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07 03:20:27| 人氣1,0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最溫柔的電影:侯孝賢的《紅氣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台北有三場不同的重要展覽,電影癡都還沒去,但會去看的人文饗宴。不少朋友會問:一幅畫作要如何欣賞?當然如果論及理論,確實有不少的條列式可供參考,電影癡非科班出身,單純對藝術的喜愛拉拉雜雜讀了不少理論,身處學院派外最大的好處是,提供更多的趣味方式給周遭友人,如果他們能從我的胡說八道中,發現,哇~這幅畫好有趣、這幅畫好有意思,進而掀起他們一絲絲對藝術的興趣,也就收到電影癡想要的效果了。

最近有部電影,正好可以作為藝術賞析的延伸。它正是侯孝賢導演的《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記得公關邀約時,他強調:「這是一部很溫柔的電影。」其實不用他說也知道,因為侯導的電影,向來很溫柔,他總是用一顆溫柔的心,透過電影,來關懷世界。

《紅氣球》事實上是侯導受奧塞美術館委託拍的電影,而他所要詮釋的畫作,就是Félix Vallotton他1899年完成的油畫作品〈Le ballon ou coin de parc avec enfant jouant au ballon〉(Musée d’Orsay, Paris, © 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photograph by Hervé Lewandowski http://www.nga.gov/feature/artnation/vuillard/decoration_1c.htm)。這幅畫最有名的是它有不同的「視角」──鳥瞰和平視。這種畫法,在當時注重寫實的西方繪畫是罕見的(雖然在中國文人畫是常用的手法),而侯導的《紅氣球》則援用了這種方式,有從「紅氣球」鳥瞰的全觀點,和安芳(宋方 飾)、蘇珊(茱麗葉畢諾許 飾)。除了畫作外,同時還跟1956年艾伯特.拉莫里斯 Albert Lamorisse導的法國劇情短片《紅氣球》(Le Ballon rouge)致敬,可想而知,那個紅氣球的旅程,與1956年的《紅氣球》類似。

欣賞電影,有時特殊題材,很可以撼動人心,可是有時單純的故事,可以拍得深刻而入人心,進而發人深省,那才真是高招。侯導,選擇了後者作挑戰。

單親家庭,是現代社會的產物,不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或媽,常常都是孤獨的,媽媽為了養家,不得不出外工作,孩子呢,只能交由保母照顧。

保母在這個家庭是外來的旁觀者,劇中就是宋芳這個角色。宋芳,一名中國留學生,到法國唸電影,唸書之餘,就當蘇姍小孩西蒙的保母。她以溫柔卻不介入的方式,提供蘇姍最佳的家庭幫手。

茱麗葉畢諾許受訪時表示,侯導給演員並不是固定的對白劇本,而是一個角色的雛形和腳本大綱,讓演員有很大的表現空間,但相對演出的難度也很高。

對一個導演來說,以這種手法拍戲,重點時,如何讓現場的效果呈現出他想要的結果。這種難度也很高,於是,侯導找了茱麗葉畢諾許一起合作,又啟用了宋方新人,全片流暢而生動的演出,不得不說是侯導帶給大家的信任感,讓大家可以在自己的角色上做做大效果的發揮,演出亦然,攝影亦然。

朋友說這部電影的成功,攝影李賓屏大師是主要關鍵。電影癡當然不否認本片攝影之好,是教人看得目不轉睛的主因之一,透過李賓屏攝影的眼,充分傳達侯導所需要的溫柔關懷,讓全片流瀉出暖暖的愛,實在很難不把所有的成功歸功於攝影師。

但,如果,看過1956年的《紅氣球》,便不難看出,侯導對整齣戲的細心蘊釀跟掌握,才能讓本片與畫與短片呼應得如此之密切。而且全片流露的是濃濃的法國味,音樂也選得極為對味,運用得恰如其分,即便主題曲改編蔡琴主唱的〈被遺忘的時光〉找來法國歌后卡蜜兒重新譜寫並翻唱為法文歌曲〈親親〉,濃濃的香頌風格,配上飛在法國巴黎上空的紅氣球,真的很法國。

在這篇文章裡,沒有寫到運鏡沒有寫到劇情,最主要是,留給大家一個屬於自己的感動空間,與其看我的文字描述,不如趕快趕在電影下檔前(目前在台北光點上映)進戲院感受大銀幕傳遞出來的感動,要不然就得等dvd發行囉!

另,戲中找來台灣布袋戲大師李大祿大師的兒子李傳燦飾演阿忠演,示範了一段改編元曲雜劇《張生煮海》的人物出場,而本片也在國際偶戲節知名的法國東北小鎮夏威爾演出,並改編《張生煮海》為法國偶劇,由劇中人物蘇姍配音,也讓茱莉葉畢諾許在劇中過足戲癮,表現了她多變的音聲表情演出,更以此戲暗喻她被困住的人生,與企望掙脫的渴望,更呼應了1956年《紅氣球》裡男孩的心情,而對單親媽媽而言,她人生裡的彩色,就是可愛乖巧的兒子,一如舊片裡男孩的冀望是彩色的氣球一般。



延伸觀影:1956年艾伯特.拉莫里斯 Albert Lamorisse導的法國劇情短片《紅氣球》(Le Ballon rouge)在youtube
壹:http://tw.youtube.com/watch?v=7xrqHQ1mGGk&;feature=related
貳:http://tw.youtube.com/watch?v=gxEQh0Xz_OE&;feature=related
參:http://tw.youtube.com/watch?v=jx0e5a6ApC0&;feature=related
肆:http://tw.youtube.com/watch?v=6Hd2EXFVi-w&;feature=related
電影癡沒花多少時間就找到全部的短片,它實在拍得太好了,不看可惜,也非常感謝現代科技,方便我們在資訊資料海中蒐尋,找到它的那一刻,迫不及待看完,看完後又迫不及待跟朋友分享。
在這短短不到四十分鐘的短片裡,幾乎沒有對白,除了氣球,幾乎是低彩度到近乎黑白,又單單的只是小男孩與氣球的互動,看到小男孩的孤獨;從男孩的氣球所引發人們的行為裡,看到人性的殘酷;又從像寵物般的氣球身上,看到了愛,最後,又從氣球與小男孩,看到了和平、愛與平等。多不了不起的作品啊!無怪乎它在1957 年的奧斯卡中擊敗費里尼的《大路》,得到當年最佳原著劇本。 50 年後,來自台灣的侯孝賢導演,則拍攝了《紅氣球》表達致敬與呼應之意。

台長: 電影癡(蘇士尹)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