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8-21 03:11:41| 人氣2,1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巨流河中的基督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許多人用大敘事談《巨流河》,但我更喜歡看時間與記憶中一個個真實的人。不必大江大海,所有小小的地方,只要有人活著,就有感人的故事。想不到的是,讀這本書,也看到信仰的見證者。

 

齊邦媛的母親裴毓貞(被留日的丈夫改名為純一)於1983年,以八十四歲之齡過世。據說逝世當天早上還能自己梳洗,在陽台澆花,回房後坐在床沿吩咐女傭給老先生做午餐,然後清晰地說:「主啊!你叫我去,我就去了。」坐著就逝世了。這最後一句話,是齊世英坐在門邊椅子上,聽得清清楚楚的。她的信主,是在南京東路國語禮拜堂聽了地方教會吳勇長老的講道。此後三十五年間,她認真地讀聖經,「捧讀萬遍,紅筆勾劃背誦經文」,直至安詳逝世,主都是她心靈的寄託,是完全的順服。她的信仰真是單純至極的美好。

 

張大飛原名迺昌,後改為大非,投考軍校後再改此名。他的父親因抗日而被日本人在廣場上澆油漆燒死,一家四散,他與弟妹投奔姑姑,進了教會辦的中學,從主禱文體會到父親的保護與愛,於是信了基督。許多人讀過《巨流河》,都說張大飛是齊邦媛的完美戀人。即使後來張大飛因自覺無法照顧她而與他人結婚,但誰能否認這個事實呢?

 

齊邦媛一再強調,張大飛是「唯一常常和我談靈魂的人」。他有一本「小小的、鑲了金邊」的聖經,這是他離家後唯一的依靠,使他「在淡淡的落寞中有一種和平、寧靜」。他在齊邦媛母親重病時,走進病房,在床前跪下,俯首祈禱。從軍前,他送給齊邦媛一本和自己擁有的一模一樣的聖經,這成了一件永遠的信物,自那一天起,從女孩到年老,齊邦媛「在所有的車船顚簸中都帶在身邊,至今六十多年仍然清晰可讀」。

 

聖經扉頁上寫著:

 

邦媛妹妹:

這是人類的生命,宇宙的靈魂,也更是我們基督徒靈糧的倉庫,願永生的上帝,永遠地愛你,永遠地與你同在,祝福你那可愛的前途光明,使你永遠活在快樂的園裡。阿門!主內四哥張大飛

一九三七.十一.十八

 

張大飛與齊邦媛通信,當純情而知心的筆友。但基督徒的他,始終無法如願當成隨軍牧師。他被選入空軍,赴美受訓,成為中美混合大隊的一員,經常升空作戰。有一次他在雲縫中突然發現敵機,看到對方驚恐的眼神,開槍後,忘不了那墜落機中飛行員的臉。他有時也想,虔誠的自己,卻長年做著殺戮的工作,上帝會怎麼審判呢?但日本人殺了他父親,摧毀他的家,使中國人離散……1945518,他在豫南會戰中掩護友機,殉國於河南信陽上空。他行前寫了訣別信,說自己禱告,沉思,內心覺得平靜,並盼女孩忘了他,祝她一生幸福。二十六歲短短的人生雖多患難,但是他堅定承受一切,活出住在主內的安寧。

 

194511月,計志文牧師寫信勸齊邦媛振作,引用啟示錄七章十七節:「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上帝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久計牧師到四川樂山(戰時武漢大學所在地)傳道,齊邦媛在衛理公會受洗成為基督徒,這是她永遠紀念張大飛的方式。

 

她的書中唯一提到的一次「身歷的奇蹟」,是她1946年意外地走過南京一座禮拜堂,堂中正舉行張大飛逝世周年追思禮拜,她在其中再聽到有人讀啟示錄:「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 ,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這些經文在她一生中幫助她度過許多難關。即使有張大飛這個虔誠的基督徒為見證,但她後來似乎沒有過團契的生活,從其他肢體得到激勵與分享見證。然或許上帝對她的安排,就是透過張大飛,讓她在讀書研究的一生中,不斷地思索靈魂的問題,這也是我在這本書讀到的誠實的見證。

台長: 波波與珠珠
人氣(2,1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