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劇場界裡頭,一般最先會被看到的是舞台上的演員,然後是導演和設計;倘若故事引人入勝者,則編劇可能會被注意到;而最後才會看到,或者根本看不到評論,更遑論搞理論與劇場史的戲劇學者;即便是像我已經觀察劇場生態多年,目光仍舊習慣擺放在演員、導演與設計所創造出的劇場性,而出色的編劇和評論,則不太容易一下子列出清單;或許可以這麼說,搞文字的在劇場裡頭,根本不算是主流或亮眼的,我們絕對不能以文學界的思維來套用想像劇場界的生態。看到張瑞芬教授在《文訊》297期觀察散文界的新世代,寫道「當前近乎爆量的文學獎新人,那真是──數以萬計,色澤、明度、成分和質量都不同」(頁56),戲劇界要是有其「數以萬計」的百分之一就好了,更甭說,編劇和評論只要有其千分之一就好。所以我想藉由此文,為大家介紹一些這幾年我所關注的新世代劇場編劇,掛一漏萬是肯定的,有些名字你若沒聽過那是正常的,但他們總是具有某些代表性意義的。
每次我只要一翻開《破周報》之類的報章雜誌藝文廣告欄,總會特別注意一下在「Book」和「Theatre」的項目底下,是否有提供給編劇的徵獎比賽辦法?期待經常會落空,編劇獎幾乎是很久才會看到一、兩個,且多半是給電影編劇的;況且,編劇就算得了獎,也不像某些文學獎,似乎有黃袍加身、鯉躍龍門的效應;得獎或入圍的編劇作品,一般人很難看得到或讀得到,在臺灣的文類閱讀教育與出版市場當中,劇本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存在,我們必須有所竅門,才能覓得某些當前新世代所創作的劇本,我的方式是除了蒐購書市上可以找得到的劇本之外,還勤於觀賞新世代劇團的作品演出,深入瞭解各個劇團的屬性與觀眾群性,建立基本良好的人脈網絡,遇到自覺不錯的劇作,則開口向編劇或劇組人員洽詢,或事後寫電郵表示欣賞之意,並希望能取得劇本細窺堂奧,時間一長,還是蒐集了不少有趣的劇本。
在這一波新世代劇場創作者裡頭,蔡柏璋應該是首先會被人提起的名字之一,臺大戲劇系畢業、倫敦大學中央演講戲劇學院音樂劇碩士,現在是「台南人劇團」的聯合藝術總監,連續幾齣創作如《K24》、《木蘭少女》、《Q & A》,票房及口碑多有佳績,他的作品深受美國影集敘事結構與運鏡邏輯的影響,將影視思維與劇場創作結合在一起,形式活潑,節奏明快,人物線與情節線盤根錯節,題材融合當代文化流行議題,對年輕觀眾而言,有一定的號召力與話題性。他集編、導、演才華於一身,手邊的機會和資源,相對許多新世代的戲劇創作者來說,是比較好的。
其次,工商管理背景出身的馮勃棣,早期參與較多小劇場的演出,擅長嘻哈音樂創作、脫口秀與魔術,近年經常在Comedy Club表演,他嘗試將這些表演元素和劇本創作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有的戲劇語言感,有嘻哈節奏的輕快,也有嘴炮連篇的逗趣,緊抓當代年輕人的愛情觀,作品流露出感傷與抒情的調性,在戲劇形式與結構的後設新意上也層出不窮;就讀台大戲劇研究所之後,編劇創作量大為提升,既受許多獎項的肯定,也深受劇場年輕觀眾的喜愛,是新世代頗受到注目的編劇寫手,主要代表作品有《皇后橋下──無間道饒舌劇場版》、《掰啦女孩》(2008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現代劇本組特優,創作社2009年演出)、《我為你押韻》(2008第11屆臺北文學獎成人組舞台劇劇本)、《不如這樣吧Blue John》(2009第12屆臺北文學獎成人組舞台劇劇本)、《愛錯亂》(入圍臺灣文學獎決審,創作社2009年演出)。
另外,「李清照私人劇團」的劉亮延和「四把椅子劇團」的許哲彬,表現也相當亮眼。劉亮延不只學歷多元(英美文學士、應用藝術碩士、社會與文化研究博士生),創作類型也涉足多重領域(文學、攝影、錄像、戲劇、舞蹈),編劇作品有《曹七巧》、《白素貞》、《淫奔》、《劉三妹》(與何俊穆合編)、《陳清揚》(根據王小波《黃金時代》改編創作),多以女性為核心角色,處理其情慾的流動狀態,具有異色綺麗的風華與強烈的巴洛克視覺感,在新世代創作者中,獨樹一幟。許哲彬作品雖然還不多,但也都令人印象深刻,近期的《電梯》和《等待窩窩頭之團團圓圓越獄風雲》,不管是前者的上班族職場困鬥生死戰,還是後者的《等待果陀》當代混搭無厘頭搞笑版,讀到核心處,還是讓人感慨人類存在狀態的虛無縹緲與荒謬可笑。
2007年以《大家一起寫訃文》榮獲台灣文學獎劇本創作獎的鄭衍偉,也是我心所期待的新世代編劇之一,他曾經從事編輯、平面設計、企劃工作,也大量接觸文藝與動漫作品,這些經歷使得他在從事劇本創作時,主題切入角度具有某種獨特性。以《大家一起寫訃文》為例,該戲由「三缺一劇團」演出,劇中父親希望所有家人都能夠為奶奶的告別式寫一段訃文,上半場便如同魔幻寫實般地既在哥哥的筆記與訃文構思中,又在家庭成員不同的記憶與生活片段當中,結構出一個行禮如儀、卻各有心思的家庭來。下半場,這「各有心思」更被誇張化與荒謬化了,時空來到「近未來」的戰爭場景,角色雞同鴨講的情況更嚴重了,對他人的言語充耳不聞,語言的狀態更形荒謬可笑,有的對空氣講話,有的把話留在鍋子裡,有的透過對講機,有的不斷地在講電話,有的一直拿著收音麥克風訪問別人,語言的失焦,對話的不可能,疏離得更疏離,雖然「誇張」與「荒謬」,但對照當下的台灣社會現實,卻仍無比真實。此外,鄭衍偉還編有《Come to Daddy──我親愛的大革命小姐》,那是關於盧梭返老還童與變性過程的奇幻想像,也可視為是一段警世喻言,曾在2009年的「蘭陵三十」系列活動中,由「同黨劇團」在西門町的紅樓劇場演出。
魏雋展,也絕對會是劇場新世代中的佼佼者之一,令人驚豔的《巷子裡的女人》(三缺一劇團)、批判臺灣教育扭曲制度的《罰》,以及改編自明夏‧科內留斯(Michael Cornelius)小說的《最美的時刻》(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都是目前為止他為人所稱道的編創作品,他擅於表演獨腳戲,經常結合偶戲與小丑的表演形式技巧,進出於各種不同的角色之間(一人飾多角),關於存在狀態的哲思高度與廣度兼而有之,雖然主要是以演員的身分活躍於劇場界,但從以上所列舉「編演合一」的作品成就與反應來看,其編劇能量仍不容小覷。
周曼農在這一波的新世代劇本創作者中年紀稍大,但卻是難得出色的女性編劇,從大學歷史系本科生,轉到劇場演出與劇本創作,曾在2004年到2008年發表了五個劇本,後來集結了《蟻蝕‧馬克白夫人狂想》、《百年孤寂》與《高熱103°》成冊(女書文化,2009)。主題圍繞著創作、疾病與死亡,對於戲劇語言進行了諸多的挑戰與實驗,有評論甚至喻之為臺灣的Sarah Kane,所幸不同的是,她還在努力地攻讀其戲劇博士學位。
「絕非戲弄」的林胤瑋,曾經創作過《去過的過去》、《尼憂谷NIUKU》、《我的那一聲再見》,這兩年比較沉潛一些,他的作品和文字有一種七年級生少見的老成持重與哲學況味,內容與主題常常和記憶、成長、歷史與家園有關,總是「觸碰人性、心理、哲學層面,風格富有省思、人文關懷」,戲劇語言尚飽有詩意,主題曾涉及原住民與死刑存廢,體現臺灣社會角落裡某些社群的現實處境。
最後介紹的幾位,多半是以某部劇作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世代編劇,像是周力德的《行動前夕的暖身》討論了藝術工作者的權益問題、鍾得凡的《Touching in the Rain》關注男同志的情慾認同、傅凱羚的《太平洋瘋人院》主角經由自殺的死亡遊戲尋找存在的意義、黃亭瑋的《沉默的左手》關注臺灣新移民的議題、陳亮君的《一百種回家的方法》關注女同志媽媽的議題、蕭博勻的《Play Games》觸及了家暴與虐童的社會問題等等,不論是他們的創作態度或作品主題,都不再是幾年前媒體所喜歡使用的「草莓族」幾個字與單薄的情感就可以涵蓋,這些新世代編劇有其成長的社會背景與人文涵養,或許我們很難再看到野百合世代(五年級生)的集體激情,但是我們卻可以看到新世代以他們的方式在關懷更多的社會弱勢族群(如樂生療養院、三鶯部落等),他們關注的社會議題更多元化,並且透過劇本創作與劇場演出為他們發聲,這點是我深覺相當難能可貴的。
其實這幾年,想要較為集中地觀察或體會新世代編劇能量的場合,至少有「臺北藝穗節」、「新人新視野」、「青年才俊藝術節」、「轉身戲劇節」、「仲夏夜之Show──大專戲劇聯演」等幾個年度戲劇節的演出活動,下一波劇場創新的動能有許多就潛藏在裡頭。此外,全臺灣將近十所專業的大專院校戲劇科系,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編劇人才(不見得只有在劇場界,有更多人投入影視編劇界)。新世代編劇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他們多半不會只安於一種劇場身分(即編劇),通常具備兩種或三種以上的劇場才能或其它才華,尤其是編導合一制在臺灣劇場界的盛行,若此,我可以再加上一些名單,如林一泓的《左撇子》、黃思農的《美國夢工場計畫I》、黃緣文的《宛如幼蟲》、鍾伯淵的好幾齣作品(《自在的靈魂!?》、《十歲》、《神諭》……)等。
以上只是一份臺灣新世代編劇的初擬點將錄名單,「點將錄」的寫法,可能在文章的結構與敘述上比較工整、無聊、不夠花俏,但我比較傾向正面介紹這些新世代編劇,讓更多人認識他們;其實從劇場專業的角度來看,他們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有不成熟的部分,但人越到中年,越覺得要鼓勵年輕人出頭,我這次的文章就比較少對他們有負面評價。我比較少述及的是老問題:「國內編劇環境與劇場生態的不利於編劇」,因為是老問題,許多人在其它地方也都提過,所以我就不太想再提,原因都類似,既佔篇幅,又不可能因為我的一篇短文就可以解決問題;我寧願多些篇幅介紹這些我個人覺得還不錯、值得期待的新世代編劇,而不想再在老問題裡頭鬼打牆,那沒有太大的意義。說老實話,這份名單只偏重在臺北的劇場界,而且男多於女,戲劇形式與語言都各具特色,更重要的是他們多半關注社會現實,這絕對不是「封神榜」(最終底定的名單),我期待他們未來都有更多不一樣的創作作品風貌,也期待有更多的新世代或新新世代的編劇,能夠繼續被我發掘與關注。
PS:這份「掛一漏萬」的名單,非常歡迎各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