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09 15:40:35| 人氣1,2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音樂會劇場《老殘‧印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777日,周五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誠如主創者、編導張安婷所言,她這幾年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博士班攻讀期間,所研發創造的「音樂會劇場」形式,顧名思義,就是結合了「音樂會」及「劇場表演」兩種形式的特點,既有古典樂手的現場演奏(這場演出主要是鋼琴、大提琴、長笛),又有劇場演員(徐華謙、張智一)的表演,兩相融合,又奏又演,不分主賓,擇取劉鶚(1857-1909)《老殘遊記》中的幾則故事,交織在現代的破牆補漆(有點影射諷刺當代的都更拆建政策)、沉睡的夢中神遊(老殘的幾則經歷故事,主要透過夢境閃回而表現)之間。

 

老殘(徐華謙飾)的幾則故事,主要是老殘驚夢沉船救溺而反遭攻擊、大明湖聽王小玉說書,以及偵破月餅砒霜毒死十三屍的懸疑冤案;現代的破牆補漆則是瀕臨拆除的老房舊牆,但是主人(徐華謙飾)仍雇請工人(張智一飾)來漆成灰色,即使工人提議既已要拆除,就別花工夫油漆了,但是主人堅持在拆除之前,仍然可以/應當照常上漆保新,導致兩人還因此有了一段近似名實之辯的哲學式對話,裡頭似乎潛藏著對當代都更政策的批判與無奈的譴責。

 

在這個「譴責」的意涵層次上,讓我聯想到《老殘遊記》曾被魯迅列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另三部為《官場現形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我是從主題上做聯想,編導則是從音樂上做聯想,將晚清小說和印象樂派鋼琴及管弦樂連結在一起,乍看乍聽之下,似乎很突兀,可是如果想像生活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西化新派人士,讀著中國傳統章回小說,聽著留聲機流瀉出來的西洋現代音樂,這畫面並非不可能(劉鶚和德布西,其實可以算同時代的人)。一百多年過去,終於有人試圖想像或重現這樣的跨文化並置交疊場景,對我來說,並沒有感到驚奇或突兀,反倒是覺得順理成章,不致於大驚小怪。

 

居間靈活勾連串接的,主要由張智一所扮演的敘述者/油漆工人擔綱,他的表演活靈活現,利用簡單的服裝變換,以及說話語調和肢體狀態的改變,自由而迅速地來去於角色之間,甚至還將表演的互動延伸至觀眾席及演奏的樂手們,並在他的引導之下,讓對表演較為生澀的長笛樂手,都能夠扮演幾個角色;可以說,將表演的舞台與空間都留給他了。

 

相對而言,徐華謙的表現只能算如常持平,在未使用麥克風的狀況下,他的音量經常被現場演奏的德布西(1862-1918)音樂壓得不易聽得清楚,再加上咬字雖然很努力,可是因為必須和音樂聲量抗衡,反而會將咬字不清的問題更放大;以前看他在別的劇場演出,因為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甚至可能認為是其聲音表情的特色,但是在這次的表演當中,卻反而成了較為嚴重的瑕疵;觀賞時,我身邊有好幾位觀眾都把身體及耳朵往前伸湊,希望能夠聽清楚他在說什麼,可惜成效不大。

 

這幾年,偶爾會在音樂會裡,看到主辦單位會想方設法,安排一些相應的、簡單的戲劇表演,夾雜在音樂演奏之間,總覺得表演的依賴性與裝飾性較高;而這次的《老殘‧印象》感覺較為一體,而不是誰依附誰,或誰拖拉著誰,各為主體、互為主體、共為一體,看起來都有,還蠻有趣的。

 

從現場觀眾的熱絡反應看來,應該有許多是表演者的親友,尤其是編導張安婷及三位音樂表演者(鋼琴江苙萁、長笛陳韵茹、大提琴孔仁欣)的,感覺上還是比較像是演奏廳音樂會的樣子,更像是親友會一般。大概對音樂會結合劇場表演略覺驚喜,所以感覺上給「跨刀來助」的兩位演員更多的鼓勵與喝采。

台長: 于善祿
人氣(1,22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