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風暴】關稅大刀下,台灣能逃生?
壹、【川普大屠殺,台灣是否保命成功?】
面對川普的「殺雞取卵關稅」,全球各國都非常痛苦(包括美國自己)。台灣的關稅談判代表已經盡力了,取得降幅12%的成果。
雖然仍被課高達20%這種數字,無法讓台灣人民開心,但客觀來說,是很了不起的談判成果!
無法和日韓取得相同的15%,原因很簡單,台灣的對美貿易順差成長率太高,川普很瘋狂想要把對台逆差給打壓下來。
這是川普個人對於貿易逆差的偏執。他腦子裡也沒有誰是盟友就應該打好關係的想法,反而覺得盟友依賴美國軍事與外交保護,因此對盟友比較容易壓榨。
而「處理掉」盟友後,接下來才會專心對付「敵對國家」。由於敵對國家對美國普遍強硬,川普在做不到逼對方投降的情況下,只要對方具備反擊能力,能讓美國受傷害,川普很容易就會退縮。
目前川普對中國的談判感到棘手。由於川普滿腦子想要拿到TikTok,中國看準川普的心理弱點,一直拖長談判期限,準備用各種公私不分的利益來誘騙川普放下所有對中國的壓力。
川普如果上鉤,對中國最後給了很低的關稅,也放棄圍堵壓力,那就表示他不是一個正直的人,遲早在美國內部會遭遇嚴重的司法後果。
而若川普維持住對中的圍堵壓力,能果斷放棄那些公私不分的利益,那川普政府大致上還是可以被朋友信任的。
至於川普這次「錯殺」眾多盟友的「大屠殺暴行」,盟友們必須在未來幾年內尋找機會「平反冤案」。
台灣最快有機會在幾個月內平反一部分,讓關稅再降一點。但不要期望過高,民意想要低於15%,那幾乎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任務。
2025-08-01 FB
貳、【川普曾要求台灣對中國加關稅?】
據說,在對等關稅談判期間,曾美國要求越南、台灣等國必須對中國所有進口品加30-50%的關稅,以換取這些國家對美享有較低關稅。(越南與台灣的對等關稅為20%,低於大多數東南亞國家)。越台等國是否曾答應美國不得而知,但幸好目前已無這樣的問題。
美國曾對各國提出要求對中國加關稅,各國恐怕很難接受,主因是各國會顧忌中國的報復。
例如,越南雖然對中國是貿易逆差,然而進口品項大部分都是零組件,為了出口到美國用的。如果越南對中國徵關稅,等於拉高越南自己對美國的出口成本。若再加上出口美國時的關稅,則美國終端消費者付出的價格也會提高。
至於台灣,更不用說了,假設美國也曾對台灣如此要求,則台灣不僅擔心中國的報復,而且目前從中國進口到台灣的品項很大部分是台商自己的半成品,最終要出口到美國去的。對中課高關稅大部分會課到台商自己人,並拉高出口到美國的終端消費品價格。
中國幾年前就指責台灣對中國2509項商品築起「貿易壁壘」;這與對中國徵高關稅的效果類似,基本上杜絕了洗產地。這部分主要是農產品、民生消費品。
台灣、越南,幾乎都不可能真的對中國加高關稅。只有洗產地查驗這件事能夠答應美國。
美國逼台灣也沒用。若在中國投資的台商全死光,台灣經濟將崩潰,則中國反而會更容易併吞台灣。考慮到這些因素,美國實在不該把台灣逼成夾心餅乾。
同理,美國也無法把越南逼太急。如果越南經濟在中美夾殺下崩潰,改革開放成果付諸流水,則恐回頭擁抱共產主義,變成另一個北韓,從此只擁抱中俄而不甩美國,甚至可能研發核武。
所幸,後來,美國乾脆對所有「洗產地」的轉運商品直接增加40%關稅。這招直接把對中國課稅的責任完全交給美國自己,省去這些國家被中國報復的風險。這是最好的結果。
(根據2025-04-08 FB 貼文修改)
叁、【認知作戰的例子】巴西關稅
問:「川普因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遭司法調查圖謀政變案,放話要對巴西加徵50%關稅。結果2025/08/01公佈的白宮對等關稅清單中,巴西居然只有10%,是台灣被課關稅20%的一半。據媒體報導原因是現任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敢於回嗆川普,展現強硬姿態。這表示川普這人根本就是欺善怕惡!早知道如此,台灣總統就應該高調嗆川普才對!?」
答:
幾天前,統媒炒作巴西因總統魯拉對川普態度強硬,關稅從50%降為10%,讓台灣網友炸鍋。
這些炸鍋的網友全都被騙了!
真相是:川普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 Rates)清單中,巴西雖然顯示為10%,但其實在7月底,川普就已發布行政命令,對巴西超過半數的進口商品項目課徵「附加稅」(Additional Levy Tax)40%。這表示巴西多數輸美商品品項的關稅,加總起來是50%。
此外,魯拉並沒有高調「嗆」川普,而只是用很淡定的態度表達「堅定捍衛巴西主權與司法獨立性」,暗示巴西沒在怕川普,如此而已。
魯拉確實有本錢這樣表態,因為巴西對美國其實有輕微貿易逆差,巴西如果針對美國出口巴西的商品課徵報復性關稅,那美國企業的損失並不比巴西企業小。川普很快就要面臨期中選舉,預料川普對巴西的蠻幹,將拉抬魯拉在巴西的民意支持度,且巴西若展開貿易報復,則會打擊川普在美國的民意支持度。
最後,談到「是否該對川普展現強硬?」的問題。答案絕不是那麼簡單。
(根據2025-08-02 FB貼文微修)
肆、【掌握川普心理學】台灣有機會得到更多!
川普的談判風格,通常只在意拿到他自己要的,而不會考慮對手的需要。所以,川普的眼睛很少盯著小國看,他只專心對付大國。他給台灣的關稅只是單純根據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就丟出來的「簡單粗暴」決策。
這次給台灣的20%是暫定關稅,不含國安敏感產業(半導體等);然而台灣輸出美國的商品約70%-80%屬於美國的國安敏感產業;這意思也就是說,台灣目前拿到的暫定關稅,只影響了20-30%對美出口。
台灣想避免停在目前的狀態,就必須設法讓川普覺得「自己想要」對台灣商品降低稅,以創造川普自己與美國的利益。這需要很複雜的細膩操作,有難度,但並非完全不可能。
川普的決策意圖經常會提前露口風。例如,他十分愛在口頭上羞辱任何人,但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他選擇的口頭羞辱對象,幾乎都與他接下來想要做的行動有關。
比方他曾和副手萬斯一起在媒體前公開羞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原因是要替接下來全面切斷對烏軍援鋪路。而這是由於為了逼迫烏俄停戰,且想要拉攏俄羅斯共同對抗中國。
(此事後來因美國國內及全球輿論全都嚴厲抨擊,且俄國總統普丁無具體行動滿足川普,所以後來川普的態度逐漸逆轉,目前施壓的對象變成普丁。)
又比方,川普口頭上一直堅稱台灣「偷了」美國的半導體產業,實際上也是在找藉口,替接下來逼迫台積電等諸多台灣企業及台灣政府赴美投資預先鋪路。所以在台積電宣佈赴美投資1650億美元之後,川普改口說不僅「不怪」還「欽佩」台積電。
川普本能欣羨強者、輕視弱者,所以喜歡逼迫小國屈服,有成就感。如果小國完全不懂得適時「讓川普吃到辣」,會被大口狂吞入腹,吃完也不會說謝謝。
不過,這個「辣」必須非常有技巧,不能直接對川普噴辣椒水,否則川普會強烈報復。因為他很愛面子,很會記恨,也習慣公報私仇。公開高調與川普對幹的對手,有時雖可暫時逼川普退讓,但也有時是立刻引來川普更公開高調的報復。
案例之一是加拿大。川普上任至今,多次羞辱加拿大總理,還放話加國應該成為美國一州,流露領土野心。川普一開始以加拿大沒能管控好邊境,讓非法移民及芬太尼毒品借道加國流入美國為理由,對加拿大徵25%關稅;加拿大同意派一萬名軍人加強邊境管制,但也對美國部分商品開徵報復性關稅25%。
之後川普於3月初對加國加徵能源稅10%,且準備對加國輸美鋼鋁加徵50%高關稅,引起加國舉國上下不滿,地方政府安大略省長先是放話要切斷對美國五大湖區各州的水電供應,後改稱要對於出口電力開徵25%能源附加稅,引起川普政府緊張,雙方的中央政府積極磋商,結果安省沒真的切斷對美供電,也沒開徵25%附加稅,但川普則叫停了對鋼鋁50%的加稅計畫。
之後數個月內,雙方你來我往,然而川普並未大幅拉高稅率,直到今年7月,川普自認對其他國家的關稅談得差不多了,於是寄給加拿大35%的關稅信,內容指責加拿大「不選擇合作,卻選擇報復」,但也放話稱只要加拿大願意加強與美合作阻止芬太尼毒品流入,則關稅可以再降。
加拿大的案例顯示,儘管加國對美國有巨額貿易順差與極高貿易依賴,但只要掌握住「切斷供電給美國居民」這一招,就能迫使川普暫時退讓。但這種退讓只是暫時的,因為川普盤點自己手上的籌碼,必然很清楚美國對於加國存在壓倒性的談判優勢。川普遲早還是會把這種優勢拿出來壓榨談判對手。
另一個案例是中國。中國面對川普的對等關稅時,一開始一直高調抨擊卻不肯坐下來協商,還列出對美報復清單,立刻就引發川普宣佈加徵125%的關稅。後來等到中國在口頭上軟化下來,暗示美企可能有機會取得TikTok,且動用管制稀土出口作為殺手級的反制措施之一,川普才將對中國的關稅降下來,但至今仍高達55%左右。
從中國的案例看,中共的貿易報復方案絕大多數都對川普毫無作用,反而只是單純引來更嚴厲的報復。只有「管制稀土」這招真正具有反擊美國的力道,而能成功迫使川普退讓。另外,也只有「假意答應願意讓TikTok賣給美國」這招足以誘騙川普減低對中國的貿易施壓力度。
結論與啟示:台灣必須摸清楚川普的心理。他想要逼台灣的供應鏈去美國投資,台灣應該評估自己國家社會的承受能力,「適度」滿足川普,但絕不能「一味」滿足川普,偶爾也要「適時」讓川普吃到辣。
例如,當初川普一開始不斷說台灣「偷走」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時,台灣的政府不應該沉默不語,而應該公開否認「偷走」這種說法。一方面維持住尊嚴,一方面讓川普接下來想逼台積電去投資,增加難度。
之後,等到川普對台積電1000億赴美投資主動加碼喊出2000億時,台灣政府及台積電都沒有人給予確認或否認,這個大原則是對的。這部分讓川普自己去吹噓就好。不必當真。
此外,取得川普這個人的「喜歡」非常重要。
巴基斯坦、以色列、與柬埔寨總理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用意就是要「巴結」川普。
台灣或許也可以找到一個組織,以「川普致力維護台海和平,遏止中國侵略」為理由,加入提名川普為諾獎候選人的國家行列。
如何讓川普「喜歡」台灣?這需要一些創意,隨便想想,應該有不少點子可以嘗試看看。
筆者寫本文時,正好想到一個小點子。川普很喜歡喝加蔗糖的可口可樂,那台灣就應該要有人和可口可樂總公司接洽,之後高調宣布「感謝川普的建議」,台灣將成為「新口味可口可樂」最早鋪貨的國家之一,同時設法在國際新聞上曝光,並且在貿易談判桌上,強調我國將會對「進口自美國飲料,例如可口可樂」列入降低關稅及其他附加稅的貿易讓步清單。這樣做,可以吸引川普本人對台灣的好感。
不只取悅川普,最好也要能想一些「吊川普胃口」以及「具有反擊能力」的做法(類似中國用TikTok來吊胃口且用稀土來掐喉嚨那樣)。
台灣應該要找到川普可能喜歡而只有台灣能供應的東西,欲擒故縱,吊他的胃口,轉化為談判優勢。
舉例來說,台灣政府可以用低調方式,在談判桌上暗示,若美國對台灣的各類供應鏈企業徵高關稅,則台積電赴美投資的計畫可能生變。但假如川普能夠給台灣不高於日韓的15%關稅,則台灣願意加倍購買美國的天然氣。而如果川普能夠給到同於英國的10%關稅,則台灣不僅會買更多美國石油、天然氣、武器、AI機器人,台灣政府還會主動替川普政府「促銷」美國投資移民金卡(川普卡,一張500萬美元,換取美國居留權資格)。
又例如,執政黨可以巧妙運用大罷免失敗的結果來作為槓桿,告訴川普政府「台灣目前的國會是由親中政黨掌控,民間輿論也一面倒對於川普的對等關稅強烈反彈;川普對台灣的要求如果太多,可能會招致國會在野黨的抵制。例如,在野黨有可能在國會提案要求否決台灣原本在談判桌上的讓步,讓進口自美國的農產品及汽車橫生變數。」
再例如,可以巧妙運用中國對台的文攻武嚇作為槓桿,告訴川普政府「中國對台灣的併吞進程已經推進得非常嚴重,如果川普還為了一點點關稅小利在和台灣斤斤計較,將會導致台灣民心產生反美情緒,這會引誘中國想要提早入侵台灣。川普目前應該還沒做好和中國全面開戰的心理準備吧?既然如此,難道川普能忍受『丟掉台灣』這樣的歷史罵名?」
總之,務必要精準掌握「川普本人」的心理,這比和任何財經官員在數字上的攻防更重要!
後記:真正重要的是佔輸美70%以上的國安敏感商品(半導體等)談判,台灣有必要掌握川普心理,爭取我國最佳利益!
2025-08-04 FB
後記:
台灣對美談判,真正重要的是佔輸美70%以上的國安敏感商品(半導體等)。主政者有必要掌握川普心理,爭取我國最佳利益!
根據最新報導,只要曾經承諾要赴美投資,則出口美國的半導體都可豁免原定100%的關稅。這表示,台積電輸出美國不會被課關稅了!這算是台灣的大利多!
筆者判斷,目前川普的半導體關稅政策,仍只有暫定方向,未來可能仍有變數。台灣政府談判團隊要小心,應該設法讓川普「承諾」目前的半導體關稅政策未來川普任內都不會再提高。
圖片來源:中央社
伍、【用諾貝爾和平獎來引誘川普!😄】
川普通常不容易對小國讓步。台灣想要拿到低於日韓的15%對等關稅?幾乎不可能!主因是台灣對美貿易順差成長非常快,川普覺得美國吃虧。
比較務實的觀點,是台積電可以先承諾總共投資2000億美元,條件是對等關稅降為15%,外加美國正式駐軍台灣,人數不少於15000人,台灣願意比照日韓提供資金。
川普可能覺得這樣不夠有利,台灣就可以說:「與日韓相同的關稅是維持公平競爭的需要;而美軍駐台則是為了嚇阻中國侵略,這對美國自己也有利。而且,反正美國這兩年積極準備減少駐日韓美軍,各撥7500人移防台灣,不就有15000人了?」
另外,台灣還應該滿足川普的虛榮感,承諾他:如果川普今年沒有如願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台灣願意明年提名川普角逐諾獎,理由是川普同意美軍駐台,確實有效嚇阻中國的侵略,維護台海和平,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
按照川普的算盤,最後可能會以類似這樣的條件成交:台積電投資2500億美元,關稅15%,外加初期駐台美軍10000人(日後可再視情況需要增加駐軍)。
川普認為,只要移撥美軍駐在地,就能多獲得2500-1650=850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可說是相當划算的買賣。何況,這又有助於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誘因不小!
[註]投川普所好,不必覺得肉麻!😄
2025-08-10 FB
延伸閱讀:
【川普不該對盟友課「對等關稅」!】
【川普的「經濟自殺」關稅!】
【川普這樣才真正威脅到中國!】
【川普讓習「中計」?有這回事嗎?】
【中國有可能打敗川普關稅戰嗎?】
【川皇千萬別說台灣缺乏感恩啊!】
【川普風暴】台灣的「護國神山」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