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1950、19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香港國語影壇時裝文藝歌舞片頂流男星─「喜劇聖手」陳厚(1931~1970),公、私領域皆備受關注。風流瀟灑的他也「不負眾望」,於公,戲劇中盡展喜怒哀樂、拳拳到......(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4-12-29 18:33 | 人氣:2225 | 回應:0
擁有歌喉與外貌的顧媚,是影壇珍貴的演歌雙棲。儘管條件頗佳,但她的電影路卻走得不甚順遂,幾次有機會大展身手,卻總是棋差一步,所幸仍有一部以綽號「小雲雀」為片名的電影,足以安慰。人到......(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1-01-01 12:10 | 人氣:2165 | 回應:0
不只是回憶…龔稼農、狄娜粟子隨著生命閱歷的累積,喜怒哀樂堆砌成難以抹滅的曾經,信手拈來都是精彩豐富的第一手故事。相較普羅百姓的點滴,名人的回憶錄相形更具吸引力,不僅因為作者的高知名......(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12-14 08:26 | 人氣:10499 | 回應:0
被剝奪的幸福…孫瑜編導〈小玩意〉粟子作為導演心目中「最快感光的底片」,阮玲玉(1910~1935)的表現總是可圈可點,深刻掌握角色的喜怒哀樂。在「聯華」大放光芒的時期,她留下多部經典,其中......(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1-12-24 17:14 | 人氣:11510 | 回應:2
...我的2007金馬影展—三片一體「李翰祥」
得知本年金馬影展設計「向大師致敬」的回顧展,趕緊上網查詢詳細資訊,偏好的李翰祥導演幸運在列,怎麼也得找時間看幾場。考慮荷包、場地與播出時間,......(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7-12-01 13:58 | 人氣:6058 | 回應:4
李行的「哀」
相較於白景瑞的創意、胡金銓的快意,李行在電影中所表達的往往是傳統與中規中矩的一面。然而,「哀」雖然在內容上穩紮穩打,但鏡頭處理上仍有許多新的實驗,怒氣衝天一心報仇的歐......(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5-09-01 11:29 | 人氣:7240 | 回應:1
對台灣電影史有興趣的朋友,一定不會對「國聯」感到陌生。這間由名導演李翰祥組織的電影公司,得到「電懋」(後改稱「國泰」)及「台製」等支持,為影壇注入一股注重創作和培養電影從業人員的活......(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5-08-30 14:18 | 人氣:11972 | 回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