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再礪
道場的第二代不管多困難,一定要多培養─把道學深入在西方國家年輕人的身上,讓它紮根在西方世界─你要再接再礪…
以上是上週日夏威夷一天法會裡,老仙翁臨壇對自己慈悲的話語。
這是第四次上天交代自己要做這方面的努力,而且一次比一次的明確與肯定。
當下聽到的心情是既感恩又慚愧。
感恩的是上天再次指示,讓自己知悉未來努力的方向是接觸西方世界,接引西方國家的年輕人,顯見大道普傳的腳步將會越來越快。
因為老仙翁強調,大道已經在某些地區紮根,但是還沒有在西方國家紮根,如今機緣已經成熟,需要更積極的行動。
慚愧的是這次回到夏威夷,內心的妄念紛飛,明明去年回台之前發愿,計畫繼續回來帶動小天使班,心裡卻出現質疑的聲音,到底花這麼長的時間在這裡,有沒有實質的效果?有沒有做到既定的目標?
老仙翁慈悲對自己說出『再接再礪』,等於打了一劑強心針,去年兩個月的小天使班,只是在投石問路,學習跟當地美國長大的小孩子接觸,了解他們的思考方式與生活型態,嘗試建立起基本的關係。
如此短暫的努力,距離紮根的目標,還有十萬八千里,為何自己這麼心急要看到成果?
說穿了是得失心作祟。
忘記要重新歸零,忽略紮根需要時間、愛心與耐心,想要搞定年輕的一代,並非是一蹴可幾,必須要不斷的嘗試與投入龐大的心力。
回想起馬國開展的過程,當初1991年剛到吉隆坡,面對全新的環境與孩子們,藉由成立小天使班,帶動道親的下一代,花了很長的時間,與班員建立共同學習的經驗。
直到1994年馬國開辦育樂營,整體性帶動的機緣成熟,在天時地利人和的互相配合下,一代一代的年輕人開始發心,如今馬國三區的大哥哥大姊姊,有超過半數以上是班員長大升上來,從班員到夥伴的善愿激發,紮根才堅定穩固。
從馬國的經驗,聯想到美國的開創,同理可證勢必要生命的投入,一步一腳印走出一條新路。
去年九月老師臨壇慈悲時,曾經交代自己要注意,馬國與台灣的成功經驗,不見得適用於美國,也提示要關注班員的差異性,年齡大的班員與年紀小的孩子要考慮分班上課。
可惜去年自己想得太簡單,未曾深入了解當地的實際狀況,招收到一半是十幾歲的青少年,加上另外一半是七歲到十歲的小學生,形成混齡班的組合。
班程剛開始的前三週,班員的反應與出席率還不錯,沒想到後來的出席率每況愈下,最後認知到班員的不穩定,根本無法建立凝聚力與向心力。
老仙翁這次交代:該堅持的還是要堅持下去,不過可以變通的要想辦法變通,可以更有彈性一些。
再次的反求諸己,去年畢班的情況不理想,確實是自己的用心不足,沒有考量到班員的反應與需求,調整授課的內容,導致課程對於班員的吸引力逐漸降低,無法保持整體的磁場共鳴;再者當發現班員出席率出現狀況,沒有適時向當地壇主求救,請大家協助成全班員。
每週課程結束之後,自己都會自我反省,寫下開班紀錄與檢討改進的方式,後來發現最大的障礙是語言上的溝通。
班員都是講英文與少許的廣東話,而配合自己帶動的道親,同樣是講英文與廣東話,導致很多臨場的帶動與反應,受限於口語表達,感覺上綁手綁腳,無法得心應手的發揮。
歸根究底還是自身準備得不足,明知孩子們都是講英文,卻沒有做好功課,誤以為自己可以臨場發揮,光靠信心就能夠搞定,後來發現書到用時方恨少,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再者心裡有先入為主的期待,明明自己有強烈的意願,想要進大陸開展,為何上天執意要我到西方國家呢?
有疑問在心底,導致自己沒有全心的投入,又是人心的慣性作用,沒有放下主觀意識,心態上仍有我執我見,沒有做到全然的配合上天。
曾經在大四那年想要當神父,曾經中學時第一次跟父親到教堂做禮拜,聽到唱聖歌,感動的掉下眼淚,曾經看過一部影片『黑袍』,敘述耶穌會神父發心到印地安人區開荒傳教,為他們犧牲奉獻的精神而流淚,曾經最景仰的人是史懷哲醫生與德雷莎修女,曾經想過前世是教會的神職人員。
可能是跟西方國家曾經有過很深的因緣。
可能是比較理性,思考路線比較適合跟西方人溝通。
可能自己是那種越挫越勇的人,面對壓力與挑戰更能激發出自身的潛力與動力。
可能是自己想太多─JUST DO IT.
無論如何還是相信上天、相信愿力。
今天從夏威夷飛回台灣,已經坐了八小時半的飛機,還有兩個小時就抵達台灣,結束了三週訪美的行程,明天要飛回馬國,配合新山區的成長營。
今年過了五個月,未來五個月內,將有馬國、台灣、泰北三國的營隊,『再接再礪』是最直接的鼓舞,激勵自己要向前看,告訴自己以正向積極的信念與行動,帶動自己與夥伴們創造出全心的成長性。
6/5/2009 10:27:58 A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