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巴混血兒吳億樺終於踏上往巴西的路途,吳億樺事件總算告一段落;不過,回顧事件過程,包括吳家家屬、立委、政府部門、媒體甚至是台灣民眾,都在不知不覺中,在其中扮演錯誤的角色,讓這件事成為一齣全盤皆輸的荒謬劇。
首先,在事情一開始,吳火眼等人就被灌輸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可以透過政府的協助,讓吳億樺可以長留在台灣。不過,吳家人卻忘記了,台灣是一個法治社會,什麼事都要依法處理,監護權的爭議更是如此;吳億樺的外婆是他在世人唯一的直系親屬,依法,吳億樺的外婆取得監護權,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吳火眼人等人卻一直認為,政府可以透過某種方式,「不依法處理監護權之爭」,這由吳火眼不斷質疑政府,就可以看出來。
到底是誰灌輸吳火眼等人這個錯誤觀念,立委林益世難辭其咎。林益世在日前質詢行政院長游錫昆時的激情演出,就可以證實,林益世就給吳火眼等人錯誤的想法;身為一個立委,應該設法安撫家屬情緒,並向家屬說法,相關的法令規範,不過,林益世卻反其道而行,導致吳家家人的錯誤觀念,實在不是一個立委該有的態度。
而政府到底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客觀來說,政府在這件事上也有失職之處。任何的監護權爭議,爭奪小孩的雙方,在官司過程中,難免會有口角,甚至是更嚴重的衝突,但小孩總是無辜的,雙方都是小孩子的親人,不論監護權判給誰,都應該保障任何一方可以隨時探視小孩的權力。依法論法,政府當然不能介入監護權官司,也不可能影響判決,但是當吳億樺雙方親人在談判過程時,政府應該出面協助營造一個好的談判環境,除了監護權外,讓吳火眼可以保留探視吳億樺的權力,而不是像現在,吳火眼和巴西外婆幾乎呈現翻的狀況。
更甚者,吳家人在法官強制執行的過程中,所展現不智舉動,拖延、欺騙及阻撓,已經透過媒體傳達至巴西與全世界,台灣等於反智,成為全世界的對我們印象。就因為立委與政府的處理不當,賠上了我們的國際形象。(也許政府想,這是一個免費打知名度的時候。)
除了立委與政府之外,媒體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長時間的SNG連線,吳家人的醜態亳無保留的呈現在閱聽眾面前,報導內容只著重吳家人的情緒反應,並簡化新聞重點,營造吳火眼與巴西外婆的對立,不過,法律層面的分析,兒童福利的相關報導等,篇幅相對少,甚至沒有。
在這樣的氣氛中,民眾不由自主的陷入民族主義的情緒中,尤其以茄定鄉民最為投入,吳億樺等於台灣之子,成為主要的觀點。於是,任何人發表不被他們所喜的言論時,就會成為眾矢之的,先姑且不論林重謨,蔡啟芳的發言內容,但茄定鄉民所發動的「電話癱瘓林重謨辦公室」,就是這樣邏輯的產物。只是,以電話癱瘓別人,就可以釐清事情爭議,還是只是發洩心中的怒氣,民綷的表現?
總之,這齣以吳億樺為主角的戲劇中,卻應該其他配角過於賣力的演出,反而模糊了主題;如何為這個年幼的小孩安排未來的生活,在父母雙亡後,吳億樺的處境和其他的小孩相比,更為艱困,如何輔導他的心理,讓他的台巴混血成為他的優勢,而不是他生長的陰影,這些種種,都不見有人討論,這齣戲,只變成一齣走調,而且全盤皆輸的荒謬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