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hotox.pchome.com.tw/s11/medicalblog/2/129559823131/)
治療糖尿病需要良好控制血糖及A1C值,更要治療及控制相關的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血脂、腎功能異常、體重過重、抽煙等。飲食控制,卡洛里攝取,自我血糖監測,適當的營養攝取,適度的運動,定期的眼底檢查、足部保養,都是糖尿病自我照護非常重要的事項。醫療人員除了提供以上之照護之外,對於血糖、血脂、血壓都應該有更深的認識及治療方向。
血糖的控制目標:
(1) A1C< 7%:無論是T1DM 或 T2DM,保持A1C< 7%,可以減少微小血管疾病 (microvascular disease)的發生。
(2) T2DM的A1C< 7%,亦可以減少大血管疾病 (macrovascular disease)的發生。
(3) 減少尿蛋白,根據ADVANCE study,可以減少微小血管疾病 (microvascular disease)的發生。
(4) 雖然大多數糖尿病人之血糖控制範圍以A1C< 7%為目標,但以下狀況之病人不需強求達到A1C< 7%:
a. 曾有嚴重低血糖病史者。
b. 已經有嚴重大、小血管疾病者。
c. 長期糖尿病患者已同時使用多種藥物,包括注射胰島素,經過衛教,自我血糖監測,均無法改善其高血糖狀況者。
至於高血糖的降低程度,有些大型研究曾出現不同的結果。這些研究以A1C值及心血管疾病與死亡率作為比較。研究中,分為積極降血糖的群組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以A1C降至小於6.5%為目標,與標準降血糖的組群 (Standard glycemic control) 以A1C降至小於7.0%為目標。其中較受矚目的研究包括,UKPDS (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 DCCT (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研究,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ADVANCE (糖尿病及血管疾病之應變,Action in 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 ,ACCORD (糖尿病心血管危險管控應變,Ac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VADT(榮民糖尿病事件研究,Veterans Affairs Diabetes Trial )。
DCCT研究指出,積極的降血糖至A1C<7%,與標準降血糖至A1C<9%,長達6.5年之內,可以減少60%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及神經病變。亦減少了41%的心血管疾病,但事件數目較少。但DCCT發表之後,連續九年的追蹤發現,積極降血糖的組群,心血管疾病減少了42%,非致命性心肌梗塞、中風及心血管死亡率減少了57%。
UKPDS研究指出,積極的降血糖至A1C<7%,與標準降血糖至A1C<7.9%,長達10年之內,可以減少25 %的小血管病變。這些病人的糖尿病史均小於一年,早期而積極的降血糖的十年後,可看出對小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的「延續效應」(legacy effect)
ACCORD的研究對象是糖尿病且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危險因素,蛋白尿,左心室肥大,或具備至少兩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平均糖尿病史為十年,平均A1C為8.1%,有35%的病人有使用胰島素。分成積極的降血糖目標值預計A1C<6% (治療後平均值為6.4%),與標準降血糖目標值A1C<7-7.9% (治療後平均值為7.5%)。以非致命性心肌梗塞、中風及心血管死亡率作為結果分析比較。
經過三年半的分析結果顯示,積極的降血糖的死亡率(1.41%) 比標準降血糖組(1.14%) 高出22%。死亡原因與發生嚴重低血糖有關。但對於那些初始之A1C<8%,且沒有心血管病史者,積極的降血糖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因此在2008年二月發表之後,已經暫停該研究了。
ADVANCE的研究含括了歐洲、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及亞洲地區。積極的降血糖目標值預計A1C<6.5% (治療後平均值為6.3%),標準降血糖目標值以各國當地指引為導向(治療後平均值為7.0%)。平均糖尿病史為八年,比ACCORD少了兩年。平均A1C為7.2%,較ACCORD低。同樣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及危險因素,但研究對象中沒有使用胰島素。研究結果顯示,積極的降血糖組的非致命性心肌梗塞比標準降血糖組減少(3.6% vs. 4.6%);心血管死亡率或總死亡率,兩組無顯著差異。另外,積極的降血糖組因為減少了21% 的腎病變,也因此減少了10%的小血管及大血管事件。
VADT的研究顯示,積極的降血糖目標值A1C<6.0% (治療後平均值為6.9%),與標準降血糖目標值以降低1.5%為導向(治療後平均值為8.5%),平均糖尿病史為11.5年,經過5.6年的治療與追蹤,兩組病人在主要大血管事件,或死亡率,均無顯著差異,但腎病變有降低結果。雖然對於死亡率而言,積極的降血糖較低,但無統計學差異。此研究同時發現,糖尿病史小於12年者,積極的降血糖穫益較多。如果發生嚴重低血糖,90天之內,死亡率會較為偏高。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