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4-03 21:36:29| 人氣1,5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懶得教,這麼辦。》培養獨立自主的全自動孩子 百善惜為先的教育筆記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許久沒讀所謂的「教養書」了。這兩年來參加大腳小腳彰化假日共學團,讓我找到一群可以支持、陪伴我,一起透過讀書會、討論等方式,先釐清自身狀況、面對自身問題,繼而快樂育兒的夥伴。因此鮮少必須依賴市面上種類繁多,論點各異的教養書。這一本聽聞夥伴提及多次的類教養書,是跟團內夥伴借的,帶著好奇和期待翻開,卻令我頗為驚豔。裡頭的文字,極為條理清楚的將作者的理念加以呈現,讓我很佩服作者的一些觀察和觀點,也幫助我整理了自己育兒的一些想法,就彷如在我腦袋的一盤散沙中,抽出了一條發著光的絲線般。




讀書,讓我擴展了我心靈的空間、改良了我對帶孩子與自身的視野,更棒的是,還多了能跟老公唇槍舌戰的利器。

 

某天晚上,T洗澡前邊刷牙,邊從浴室跑出來。躺在臥室床上的M很受不了,怕他腳濕濕、沒穿衣服著涼、牙膏會滴的到處,而在一旁和T講話的我也被歸為助長不肖行為的幫兇。M說:「他就不能很穩定、受控制、乖乖的嗎?M這句話瞬間點燃了我的怒氣。

 

「那你要不要養個機器人就好?

「不是啊!刷牙就在廁所裡刷啊!幹嘛要到處跑。所以我在跟他講啊!」

「照你這種講法,你不做家事、東西亂擺、不幫忙煮飯、不肯幫忙洗碗……,我跟你講就有用?

「這根本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啊?

「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同。你不希望他這樣做,你可以好好跟他溝通,而不是只是這樣講。」

 

我覺得M還是不懂,雖然他至少沒再繼續口氣極差的叨唸T,再加上我的口氣可能也不算好,所以我倆到隔日早上還對彼此有氣。不過我很開心自己透過閱讀和討論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而不只是承襲自己被對待的方式去對待T

 

另外,我也在每日與媽媽朋友一起溜小孩的時光中,試著分享一小則書中提及的部分,偷偷進行著小小的沙坑讀書會。所以也興起了再次透過打字,留存書摘的想法。

 

書摘:

推薦序  聆聽平凡中的不平凡

……那些被我丟棄的書都有一個特點,都在闡述一個單純、淺薄的價值:「我把我的孩子教得好棒!」(而妳沒有,所以該死的最好馬上掏錢把這本書買回家。)p.7

 

「所以我買了各種教派的育兒書。那些信仰教條互相矛盾、採用不精確的數據、引述相悖的宗教看法,就是沒有好好地去談:照顧小孩的人和小孩到底是個什麼關係?只有各種祈使句:「妳應該……」「妳最好……」「如果要成為成功的母親,妳得要做到……」這些指令書如洋芋片般容易下嚥,他們造成的不良影響如脂肪也難以從身上消除,後來我把他們全部丟進回收桶,對我浪費了那麼多金錢時間感到無限悔恨。」p.7

 

「文章裡面沒有任何祈使句型,駿逸的教育法看似什麼都不做,但是那個「不做」「不教」「不堅持」的背後,有著百轉千迴的自我省視,有各種不厭其煩的對話再對話。駿逸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將這些說起來其實非常枯燥的哲學思辨,詳細記錄下來。其中,他尤其注重親子間的權力分配,大人可以強迫小孩嗎?大人可以騙小孩嗎?說起來,人類社會的形成,原本就是一場精密複雜的權力分配啊。」p.8

 

「所以,駿逸不把孩子當成幼稚的個體,而是把孩子視為社會的一份子,也就是「人」來思考。從一開始就把盧果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並且盡可能找到、趨近這個人的語言,摸索出一起相處、前進、成長的道路,這看似平凡、什麼也不做的「自學」,所花費的時間與心力,遠超過任何課程能夠給予的。」p.8

 

推薦序 大人要學懶得教,小孩才能自己學

……因為當我決定要小心使用大人的權力,自然不存在課程會往我的期待走這件事。」p.10

 

……學習對小孩來說,是不分課堂跟日常的,而或許學的更多的時候是在日常。」p.13

 

……因為期待,大人總是想為小孩「多做一點」(我也總是希望小孩能多學一點),但因為期待而多做的那些事,真的是為了小孩好?還是為了不讓自己擔心?p.13

 

「駿逸在書中談的是教養──別急著教小孩什麼──「如果我們期待小孩成長為獨立自主、能為自己負責的()人,怎麼能不讓孩子有練習決定並承擔後果的機會呢?……我正在經歷與學習的也是──別急著教小孩什麼,我是不是真的能放下「要教給他們東西的」的壓力,我是不是能夠真正相信小孩自己就擁有學的欲望與能力?我是不是能真正成為他們學習過程的陪伴者?p.13-14

 

……我有沒有可能「成為他們的同學,而不是老師」?p.14

 

推薦序 同志們,懶起來!

……「合作式教育」……這樣的教育模式拒絕留下任何具體的實踐守則,而只留下一種思考模式,或是面對人的態度。」p.15

 

「個別主義VS普遍主義 在倫理學(倫理學是哲學的一個研究領域,探討關於道德與規範的各種問題)中,對於道德探究,有兩種不同的方向。一種,稱之為普遍主義(generalism),一種則稱為個別主義(particularism)。普遍主義者相信,存在一些普遍的道德規範,可以讓我們畔對是非對錯,無論對任何人,在任何情境中都適用。譬如說,「不可以殺人」……」。個別主義者反對這種不考慮具體情境的道德規範。對他們來說,是非對錯總要看看是「誰」在「什麼狀況」下「做了什麼」才能決定。」p.16

 

「在不同的狀況下,不同的人生境遇中,看似相同的行為,也可能有不同的意義。這樣的思考方式,不只能讓我們的倫理思考更豐富,在教育裡也可以激起不同的火花。」p.17

 

「教育的個別主義者是一群討厭鬼,因為他們很少給出具體的答案(如果給了,通常是為了給對方信心)。當你問他,到底支不支持小孩使用3C產品,他不會說「支持」,也不會說「不支持」,而會開始討論使用3C這件事情對小孩的意義。在3C產品裡,小孩經驗到什麼?看著小孩使用3C產品的大人,經驗到什麼?往內,他們追問經驗與情緒,往外,他們追問環境:小孩在什麼狀況下會沉迷3C,什麼時候則選擇離開3C?爸媽的工作與情緒,是否影響小孩使用3C的情形?事情被複雜化,也被具體化,在其中的每個行動者面貌變得更加清晰,這時候我們才可能去問,對這則故事裡的每個人來說,使用或不使用3C,究竟意味著什麼呢?p.17

 

「發懶人本主義 教育的普遍主義,就像是駿逸提到的各種教養書一樣,不斷的在要求大家「做些什麼」,或「不准做什麼」。這一條一條的要求,都變成責任,壓在家長,尤其是媽媽的身上。」p.18

 

作者序 極端的惜惜實驗

「原來,照顧者的生活與小孩的生活是如此密切重疊,以致於小孩好好長大的機會與空間,竟然要我拿出這麼多的代價來交換。」p.21

 

……在「要不要讓小孩如何」的問題上,很多時候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我能說服自己,去做(或不做)」多少該做的事」。在這些時候,我時常在選擇的天秤上,試著加上一些砝碼,來說服自己投入時間與精力,交換孩子的發展機會與空間。這些砝碼有:對孩子的愛、對人性的信任、對孩子發展的瞭解、對人我權利分際的思索與認識,以及我對自己身為人、身為教育者、身為父親的期許。」p.22

 

……如果我連「要不要讓頭發癢」都不能讓他自己決定,我又怎麼能期待他有一天能夠決定自己要從事的職業呢?又怎麼能期待他在眾多在意他的男孩或女孩中,選擇一個他鍾愛的對象呢?人生中有那麼多比「要不要洗頭」「要不要讓頭發癢」更難的選擇,當阿果要面對那些選擇時,我很可能已經不在他的身邊,不能為他撐出一個犯錯或從容選擇的機會。……「上陣須教父子兵」,我就在還能這樣陪他的時候,陪他一起吃點苦頭吧。」p.24-25

 

……他可以自己決定大多數的事情,大多時候,也知道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可以穩定地面對外在世界,不過分的期待,於是也沒有激烈的失望。」p.25-26

 

「我不打算跟讀者或焦慮的父母說「你教錯了,應該照我的方法教」,而是想要跟父母說:「別擔心,像我們教得那麼少,小孩其實也長得還不錯」。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是做錯了,而是做得太多。我希望這本書可以讓父母不要太過焦慮。假如我們可以放下更多焦慮,而不要把力氣花在太多「教小孩」的方向上,也許我們就可以有更多力氣拿來好好愛小孩、惜(sioh)小孩。」p.26

 

惜惜第一部 真心不騙

 

今天是個特例啦!

「我知道只要我不夠小心,或者小孩太習慣大人的權力,以及隨之來的懲罰,那他可能就會放棄自己做決定,也失去一次承擔選擇的經驗。」p.31

 

「一直用大人的權力把孩子綁住,勢必會減少他們自己做決定、承擔選擇的經驗。」p.31

 

為你好還是為我好?

 

假溝通真強迫

「「你要吃大便口味的咖哩,還是咖哩口味的大便?」在許多的教育現場裡,大人以為這種被自己設定過範圍的「討論」便是理性溝通,但其內涵卻是某種程度上「假溝通真強迫」的權力運作。」p.35-36

 

「如果最後小孩無論如何都要聽大人的,「講理」或「溝通」就不是一種「試圖互相了解,並且經由彼此妥協來尋求共識」的過程,而是大人表現「優雅理性」的一種強迫的「形式」,那麼小孩就可能會開始發展各種辯解的技巧,以期在「講理的競技場」中擊敗大人。」p.36

 

不強迫也不放縱

「大多數情況下,若有一個「旁人」要在缺乏資訊或欠缺考慮的情況下,做出傷害自己身體的行為時,無論他是不是我們的小孩,我們都會傾向於「暫停」他的行為,為他補充資訊或請他詳加考慮。這種程度的「干預」,我們大概不至於會覺得是對旁人「強迫」;同樣地,我認為我們也可以在小孩「缺乏資訊或欠缺考慮的情況下,做出將要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行為」之前,試著「暫停」小孩的行動,為小孩補充資訊或請他詳加考慮。」p.37

 

「在「不強迫」與「放縱」之外,我們至少可以做出「補充資訊」與「邀請孩子再想想」這兩件事。這就是「不強迫小孩」又「不放縱小孩」的可能性。但這種程度的「干預」並不保證孩子會按照我們的期望去做或不做某件事,這對教育現場的大人來說恐怕還是不夠的;對照顧者或教育者來說,在現場有許多「不得不在意的事」,比方說「安全」和「健康」,讓大人「很想要強迫小孩」。」p.37-38

 

那些我們想要強迫小孩的時刻

……當小孩的利益(自主性)與小孩的利益(健康)衝突時,身為更有權力的教養者/教育者,必須決定選擇呵護小孩的「自主性」,還是採取行動來守護小孩的「健康」。當我們在意識上明確知道我們正在剝奪小孩的自主性時(雖說我們是為了小孩的真實利益),我們應該會比較心虛或自覺稍微理虧,而因此顯得更有耐心、更不容易不耐煩,這應該可以避免一些親子衝突。」p.39

 

「無論在價值選擇或教養實務上,我都更喜歡「照顧者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照顧者」的角度。身而為人,我們就是有放不下又沒來由的堅持,會有自私、愚昧和幼稚,在各種人的脆弱與無能襲來之際,照顧者除了先照顧自己之外,沒有更好的選擇。在這時刻裡強迫小孩,我雖不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事」,卻也覺得沒有人有資格說那是「不能做的選擇」。」p.39

 

坦率的強迫,好過虛假的溝通

「在刷牙或是安全座椅的例子哩,假如選擇將「小孩的健康或安全」放在「小孩的自主性」之上,一個我認為理想的模式,是一邊試圖跟孩子們解釋你之所以重視那件事的原因,一邊嘗試各種與教育無關的可能方法,諸如獎賞、誘拐、轉移注意力。但在一切嘗試都尚未見效之時,強迫小孩執行那個行動,會比「假裝給小孩選擇,但其實根本沒有要讓他選」要來得好。」p.40

 

小孩要OX我就讓他OX?

 

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擅自為他人決定」在一個沒有極大權力差距的關係之中,是多麼容易被辨識、因而難以理直氣壯的事。可是一旦被包裝成「教養」,由於大人與小孩權力差距過大的關係,小孩即使提出抗議,也通常不被大人所理解或接納。如果大人沒有思考「這件事情究竟有沒有重要到我得要擅自為他決定」,日常的強迫就會屢屢發生,小孩講不聽、鬧革命也是指日可待了。」p.43

 

要逃出那個房間,一定要彼此傷害嗎?

「有一個不委屈彼此又能逃出去的方法,只是我們沒注意到。……我們可以不要把自己關進那個房間,進入那種「選擇有限的困境」,就不用想著要怎麼逃出去。」p.44

 

「發生在小孩身上就只是剛好而已,如果不會對那些權力跟我們一樣大甚至更大的人生氣,我們又為什麼會對權力比較小的孩子生氣呢?p.45

 

是提供選擇,還是間接控制?

 

在「負起責任」的旗幟下,是誰被犧牲了?

「有很多專家老是夸談「責任」,讓照顧者以為自己做得總是不夠好,要照顧者「向學」、看書、聽講座,努力去「負起責任」,但從未提醒照顧者當他積極行動時,可能會犧牲什麼。只有在那麼少數的時候,作為「責任者(同時也是權力者)」有資格下一個「寧可被怨恨,我也只好這樣做」的決定,這樣的心態和出發點,和「我是為你好,你靠北個屁」截然不同。至於從實踐的角度來看,那些「少數的時候」究竟是哪些時候?界限在哪裡?這總是要由行動者(在這裡就是照顧者了)自身的價值選擇,來決定究竟要堅定哪些,又要放鬆哪些。然而所有對於信念的堅定行動也許都會造成犧牲。也許你會同意,停下來看看你所選擇的行動,是誰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也是負責任的事。」p.47-48

 

日記:阿果講不聽

 

26個月

「我發現盡量不威脅或拐騙阿果,到現在得到一個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阿果非常願意接納或考慮我們的意見。……我覺得他很清楚我們不會唬爛他,如果是不重要的事情,不會刻意說得很重要,更不會限制他,所以他不用花功夫去猜我們說的東西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我們為了省麻煩而設下的障眼法。為了省麻煩的那些,我們一般會直接說:「欸,你這樣我很麻煩啦!」這種情況下,他一般都會笑呵呵地去做……然後我們就會一邊抱怨一邊收拾。」p.49

 

28個月

「那我們到底在不耐煩什麼呢?為什麼會覺得阿果越來越不講理呢?也許是因為,雖然我們總是不知不覺地認為自己的期望是比較有道理的,但當阿果還小孩不那麼能講理的時候,我們都不那麼期待他的選擇能跟我們的期望相同。那個時候,即使我們耐心地說了很多次,我們仍然知道,最後的結果很可能還是「彼此意見不合」。也因為我們總是不知不覺地認為自己的期望是比較有道理的,所以當阿果長大了、開始能講道理的時候,我們就不知不覺地開始期待他的選擇「應該」要與我們相同了。……看樣子,孩子越大,越不講理的,反而是我們大人吶。」p.55-56

 

惜惜第二部 暴力根源

 

情緒勒索魔法師

 

家是小孩的魔法世界

「英國兒童心理學家溫尼考特(Winnicott)說,人在懵懂無知的幼兒時期,只要咿咿啊啊就可以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嬰孩並不知道,這是因為(至少)有一個焦慮緊張的照顧者像馬屁精般積極揣摩上意,還以為自己天生擁有心想事成的能力;溫尼考特認為這就是魔法的起源。」p.59

 

「當小孩稍微長大了些,將會開始在人生中漫長的探索,隨著經驗拓展,他發現自己其實不會魔法,當初那些基本需求的滿足已經是父母能力的極限,而他的需求與興趣漸多漸廣,即使在職場裡最擅長拍馬屁以求高聲的父母也無力滿足。那些「心想事成」的日子已經不再,他終於得要依靠自己來完成那些實驗與嘗試。他不會耽溺在失去魔法的惆悵裡太久,很快就會被那些帶給他驚奇的新鮮事物奪去注意力,進而發現它們是值得腳踏實地去經驗的。」p.59

 

魔法師的養成與風險

……這些孩子面臨的其實不是「保護」,而是以「保護」為名的「限制」。」p.61

 

善用你的魔力,尊重法師的需求

……有時還會想起「小孩有情緒我就幫小孩做事,要是小孩學會情緒勒索我怎麼辦?這種理由。但下一秒我就清醒了,我知道這是我已經「不想要幫他做事」之後,才找到的藉口──跟《好人總是自以為是》這本書裡提到的「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一樣,只是產生一個看起來不那麼自私的原因,可以用來拒絕孩子。」p.62

 

「我想盡可能讓他知道這個家()即使不是他全能魔法的應許之地、不能滿足他所有願望,卻十分願意在他受到挫折低落的時候,陪他一起度過。」p.63

 

打人的怎麼了

 

常見處置一:忽略原因,直接尋找解方

「有許多成人在面對小孩打人的問題時,不去探究小孩打人的原因,只關心如何防止小孩再打人,直接尋求讓小孩不再打人的方法。面對這樣的成人,也有很多教養專家或「民俗療法」投其所好,提供各種技術或花招。」p.65

 

……用打人來表達「打人是錯的」這件事,是十分矛盾的作法:如果打人就是錯的,那你也不應該打我。」p.65-66

 

常見處置二:積極尋找原因,再依此尋找對策

「但也有一種看法,認為成人應該要先「看懂孩子的行為」「穿透孩子行為的表象」,才能真正擬定出協助小孩的方法。比方說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看,打人有可能是那些「缺乏表達方式」的小孩,在表達自己行所採行的一種途徑。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裡,成人不必將這些行為視為一種「暴力」,而可以將它視為一種比較本能的「表達」。」p.67

 

「隨著小孩發展出的表達技能清單越來越豐富,假若每一種表達方式都可以被充分接納,那麼小孩自然而然會選擇成本較低、較輕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而不必用打人這種傷人一千自損八百的招式。」p.68

 

比較少見的一種看法

 

告訴孩子,我們還會繼續想辦法的

 

輸不起的小孩

 

不是怕輸,是怕不可能贏

……輸贏有時跟能力有關;小孩可能不是不能接受自己會輸,也不是輸了想耍賴,而是明明要玩個開心的遊戲,眼前擺著的卻是營不了的難關,是強弱懸殊的差距。誰想要玩一個不可能贏的遊戲?p.76

 

不是輸和贏,是「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破壞通往孩子心中的信任之橋是非常容易的事,但重建工作會無比艱難。」p.78

 

也許不是輸和贏,也許不是那回事

「那些我們看來簡簡單單理所當然的事情,對孩子來說,也許是人生裡極其重要的難關。假若你是一個陪著小孩長大的大人,也許你能夠緩下「指導小孩」的焦急,從小孩的角度出發去推敲他的困境;也許那裡有一座通往他內在的橋,你走過去,和他一起想辦法,你們就知道怎麼好好長大。」p.81-82

 

日記:暴力阿果

 

24個月

「小鬼越長越大,我們跟他之間需求的界線時不時會重疊而衝突,這時常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也不是「現在應該聽誰的」的問題,就只是單純兩邊的需要談不攏。該怎麼建立一種溫和溫暖的溝通文化,怎麼形成一種雙方各退一些、又不佔彼此便宜的文化,是現在我們要開始的一條長路。」p.83-84

 

26個月

「陪阿果長大的過程裡,弄不懂的事情總是比弄懂得多。但在擔憂與照顧孩子之外,也抱著一份這樣的心情去看孩子長大,也就多了一份情趣吶。」p.85

 

44個月

……跟差不多能力的人一起玩還是十分重要的。」p.86

 

惜惜第三部 共有財產

 

我們家沒有零用錢

「‧我們家既不把賺錢的人當成老大,也不以有沒有工作勞動或長幼尊卑之類的制度來區分階級。

‧在花錢這件事情上,無論大人還是小孩,每一個成員都有一樣的「資格」可以主張想要購買任何一個東西,也有相同的「資格」可以反對。

 

‧當「想買」跟「反對」對立時,就展開協商,各方並陳理由,試著說服對方;但一個非常基本而重要的原則是:沒有人比其他人更有資格決定。」p.88

 

這樣小孩會不會揮霍無度?

「我們就是解釋我們的主張,請求他再考慮,最後要是他堅持要買,就還是會買。」p.90

 

……在我們家的例子裡,在支配金錢這件事上,盡力讓小孩跟大人有同樣的權利和權力,並沒有讓小孩成為被消費欲望支配的人。」p.92

 

這樣小孩會不會「用錢觀念偏差」?

「大人覺得小孩「把錢用在不對/不划算」的地方,其實通常也只是偏見的展現。」p.93

 

「既然沒有絕對的「正確用錢價值觀」,有的只是個人判定「值得」與「不划算」的各種偏好,那麼就沒有所謂「偏差」,而只有「偏好的不同」。」p.93

 

小孩會不會吃米不知米價?

 

這樣的小孩會不會覺得不用付出就有收穫?

 

如果不掌控小孩用錢,就一定就會行為偏差嗎?

 

日記:想買就買的阿果

 

惜惜第四部 保護眼睛

 

小孩沉迷於3C產品怎麼辦?

 

使用3C,還是被3C使用?

 

成癮還是沉迷?

……大人們面對小孩關注的事物,還是不要輕易去判定「浪費時間」或「沒有意義」比較好,畢竟對於未來的世界,我們其實不比小孩懂得更多。」p.108

 

打一場戰爭不如打造一個樂園

……成癮的問題也許不是生理上的依賴,而是人際連結的匱乏。」p.109

 

……當小孩處在有許多樂趣的環境之中,3C產品對小孩的吸引力就有可能大幅降低。」p.110

 

日記:網路大騙局

 

53個月

 

惜惜第五部 自動自發

 

自主學習是什麼?

 

哭笑不得的自主學習可能?

 

「堅持」下去,才是好的自主學習?

「人們對「成功人生」的想像與執著固然有其由來,但我在這裡並不想深談。我想要簡單指出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普通人生」──我們有沒有可能接受一種普通的人生,就是活著,覺得有意義,覺得快樂?p.124

 

「很明顯的,這並不是小孩的問題,也不是自主學習的問題,而是家長想要把自己的期待放在小孩身上,而衍生出的麻煩。」p.125

 

假如是個百年難得一見的自學奇才

「我認為我們在試著找出小孩可以部平凡的同時,也要提醒自己記得,小孩也可能終究是平凡的,小孩也可以選擇平凡的人生。」p.125

 

「對學習者來說,需要的條件包括「見識與經驗」「餘裕」以及「自我期待」,而從親職與教育者的角度來看,我認為需要「餘裕」與「對期望或投射的克制」。」p.126

 

自主學習的前提條件:見識與經驗

 

……一個自主的人,其人生方向可能是很隨機而難以掌握的。」p.128

 

自主學習的關鍵條件:餘裕

 

自主學習的核心條件:自我期待

「我認為一個願意持續精進的自主學習者,必然有一份對於未來自我的想像與投射(這必得是來自自身的,而不是外加的。)p.130

 

「至於大多數親職與教育者所擔心「自主學習」的問題,可能是因強烈期待而造成的視野侷限,看不見孩子其實有在自主學習。小孩所面臨的自主學習問題,除了沒有餘裕之外,缺乏多元的典範讓小孩能夠藉以形塑自我期待,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努力的方向。」p.132

 

活生生的學習者

 

主動或被動,都不能解釋清楚這些選擇

 

必須跳脫二元的想像

 

「處境」是「事實性」(facticity)與「自由」(freedom)共同造成的。《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

 

「所有細心並且有點經驗的教育者都會知道,教育現場發生的某件事情,對不同的成員會造成不同的影響;而對此事有更多思索的教育者則會進一步認識到,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對同一個成員來說,也會造成不同的影響。」p.137

 

阿如的樣子:學習者的「事實性」

 

「有時成員會因為時間與經驗的推進,而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詮釋;有的時候則更極端些,某件事情可能同時對一個人造成兩個相反方向的影響。比方說,當某人看到一件很厲害的木工作品時,這個經驗可以讓他因嚮往而振奮,但也同時讓他自覺不如而卻步。無論如何,這些累積在阿如「身體」裡的經驗,也造就了「阿如之所以是(現在這個)阿如」。」p.138

 

「除此之外,一個人在面對一個選擇時,會有許多限制。比方說物理上的限制,阿如她只有兩隻手,沒辦法同時製作很多個作品;還有其他各種限制,像是這一堂課只有兩個小時,如果猶豫太久,製作的時間就會很少。除此之外,在阿如的「身體」裡,還有各式各樣的限制,比方說學習經驗、人格發展狀態、自信心等等,從小到大累積的各種經驗與認識,都會限制阿如的「可能性」。有時,這些限制遠比物理上的限制對人造成更多的綑綁,讓人難以相信自己是可以的。對於這些內在/外在條件的當下認知,也就是「阿如就是(當下的)阿如」。」p.138

 

「「阿如之所以是阿如」加上阿如就是阿如」,這些內在外在的種種條件的總和,就是阿如的「事實性」。」p.139

 

……我覺得教育者該做的事情是,先放下主動或被動這樣的「評價」,盡可能面對和體察阿如現在的樣子,才不會鬼遮眼又亂開藥單。」p.139

 

阿如的選擇:學習者的「自由」

「對於存在主義者來說,在面對「事實性」的當下,個人總是有選擇的自由。」p.139

 

「綜合了阿如的事實性與自由,就是屬於阿如個人的「處境」。也因為處境是如此個人,在主動與被動之間,主動轉被動、被動轉主動、被動更被動、主動又被動又主動……這些千變萬化的狀態,就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了。去思考阿如的處境,就是提醒我自己──小孩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簡單地用一些模式、屬性就可以清楚定義,教養小孩也不是「怎樣就一定會怎樣」。」p.140

 

活生生的學習者

……而這些說法,有時會讓我們教育者不自覺地標籤了小孩,影響了我們對待小孩的態度。有時,甚至也影響了小孩對自己的認識。」p.141

 

「我想,我們教育者在盡力去掌握各種理論或技術的工具時,仍然要盡量記得,學習者是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人,和每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他們通常既奮起又怠惰,既主動又被動,既堅強又脆弱。在我們面前的學習者,是所有理論都尚未抵達之處,是「他之所以為他」的原因和結果。如果你想要多知道一點,你得要試著聽他說。」p.142

 

日記:訓練不等於學習

 

210個月

 

惜惜第六部:教育現場

 

失敗的支配

 

女王候補生

 

心門外的稻草人

「身為教育現場最有權利的個體,我想盡可能不成為被制度或文化射出的箭,好讓孩子們安心卸下心門外的稻草人。於是他們也許就能長成比我們更自由的人。」p.161

 

節制的權力者

「無論北風或太陽,我們想要節制而溫柔的那一個。」p.168

 

日記:國王阿果

 

54個月

「我們的社會還運作著各種應對進退的禮貌形式,但同時運作的也有個人主義式的權利概念。」p.170

 

「這世界並不是由好跟壞、對漢錯所組成。而是由委屈、辛苦、猶豫、痛苦、難堪、氣憤、擔心,種種複雜的人性所組成。希望你能成為多少理解這些的人。」p.171-172

 

55個月

……這就好像傳染病,我不開心,就讓別人不開心。」p.173

 

惜惜第七部 愛的力量

 

媽媽頭上的緊箍咒

 

媽媽的各種困難

「透過緊箍咒控制孫悟空的是糊塗唐僧,而控制媽媽的緊箍咒之一,就是那些如同玄奘一般,總是愛指出「正確作法」,但卻看不見(或不去看) 「人的處境」以及「人的選擇」的教養文章和教養書,以及滿街上拿著這些東西去對著媽媽指指點點的人。」p.178-179

 

當一個獨立的媽媽,相信自己的判斷

「在「教人家當媽媽」這件事情流行(?)起來之前,媽媽們本來可以在教養現場評估自己的處境,進而按造自己的判斷行動。但在教養書在書店裡可以擠滿一個專櫃的現在,那些自我彰顯(就是一副「照我做的就沒錯」)而有意無意強調「正確性」的教養方法,在「看不見」媽媽實際身處情境的前提下,貶低了媽媽自身的判斷,並且將媽媽的行動逼進「非對即錯」的二元框架之中,讓媽媽陷入了「做到了而自滿」或「做不到而自責」的死巷裡。」p.179

 

談教育也要談戀愛

 

媽媽的怒吼:電死那個豬隊友

「如果男人跟女人都不會惜惜也不會被惜惜,人在關係裡的那些情緒跟需求,到底有沒有被好好承接呢?p.182

 

「對小孩的時候,要先承接情緒再處理事情;但對老公的時候,就電死他。對小孩的時候,要傾聽、理解他的脈絡;但對老公的時候,就電死他。對小孩的時候,要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不評價;但對老公的時候,就電死他。」p.183

 

電死豬隊友,然後呢?

「人有時是「先反對一件事情,再為那件事情找理由」,而人之所以反對一件事情,有時只是因為心情不好。」p.184

 

治標又治本的惜惜撇步

 

戀愛解決一切難題

 

為何爸爸總是被哭爸

 

持續摔落的男人們

 

女人不需要你的「雞肋」

 

還在墜落的絕望男人

「我的伴侶終究不再只是我的伴侶,她更是孩子的媽媽,是那個「延伸的自己」的伴侶。」p.195

 

做一個熱氣球,一起緩緩降落

 

後記 放下吧,去吃個蛋糕

「難道只有通過考驗的人,才是夠好的父母?這本書想要反對這樣的價值,也反對那些便宜行事、過度簡化的教育想像。」p.198

 

「對我來說,這本書一方面想要告訴大家,身而為人,我們在教養現場就是有放不下又沒來由的堅持,會有自私、愚昧和幼稚,在各種人的脆弱與無能襲來之際,照顧者除了先照顧自己之外,沒有更好的選擇。在承認自己做不到、承認自己虧待小孩的時候,也許我們不可能不懷抱著虧欠感,但這份虧欠感是好的,它可以讓我們有動力去思考、去設想一個對小孩、對自己都好的可能性。」p.198

 

「另一方面,這本書也想要傳達,在教養現場裡,假如我們能夠逃離軍備競賽與旁人眼光,進而得到一絲靜思的清明,那我們也許就會發現,我們其實是那麼願意跟孩子親密起來,而不願意為了那些「冷靜想過就會發現並不真的重要」的那些堅持,跟孩子日漸疏離。」p.199

 

盧駿逸著 遠流出版

台長: 圓恩
人氣(1,50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好書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幽黯國度:障礙者的愛與性》
此分類上一篇:《見樹又見林 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