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06/01/20
出品:Focus Features
發行商:Twentieth Century Fox
導演:李安
看這部電影時,你可以盡情召喚你記憶中所有的西部片,以及李安拍過的、得獎或不得獎、賣座或冷門的各個片段,但你一定要忘掉的是:這部電影不是同志片。
是的,它不是,它只是一部愛情片,不過是主角剛好都是男的。
如果要拿各種性/別論述來硬套,寫出來的評論只會讓寫的人跟看的人都痛苦。
就只是在那樣的時間背景之下,兩個男人相愛不僅得不到社會支持,更得不到理論支持-兩個牛仔是不可能接觸到當時方興未艾的同性戀論述,更不可能泰然自若的面對那樣的情感。但,愛情還是被一場風雪啟動了。
就祇是這樣的愛情而已。
就只是原著架構出一段無以名之的愛情,再加上再加上善用中國敘事含蓄婉轉敘事手法拍電影的導演李安。
故事說盡道破,就失去美感。
我寧願看的人多去理解當他們發現對彼此的感情確實存在卻又找不到參考座標時,是多麼的徬徨;如同我們發現身體裡似乎有一種自己不理解的開關被莫名其妙的啟動,以致於我們竟開始對平素不屑多看一眼的同性大漢有那樣的柔情,甚或為了此生可能不復相見而在路上無助的哭泣。
我寧願看的人多去理解當他們重逢時,壓抑不住的熱情啟動了一場熱吻,以及隨之而來的恩尼斯之妻的悲傷與忌妒(妻子要忍受丈夫跟一個男人外遇該是多大的勇氣與壓抑)。
我寧願看的人多去理解原著者Annie Proulx精簡的概括:「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並把童年的天倫之樂、年少的純愛甚或是成年出軌的激愛以及對當時環境的記憶與電影相互映射。
我寧願看的人多去理解李安拍電影的手法有多麼中國,掩映交錯有如國畫山水佈局的運鏡技巧,適切留白卻又餘韻無窮宛若古詩的拍攝手法,恰如一個執導演筒的中年儒士。
我寧願看的人多去理解其中幾幕天蒼地茫的取景配上Gustavo Santaolalla編出來的空心吉他,有多麼的撩撥心弦(更別提Gustavo在電影開拍前就已經作好這些曲子,但卻又跟電影那麼若合符節)。
但是,看斷背山時,請忘掉這是一部同志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