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當絲絲得知王偉忠製作人,這位對眷村有著濃濃感情的編導,要與賴聲川導演的
「表演工作坊」首次合作台灣的第一齣眷村題材的舞台劇「寶島一村」,
我就搶著時間前去購票!
怎能錯過呢?戲裡頭的要角有我的好朋友「時一修」,更要買票捧場啦!
這個月中,我跟同事們就要去國家劇院享受這齣好戲的魅力了!
但是最讓我想不到的是,兩廳院出版的雜誌「PAR表演藝術」,
透過之前誠品好讀的編輯找上了我,要請我寫一篇有關眷村菜的美食記憶。
絲絲是眷村子弟,所謂的「外省第二代」,我對眷村菜自是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在Cooking Studio的活動中,我也曾自告奮勇煮起了50人份的「家常麵疙瘩」、
「肉絲燜麵」與「茄醬拉麵」,之後我還打算在2009年做一場「家常炒餅」,
如果可以,我想促成活動中的「眷村菜系列」,不斷跟讀者分享眷村的好菜色。
絲絲先跟各位分享我的這篇文章,
跟先前幫「巴黎藍帶廚藝學校日記」寫的推薦文一般,
您在雜誌上看到的會是精簡版,完整一字不刪版在這裡喔!
請各位笑納。
當然,更棒的會是,趕快去買一本這一期的雜誌,才是最捧場的啦!
…至於那「寶島一村」的票,早就賣光光囉~~~
PAR表演藝術雜誌(2008年12月號 第192期)
封面主題:竹籬芭內的記憶,時光沖不散的情懷
關於眷村的二三事
因著特定時空背景形成的眷村,包容了來自中國大江南北的遷徙族群,不同的飲食風格,亦隨著移居而在眷村生成多樣性的飲食文化。「食」在眷村,與其採取歷史考堀的條理闡述,更適於從個人嗅、
味覺的感官回憶勾勒。
本刊特邀於誠品書店信義店飲食區主持、
策劃「Cooking Studio」的李絲絲,
撰文回顧眷村多元混搭的飲食生活。
【南米北麵一家親,家常創意在地情】
「眷村菜,我的美食記憶」
誠品信義店飲食區Cooking Studio策劃主持 李絲絲
今年雙十節前夕,趁休假偷空,在近午時分到了內湖康寧路,
回到1972年到1982年間,兒時曾住了十年的眷村。
我先逛老菜市場,再回到老家原址,特地做一趟懷舊之旅。
唸國一時,全家在改建前就搬離了那裡,至今已超過二十五年,
再重遊舊地,心中複雜情緒升起,充滿感動、新奇與懷念;
放學一定要走的田梗路,現在已是車流穿梭的街道。
那蓋成魚骨狀的,破落卻有味兒的眷村低矮房舍早已不復見,
約莫是十年前,改建成十二層樓高的國宅大廈社區,
於是當年的「警智新村」變成了高聳的「警智新城」。
二十幾年前,內湖這兒是好幾個眷村的集中地,我家住「警智新村」,因為父親是軍職外調的警政署公務員,鄰近如「清白新村」、
「憲光新村」、「內湖二村」等,通常也是依軍種分配房舍,
讓當時離鄉背井來台的外省軍人與眷屬有個安身立命之處,
如今台北市的眷村皆已拆遷重建了。
我看見社區一樓外排住戶門前都插著國旗,如今看來蔚為奇觀。
「哇!這插國旗的傳統還在呀?」,我馬上拿起手機拍下插旗的其中
一戶,那是經過整編後的門牌,也是小時候,最接近我家的門牌號碼。
我很怕裡頭的媽媽出來趕人,這怪怪女生在她家門口亂拍什麼?
這時候從這戶人家飄來一陣菜香,是「辣椒豆鼓炒小魚乾」的味道,有點嗆,但卻香到不得了,瞬間,腦袋裡的眷村菜香記憶全回來了。
眷村,記憶裡頭什麼東西都很濃!
人情味濃、菜香味濃、隔壁山東杯杯跟老伴吵架聲,嗓門大、
鄉音濃…….。
我難忘除夕晚上守歲看電視特別節目,打著瞌睡撐著眼皮到凌晨零點正,家家戶戶鞭炮聲大作!霹靂啪啦讓人又驚又喜!
這時候可是眷村小孩最亢奮的時刻!翌日大年初一,
媽媽準備了包著「五角銅板」的水餃,這是吃元寶討吉利,
我又怕又愛的期待能「喀蹦」咬到那吉祥元寶;
到了元宵節,拿著「自製奶粉罐燈籠」,跟著手舉「自製竹筒火把」的鄰居大哥哥去村旁小山坡「探險」,
時間晚了,整群小孩又被各家媽媽們拿著竹鞭藤條追打,呼叫回家吃「自製酒釀湯圓」……。
關於眷村菜,我的記憶與我的形容,就是「族群融合」。
沒問題的,眷村菜裡頭什麼食材都能完全搭配融合,好吃得很。
父親河南舞陽、我媽屏東恆春,我爸四十歲時歸鄉夢已幻滅,
經人介紹娶了十七歲不會說國語的母親,所以我是融合過的外省第二代「芋頭番薯」,那時候好多家的小孩都是這樣「混合」的,
江蘇混台南、山東混客家、湖北混阿美族……,
「南腔北調」沒一個有問題。
對照在食物的記憶上可就精采了,我爸愛吃麵、我媽沒飯不行,「南米北麵」的差異也沒什麼衝突,我媽很自然的都會學著做。
(老舊眷村"警智新村"變成高聳矗立的"警智新城"了)
當時鄰居媽媽們互相切磋廚藝是免不了的,眷村房舍巷道窄,
廚房對廚房,這也是負責相夫教子的眷村媽媽們社交的重要空間。
隔壁孫媽媽利用借醬油的時間到我家學一道「桂竹筍炒肉絲」,
或「台式炒米粉」,我媽也會利用借麵粉的空檔學走對門趙媽媽的「豆沙鍋餅」,眷村小孩多,每一家的孩子絕對不是只吃自個兒家的飯菜長大的。「黃媽媽叫我留下來吃飯,我覺得黃媽媽煮的魚比較好吃….」
然後,賴在黃媽媽家的我,還是又被我媽的吆喝聲以及竹鞭請回家。
以前不會懂什麼是外省菜、本省菜,在物資不豐的年代裡,
眷村媽媽張羅一家大小的食衣住行,就地取材變化出許多便宜菜色,
能餵飽孩子們實屬不易。
現在滿街的北方小餐館裡,水餃、鍋貼、蒸餃、烙餅、捲餅、餡餅、
蔥油餅、小米粥、麵疙瘩都能吃到,每回嘴饞想貼近記憶時,
就會自然跟隨著這簡單的美味。
(絲絲的家常麵疙瘩)
就像「麵疙瘩」,我很會做「家常麵疙瘩」,
這是傳承自我母親的拿手料理中,最有把握的麵食,
以肉絲、乾香菇、乾蝦米、小白菜為炒料基調,再利用大骨高湯底,
將調好的稠麵糊一一用筷子撇下鍋煮滾即成,「疙瘩」若不喜歡太大,細條狀撇下鍋就成了「撥魚兒」,盛到碗裡再舀上一匙豆辦辣椒醬或是來兩根剝皮辣椒配著吃,全家都認為這是最經典過癮的家鄉味,能吃飽又便宜;我甚至在目前的工作-誠品書店的Cooking Studio裡,示範過這道眷村美食,把這道好吃的粗食發揚光大,讓大夥兒吃得滿意又飽足,另外也做過「茄醬拉麵」、「肉絲燜麵」,原味重現的感動,
就像我回到兒時眷村懷舊過往一樣的令人內心澎湃!
(絲絲---茄醬拉麵,先炒茄子與絞肉)
南北口味的混搭、本省外省的融合,眷村媽媽對食物的錙銖必較,
成為道道美饌,這也是最了不起的「創意菜」呀!
就拿「絞肉」來說吧!跟豬絞肉一起入菜的美味,
記憶中我吃過與玉米、梅干菜、蘿蔔乾、醬瓜、茄子、雞茸…..
等搭配的絞肉料理,不能遺忘的的當然還有絞肉名菜「螞蟻上樹」,
除了食材便宜、好吃下飯,那垂涎的記憶始終印在腦海裡,
餵飽全家人就是目的,那時候誰管本省或外省呢?
半年前因為要取材找廚藝示範的靈感,跑了幾趟「信義公民會館」,
它就是被保存下來的「四四南村」,在民國三十七年的台北第一個眷村,因為離我們書店很近,又具眷村文化歷史的代表性,
當我摸摸眷村圍牆、看看紀念文物,每每都倏自地感動到不行;
操場邊還有個「北中南餐廳」,重現眷村菜原味,上回遇整修沒吃到,無妨,下回我一定要去品嚐。
(絲絲--肉絲燜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