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好朋友聚會之故,這幾天要來開一支酒。
我想這瓶酒應該非常適合。
即使它的價格不貴,然而某個層面來說,卻能表達出我的心意。
***
很弔詭的事。
市場上難找的酒,並不是那些好年份的頂級酒。
資本主義社會裡,台灣飲酒文化下,看似價昂的『佳釀』,理論上只要有錢,不是真的太過老舊或不佳的年份,基本上都可以找得到,只要你有門路就可以。
那,哪些酒才真正難尋?
通常是價格不貴,又當初上市時,因為『分數高』或『口碑佳』,造成搶購熱潮,一下子就掃完的那些酒款。如早期 南非Neil Ellis 酒廠的 1999 Cabernet Sauvignon 、澳洲 Green Point 的2002 Victoria Shiraz、紐西蘭 Cloudy Bay 2002 Sauvignon Blanc、紐西蘭 2004 Forrest Estate 2004 Sauvignon Blanc等等,大部分是新世界的酒。
這些酒因為品質好,售價低(當時的賣價應該都是500元以下),酒友們買起來不手軟(畢竟台灣那時候的經濟狀況比現在好很多),在價格比優良的心態下,旋風似地就把這些酒都掃光了。
而,既然不是預期中的『大酒』,相對期待感就不會那麼重,喝起來也比較不心疼。所以,可以比較實際地去飲用 --- 我的意思是不會特別安排酒會或在特殊日子下才開瓶。
隨開即飲,能喝就喝,於是,上面所提的酒很快在市場上消失了。
年份的確會影響到酒的品質,即使後來酒商再引進不同年度的同款酒,但一來價格調漲(這裡面最離譜的當是 Cloudy Bay),二來年份差異甚至某些裝瓶方式也改變,三是進口商換人,種種因素下,新進酒的感覺就沒那麼好喝,隨著時間過去,就讓人更懷念早期進的那批『好酒』了。
可是,該喝的已經喝完,對於當初這樣便宜的酒,也不會特別去保存。結果就是,如今在市場上,他們遠比一些著名酒莊的酒還難買。
超值好酒像是搶購後的奮鬥徽章,每一瓶都是很難忘的回憶。
誰說,價值感或稀少性一定會跟價格成正比呢?
*
目前做酒的趨勢,慢慢已走向上市即飲的狀況。
不論是舊世界的產酒區如法國波爾多及義大利的Barolo,或引領這股風潮的美澳新世界酒廠,開瓶即飲,馬上就能綻放的葡萄酒風格,更符合市場需求。我是說不論在資本主義現金流面向,或者是世紀末的享樂主義文化下,早飲速享,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以這個角度來看,買酒存酒,等待某天某時來喝酒的古典心態,已經到了該更替的時候。
特別對於某些舊產區的葡萄酒而言,更是如此。
*
多年前某個機會下,在一個資深的酒友家聚餐,大夥喝酒閒聊。酒酣耳熱之際,主人 --- 當時是某間酒商的行銷 --- 突然拿出一瓶酒,說道:『這是我們最近試喝到的好酒,又便宜又棒,公司內部的同仁都搶了不少,我也買了一箱 .....』。
沒見過的酒名,很簡單的產區,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於是七手八腳地將酒打開。開瓶瞬間,整個房間馬上漫佈了五彩繽紛的莓果香氣,那滋味之濃,甚至讓人懷疑它是否是澳洲的Shiraz呢,因為它的味道實在是非常香啊!
果然酒商私下都會『按砍』一些便宜的好酒,像這樣棒的東西,到港後,在資深酒友(大咖)或廠商員工的爭搶下, 有時候根本沒機會上架,就已然銷售一空,一般朋友根本沒有機會知道這樣的好康。
當時的情景,多年後我還記得。
***
每瓶酒都有其個性,每瓶酒都有其使命。
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萬物必有理。
平價酒跟高價酒的宿命一樣,某天一定要『躲入』人們的胃裡,
時間早晚不一定。
期待感覺難比擬。
我的經驗是:
『早喝早好,不期待少傷害。』
平凡的幸福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值得珍惜。
千山萬水的旅程所遇到的各式嬌豔花朵。
比不上家鄉路邊的一株小草。
小草才有具體的真實性。
.
.
照片取自維基百科:http://commons.wikimedia.org/....../File:Eastern......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