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08 03:15:28| 人氣3,8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徵婚啟事》──身分認同?人格分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般人欣賞屏風表演班的《徵婚啟事》,多半是把焦點集中在李國修一人所飾演的二十個角色,一九九三年首演時,該團的企宣重點也放在這上頭(當年的宣傳單上頭,尚有類似漫畫人物思考時所使用的雲狀框,裡頭寫著:「……我飾演廿二位各懷所需的應徵男人」);的確,一百五十分鐘的戲,平均每個被李國修飾演的男人在舞台上只存活七分半鐘,這不長不短的時間,必須完成定裝出場、扮演(含聲音與儀態的轉換)、退/換場、換裝等步驟,索性有幾場戲的設計,就讓李國修在場上換裝了,為了讓換裝合情合理,李國修選擇了他最擅長的「戲中戲」結構,讓角色因為進出戲裡/外、以及因為cue點錯置而產生喜劇效果,這在《徵婚啟事》裡俯拾皆是,尤其是加上一位只管服裝管理、不管服裝設計製作的「某劇團服裝助理」,更是讓李國修所飾演的「某劇團男主角」常常錯服上場。
已經是第三次看《徵婚啟事》了,今次卻仍有新的發現,就是必須應付二十個不同個性男子的女子,其性格與身分認同究竟為何?簡言之,幾乎無脈絡可尋,在每次面對或應付(因為有些僅以電話交談)不同男子時,該女子多少會因應狀況而有些許不同的舉措,像是面對「留美碩士」、「環遊世界的男人」與「有充氣娃娃的學者」時,話語中就夾雜了許多英文、以及雅痞式的「嗯哼」回應;而在面對類似「學歷很低的男人」或「工廠黑手」時,她就語帶台灣腔地回應。如果說每一次不同的回應都代表了某一成分的女子「自我」,是否所有的回應總和就是女子「本我」呢?
原小說作者陳玉慧曾在一次的訪問中,如此回答:「所有的身分加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我。我即是那個在劇場做編導的人,也是那個『跑』新聞的人,更是那個在家裡寫作的人。」但是如果要在身分證的職業欄裡選一種身分,她卻會填「無」,因為「我沒辦法同時寫下那麼多重身分,如果我什麼都填,政府單位可能會認為我更像瘋子。」(這點在達里歐‧弗的《意外死亡》裡,倒是表現地蠻清楚的。)
李國修在《徵婚啟事》裡,以「戲中戲」的結構讓女子的身分認同更性複雜化──天心飾演某劇團女主角天欣,天欣正在排練《徵婚啟事》裡的女子(陳玉慧?),延伸出來的支節還包括天欣的丈夫到劇團來讓天欣簽離婚協議書、天欣的女朋友Yvonne來找她談判、燈光師與天欣的外遇糾葛等,這戲裡戲外、一切的一切,最後逼得天欣在排練場情緒完全失控,當然也就造成某劇團的《徵婚啟事》停演。面對這麼多重的身分認同與愛戀/男女關係,Yvonne曾經衝著她說:「在過去的六個月裡,妳不曾存在過,妳的存在都是我自己想出來的。」這樣的一句話,連天欣僅剩的「本我」都蕩然無存,無怪乎精神崩潰;甚至於有幾場戲天欣心力交瘁、頭痛欲裂,是由導演和舞監幫忙頂替對詞的,「本我」徹底散裂到極致!
李國修的戲總是雜揉了戲劇/真實、表演/扮演、表現/呈現、預設/後設等複雜多變的層次感,《徵婚啟事》也不例外,尤其該戲英文劇名The Classified,更是與本文所述及的「人格分裂」若合符節,妙趣橫生。

台長: 于善祿
人氣(3,8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