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些朋友跟電影癡聊起台灣電影時,總是感歎,為何台灣的電影總是拍不出台灣人事物的可愛,老是講冷癖或某些特定族群的故事,雖然在國際影展上得到肯定,但無法得到一般民眾的共鳴。
電影癡在工作上接觸一些外國朋友,他們覺得台灣最可愛的,就是人了,因為台灣人的可愛,讓他們覺得即使在這個語言可能不怎麼通的地方,也得到溫暖,甚到覺得台灣人的隨興真的很可愛。
今年有兩部國片,就拍出台灣人的可愛;一部是《海角七號》,一部是《囧男孩》。
《海角七號》講述的是台灣南部年輕人外移的問題,留在家鄉的都是些老人一輩的人,藉著一場中孝介演唱會的暖場由誰來唱,地方勢力的介入,硬是把台北團改成當地團,於是,這個由當地人拼拼湊湊組成的臨時樂團,帶出了這個小地方可愛的人事物。
所以,故事海角七號那些送不出去的信,是全劇的中心,但不是重;是全片的賣點,但不是重點;每個人物都有不可愛處,也有可愛處。像代表會主席(馬如龍飾)看來就是黑道政治人物的代表,可是在他看似蠻橫不講理的外表下,卻是對家鄉的愛、對繼子的關愛;為了讓繼子阿嘉(范逸臣飾)專心寫歌,那些他沒送出去的信,大家就幫忙送,主席還開著他的賓士車到處送信。
信也是本片另一種懷念的副題──現代人都寫email了,哪還有人寫信的?可是手寫信的實體,是網路電腦年代裡無法取代的人性感動,嗯電影癡還有一個學姊至今堅持手寫通信,她覺得那才是最大的交友誠意。
片中沒有完全的好人,也沒有大惡人,就像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偶爾會喜歡走一點後門,也有人為了討生活用盡方式,南部人的親切、直樸和堅持的可愛,都一點一滴的刻畫出來(而且就算台語國罵流竄全片,還是覺得那些人都罵得很可愛)。
當然,也看到南部小鎮進步的緩慢,卻同時也緩慢得很有人情味的溫暖。(哪個台北市人會在參加比賽時,把小孩子託給賣香腸的攤販,就上台打鼓的?)完全把台灣人亂無章法的不按牌理出牌而用自己的方式開創成功的模式,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且魏德聖導演選角真的很用心,該是什麼年紀就用什麼年紀的演員,該是日本人就找日本人來演,就連演唱會也真的找中孝介來客串,並情商他飾演日據時代那位來台愛上台灣女孩的日本男生。
同行友人看完後,第一個反應就是:「那個國寶茂伯,是誰?」相信已經很多人從網路上得到答案了──北管國寶大師林宗仁,他彈的樂器,就是月琴(嗯,詢問度不高吧?!)。
另一部即將上映的《囧男孩》跟《海角七號》類型跟主題都不相同。看《海角七號》的感覺是笑著溫暖的走出戲院,看《囧男孩》卻是笑著難過的走出戲院。
《囧男孩》裡有兩個主角,都是小朋友,唸小學的男同學,一個是「1 號」,一個是「2號」,在片中,他們沒有名字,因為,他們都是父母不要的小孩;「1 號」跟「2 號」是老師取的綽號,他們實在太調皮搗蛋,成天就只會天馬行空的編故事,帶同學玩遊戲,作弄同學、編造謊言、愛出風頭,把學校當然大遊戲場,大玩特玩,眼中全然沒有學校的規矩,更別說做功課了。
二位同學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真的把觀眾笑翻了,成天就夢想飛去異次元過幸福快樂的日子,異次元世界裡沒有功課,沒打討人厭的老師,也沒有做不完的功課。小朋友的心願何其小啊,反向看到的是,他們會這麼想,不就意味著他們沒有人關愛,所以一心一意的想離開現實生活去異次元世界?
而小孩子的行為,反映的都是成人的社會。好比當老師氣得指責他們一個是詐騙集團的「1號」和「2號」,「2號」說他不要當「2號」,他為什麼不能是「1號」?非常逗趣的童言童語中,傳達的卻是成人凡事搶第一的價值觀。
又「2號」任性躺在地上哭鬧時,阿嬤(梅芳飾)罵說你這是跟誰學的?當「2號」的妹妹不見時,在神壇前,當阿嬤崩潰躺在地上哭鬧,一模一樣的動作,觀眾心中立刻了然,哦~原來是跟阿嬤學的。
最教人心酸的是,當「1號」拿藥給爸爸吃、餵爸爸吃飯,他說爸爸生病以前,天天都不在家,現在這樣很好,他可以天天看到他。可是「1號」的爸爸不知何故精神失常,無力照顧「1號」,反而是「1號」在照顧他父親。
導演楊雅喆用童話故事,用手繪動畫串起兩位男同學童年人生,在他們恣意玩樂的童年,能夠彩色,是因為想像力,能夠快樂,是因為那粉飾過後的小小希望。
「1號」愛慕的女同學林艾莉,臉上老是掛著微微的笑,即使她母親過逝,她還是笑著,「2號」一直很好奇,她的臉上為何老掛著那抺笑,而且媽媽死了,不難過嗎?為何還笑著,當他問題一說出,林艾莉臉上的笑立刻消失,換取的是難過的臉和難過的淚水。而那抺笑的祕密,直到她轉學那一天,送張卡片給「2號」,在大大的笑臉下寫著:只要記得微笑,就不會害怕了。原來是,艾莉的媽媽教她的。
這個故事,說得很有誠意,小朋友李冠毅和潘親御還有林艾莉都演得很好,梅芳阿姨的功力更不在話下,而且連林艾莉家裡傳出來頌的經,嗯,沒錯,正是《大悲咒》,就連在學校罰站的銅像學長,還是納豆扮的呢!完完全全的看不出來,還以為劇組真的雕了一尊銅像呢!
欣賞《囧男孩》的感覺,其實很接近片中引用的兩個童話故事──《快樂王子》和《魔笛》,快樂是什麼?是關心別人,但卻是用自己的犧牲所換來的溫暖;魔笛原本是該帶走瘟疫的,瘟疫是帶走了,但同時也帶走了人的未來和希望──小孩。
台灣鄉下,有很多父母遠在他鄉為生活打拚,把小孩留給家裡的老媽、甚至是阿嬤帶,看似把麻煩留在家鄉,卻同時也把快樂留在哪裡?《囧男孩》給了天下父母一個很好的省思,孩子應該是我們的未來,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孩子是我們的責任而不是負擔,更不是愛情的意外和婚姻失敗的犧牲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