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周發布的台灣高薪100指數,受到市場熱烈討論,可說是證交所編纂指數以來最熱門的一檔,由於證交所只公布十檔成分股,根據法人依編制原則估算,預期有台達電、和碩、聯發科、統一、遠東新、台灣大等20檔個股都是成分股。
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周發布的台灣高薪100指數,受到市場熱烈討論,可說是證交所編纂指數以來最熱門的一檔,由於證交所只公布十檔成分股,根據法人依編制原則估算,預期有台達電、和碩、聯發科、統一、遠東新、台灣大等20檔個股都是成分股。
台灣高薪100指數是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要求編制,目的在鼓勵企業將盈餘回饋員工,從國泰金喊冤未入列前十成分股,與上市公司透過各種管道打探是否擠進前100大來看,已達效果。
台灣高薪100指數日前公布前十大成分股,依序有台積電、鴻海、中華電、富邦金、中信金、台新金、兆豐金、南亞、中鋼、廣達。
而另外90家名單有誰,大家都在猜。法人依據編制原則粗估計算,台達電、和碩、大聯大、力成、瑞昱、可成、華碩、聯發科、統一、遠東新、台灣大、聯詠、F-中租、台塑化、正新、建大、訊連、台橡、中鼎、台化等,均列入前100大名單之中。
台灣高薪100指數是由證交所與銳聯資產管理公司(RA)合編,編制原則是依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的年報資料,篩選高薪、基本面獲利佳,剔除股價低流動量個股。高薪是指薪資、勞健保、退休金、其他員工福利費用,挑選出員工平均薪資高低排序名單。基本面獲利部分,證交所表示,RA在基本面篩選有一套計算公式,主要納入的參考條件,除了最基本面獲利情況,再加入現金流量、庫存、應收帳款、財務獲利指標,因此可以篩選出表現優異的企業。
成分股的權重上,基於編制台灣高薪100指數的目的是因希望企業替員工加薪,特別將100大成分股的權重高低,加入薪酬的成長幅度的條件,台積電挾著高薪、獲利佳、調薪幅度高等優勢,獲得最高的權重。
【經濟日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