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2 10:22:13| 人氣1,526|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是翅膀、靈丹、遊樂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電腦小畫家繪圖/關魚/2002)



★★★★★★★★★★★☆☆☆☆☆☆☆☆☆★★★★★★★★★★★

還寫詩嗎?
星星眨著眼問我。
 
我的眼睛望向深邃的天際,巡邏過獵戶座的三星腰帶、仙后座的M型雙峰、仙王座的船型彈頭,停頓在原該有月亮卻只剩圓盤暗影之處。
 
不成群的文字在陰晴圓缺的後面排隊,每逢瑣事插隊,便就地解散。

意念誕生的數量除以生活速度乘以閱讀平方,不完全等於靈感。

 
還寫詩嗎? 
我自問自答:「加減打字吧,哈哈。」
 
 
                   關魚,初稿於2005/12/7

★★★★★★★★★★★☆☆☆☆☆☆☆☆☆★★★★★★★★★★★



睡前看到鴻鴻寫的「創作筆記──詩是一種對抗生活的方式」,結尾說:「寫詩從來不是在我生命中最好或最壞的時刻,但是卻得以幫助我徘徊在這些時刻當中。它給予的遠超過我所期望的。」

忍不住自問,詩對我而言是什麼呢?寫詩對我而言又是什麼呢?

從國小五年級開始模仿課本寫詩至今,我的詩齡算起來已二十三年了,中間曾有幾年是沒寫出任何一首詩的,但體內的文字慾總會在擱筆許久後蠢蠢欲動,有時寫詩的慾望會如漲潮般襲來,卻不是每次都能如願宣洩,畢業進入社會工作後尤其明顯,於是我在「關於詩歌」裡描述:「詩是現實的,不自由的心寫不出;詩是自由的,太現實的人抓不到。」

七、八年前曾有位朋友看了我寫的幾首詩後說:「你寫的東西不算是詩。」忘了當時怎麼跟他討論詩的定義,幾年後我將對他那句話的感言寫成「這不叫詩」。坦白說,所謂的詩,對我通常是種精簡的表達方式,只要能精準地表達出我心底感受就夠了,所以我的詩大部分不像用寫的,比較像「用抓的」,把腦中閃過的字句和靈感抓下來。我在乎的從來不是文字形式的定義,而是文字乘載的感覺,能否如「找一種詩」說的:「怎麼敲,都在迴音精確的位置。」

當感受和文字無法精確密合,我體內寫詩的慾望就會被詩神打回票,演出「今夜,我想寫一首詩」裡那種「詩就是不要讓你寫」的情況,但詩慾又是種很難搞的東西,有時明明處在寫不出或寫不好的狀態,它卻如「詩格分裂」般,硬要用唱反調來吸引你的注意,甩都甩不開。於是兩年前為回應隱匿「出嫁與出家」而寫的「寫詩和寫實有什麼關係?」,我忍不住說:「寫詩比結婚更需要,良辰吉日。」

既然詩這麼難搞,為什麼要寫呢?

因為詩對我而言,有種非常神奇迷人的力量,有時像是可以帶你遨遊宇宙各地的翅膀,如「遠方」、「飛翔,是永不靠岸的俯泳」;有時像是能夠治癒百病憂愁的靈丹,將難過悲傷化成詩句,它們就能因為躺在紙上而離開自己的胸口,如「二十歲的美麗與哀愁」、「俗世混沌」;有時純粹是個文字趣味和創意排列的遊樂場,如【藏頭詩】之「寶石的遊戲」、「我要阿公帶我回家」;有時又像一個跟你對話的知己,在來回問答之際讓我逐步解開對生命的疑惑,如「人生幾何」、「城市女子,不知該笑,或者哭」、「比吃喝拉撒睡更重要的事」。

甚至有時我會覺得,詩的本質是一種魔法,如我在「恍惚的詩意,一二三」裡描述的:「…請流放一首詩給海洋。如果詩夠美的話,海洋會用浪潮送它回岸,讓啞掉的人魚公主即使離開海洋,也能重新發出,聲音。」


詩是萬種思想,可以是夢想、冥想、感想、幻想、追想,當然更可以是理想。


五年前「關魚詩歌」新聞台開張首日,我在留言版的公告寫著:

「或許你寫詩,或許你不寫詩,我都相信你體內有詩的存在。」


此刻,我問自己體內的詩:

「你是一種對抗生活的方式嗎?」

彷彿可以聽到它笑著回答:

「我就是你的生活,是你對待人生,和活著的方式。」


 

關魚,2006/10/12


 

批ㄟ司萬

一九九九開始大量上網前,我讀過的詩集屈指可數,第一次知道鴻鴻這個詩人,源於到純十六影展看過他導演的「三橘之戀」,還寫了「【影詩】旋轉,在橘藍色的台北」參加徵文,因此賺到一張純十六影展的電影配樂CD。

創作筆記──詩是一種對抗生活的方式/鴻鴻
http://blog.yam.com/hhung/archives/1112111.html


批ㄟ司兔

本文引號裡的詩名都是我過去的詩作,看部落格的版本可連結到各篇:
http://blog.yam.com/aboutfish/archives/2285712.html

延伸閱讀:土製炸彈與詩的反抗/OJ‧寫詩有什麼用
http://blog.yam.com/oj2006/archives/2212894.html

台長: 關魚
人氣(1,526)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藍月
感動於此種生活方式^^
2006-10-12 16:40:43
版主回應
謝謝。
2006-10-13 00:49:00
鴻魚
詩!就像眨眼的星光,遙遠、迷朦但卻不熄。點爍成續斷的字句,但卻有意念的空間介面,可以補填;可用意想的假藉;明白延續到沒終點的底站。
有詩心的人沒有眼界,總可穿越意識的藩籬限界!
詩!就是這麼美!是種不透明的謬思穿越!
2006-10-29 08:58:15
版主回應
>>有詩心的人沒有眼界,總可穿越意識的藩籬限界

我喜歡你寫的這句話,這是真的,詩沒有疆界。
2006-10-31 00:50:41
黑木鱼
请回复邮件,有诗歌希望请教
2007-02-01 20:39:18
ajf.ogt
gkbkjgbkgk
2007-05-25 18:57:57
北藝大戲劇系
你好~~都是喜歡鴻鴻的朋友,跟你推薦一齣很棒的新戲--歌德.浮士德。是鴻鴻老師所執導的新戲喔!希望有空可以來看戲!
 
一個人如果擁有超能力,他會如何改造世界?
就像所有經典鉅作一樣
歌德的《浮士德》和我們的時代息息相關
政治、戰爭、愛情、科學、建設……
導演鴻鴻與北藝大師生挑戰歷來公認最難搬演的《浮士德》二部曲
以魔幻寫實手法開啟當代劇場的全新視野。
浮士德是西方最為著名的寓言,其中最高的成就是歌德撰寫的《浮士德》二部曲。《浮士德》是一齣融合哲學、神學、文學、政經、科學、愛情、與神怪的皇皇巨著,是「人世戲劇」(teatrum mundi)的最佳代表。其中心靈革命與社會實踐,感官之愛與藝術之美,共同組成平衡的生命觀照。第一部發想於歌德24歲,描寫的是與魔鬼訂約的學者浮士德恢復青春,與一位少女戀愛的經過,描寫的是個人的小世界;第二部則完成於歌德82歲高齡,描寫的是浮士德走向大世界,進入政治領域、參與科學研究、與古希臘美人海倫戀愛生子、領軍作戰、最後並投身移山填海工程的理想國建造,場景上天入地、情節高潮迭起,內容也充滿智慧。
今年五月,台北藝術大學師生將挑戰歌德《浮士德》原作。曾經和NSO合作執導歌劇《浮士德的天譴》的導演鴻鴻,這次再接再厲,將第一部濃縮為序幕,而主力放在以音樂、舞蹈、影像、光影戲等多樣化的劇場手法,表現第二部的豐富內容,試圖以當代觀點,凸顯歌德原作與當前世界問題的共通之處。從愛慾執迷到淑世理想,從美伊大戰到樂生事件,都在歌德的文本中歷歷如繪。觀眾不但可以具體瞭解這部曠世經典,也是透過歌德的哲人眼光,反思當前我們身處社會的好機會。
演出時間2008年5月16、17、23、24日 7:30 pm
2008年5月17、18、24、25日 2:30 pm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
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票價:450元
兩廳院售票系統http://www.artsticket.com.tw
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演出行政組02-2893-8772
20人以上團體購票優惠請洽02-2893-8772 【演出行政組】
開演前50-10分鐘,在關渡捷運站前站有觀眾專車接
2008-04-25 17:18: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