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末爆發出勞動部霸凌致受害者上吊輕生事件,十分諷刺,後續又爆發不少公家單位的離譜霸凌行徑,還延燒到其他私人企業,包括台達電員工遭主管霸凌跳樓輕生,讓人覺得職場黑暗更添一層。
其......(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5-01-02 08:00 | 人氣:1256 | 回應:0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現在人為何會累積過多壓力,或生活得不健康甚至導致身心生病?大多是沒有順應自然的結果,例如熬夜、超時工作、人為汙染或吃過多人工添加物等等。
不只是物質上,心......(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4-09-12 08:00 | 人氣:1009 | 回應:0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段話大家都有學過聽過,雖然這只是孔子對自身不同人生階段的評價,但也是在勸勉......(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4-06-27 08:00 | 人氣:203 | 回應:0
*2022年疫情嚴重,真的很少出門,只好拿之前和大熊玩偶說話的圖來放了。自2015年開始整理一些生活中萌發的至理箴言,以每年12個月為基準,遂理出12句屬於我的哲學觀名言(哈哈~),呈現我的思想......(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3-02-02 08:00 | 人氣:666 | 回應:0
「星座」是很常見的話題,雖然貌似人人都可說上幾句,但好像也說不了什麼深入的解析。有人覺得星座命盤太複雜,對應的星座又是什麼意思呢?以下先基本說明一下:
.太陽-本身原始的星座,也......(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05-19 08:00 | 人氣:24387 | 回應:0
...
你是個高「智商」的人嗎?你是個有「智慧」的人嗎?我們都想要擁有「智商」與「智慧」,但哪個比較重要?這兩個詞感覺很像,卻又不太一樣。
根據教育部字典的解釋,「智商」是指評估智力高......(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01-13 08:00 | 人氣:3967 | 回應:0
近年來,不管是台灣或是對岸,似乎總是強調「正能量」,好像「負面」就是不好的,連就負面情緒也不行表現出來。但事實上,一個健康的人,本來就該擁有正面及負面情緒,就心理學來看,一個總是......(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1-08-19 08:00 | 人氣:7114 | 回應:0
...
很多心理測驗會用故事或情境引導測試者去做選擇,藉此推敲出測試者的個性與人格。很難得看到有用聲音測心理性格的,好特別!大家也來試試看吧!
測驗連結:https://st.music.163.com/st-col......(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1-07-29 08:00 | 人氣:9274 | 回應:0
前一篇文章我們談到「博雅教育」,的確它是一個比現行教育更好的方法,但在實行上並未普及。然而,我們知道「教育」這件事,如果都靠學校是不行的。想想,若是學校沒教的東西,就不會也不主動去......(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1-07-22 08:00 | 人氣:9230 | 回應:0
過完年,不少人感嘆年節期間胖了不少,想要減肥,這是在有「自知之明」底下的意識才做的決定。然而,當有些事情,我們連一點「危機」都沒察覺,就不會採取應當的行動了。
既然人們這麼在意......(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1-03-04 08:00 | 人氣:4456 | 回應:0
...
當閱讀能力不足時,你會怎麼辦?不少父母在面臨這樣的問題時,就給孩子塞很多書,想用增加閱讀量作為訓練,其實單靠這個法子不見得有效,也不見得正確。閱讀能力的增養,不光是閱讀看書而已,......(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0-10-29 08:00 | 人氣:70 | 回應:0
前陣子七夕,在臉書上或各媒體平台,一反常態的大談七夕傳說,將浪漫的牛郎織女故事,以性平角度來談,說牛郎明明是偷窺狂和竊盜犯,強迫織女嫁給他,卻傳為一段佳話,實在很扭曲。這一點我倒......(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0-09-10 08:00 | 人氣:110 | 回應:0
「夢想」這個詞,常見卻又往往令人感到遙不可及,因為它太廣大、太遙遠,就如天際銀河,很漂亮,但很虛無縹緲,不過對一些日日以行動實踐的人來說,夢想就是他的生活,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熟稔而平......(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9-11-28 08:00 | 人氣:1457 | 回應:5
近日收到兩封mail,上面寫著:「這則留言違反《社群守則》中有關垃圾訊息的規定。」我一頓,認真思考著自己在臉書上是否曾發布什麼不該發的或有問題的貼文…我從來沒有收過這樣的訊息,因......(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9-11-21 08:00 | 人氣:92 | 回應:0
做人,好像都要正面積極向上,反之就是沉淪墮落,我也覺得基本上是這樣沒錯,因為我相信人性本惡,我們受教育就是為了克制天生的劣根性與惰性,但中間或有一些彈性空間,比如我們常聽到「休息是......(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9-06-13 08:00 | 人氣:292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