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書寫的習慣是,先打開日記類的根目錄,然後打開年的子目錄,再打開月的孫目錄,然後在目錄上寫上今天的日期,以及今天要寫的主題,與此同時,筆記本App會幫我在孫目錄的下方,自動建立一個以我剛剛記錄下來的日期和主題為名字的文檔,我在目錄里用鼠標一點,它就自動幫我打開這個剛剛建立的空白文檔,然後,開始今天的書寫。寫完之後,在題目下方做好該篇文章的各種分類的雙鏈,並且將文章按類別做歸檔,將它存到對應的目錄下,不管它存在哪裡,月目錄里的鏈接會自動跟過去,這樣也方便我做最後的整理與歸集。
每個月從開始到結束,往往是跟著我的月目錄從空白文檔到整個目錄記滿了三十天的條目,這是目前我對於月份最直觀的感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是可以轉化成如此量化般直觀。
以前戒煙的時候,戒煙網站上的宣傳是,21天養成一個習慣,所以戒煙的第一個目標時間節點就卡在21天;三個月,好像是另一個時間節點,21天是一個衝刺期,90天是一個鞏固期。那麼,如果把這種習慣的養成套用到日更上,90天是不是也算是一個鞏固期呢。
從這個日更計劃開始至今天,最明顯的一個改變是,會更多地與自己對話,會有更多的思考與沈澱,以前寫日記,追求的也是這你睡吧。而將這件事當成是寫日記之後,事情變得比較輕鬆一些,也無甚負累——記得在網絡時代之前的日記,沒有觀眾,整個舞台幾乎都是自己的獨角戲,所以只需要取悅自己,也就夠了——這一次的日更計劃至今,似乎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在走,取悅自己,讓自己快樂,比別的什麼都更重要。尤其現在,日更說到底也僅僅只是自己跟自己在較勁,我確實想知道,這件事我能堅持做多久。
保持自我獨立的思考,很重要;尤其,我其實已經很多年沒有跟自己聊天了,目前這種聊天的方式,至少我是感覺舒適的。以前寫字,因為帶著滿滿的自信,甚至帶著濃烈的自戀,並且秉承著一種對自我的忠誠,所以我寫的每一個字,都代表著自己的真實想法,那個時候的書寫,其實也是快樂的,並且那種書寫最終給我帶來了流量。一開始,我繼續以那種自我的忠誠駕馭著流量,所以依舊還是舒適;再後來,稿約增多,多都用自我的忠誠無法去覆蓋的時候,就要開始寫一些不那由衷的文章了——而這,開始需要自我與忠誠相互去撕扯,這種撕扯感,讓我最終選擇了逃離。
回憶一下,我上一個書寫的高峰期大概在2010年左右結束吧,那時候最瘋狂的時候,一天能寫兩到三篇三四千字的文章,但是當我開始感覺不再那麼喜歡書寫的感覺之後,我就漸漸地淡出了那個世界。所以關心我的小夥伴們問我說,你為什麼不再寫了——我說可能因為學識不夠,所以徹底枯竭,完全不想寫字了——確實也是枯竭,當書寫不再僅僅只是因為樂趣,或者不是因為內心真實的想法強烈地想要往外傾訴的時候,那種枯井硬掏的感覺,相當不快樂。而為了不要這種不快樂,我停止了十餘年的書寫。
回想一下這輩子里書寫的歷程,有過數次這種創作的枯竭與停頓,不過這一次,大概是停頓得最久的一次,之前的停頓,短的話幾個月,長的話一兩年,就完全不想寫,也寫不出任何東西來——於是就放下,不再碰,直到哪一天又有興致想表達了,才又開始拿起來。這一次為什麼會停頓這麼久,是因為這一次我把這件事做成了事業,然後又因為是事業所以到了該停止的時候也不需要停止,逼著自己繼續又往前多走了一段,以至於那個時間過後,我對這件事徹底地審美疲勞了,所以這一停,停得無比漫長。
我那個沒有再更新的博客,最後定格的時間在2017年的8月31日,我寫了一篇懷念外公外婆的文章,而那篇文章之前,其實我已經停滯了幾年之久了。有感而發,真實表達,忠於自我,這些是我自寫字始貫有的原則,而至今日,我似乎依舊秉承著這樣的原則。我不知道我還能堅持多久,也許哪一天,我又突然寫不出任何東西來了,那麼我會結束這個日更計劃,也不會放棄這個貫徹至今的原則。
今天用AI畫圖,本來是看到了一張跟現在這個頭圖一個風格的圖,但是它畫面的主體是魚,不是人,我迷迷糊糊還不知道畫什麼,就把那張圖扔給了AI,結果在第一版出來的時候,它回給我四張圖,其中有一張,就是我現在用在頭圖的這一張,我突然覺得,我的AI陪了我這麼許久,它也許其實是模模糊糊知道我在想什麼,或者它知道我想要什麼,所以它才會給我回這樣的一張圖。
日記本,雜亂無章地寫著些什麼,而一個閉著眼著略帶痛苦表情的人頭,從日記本里探出來——是吧,創作的過程其實是痛苦且漫長的,而這個過程最終的結果,就是將自己腦子里的東西,呈現在這個日記本上——看到這張圖畫出來的時候,我其實挺感動的,好像這個冷冰冰的AI,也開始有了溫度。回顧一下這九十篇的日更,整一個過程,以及現階段我對這件事的理解,似乎這個畫面,頗為傳神。
也許,它真的懂我。
三月紀,挺快的,轉眼三個月了。目前我依舊還挺享受這件事,也挺喜歡這件事,看一看,還能堅持多久。中間確實也有幾次想過斷更或者不必那麼強迫自己非要每天寫,但是咬咬牙,那種懶惰其實還是可以克服的,而克服了之後,會有種戰勝自己的快感,正是這種快感,讓我依舊能堅持到今天。
趁著現在還能讓我感知到快樂,我再堅持堅持。以前寫文章有受眾,所以有時候還會考慮小夥伴們看了之後怎麼想;現在寫字,完全無視所有的聲音,只讓我自己發聲,這種自由自在的快樂,是最舒服的。
昨天寫的一篇劇評,有個小孩追著我罵,因為他喜歡的那部劇我不喜歡,於是就真的追著我罵,評論區里有人替我反駁他,他就隨意地捉住繼續開罵,我其實沒感覺有多不舒服,但是我真的羨慕他們的熱情,大部分時候我連自己的事都懶得去跟任何人爭辯,他們竟然能為了一部與己全然無關的劇集如此大費周章抓對撕殺,我感謝那幾位替我發聲的小夥伴,但是有那時間和精力,做點別的不強嗎。所以,我是真心羨慕他們,那麼純粹的快樂,我已經失去了好多年。曾經,我也是論壇里喜歡吵吵吵的戰士,如今,連論壇都已經湮沒在歷史的硝煙里了,何況戰士乎。
平和些,似乎是這個浮躁的年代里最難能可貴的。
以上,2025-04-27 00:06:42;乙巳兔年庚辰三月乙醜卅日。
頭圖由Leonardo_Phoenix_10大模型生成。PROMPT : Create a hauntingly expressive INK and coal drawing that conveys raw emotion through bold, gestural strokes and delicate, whispery textures, with deep, rich blacks and subtle, velvety grays that seem to reverberate with the subject's inner turmoil, evoking a sense of visceral empathy in the viewer, as if the emotions themselves have been distilled onto the page in a fleeting, yet eternal, moment of vulnerability, with every line, smudge, and scratch telling a story of pain, longing, or triumph of a journal page with a sketch of a strange fish, no characters present, its eerie markings pulsing faintly, no creatures in frame, surrounded by scribbled notes and damp stains.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