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的作品《在孤獨中上帝降幅 Bénédiction de Dieu dans la solitude》,先播放了某位當代鋼琴家的演奏錄音。一開始就覺得琴音薄了些,整首曲子內蘊的情感表現不免生硬。於是......(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12-11 17:47 | 人氣:8548 | 回應:0
《關於聽覺的辯證》聆聽音樂的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是物理還是心理?觀念先行還是經驗影響?約卅年前買了一堆日本飛利浦發行的24位元CD,嗣後播放幾乎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總覺得聲音處......(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06-02 15:50 | 人氣:9960 | 回應:0
《談談我的李斯特經歷和臆想》文中作為主體的兩段先行發表過,似有一魚兩吃之嫌,尚請各位方家包涵。
再者所舉的類比受限於個人學識,意在拋磚引玉和切磋,請不吝賜教!__________......(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04-09 18:57 | 人氣:19821 | 回應:0
【聆樂手札】溫潤恬和的春雨午後
剛到手一套李斯特的三集巡禮之年,因為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評語不錯,說他「翻轉李斯特過去給人的浮誇無實的形象⋯⋯」等等。幸運地在網路上購得......(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04-02 17:57 | 人氣:16618 | 回應:0
布蘭德爾論李斯特音樂的文章「被誤解的李斯特」 和「再省思:李斯特與鋼琴雜技表演」, 我讀了這兩篇之後才開始對李斯特另眼看待。他說,李斯特的音樂在炫技家的手中才會只剩技巧表演。他的......(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04-01 18:20 | 人氣:6392 | 回應:0
【咖啡日誌】《一杯瑕不掩瑜的夏威夷卡霧》2011/3/26
今天不小心煮了一杯不錯的咖啡⋯⋯
看看櫃子上一排咖啡豆量參差的瓶子,瞄到新近入手的夏威夷卡霧,嗅了嗅味道,好像......(詳全文)
發表時間:2022-03-26 15:31 | 人氣:17961 | 回應:0
鄧泰山(1958年生)《聆聽鄧泰山音樂會的筆記和一些感想》A. 聆樂筆記(5月24日晚七時半/國家音樂廳)【上半場】一、舒伯特1. C小調快板,D 915第一段:準確,直接性熾熱、強烈、濃烈的情感空白停頓......(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8-05-26 15:36 | 人氣:1967 | 回應:0
Lilya Zilberstein 《琴鍵上的旅人-齊柏絲坦 》/2017/5/16,國家音樂廳曲目: 李斯特 〈奧伯曼山谷〉,選自《巡禮之年第一年:瑞士》,作品160之6〈佩脫拉克十四行詩第104號〉,選自《巡禮之......(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7-05-18 13:46 | 人氣:1868 | 回應:0
...Franz Liszt (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納達爾Nadar攝於1886年3月。
英文譯文見:http://www.oocities.org/vienna/2192/essays4.html (摘自布蘭德爾《音樂思考和再思考》)中文翻譯不知是否......(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6-08-12 11:54 | 人氣:1721 | 回應:0
法蘭茲 · 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
本文譯自網路上布蘭德爾的著作文摘;關於李斯特的部分有兩篇,一篇即此文:《被誤解的李斯特》。另一篇題為《再省思:李斯......(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6-08-04 18:42 | 人氣:1966 | 回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