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20 17:33:54| 人氣40,3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筆記:布雷希特的史詩與疏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史詩劇場(epic theatre)

從幕尼黑時期(1922-1924),布雷希特便開始發展「反幻覺主義」式(anti-illusionistic)的劇場理念,並從寓言結構的形式中襲取戲劇編寫的技巧,這些都成為後來史詩劇場理論的基礎。所謂劇場裡的幻覺,就是把不真實與不存在的事物,當成了真實存在,在這一刻,觀眾為戲劇所吸引,各自的差別性消失,而形成一個共同的心理狀態、共同的人格,這就是戲劇所造成的幻覺,一種真實的幻覺,這種劇場就是布雷希特所謂的「亞里斯多德」式(Aristotelian)的劇場。

布雷希特借用「史詩」(epic)這個詞語(在他之前,已經有皮斯卡特進行了這方面的演出實驗,嚴格說來,布雷希特算是史詩劇場的發揚光大者),來區分他的作品與「戲劇性的」(dramatic)或亞里斯多德式的不同,因為戲劇性劇場不但讓觀眾變得被動,也導致戲劇事件的固著(fixation)與不可變異(unchangeable),再者,布雷希特相信就是那些戲劇性的劇場幻覺手法,使得許多傳統價值和行為模式恆常不變,因為觀眾只能觀看,卻無法參與行動。

布雷希特在闡述他的理論時,簡單地將戲劇性劇場和史詩劇場做個對比,布雷希特所提倡的史詩劇場將觀眾視為一個重要且積極主動的角色,當他在劇作中安排了許多娛樂歌舞的場面時,無非是在提醒觀眾要保持批判與客觀的頭腦,要達到此一狀態的方法就是「疏離」。

疏離效果(德文Verfremdungseffekt, 英譯alienation effect),又譯「陌生化效果」、「間離效果」

這個方法是要使戲劇中的事件、動作與角色變得陌生、奇怪之後,有效地造成一種審美距離,使觀眾在看戲的時候可以保持批判與客觀。雖然布雷希特在早期就有相關與類似的觀念,但是他直到1936年才確切地提出這個術語。

布雷希特在建構他的理論之初,首先假設了華格納歌劇的催眠效果是錯誤的,這讓觀眾退化成一個完全被動的角色,如此一來,觀眾就無法將劇場內的看戲經驗轉化到劇場外的實際行動,布雷希特想要建立一套介於觀眾、劇場與社會之間的新的劇場模式,好讓觀眾知道,劇場裡頭所表演的是現實的反映,並不是現實本身,真正的社會問題在劇場外頭,並不是在舞台上頭。

布雷希特採取了許多手法,無非就是要讓觀眾與戲劇的共鳴(empathy)情緒產生「短路」的情形,像是將伴奏的樂手置於舞台上、使用劇情提點的佈告牌、台詞與歌曲分開處理、整齣戲被切分成許多片段(切分的方式包括歌曲、簡短的演講詞或是視覺裝置)、快速地轉換時空場景、使用幻燈片、故意讓舞台技術執行過程裸露、演員對演出內容進行嚴厲的批判、避免情緒投入的共鳴、使觀眾對於戲劇動作保持客觀等等,這些做法無非就是要反華格納式的歌劇,這也是布雷希特最初在講求戲劇的陌生化效果時,所進行的一些嘗試,他的目的在於建構一種新的戲劇風格,即演員是在展示角色的行動,而非認同其所扮演的角色,我們也可以說這是一種「非亞里斯多德」式(Non-Aristotelian)的戲劇。

有人認為布雷希特的理論是指要讓觀眾從頭到尾都保持客觀的疏離,但實際上,布雷希特是在巧妙地操縱審美距離(aesthetic distance),讓它時而投入劇情之中,時而跳出共鳴反映之外,迫使觀眾做審美經驗的主控者,在這不斷的進出之間,會形成共鳴與疏離的張力動能關係,進而產生觀念的轉移。

到布雷希特去世之前,他還是不斷地在修訂他的理論觀點,他甚至認為:與其說他的劇作是「史詩劇場」,不如說是「辯證劇場」(dialectical theatre)。布雷希特對於劇場中的權力結構進行重新配置,在二十世紀初的新時代中,傳統亞里斯多德式的共鳴戲劇美學已不能反映人們對環境的新感受,必需採取陌生化與疏離手法處理劇場與社會、舞台與觀眾之間的關係,讓觀眾清醒地意識到「第四面牆」的荒謬存在,並破除舞台假定性的劇場幻覺主義,讓觀眾在劇場中取得新的主控權。可惜的是,他去世時年僅58歲,尚未能將劇場中的「史詩」與「疏離」,突圍到劇場外的「行動」與「革命」。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0,37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