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23 11:40:55| 人氣2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年輕企業的資本歷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資本力量組合産業的爆發式增長



今天,比亞迪(1211HK)已經是一個年産值40億元,利潤8億多,員工接近2萬人的全球二次充電電池“老二”。他的歷史只有9年,香港的分析員曾經感慨:香港工業龍頭股德昌電機(179HK)做了家族2代人,經歷40年耕耘,才達到每年10億元盈利。德昌達到的成就,比亞迪10年便做到。

新一代的企業家充滿了創業的激情和快速成長的魔方,雖然少了上一代很多故事性和曲折的歷史,但還是有很多精彩的場景片斷,我們眼中的王傳福只有38歲,但已經是在國際電池市場呼風喚雨的人物,包括傲慢的世界電池老行尊日本索尼、三洋都對他警惕三分。

比亞迪(1211HK)在電池領域有強悍的市場控制力,2000年,王傳福掌握了鋰電池核心技術,一出手就把價格從日本人壟斷的8美元拉倒2.5美元,2年時間搶到全球23%市場。

2003年比亞迪(1211HK)收入的83%來自於電池,比2002年增長接近3倍,電池業務也提供了公司利潤的9成多,維持了一個穩定的主營業務結構。在此基礎上,才有汽車專案,也有了電動車的夢想。

在産品和現金流結構穩健的前提下,我們也可以看到另一個成熟的結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目前,創始人王傳福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27.84%,非執行董事呂向陽持股19.97%,執行董事、副總裁夏佐全持股6.10%,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公司持有8.30%,副總裁楊隆忠持股3.84%。這5個股東都是法律意義上的“一致行動人士”, 王傳福表哥呂向陽也是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公司創始人、控股84%。按此計算,累加股權達到66.05%(其中11.49%是呂向陽持有的比亞迪公司內資股),比亞迪(1211HK)被牢牢掌控在一個家族爲主的管理團隊手上。

餘下的股份都被國際基金吃掉,老奸巨滑的國際基金巨頭The Capital Group持股14.98%,富達基金FMR GORP 持股11.97%,MATTHEWS持有4.97%,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持有4.94%,JP摩根持有4.86%。基金掌握了比亞迪(1211HK)41.72%股權。二級市場上留給散戶的相當少,也反映出國際基金對比亞迪的愛好態度。

大機構持有股份帶來穩定的市場股價,和相對高的股價支援,這是很多公司希望的。

而我們往前看,比亞迪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在股權上變化“大王旗”的企業,從1995年王傳福創業開始,9年時間,股權變動超過7次,而且其中數次是大動蕩。

細細看來,每一次股權變動都是比亞迪(1211HK)成長過程的轉折,我們可以順著股權的變化,換一個角度看比亞迪,這是真實的比亞迪,一個善於變化的企業。

創業

1995年2月10日,王傳福在深圳龍崗創建比亞迪實業公司,主要是開發、生産電動工具用的鎳鎘、鎳氫電池,註冊資本450萬,三大創始股東是深圳冶金礦山聯合公司、廣州天新科貿實業公司和深圳麗達斯貿易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4.4%、31.1%、4.5%。這是一家私營企業。當時,王傳福個人股本很小。

王傳福1987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物理化學系,1990年取得北京有色金屬總院物理化學碩士,研究金屬及電池,本人就是電池專家,1993年被有色金屬總院派往一家合資企業---深圳必格電池廠當總經理。1995年,王離開比格後創辦比亞迪。

後來的很多報道都描寫英雄一樣說王傳福向表哥、朋友借300萬創業。其實在初創的比亞迪中,廣州天新就是王傳福表哥呂向陽的企業,呂向陽和太太張長虹一起持股84%,呂向陽的胞弟呂守國持股3%,王傳福持股10%,按照廣州天新持股比亞迪31.1%計算,王傳福當初在比亞迪只有3%多的話事權,可以說比亞迪當初並不是王傳福的。深圳麗達斯貿易有限公司的股東是李金榮和劉軍,和王傳福也沒多大直接關係。

增持

到1997年10月,大股東深圳冶金礦山聯合公司出局,把股份轉讓給廣州融捷、王傳福、創業夥伴夏佐全,新公司股東變成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公司(34.4%),廣州天新(31.1%),王傳福(20%),夏佐全(10%),深圳麗達斯貿易有限公司(4.5%)。

我們要注意的是,廣州融捷投資管理集團公司也是王傳福表哥呂氏家族的。由呂向陽、呂守國、張長虹、呂天壽等人持股,呂向陽持股84%,其餘人各持4%。以此看來,呂氏家族在比亞迪中的股份超過了65%,處於絕對控股地位,和呂氏家族關係不大的深圳麗達斯貿易有限公司只有4.5%。

股權大局已定,1998年1月,股東們商量好開始大規模增資,廣州融捷出資1655萬,王傳福個人出資640萬,夏佐全個人出資255萬,把比亞迪註冊資本擴大到3000萬元。增資是很多企業股東重新洗牌的手段之一,玩得起的陪著大股東一起玩,玩不起的很快被稀釋股權,而且,一旦放出棄權牌,很快會被清場出局。這次增資後,廣州融捷持股達到60.33%,王傳福增加到24.33%,夏佐全還是10%,廣州天新持股降到4.67%,深圳麗達斯屬於打出棄權牌的人,持股一下子降到0.67%。我可以看到,王傳福已經到達第二大股東的位置,廣州融捷是龍頭老大。

同時,比亞迪實業和王傳福太太李紹華各持股40%和29.5%成立深圳裏比電池有限公司,開發鋰電池。2001年6月6日,更名爲比亞迪鋰電池公司。

收購

王傳福的比亞迪實業公司在1999年已經有4.15億元營業額,純利達到4067萬元,淨利潤率只有10%,不算好。不過企業的總資産已經達到3.27億元,淨資産7206萬元。對一個只有4年歷史的新企業來說,已經足夠快,有足夠的實力。

2000年1月,王傳福開始收購之旅,首先是呂向陽的廣州天新出售持有的比亞迪實業公司股權4.67%,王傳福接手。廣州融捷隨後轉讓持有的比亞迪實業公司股份10.33%,王傳福再接手。

2000年,比亞迪實業公司營業收入大增至8.73億元,純利潤達到1.24億,純利潤率升至14%。總資産也躍升到8.15億元。

到2001年,最早的投資者深圳麗達斯貿易有限公司出售和轉讓在比亞迪實業公司中的註冊資本中所有權益,王傳福全部接盤。公司股東精簡到廣州融捷(50%)、王傳福(40%)、夏佐全(10%)。

這是三個一家人的股東結構,一起再根據各自持股比例增資比亞迪實業公司註冊資本達到1億元,這一次沒有人出局,股東們很齊心---做大比亞迪。

2001年比亞迪實業公司營業額達到13.05億元,純利2.1億,增幅接近1倍。

重組

到2002年3月6日,新的一輪股權交易再次開始,已經簡單的結構再次複雜化,我們有點疑惑,這已經不是正常的操作了,但很快,我們發現這些操作是爲2002年6月11日比亞迪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融捷和夏佐全分別將持有的23.55%和1.40%股權轉讓,王傳福獲得0.97%,呂向陽獲得8.72%,公司管理層獲得13.76%,三名個人投資者(戴常、古偉妮、賈言秀)共持有1.50%。

同時,廣州融捷、王傳福、夏佐全再分別把5%、4%、1%的比亞迪實業公司股權轉讓給呂向陽的太太張長虹、王傳福太太李紹華、夏佐全太太楊志蓮。此時,王傳福持股36.97%,廣州融捷持股21.45%,夏佐全持股7.60%,管理層持有13.76%。

比亞迪實業公司的股權搞掂後,比亞迪鋰電池公司也經歷了一系列股權變更,1999年9月的時候,比亞迪實業持有比亞迪鋰電池公司35.68%,王傳福太太李紹華持股26.99%,其餘25名股東持股37.33%。

2000年經過一系列交易,比亞迪實業退出鋰電池公司,股東都變成了個人:李紹華持股33.21%,呂向陽持股20.22%,王傳福持股0.91%,其餘25名股東持有45.66%。到年底,股東數目再增加到31個。

到2001年9月,李紹華退出,出售股權,王傳福很自然接盤,成爲持股32.91%的比亞迪鋰電池公司大股東,呂傳福排第二,持股19.82%。

在2002年4月比亞迪開始爲香港上市做準備,比亞迪鋰電池公司股東將90%權利以人民幣39元價格轉讓給比亞迪實業公司,價格雖然廉價,但比亞迪實業依此控股比亞迪鋰電池90%,完成了公司結構第一步重組。

這是一個應該故事很多的重組,有時候我們也會看不懂,2002年3月,廣州融捷、王傳福、夏佐全再分別把5%、4%、1%股權轉讓給呂向陽的太太張長虹、王傳福太太李紹華、夏佐全太太楊志蓮,到2002年4月30日,張長虹、李紹華、楊志蓮又分別將5%、4%、1%的比亞迪實業公司股權以人民幣3元價格轉讓給廣州融捷。

同時,廣州融捷又將19.97%比亞迪實業公司股份以39元人民幣價格轉讓給比亞迪實業公司股東。
到2002年,公司營業額已經達到22.9億元,毛利率有42%,純利達到6.58億元,純利率一下子高達29%,比上一年(純利率16%)猛增81%,有點不可思議,如何大大降低成本,看來王傳福和比亞迪有一手。

而在這一年,公司總資産已經躍升32億元,大漲153%,不過淨資産比上一年跌了23%,只有25.71億元。

2002年7月31日比亞迪(1211HK)在香港以H股形式上市,拿到2.1億美元(約16.34 億港元)現金,在一片低迷的市場中強勢出場,一周內股價就猛漲20%,8月底漲了40%,9月下旬已經漲了70%。

成長的奧秘

一個公司的股權交易狀況和這個公司好壞有關係嗎?我們如何看待這些複雜的內部交易?

很多媒體都寫過王傳福,都寫過比亞迪,還有寫過王傳福的神秘表哥—呂向陽,都說他們的團隊製造了成功的企業,呂向陽扮演投資者角色,王傳福扮演企業家,這是一個成功組合。

但是,一旦揭開其中的股權奧秘,沒有色彩的資本結構反映出一段經歷:結合了資本力量的産業資本,成長之迅速令人驚訝。而只有這種結合才有爆發式的增長,文章開頭,香港的分析師曾感慨香港工業龍頭股德昌電機(179HK)40年成就,比亞迪10年便做到。

可能,奧秘就在其中。

重新通過資本市場變現的比亞迪已經成長爲一個産品延伸到全世界的大廠,分析師預計2004年的利潤會超過10億元,這是一個可以擴張的時機。但在電池領域足夠強壯的比亞迪沒有吞併對手和壟斷行業,反而切入汽車市場,王傳福對媒體最新的說法是:5年內原計劃的電動汽車不可能賺錢。

10年前,王傳福擠進一個已經很擁擠但有市場的行業,通過技術、價格手段成長,今天,王傳福信心百倍投資一個未來並不明確的産品,也許這是有遠見的舉動。

但習慣通過幕後資本力量渦輪增壓、加速快跑的商業模式並沒有出現,一切都充滿了不可知。

台長: ALLEN
人氣(2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