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相殘在自然界很常見,像是河馬、虎斑蠑螈、懶熊等其他物種,都有這樣的例子。不過專家表示,全球暖化可能造成這樣的現象加劇。
全球暖化導致地球溫度升高,北極的冰層大量融化、露出海水的面積越來越多,這迫使在冰層上生活的北極熊必須長途游泳去找食物,讓部份北極熊也因此而溺斃。
牠們獵食範圍縮小,難以尋找獵物,開始出現獵食同類的小孩的現象。
-
註:經網友補充,雄性熊類如棕熊、黑熊等也會有獵殺幼仔的現象,不過加拿大生物學家斯特林也表示氣候變遷可能加劇這類行為
文章參考:
https://www.natgeomedia.com/envir…/article/content-4700.html
給一些懂得留言酸人不懂得使用連結的人擷取文章內容🙂
「同類相殘在自然界很常見,像是河馬、虎斑蠑螈、懶熊等其他物種,都有這樣的例子。
公熊轉而吃同類可說是預料之中。斯特林表示,公熊體型是母熊的兩倍,而且攻擊性較強,因此「(公熊)飢腸轆轆時改為吃同類也不算有太大落差。」
另一方面,母熊因為餵哺幼熊而比公熊更易感到飢餓,卻仍傾向避免打鬥。
然而斯特林表示,氣候變遷可能會促使這種同類相殘的行為更常出現。
北極冰層範圍持續縮減,2015年科學家測得的覆蓋量,創下30年來歷史新低。
斯特林說,隨著海冰融減,北極熊慣於獵捕海豹的冰層也難以保全。
獵不到海豹,北極熊吃熊的情況會變得更極端。
2004年就曾發生過這種例子:當時在阿拉斯加波弗特海的生物學家,目睹公熊一路尾隨有孕的母熊回家最後吃了牠。北極熊這種前所未見的行徑,或許正是氣候導致的絕望悲歌。」
(你可以不喜歡,但是如果有出現自以為黑色幽默或地獄梗的回覆、把實踐環保無限上綱到要人不用3c或開車搭飛機之類的智障言論一定刪除加封鎖,謝謝)
-
以下舊文重貼
#面對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可以怎麼做
1)減少食用肉類,尤其是進口牛、羊、豬。畜牧業是氣候變遷與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體積,僅次於能源生產所造成的排放(全球畜牧業排放了超過70%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它導致熱帶雨林被大規模的砍伐,造成大規模物種滅絕,衝擊物種多樣性,它低效率的生產模式消耗了許多的水與土地資源。
#改成多蔬食少量肉食 人類是雜食動物,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全素生活。但是一般人以為只憑個人飲食習慣的調整並不能夠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改變,其實據研究平均而言,一個人是1個月不消費任何動物性食物就可以減少28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省下621公斤的穀物與126702公升的水
2)減少購買進口產品(無論用品或食品)。在製造、運送過程中都會有溫室氣體排放,就是大家熟知的碳排放,溫室氣體是造成氣候異常的原因。運送過程越長、碳排放越高。
#改用當地生產製造的產品
3)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包含衣服。很多人在商人大開雙11、現在又來到雙12的促銷,其實不過是誘惑人們購買他們其實不是很需要、但是因為好像能省錢的商業陷阱。
拒絕快時尚,「你穿了一件棉質T恤——它的生產需要用到幾千加侖的水。如果那件T恤是粘膠人造絲做的,那完全可能就是來自亞馬遜的一棵被砍倒的樹(粘膠人造絲是用植物製作成的)。而如果它是化纖、亞克力或尼龍的,那麼你穿的是塑料製品。這些塑料衣服在清洗時,會用塑料微粒污染我們的海洋。」
#在購物之前先想過三次
#現在需不需要
#以後需不需要
#需要的密度有多頻繁多重要
除此之外,
#不再需要和不再合身的衣服可轉為二手捐贈甚至售出
#洗衣服時始用低溫並且使用自然晾曬的方式讓衣服乾燥
#可以尋找回收再製產品
4)關閉你的冷氣aka室內空調。冷氣帶來的全球暖化影響有兩個,一個是耗電量、另一個是氫氟碳化合物,一種極強的溫室氣體,已經被認定為導致全球暖化的元兇之一
#不使用冷氣
#必要情況下需要用冷氣應該調在適當溫度
至今我百思不解為什麼一堆人喜歡在夏天開22度以下低溫,甚至16度吹一整晚但是包裹著冬天用的厚棉被。還是那句話,#錢是你的資源是大家的
-
🙄
有人說我發文騙讚,不好意思喔我如果要發文騙讚學人發露腿露奶照幹麻要發這種文?我只是一個希望我的學生也能關注這個星球在發生的事的潛水教練,從我以前的發文就可以知道我一直以來都在做什麼,謝謝指教
Photo credit to Daniel J. C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