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02 11:03:47| 人氣2,42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面對死亡─醫學生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著我國社會變遷,疾病形式改變,人口老化,對衰老及死亡者的照顧因而益形重要。然醫學仍將死亡看成失敗而鮮少關注,故不但生命及死亡教育亟需加強,對學生如何面對及看待死亡,亦應當有所瞭解
筆者在1997(M92)、 2003(M99)及2005(M102)八年間,三度借着給醫學系四年級學生上課的機會,利用八個「面對死亡」的問題,來測試學生對死亡的態度及看法,結果發現八年間不但沒有重大改變,而且出現相當的一致性,故而整理出來,供醫學教育者及學生參考。
近年雖然國內也有許多學者發展或翻譯修訂國外的死亡研究量表,如:死亡態度量表、死亡恐懼量表、死亡接受量表、死亡關切量表、死亡焦慮量表等。甚至嘗試建構國人自己的指標(洪栩隆、翁慧卿、張利中2002:26-37)。但是因為在七十年代當代心理學發表的「面對你的死亡」問卷 ,不但簡單明瞭涵蓋廣闊,而且較比適合課堂使用,所以還是選擇了此一簡單好用的問卷。
問卷原本有九題,第一題是自由表述式的,內容為描寫自己的第一次接觸死亡經驗。1997年的學生有五個人寫出了非常感人的,班上同學發生意外的經驗 。後兩年(2003及2005)因為是以隨堂舉手方式,所以放棄了這一題。大家都知道強迫醫學生接受新課程不易,這門課我負責講授兩小時的死亡社會學分析部分,時間排在大約第九週,進入教室時,通常學生不但聚集在階梯教室遙遠天邊的後坐,而且已經埋首其他書本。經驗讓我使用投影問卷及舉手表決等過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結果學生不但對自己班級的答案覺得有趣,對隨後公布之與早年同學比較的其相似程度更讓他們稱奇。剛開始到臨床的學生對醫學專業(前輩)的認同非常高,這樣的類似性讓他們很興奮。當然舉手表決方式取得的結果,可能會受到情景及在場同儕的影響,但受測學生在不知前人答案的情況下,仍做出非常類似的答案,應當有相當意義。
本文除計數外,使用排序(ranking)的方式顯示結果,且特別標明序位高者,但未使用複雜的統計工具,其主要為了方便當堂立即顯示給學生看。即使如此顯現的結果也非常可觀。稍有遺憾的是,學生的組合中女生非常少,每組都只有個位數,所以我們沒做性別分析。以下是我們收集到的資料及分析的結果:

1‧對死亡你最厭惡的是什麼?

三組學生最厭惡的都是怕「不能完成計劃」,年輕人可能都會覺得「人生計畫及願望」尚未完成,何況辛苦進入醫學院的人。他們當然不願沒有機會完成理想抱負。位居第二的是「親友的傷痛」,親友是年輕人的重要相關人物,「親友傷痛」故爾也不是他們願意見到的事。我們社會上許多自殺的年輕學子,如果當時想到父母親友的傷痛,可能就不會那麼輕易採取行動了。親子關係的疏離,是許多悲劇的原因,我們研究對象,將「親友傷痛」放在高位,這樣的結果,顯示與親人的連接緊密,是令人欣慰的現象。選項第三的「不能報答養育之恩」,顯示我們的學生,至少在觀念上還是認為應當孝養父母的。
「死亡過程的痛苦」「死後的無知」是更其次的選項。醫學生對「死後的身體變化」似乎不很在乎。

 

答案\年份\人次

1997

2003

2005

不再有感覺

8

14

6

死後的身體變化

0

6

7

死後的無知

17

40

20

不能報答養育之恩

23(R3)*

83(R3)

25(R3)

親友的傷痛

28(R2)

91(R2)

31(R2)

不能完成計劃

38(R1)

101(R1)

33(R1)

死亡過程的痛苦

14

58(R4)

22

其他

1

0

0

總計

129

393

144

          R: rank


2‧死亡對你的意義

此一選項算是差異比較大的。2003及2005的學生都認為,對他們死亡最重要的意義是「回歸自然」,1997的學生認為是「一種改變 另一種開始」。而「一種改變 另一種開始」同時也是2005年學生的第二選擇及2003年的第三選擇。差異比較大的是2003年的第二選擇是「終結」,而1997年學生的第三選擇是「軀體雖死亡 但靈魂長存」。選擇「未知」的也不少,它是2005的第三及2003的第四選擇。是否意味這八年當中學生對死後生命或「靈魂長存」的信仰減少?對「未知」的不確定性增加?不敢斷言,一時也找不到好的解釋。

 

答案\年份\人次

1997

2003

2005

終結

15

60(R2)

12

一種改變 另一種開始

31(R1)

58(R3)

33(R2)

回歸自然

28(R2)

61(R1)

34(R1)

安息長眠

13

25

9

軀體雖死亡 但靈魂長存

17(R3)

29

17

未知

13

53(R4)

19(R3)

其他

1

0

0

總計

118

286

124

                           R: rank


3‧如果有選擇,你願意如何死?

非常一致地「完成理想而後死」是首選,這符合年輕人的想法,也與第一條的答案一致。「壽終正寢」一致為第二,「意外死亡」沒有人選,皆符合華人的死亡態度。「尊嚴死」佔第三位,可能與醫學教育有關。
「壯烈犧牲」在早期的1997稍多。但與「因公而死」一樣都不算多見,而且在舉手選擇時,此兩題都引起學生哄笑。選擇「自殺」的雖然不多,但是仍值得注意。

 

答案\年份\人次

1997

2003

2005

壯烈犧牲

11

8

2

意外死亡

0

0

0

壽終正寢

36(R2)

94(R2)

42(R2)

因公而死

1

3

0

完成理想而後死

38(R1)

98(R1)

45(R1)

自殺

0

4

0

他殺

0

0

2

以上都不喜歡

2

9

8

尊嚴死

20(R3)

23(R3)

9(R3)

其他

2

0

0

總計

110

239

108

                          R: rank



4‧如果有選擇,你願意何時死?

極大多數的人都選擇「老年」符合華人的死亡態度。刻板印象中年輕
女性比較怕老,可惜我們沒有作性別分析。幸好,西方傳聞中的年輕人怕老甚於怕死,寧願年輕死亡在我們的樣本中並不多見。

 

答案\年份\人次

1997

2003

2005

青年時期

0

0

1

壯年

4

6

8

老年

81

136

58

總計

85

142

67

                            

 

5‧你願意為誰或為什麼而犧牲生命?

2003及2005的學生都認為「沒有人 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為「理想或觀念」而死是他們的第二選擇。1997年的學生與此次序相反,「理想或觀念」佔第一位,而「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居第二。雖然這兩項看起來對學生都重要,但是因為兩者的意義相差甚巨,為「理想或觀念」而死,代表一種理想性的態度,而「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象徵的是現實且自我的觀念。本測試的結果顯現了學生兩極的價值觀。尤其1997的學生選擇為「理想或觀念」而死的是「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者的兩倍,而2003的幾乎正相反。2005的雖然沒有如此大的差距,但也是選「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比較多。是年輕人越來越沒有理想性?還是更誠實?現實?
為「愛人」而死在三組都居第三,可見年輕人的浪漫之情。只是願意「為同胞戰死」的,在1997年還有七人,2003及2005卻一個也沒有,不但沒有人選,而且在舉手選擇時,學生們還發出笑聲,年輕人不再充當勇者,也不再怕露出反戰的態度。

 

答案\年份\人次

1997

2003

2005

愛人

25(R3)

22(R3)

18(R3)

理想或觀念

43(R1)

31(R2)

26(R2)

為同胞戰死

7

0

0

沒有人 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

26(R2)

69(R1)

33(R1)

未做答

7

0

0

總計

108

122

77

                         R: rank

6‧如果如醫生宣佈你得了不治之症,你將如何安排餘生?

這一項更顯現出他們的浪漫之情,三組都願意將時間花在「與自己愛的人相處,關心他們」。2003及2005的同學比較直言大膽,他們以「盡量享樂 ,如:旅遊、 性、 吸毒」作為第二選擇,而1997組是「努力完成未竟心願」,這也是後兩組的第三選擇。第一組的第三選擇是「盡量維持原有生活」。
選擇「盡量享樂 ,如:旅遊、 性、 吸毒」,不知是否受舉手方式及現場同儕的影響,或許因為躲在群眾及黑暗的視聽教室也有關係。研究者不敢排除學生的頑皮及作弄態度,但敢說實話總是好事。

 

答案\年份\人次

1997

2003

2005

盡量享樂 ,如:旅遊、 性、 吸毒

9

100(R2)

30(R2)

離群索居 閱讀 思考

2

9

3

祈禱

3

12

2

與自己愛的人相處,關心他們

46(R1)

133(R1)

48(R1)

努力完成未竟心願

45(R2)

98(R3)

25(R3)

盡量維持原有生活

11(R3)

36

12

自殺

5

3

0

什麼也不做

0

0

0

總計

121

291

90

                            R: rank



7‧你想比配偶活的久嗎?

可能因為未婚,所以最大多數的回答是「不知道或不想決定」。其他選「是」與「否」有差異,但相去不遠。

 

答案\年份\人次

1997

2003

2005

22(R2)

40(R3)

27(R2)

18(R3)

42(R2)

16(R3)

不知道或不想決定

48(R1)

87(R1

45(R1)

總計

88

169

88

                            R: rank

 


8‧回答的踴躍程度

同一年的受測人數是相等的,但是對題目選答的意願卻也出現類似的情況。第一題「對死亡你最厭惡的是什麼?」,是學生最願意回答的題目。其次是第六題的「果如醫生宣佈你得了不治之症,你將如何安排餘生?」(1997,2003)及「死亡對你的意義?」(2005)。1997及2003的第三選項是「死亡對你的意義?」,2005是「如果有選擇,你願意如何死?」。選答最少的題目是「如果有選擇,你願意何時死?」(1997,2005)及「你願意為誰或為什麼而犧牲生命?」。似乎對死亡的感覺,如第一題,對學生而言比較容易取得回答,而對以意願,如「你願意。。。而死」的題目,較比難得到答案。

 

答案/年份

1997

2003

2005

總計

 

對死亡你最厭惡的是什麼?

129R1

393R1

144R1

666R1

 

死亡對你的意義?

118R3

286R3

124R2

528R2

 

如果有選擇,你願意如何死?

110R4

239R4

108R3

457R4

 

如果有選擇,你願意何時死?

85R7

142

67R7

294R7

你願意為誰或為什麼而犧牲生命?

108

122R7

77

307R6

果如醫生宣佈你得了不治之症,你將如何安排餘生?

121R2

291R2

90R4

502R3

你想比配偶活的久嗎?

88

169

88

345R5

              R: rank。表內數字代表人次


結語:從死亡看生命

依據Huntington and Metcalf的觀察「在死亡的對照下,生命變的清澈透明(Life becomes transpar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eath)」(1979:2),kearl進而推說:「死亡是生命的鏡子」(1989:7)。許多學者也說過類似的話,譬如Fulghum:「花時間安排死亡的人,往往已從新安排了自己的人生」「當一個人發現生命是有極限的,許多人會開始好好過日子,將生活簡單化,花時間與自己所愛的人共處,抽時間做許多以前老擱著不做的事」(1997:309)
史懷哲也曾說:「思索死亡,愛生命的心情就會油然滋生。熟悉死亡後,我們會把每一天、每一週,都當作禮物。唯有用這種方式接納生命,才會一點一滴理解生命的珍貴」〈Peck, M.S. 張定綺譯2003:55)。我想這是除了增加學生對死亡的瞭解,培養對病人及家屬的同理心之外,我們提倡死亡教育的另外一個原因。
因為人類社會對死亡的禁忌,因此表面上大家都知道人皆有死,但暗地裡不相信,這會發生在自己及親人身上,這樣的想法甚至包括殯葬業者:「我以為死亡只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不會發生在殯葬者身上」(Fulghhum 1997:43)。在同學們的答案中,我們發現對死亡的討論及思考使得他們決定「享受人生、發揮理想努力工作、珍惜心愛的人」。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當代社會將死亡與臨終「醫療化」,「處理垂死事件的,不(再)是家人及教士,而是醫生˙˙˙死亡被認為是一種病與身心異常,而不是一件生命的自然過程。醫生必須為死亡開具證明,同時舉證死因˙˙˙死亡被概念化了;它是種可治療、可防治的疾病」(Prior 1989:25,26,32,33引自Bauman 1997:332-3 re-phrased by author〉。在這樣的概念架構下,迫使原本視死亡為失敗而不願面對的醫療專業,不得不面對。尤其在今日,我們國家人口老化,社會上最大宗的疾病轉型為慢性、退化性及心因性時,我們將必須處理更多的衰老與死亡。


參考資料:

洪栩隆、翁慧卿、張利中(2002)「某醫學院學生之個人死亡建構」《醫學教育》第六卷第一期。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台北

威克科克斯˙芬頓著,嚴平等繹「遭遇:面對你的死亡」《死亡與垂死》(Understanding Death and Dying)(1990)光明日報:北京

Bauman, Z. 陳正國譯(1997)《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釋》(Mortality, 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 Basil Blackwell)東大:台北

Fulghhum, R.繆妙坊譯(1997)《簡單生活的快樂哲學》(From Beginning to End)方智:台北

Huntington,R., and Metcalf, P.(1979)Celebration of Death:The Anthropologyof Mortuary Titual. Charles C. Thomas: Springfield, Ill.

Kearl, M. C.(1989)Endings: A Sociology of Death and Dy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N.Y., Toronto etc.

Peck, M.S. 張定綺譯(2003)《心靈地圖II》(Further Along the Road Less Traveled) 天下文化:台北

Prior, L.(1989)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eath: Medical Discourse and Social Practice in Belfast, Macmillian: London

台長: 仲冬
人氣(2,420)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研究報告 |
此分類上一篇:軍中女性處境及性別文化

fifi
我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研究報告
覺得年輕人的生死觀很有趣
尤其幾年的變化下來
對於死亡概念的差異也很大
我覺得很有意思
2007-12-11 02:04:10
杜蘭熊, 外號杜老爺
我的書也有提到...
2008-07-10 20:57: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