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8 00:16:08| 人氣1,4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麥當勞與《麥胖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麥當勞與《麥胖報告》

在許多人眼裡紀錄片太過另類,表現手法過於沈悶,總是只能在小眾的場合放映,不過,最這幾年不少紀錄片直奔商業院線,甚至有不錯的票房,例如,頗受爭議的紀錄導演Michael Moore在《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又推出《九一一事件簿》一舉拿下1億美元票房,成為美國電影史上記錄片票房總冠軍。下個月,台灣長期從事紀錄片運動的導演吳乙峰的新作--「生命」,也將於九月十八日起在台北市總統戲院上映。

紀錄片比商業電影更接近真實與平實,更重要的是具有「針對性」,「針對性」不僅能直指問題,也能容易引起爭議、引發話題,當然也可能吸引票房,就好像「華氏九一一」不僅把小布希搞得灰頭土臉,也讓票房長紅。

最近一部有趣的紀錄片將在台灣上檔,這是由集編導演於一身的Morgan Spurlock所導演的《麥胖報告》。這部片子有趣之處在於導演親自粉墨登場,連續30天只吃麥當勞食品,並比較使用前後的身體變化,結果他胖了十二公斤,身體也搞得亂七八糟。

這部相當具有「針對性」的紀錄片在美國上映時票房超過1千1百萬美金,雖然遠遜於《華氏九一一》,但至少也算不錯的成績,不過,《麥胖報告》的亮眼表現看在麥當勞的眼裡可不是滋味,澳洲麥當勞花了150萬美金發行了三支廣告來反制。

台灣的麥當勞當然也不是省油的燈,《麥胖報告》在台灣試片時,多家電子媒體前往採訪,年代新聞還打算以專題方式播出,沒想到「年代」高層主管隨即接到麥當勞方面的「關切」,這個專題當然也就人間蒸發了。不過,年代新聞則表示沒有接到任何麥當勞方面的關切電話,而且也沒必要去為別人宣傳電影。

麥當勞到底有沒有打電話關切「年代」將會是個謎,另一方面,「年代」如果真覺得未來沒必要為商業電影作宣傳,那可得掌聲鼓勵,這對台灣的商業電視新聞而言可真是件不容易的事,當然「年代」是不是能堅持下去也一樣是個謎。當然,這篇文章沒辦法提供任何解謎的線索,只是,麥當勞這個影響許多人飲食與身體健康的全球化產物,是不是真的都像他在廣告裡所聲稱「歡樂」、「美味」,是不是一切「都是為你」,或者只是為你的錢,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許可以藉由《麥胖報告》的上演,好好的思索一番吧!

PS.這個圖有點可怕滴

台長: 五分珠
人氣(1,4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