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29 00:01:42| 人氣3,4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郭沫若《屈原》閱讀筆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先從人物表中的兩個人談起,屈原和宋玉。表中寫明屈原年40左右,而宋玉為屈原之弟子,年20左右。但經查,在歷史上,屈原約生於西元前340年,投汨羅江而殉國約於西元前278年,而宋玉則是約生於西元前298年,卒於約西元前222年,《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也記載了:「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意思就是說,郭沫若(1892-1978)是透過戲劇想像的藝術手法,將兩人置於同一個時空中,即劇中年代,楚懷王十六年(西元前313年),因為如果按照歷史的話,這一年屈原應該差不多27歲,而宋玉則尚未出生。

 

郭沫若是治中國上古史的歷史學者,他肯定會知道這種年代考證與比對的正誤差異,他也寫過一些關於歷史劇的文章,根本不需要後世的末學小輩如我來指出這個問題。我想指出的是,歷史求真,戲劇求美,歷史劇呢?至少能夠合乎人性的邏輯,應該就算成立了。君不見今日穿越劇大肆盛行,主題不外乎爭權奪利、朝代興替、宮闈鬥爭、心機算計,歸根結柢,寫的就是人性與慾望。順道一提,最近(4月4日)即將在華視主頻道播出的《羋月傳》,應可參考一看(劇中也會涉及屈原、鄭袖、靳尚、宋玉等人物),故事的時空差不多就是西元前四世紀戰國時代,內容主要是秦楚之間的政治通婚(以求兩國和平)、征戰動亂,當然還有秦宣太后羋八子的傳奇人生。

 

順便複習一下戰國(西元前475年—西元前221年)形勢圖吧(http://120.101.70.2/history/history1/3-2.htm)——幾乎找不到一幅能夠一體適用的戰國形勢圖,每一幅多半都只能代表一個年代,畢竟那個年頭的國際局勢變化得太快了:



戲一開場,就是屈原透過〈橘頌〉,和宋玉討論亂世氣節、為人處世、典型夙昔、無處不師、生死磊落等道德論題,不只坐而言,更要起而行,著實不易,當勉力為之;對照劇中後來的宋玉,當然諷刺,嬋娟還罵他是「沒有骨氣的無恥文人」,想必也是郭沫若想對創作本劇時的某些文化人士所說的話。不只是作為全劇的主旨道德綱領,其實也是借古諷今之作。

 

該劇寫成於1942年的對日抗戰期間,同屬時局動亂的年代,中日、國共、敵友、官民、君臣、階級、世代之間,本來就有許多複雜的利益糾葛與立場衝突,大我與小我的價值取向,關係著個人或民族的生死存亡,誠如劇中屈原所言:「太平時代的人容易做,在和平裡生,在和平裡死,沒有什麼波瀾,沒有什麼曲折。但在大波大瀾的時代,要做成一個人實在不是容易的事。重要的原因也就是每一個人都是貪生怕死。在應該生的時候,只是糊里糊塗地生。到了應該死的時候,又不能夠慷慷慨慨地死。一個人就這樣被糟蹋了。」(《中國話劇百年劇作選》,卷四),頁430。)

 

另一個借古諷今之例,就是屈原被南后鄭袖誣陷之後,第一時間對楚懷王沉痛地說:「大王……你要多替楚國的老百姓設想,多替中國的老百姓設想。老百姓都想過人的生活,老百姓都希望中國結束分裂的局面,形成大一統的山河。」(《中國話劇百年劇作選》,卷四),頁447。)很明顯地,這是郭沫若借屈原之口,在向當時的蔣介石痛陳。

 

蔣在1927年實施清黨措施,郭沫若當下就在《中央日報》副刊發表聲討蔣介石的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指出「蔣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紳、貪官汙吏、賣國軍閥、所有一切反動派——反革命勢力的中心力量」,是「一個比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張宗昌等還要凶頑、還要狠毒、還要狡獪的劊子手」。之後隨即加入中國共產黨,遭蔣通緝,而流亡日本十年。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郭沫若被取消通緝,返回上海,並至南京拜謁蔣介石,事後發表文章歌頌蔣介石;幾個月之後,接受擔任軍委會政治部三廳廳長職務,集結諸多抗日文藝名流,從事抗戰文化運動。1940年,郭沫若在《新華日報》再度發表批蔣言論:「連話都不如老百姓說,那是很危險的。反之,能代表老百姓說話的,那力量是比長江大河還要大」(和前引劇中屈原所言,精神相同),繼而遭到免職。郭沫若想必也將此意寫進劇中了,張儀和南后向楚懷王建議文章家不要干預政事,楚懷王立刻禁止文章家談政事,若有人談,則逮入東皇太一廟中,這應該都是有所影射的。

 

郭沫若安排了靳尚這個角色,有點將其小丑化的處理,尤其是讓其語言囉嗦、兜圈子、沒有重點,看起來有點像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裡的Polonius(Ophelia的父親),讓緊張嚴肅的劇情,有點舒緩。連南后鄭袖都受不了他的囉嗦,幫觀眾說出心裡感受,有點後設的味道。另外,也藉由靳尚的囉唆,讓他可以擔任一些報信者或前情提要的功能,如南后陷害魏美人、來到橘園報知屈原欲非禮南后等(刻意留住群眾,訴說此事,像個放送電台)。

 

不過說到囉嗦,或許郭沫若這個劇本自己就有一些寫作技巧上的囉嗦。時常會讓劇中人(不只有靳尚)重述前情,總讓人覺得有拖沓之感,而不像史詩或詩意的重覆與累積。譬如靳尚才剛說完屈原想要非禮南后,子蘭又對嬋娟說一遍,中間只隔著鄉里鄰居為屈原招魂而已,眾口鑠金的成分比較大。其餘如:嬋娟像釣者描述屈原自宮中受陷返家之後的情形、釣者則向嬋娟描述宮中準備以《九歌》餞行張儀的情形、釣者向屈原描述事發之後的宮中談話情形(張儀的巧言令色)。

 

郭沫若在劇本中,一直透過角色的聽、說、見、信,來營造角色的性格與戲劇的衝突,有的充當報信人(如河伯—釣者、衛士甲),有的只是聽到沒看到(經由轉述,但凡是一經轉述,就可能被有心人士加油添醋,譬如南后對嬋娟說屈原溺死了),有的是巧言讒語(以南后及張儀為代表),有的是說了可是對方不聽(即忠言逆耳,不用舉例了吧)等等,大致可以概括為「眼見為信」(看到了才相信)、「信以為見」(相信才去看)以及「混淆視聽」等三類。這似乎也與歷史學家的學術性格吻合,歷史主要分為史料與史觀,史料求真求實,史觀則憑各自的學術涵養與視野,看的出來,郭沫若是把部分上古與春秋戰國史的史實與爭議,透過戲劇形式的想像(基於合理的想像),提出以古喻今、借古諷今的詮釋。

 

劇分五幕,郭沫若在每一幕都嵌進至少一篇屈原的作品,像是劇本首尾呼應的《九章》〈橘頌〉、本欲為張儀餞行的《九歌》排演、鄉里鄰人企圖為屈原招魂的《九歌》〈禮魂〉、藉以自況的《九章》〈惜頌〉,以及最有名的仿《天問》之作〈風雷電頌〉,屈原於此大爆發(總有人說〈風雷電頌〉仿莎士比亞的《李爾王》,但郭沫若則自承是受《天問》詩句「薄暮雷電歸何憂」所啟發,想要比照表現那種意境);另外像嬋娟、鄭詹尹等角色,都各自有其典故出處,嬋娟出於《九歌》〈湘君〉:「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鄭詹尹則出於《楚辭》〈卜居〉中的太卜鄭詹尹。這些隨手捻來的例子,都是郭沫若夾史夾文入戲的藝術處理,有點密碼書寫的感覺,只是這些密碼埋得都不深,其意也不在此。

台長: 于善祿
人氣(3,4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