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大人別出聲》Noises Off
導演:彼得‧波丹諾維茲 Peter Bogdanovich
原著:Michael Frayn
劇本:Marty Kaplan
年份:1992
演員:米高肯恩、Carol Burnett、John Ritter、克里斯多夫.李維
在《非常衝突 / SLEUTH》上演前,就很想寫這部影片的心得,因為它是我初識米高肯恩的片子,更是相當精彩好看的半舞台劇型電影。
「Noises off!」為劇團準備開演前,舞監提醒舞臺後的工作人員及演出者保持安靜用語,以免影響演出效果,而這部《Noises Off》(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愛它的中文片名)敘述的正是一個劇團故事。 才華洋溢的導演準備以新戲碼“Nothing On”大試身手,但隔天就要公演,演員們連上半幕都無法順利彩排完,每個人都十分焦慮。 除了排戲不順,演員之間亦有著複雜糾葛:導演劈腿女演員和舞監;男女主角先是相戀然後分手交惡;這個她覺得她沒有實力只是花瓶;那個他認為他演戲根本就是個木頭人…在面臨即將開天窗的緊繃氣氛下,所有情緒瀕臨崩潰邊緣……
終於爆走!!!
喔,我沒說這是部滑稽笑鬧劇嗎?
既然彼此互看不爽,那就在舞臺上一決生死吧! 輕微的就台詞隨性改,讓對手無法立即反應,狠一點的故意絆倒別人或是趁上台前偷襲,於是台下觀眾莫名其妙地觀賞這齣跟本事內容不符的舞台劇,隨著劇團在美國各城市巡演,上演模式益加火爆,劇情也越來越荒腔走板,到最後一站所有人員清醒過來想抓回戲碼主調,似乎已經來不及了~~~
仔細看演員陣容,好幾張臉孔都是似曾相識。 John Ritter是70年代知名喜劇影集《三人行》(Three’s Company)的男主角,戲風幽默逗趣,可以在本片中觀賞到他紮實的喜劇表現張力。 還有克里斯多夫.李維,演出《超人》後大紅大紫,但他厭倦老是演英雄,故接演《Noises Off》中有點木納遲頓的喜感角色,想藉此轉換表演風格,而他的演出的確和過去不同,反差很有趣味,可惜幾年後竟傷到頸椎,無法繼續演戲(這兩名演員分別於2003年及2004年過世)。
然後要說的是個人相當欣賞的女演員Carol Burnett,她在60~70年代主演《The Carol Burnett Show》,為CBS長達11年的長壽節目,內容包含戲劇、歌唱、舞蹈、模仿等等,Carol Burnett因應主題,每集化身為不同的角色,因為唯妙唯肖的演技,劇情又幽默爆笑,很受觀眾歡迎。 台視後來曾播過這套影集,中文片名叫《千面女郎》,十分符合Carol Burnett的特色,她的的確確是個千面女郎。 在《Noises Off》裡,她和John Ritter及米高肯恩的對手戲,讓人看得十分過癮。
戲中的導演Lloyd才華洋溢又風流倜儻,三不五時露出一點藝術家的神經質,儼然就是為米高肯恩量身訂作的角色。 每次他一開口,目光忍不住被吸引過去,無懈可擊又生動的口白,舉手抬眼間盡是戲味……(以下滔滔不絕讚美詞恕刪三百字)。
對白十分詼諧諷刺,因為是模擬劇團現場演出的後台情況,故台詞接應很快,還有許多即席發生的狀況,一不小心就會漏掉笑點,我常常觀片到中途要先按暫停鍵,等笑夠了才能專心往下看。
節錄兩小段對白 -
Gary : Lloyd, let me just say one thing, since we’ve stopped.
I’ve worked with a lot of directors, Lloyd. Some of them were geniuses, some of them were bastards.
But I’ve never met one who was so totally and absolutely... I don’t know.
Lloyd : Thank you Gary, I’m very touched.
Now will you get off the fucking stage?
Lloyd : I’m starting to know what God felt like when he sat out there in the darkness, creating the world.
Belinda: And what did he feel like, Lloyd my dear?
Lloyd: Very pleased he’d taken his Valium.
《Noises Off》原本就是百老匯舞台劇,成功演出後才又改編為電影,據說舞台劇比電影更加精彩,如果有機會希望能一睹風采。 光是想像演員們你來我往的對詞、前後舞臺道具設定的轉換、不容許NG的現場演出…相信一定很有看頭。
* 片尾曲 ”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很有百老匯味道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