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11 01:22:07| 人氣1,550| 回應1 | 上一篇

For One More Day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For One More Day by Mitch Albom
December 10th, 2008

......................................................................

如果只能多活一天,你想要過怎樣的一天?當讀到這樣的新書導引時,我決定不看這本書。太困難,太沉重,不是每個人都會知道自己明天會死,問這樣的問題沒有意義。直到友人選了這本書做為讀書會選讀,我真正開始翻閱這本書以後,才察覺這句話另有玄機。

如果只能多活一天,你想要過怎樣的一天?好困難,好沉重,卻又好重要的問題。畢竟,什麼樣的人能誇下海口「隨便怎樣的一天都可以,因為我此生無憾」?很多人會說,「也不是說有遺憾,就是覺得某些事情發生的當下,如果能不一樣,那就會更好」或者有人會說,「逝者已矣,只是能選的話,希望之前那件事情沒發生過。」那種感覺就是遺憾。

因此,多數人都能想得出那樣特定的一天,例如早上醒來看見誰,誰會來敲門,中午的時候能跟誰去什麼地方,接著又如何如何,夜晚時光與誰度過之類的想像。因為知道入睡之後,就再也不會醒來的話,睡前那被賜予的一天,就會慢慢沿著渴望與遺憾的邊緣,慢慢浮現出來。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是那樣的一天,而不是別的?是什麼樣的遺憾,沒有辦法再挽回,讓你耿耿於懷?對Chick而言,當明白了自己不斷地在背叛自己的母親,而母親已經不能再等他回來對她誠實,不能等他回來陪伴,甚至不能等他回來聽他的告解的時候,Chick整個的崩潰了。他拿墮落自己和遠離親友做為自我懲罰的方式,並說出了所有溺斃於痛苦之中的人的共同名言,"I don't deserve all these wonderful things."雖然不合邏輯,但卻真實而充滿殺傷力。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Chick從小就從父母的不合當中得到一個假設──爸爸的兒子,或媽媽的兒子,二選一。他選了比較困難的那個角色──爸爸的兒子──因而一生只能從這個角色中得到無盡的挫折。他捨棄了媽媽的兒子,不是因為不愛媽媽,只是因為明白媽媽對他不離不棄,卻忘了死神能終結他行孝的年數。在小說中間接穿插的"Times my mother stood up for me"和"Times I did not stand up for my mother", 歷數的是他的罪惡感和悔恨,但願當初那些事情發生的時候,他不是那樣子選擇。那麼沉重的但願,足以毀掉人的一切。

有多少人,能夠在昏迷時刻,半夢半醒時分,與過世的母親再相處一天,取得母親諒解? 無論是怎樣的悔恨,大多數人都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磨,慢慢地磨出一種理解,漸漸地接受追不回的事實,然後繼續走下去。因此Chick才說,那一天是母親賜與他,既然被授與這樣的一天,那麼他剩下的人生就要有所不同,要活出意思來。經歷生死邊緣,與母親的靈魂相聚,並獲得母親諒解之後,Chick最後的五年可能是他僅次於上大學的那一年,最滿足的一段時間了。剛上大學時的那種光輝燦爛,如果真能重來一遍,那麼我得說,Chick真是受到庇佑的人了。

本書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嘗之處,例如Chick父親的義大利籍妻子,以及母子之間的對話,無不充滿智慧。極力推薦。

Children forget that sometimes.  They think of themselves as a burden instead of a wish granted.

我是不是剛好被說中了呢? 是這樣沒錯。該好好反省了。

台長: wendyclio
人氣(1,55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讀書札記 |
此分類上一篇:燕子

銀寶三號
最後一天,我要和我家的男人手牽手散步(如果還走得動)~然後我要去和我的家人們道別。大概是這樣。
2009-03-09 21:33: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