢?』

她說:『想喝一口水。』

兒子聽了,心想:『若把灰撒進水裏,她喝了肯定會馬上死的。』他就在母親要喝的水裏撒進石灰,母親喝下一口灰湯,就去世了。

比丘們,你們是怎樣想的呢?當時這個不孝順的兒子就是現在的小駝背。因為他用這種手段殺害母親,已在千百世中墮入地獄,不論轉生何處,都是這樣餓死的。雖然今世他已是最後有者,不再輪回了,但也是在喝下一口灰湯,才進入涅槃。

 

另外,在賢劫人壽二萬歲迦葉佛出世的時候,有一位施主的雙胞胎兒子,長大後,都對迦葉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一起出家,都成了說法上師,得到許多供養。

其中一位心地純善,會把所得拿去供養僧眾,尤其常供養那些生活較困難的出家人;另一位不但不隨喜,還反對說:『你不要把我們的財產全部供養僧眾。』

那位純善的法師就勸他:『我們生活充裕,而許多僧人有困難,作為一個具悲心的出家人,有什麼理由不上供下施呢?』

反對的那位無話可說,只好勸純善的比丘到別的地方說法。因此,僧眾沒人供養,生活產生困難,就派人請他們兩位回來。

那位吝嗇的法師聽到後,生氣地惡罵:『這些僧眾就是要我們供養,已到了別處,還是糾纏不清,整天沒吃沒喝的,簡直像餓鬼一樣。』

那位善良的法師勸他:『你這樣惡口罵僧不合道理,應好好懺悔。』

他自己也覺得不應該如此,生了很大的後悔心,因此,在臨死的時侯,發了一個願:

『願我對僧眾惡口咒駡的惡業不要成熟,並願將來能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歡喜,獲證阿羅漢果位。』

當時的吝嗇法師,就是今世的小駝背比丘,因為他以惡口咒駡僧人的果報,使他五百世中轉生為餓鬼,後來,無論再轉生為哪一道的眾生,全是餓死的。由於他在臨終時發願,希望將來能在釋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今生他能在我的教法下對我生起歡喜心,並能在出家後摧毀三界煩惱,獲證阿羅漢果。」

                                   略說--依法不依人

 

佛陀的偉大,不在於種族的尊貴、相貌圓滿和世俗的名位,而是因為他體悟真理——見法而成佛。佛身者,法身也。我人歸依佛,不是歸依四大假合的父母生身;知法、入法的法身,才是真正歸依處。佛陀生前的教授、教誡中,時時處處開導弟子:「以法為師」,「依法不依人」。如阿毗達磨毗婆沙論所說:「此身父母生長,是有漏法,非所歸依;所歸依者,謂無學成菩提法,即是法身。」歸依佛真義如此,歸依僧也不例外,四雙八輩的五分法身功德,才是真歸依的對象。佛僧一體,佛是先覺者,僧是後覺者,先覺與後覺,所覺的內容實質則無差別。

 

佛陀在世,屢誡弟子:「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在佛陀最後遺教:「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這是「以戒為師」的明證。世尊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為期三月,人間弟子十分懷念佛陀。當弟子們得知佛陀回來的消息,大家爭先恐後,希望自己先見佛。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獨坐林下,正觀緣起,被佛陀讚歎乃真見佛的第一人。這就是「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以法為師」;「依法不依人」的聖教。

 

印度佛教的變遷,從佛世的原始佛教,乃至後期大乘佛教,佛門的三柱:佛、法、僧,信徒所歸依的即此三寶。但發展至晚期的秘密佛教,於固有的三寶外,加一「上師」寶,而成為四寶,而且後來居上,歸依上師在先,以上師寶比佛法僧三寶更偉大。諒必這就是影響今日佛教界「依人不依法」——與佛唱反調的流弊吧!

 

在佛法修學的歷程上,善知識佔有重要的地位。如四預流支,於聞思修三慧的進修,以「親近善士」為先。聽聞佛法,不外從佛、佛弟子和經典去聞。佛和佛弟子是人,經典也是佛所說、佛弟子的詮釋,這一切都離不開人。然而,真實的三寶:佛是真理的圓覺者,僧是隨佛出家、修學正法的人;佛依法而成佛,依法以攝僧;離開正法,即無佛也無僧。或有依佛法流行人間的「化相三寶」說,因佛的證法而說法,因僧的住持而正法得以流傳久遠,三寶以佛寶為中心。

 

從佛教史的演變,相對而言,原始佛教以佛寶為中心,部派佛教阿毗達磨的發達,乃至大乘佛教的中觀、瑜伽思想,係以法寶為中心。晚期的佛教,則演化成以僧寶為中心。事實說來,住持三寶,佛教的發揚光大,端賴實存的僧寶,所謂「佛法弘揚本在僧」;佛陀之所以建立僧團,目的即為延續慧命,令正法久住。假如實踐正法,宣揚正覺之音的人沒有了,佛教即絕跡於人間。然所謂僧者、善知識者:如法如律和合而住的群眾名為僧;通達教法、勤修三學的成就者是真善知識。師之可尊,是因為他有道,奉行真理,依法而解而行而證者,此仍是以法為尊為上為第一。

 

在學佛的不同類型人之中,有信行人與法行人。法行人是以真理為依歸,所信奉的都經過理智的抉擇,明是非,辨邪正,擇善固執,絕不人云亦云,盲從附會。信行人則不然,重視感情,崇拜權威,以所尊敬者的言行為取捨的標準。倘若所敬信者不如法,則愈修離道愈遠。在大乘佛教菩薩行,也有重智證與偏信願的二類,如東方的阿閃佛國與西方的彌陀淨土,即為攝受信行與法行二類型人的根性。從修證的次第而言,佛法是以般若為首,而非神教的信心第一,信者得救。佛教與西方宗教的不同特質在此。

 

法是什麼?探討「依法不依人」的論題,作為慧學進修守則之一,對法的意義是需要正確把握的。不然各以自己的看法為準,羽毛當令箭,徒增我見我執,豈非無法無天?

 

在經論中時常出現「諸法」、「一切法」的詞句,它的內容廣泛無邊,善惡、邪正、世間與出世間,無漏智所知,有漏識所識,宇宙萬有,無所不包。今從簡短的般若心經為例,所舉的「法」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諦等。經文要旨在顯示一切法緣起性空;學人務必修學般若,正觀空義,乃得度脫一切苦厄。蘊、處、界三科,原是世俗法,與本題「依法不依人」的「法」義,扯不上關係。緣於佛陀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基於「不得世俗諦,則不得第一義」的方便,這些世俗事象,也是佛陀開示的法門。

 

經文所說的四諦與緣起。四諦:苦集二諦,說明世間的苦因苦果;滅道二諦,顯示出世的涅槃及解脫苦因苦果之道。站在修證的立場,滅道二諦才是我們的理想界——真實法、中道法、解脫法。滅,可解說為取消、滅除,意思是眾生無盡的生死苦集取消、不存在了,無邊煩惱滅除,痛苦解脫了。這就是涅槃的實現。涅槃甚深,是無生無滅的無為法,唯是聖智的現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四聖諦重點在於道諦。立足於離苦得樂,斷惑證真的佛法究竟理趣;如何斷除煩惱,離生死苦,以達成體悟真理得涅槃樂,這才是道諦要點所在。依阿含經所示的「法」之內容是:「正見是法,乃至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是法。」

 

經云:「有一乘道,能淨眾生,度諸憂悲,滅除苦惱,得真如法,謂四念處。」還有如所週知,戒定慧三增上學,依戒得定,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這是極簡明的解脫道。依相關相攝看,四念處,即是八正道正念的內容。三學即是八正道的略說。如慧學即是正見、正思惟;定學即是正念、正定;戒學是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則通於三學。戒定慧成就,即得解脫;加解脫知見,即是五分法身。

 

甚深正法的體現,端賴聖道的實踐,而實踐的方法,即此八正道法。八正道以正見為首,而正見內容則以緣起為根本,依緣起正觀能離一切迷謬的二邊之見,如有見與無見,常見與斷見,我見與我所見。此緣起是不變不失的諸佛常法。如佛在雜阿含經說:「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緣起展開了相生的有為生滅,也顯示了無為的寂滅。無明緣行等純大苦聚,乃是依緣而集起;無明滅則行滅等純大苦聚滅,不是依於緣而是緣盡而證滅;滅是本性,如大海本性平靜,因風鼓浪,今風平而浪不起,歸於原本的平靜。說緣起,含攝了依於緣而集起的流轉門和諸緣滅盡的還滅門。

 

緣起的流轉是有為法,緣起的還滅是無為法。這是如來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之「法」的內容。經中形容:「此諸法,法住、法定、法如、法爾,法不離如,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由於緣起法是安住的,確立不改的;法是不動、不變異的,所以說它是法住、法定、法如。通達了緣起流轉的有為法,即得法住智;證悟緣起還滅的無為法,是為涅槃智。修學佛法,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反之,「不得世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時逢末法,群魔亂舞,邪說橫行,活佛滿街跑,依人不依法,加持灌頂普遍流行。重外貌忽實質,心行道外;標新立異,各顯神通;魚目混珠,神佛不分。歧路遍佈,陷阱處處,好心學法者,可不慎哉!「若不回頭,誰與汝救苦救難;倘能轉意,何須我大慈大悲。」對於捨本逐末,重人輕法,不務實修而妄想外力救濟之徒,這首通俗法語,如暮鼓晨鐘。

 

                                               摘自~~釋超定法師~~講稿

 



照片為197512月釋聖嚴法師初到美國紐約時,與浩霖法師(右一)、印海法師(左二)、超定法師(左一)的合影。

 

釋超定法師,出生於台灣台南,十四歲出家,禮拜竹溪禪寺虛妙和尚為師。起初兩年,在剃度師座下學習佛門禮儀、佛學常識、日用共修念誦法器,及隨眾作務,過著農禪的沙彌生活。十六歲負笈北上,考入新竹靈隱佛學院、福嚴學舍,親近當代佛學泰斗印順導師及其門下諸賢 ─ 續明、演培、仁俊等諸大法師,專修佛法,接受正規僧教育。在學團前後六年,性相空有之學,多所涉躐,義解與修持並重,為來日淨己化他,奠定穩固道基。

 

出道以來,歷任台南開元佛教書院主講、台中慈明佛學院、中壢圓光佛學院、曉光空中佛學院講師,香港內明雜誌主編;現任洛城觀音禪寺住持,領眾熏修,隨緣應邀弘法。

 

一九六九年秋,為進修外學,前往香港佛教僧伽會主辦能仁學院,攻讀社會教育。畢業後遊化南洋,考察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華文佛教,並為信眾開導法義,指示修持方法。一九九八年初夏,印順導師基金會主辦「佛法度假」營在洛城(美國-洛杉機-觀音禪寺)舉行時,聘為講師。近十年來,參加「佛法度假」,為諸學員講述緣起為本的阿含聖教及初期大乘思想;並藉此因緣,定期撰文,刊登於「正覺之音」。已集成「緣起的面面觀」和「緣起的人生觀」,流通各地,廣結法緣;文理通暢,深入淺出,契理契機,頗受讀者歡迎。

 

                   (以上資料由-美國-洛杉機-觀音禪寺-提供)

 

 

                 釋超定法師於2012年佛陀聖誕浴佛法會上開示

台長: 幻羽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