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07 10:20:26| 人氣6,733| 回應7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們的那時此刻】:多少回憶,湧上心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楊力州是台灣紀錄片的天王導演,他的作品可以得獎,可以賣座,也可以讓上映廳數直逼好萊塢電影,這麼多的輝煌紀錄,在台灣紀錄片界大概無人能出其右。在金馬獎五十週年的時候,他受邀拍攝一部關於金馬獎五十年發展歷史的紀錄片,名為《那時此刻》,在金馬影展上播放完畢之後,他不願意讓這部電影的意義只有為金馬獎服務而已,所以在重新改裝與調整之後,如今正式登上院線,改名為《我們的那時此刻》。這片名其實別具意義,因為金馬獎再怎麼有代表性,都不足以為台灣電影下註解,真正能為電影下註解的,是熱愛電影的「我們」。

這本來是以金馬獎為主軸的電影,所以即使後來經過重新調整,但還是有很多跟金馬獎有關的訊息,還好沒有淪為歌功頌德、自我吹捧,而是用一種人文情懷的角度,客觀的翻開這段歷史,讓很多觀眾長了知識,包括取其戰地前線「金門馬祖」為名,成為金馬獎的由來,一開始是為老蔣總統祝壽而舉辦,後來終於逐漸跳脫鮮明的黨政色彩,成為一個具有專業性和代表性的電影藝術獎項,這些歷史陳述,加上大量的資料畫面,考證充分,處理起來不嚴肅、不無聊,而且把主題從金馬獎延伸出來,成為台灣電影時代的精華統整,更可看出宏觀格局。

這不只是紀錄片,也是歷史電影,他用影像紀錄與影音資料彙整的方式來為台灣電影寫歷史,以台灣的時代變遷為骨幹,從台語片講到國語片,從瓊瑤時代愛情電影、男性情懷的武俠電影,講到台灣退出聯合國最艱困的時期興起的愛國電影,以及「台灣電影新浪潮」的時代,大眾與藝文電影的文化現象,再講到港片崛起、台片式微,以及台灣電影票房復興,帶我們回顧台灣從戒嚴到解嚴、從沒落到繁華,幾十年的歷史變遷,許多珍貴的畫面以及電影人的訪談都可以看到導演資料整理的用心,不需要說太多道理,就可以讓我們感受到電影和時代的關係。

這應該是有史以來卡司陣容最堅強的紀錄片,你想得到、想不到的中港台(甚至國際)的電影明星、導演,以及幕前幕後的熟面孔,都透過訪談、資料片、電影片段等各種形式共聚一堂,桂綸鎂擔任的「說書人」角色,非常稱職的透過她那沉穩而迷人的嗓音來串起這些人物和故事,你無法預期在觀看的同時會有多少回憶湧上心頭,無論電影對你來說是藝術、是生活,還是純粹的娛樂,只要你經歷過某幾段關於台灣電影的年代,你都一定可以從裡面找到共鳴,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感動記憶。

本片最有趣之處,是他不只呈現電影從業人員的說法,同時也呈現「看電影的人」的說法,電影如果沒有觀眾就無法成為電影,所以有許多片段是以影迷為主要的訪談對象,用觀眾的眼光來陳述這些電影對他們的影響,這幾個影迷講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甚至比電影從業人員還「投入」,電影的魅力足以影響我們的生活,串連我們的成長軌跡,唯一遺憾的是這部電影的片長不足兩小時,當然會有很多東西沒有講到,所以會覺得「還沒看過癮怎麼就結束了,我還想看哪」!

因為電影篇幅有限,所以難免會「只講重點」,但「重點」如何定義,取決於導演的標準,加上一開始是以金馬獎為主要的切入點,所以我們會看到這部紀錄片的重心不可避免的仍然擺在「會得獎的那一派」,相形之下,像是《艋舺》、《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這些對現代觀眾影響較深的作品在片中只能淪為「過場」,沒有深入的被提及,這是有點可惜的事情。

其他像是早期神怪片、學生片,甚至同志片帶起的類型電影潮流,以及早在80年代台灣就做過3D電影,這些存在於我們記憶裡的東西,在片中並沒有被提到,還有近期周杰倫、九把刀等半路出家的導演竟然打敗專業導演,年輕世代的文化影響力非常值得探討,但在片中也沒有提到,這麼多「沒有提到」的東西其實都很難忽視,卻往往被視為次文化,不見得有被「很正式的」看見,其實台灣電影真的不是只有侯孝賢、蔡明亮、金馬獎,而是還有太多太多,多到即使再拍續集,做成「三部曲」,可能都還講不完,但無論如何,我都很感謝有這麼多精彩的電影帶我們經歷過這麼多的時代,有你們的陪伴,真的很幸福!

----------------------------------------------------------


*記得瓊瑤電影的時代嗎?那時候的林青霞正翻了!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黃梅調熱潮,當時有人看了好幾十遍。


*愛國電影時代,柯俊雄在《英烈千秋》的帥氣英姿。


*《悲情城市》裡面超年輕的梁朝偉,好懷念啊!


*劉德華得到金馬獎的珍貴畫面,在片中被重新找出來。


*桂綸鎂擔任「說書人」,用旁白講述這些珍貴歷史。


*《海角七號》是台灣電影票房復興的重要分水嶺。


*永遠記得,那些一起大笑、一起感動的電影時代…

台長: 馬來魔 (魔哥)
人氣(6,733) | 回應(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華語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五星級魚干女】:歡樂溫泉鄉
此分類上一篇:【你在那,好嗎?】: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動力

Fay
非常好看的記錄片,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超過看見台灣,喜歡電影的人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成長痕跡,太感動的一部電影!
2016-03-07 17:21:11
版主回應
真的很好看!我很少看到一部紀錄片是比劇情片還要高潮迭起的!喜歡電影的人一定更有共鳴。
2016-03-13 03:03:56
導演一定有自己的喜好,所以講他喜歡的東西多一點,但很多他沒有注意到的東西未必不值得談,我也和版主一樣,覺得很多當代的電影沒有被提到很可惜。
2016-03-07 17:29:13
版主回應
其實有很多年輕世代的東西是被刻意忽略的,這是上一輩的人常常出現的思考模式,希望我們成為老一輩以後,可以多欣賞新時代的東西,而不是只會在回憶裡打轉,回憶很重要,但是有很多「現在進行式」的東西,是不能視而不見的!
2016-03-13 03:06:46
咕魯
早在80年代台灣就做過3D電影?哪一部?原來台灣有這麼屌的時代唷~
2016-03-07 18:22:54
版主回應
立體奇兵(1989年),是台灣首部採用偏光立體技術攝影的電影,觀看時必須配戴3D眼鏡,而且當時的3D眼鏡是紙做的!
2016-03-13 03:08:46
婷娜
其實我們這一輩的人是從李安的好萊塢電影才開始認識這個導演,才回過頭去找他以前的台灣電影來看,然後真正開始接觸台灣電影導演,是從魏德聖開始的,甚至是九把刀之類的人,才是影響我們這一代的電影創作者,所以看到上一輩的人一直在講侯孝賢,蔡明亮的時候,我們其實是沒有太多感覺的!

我覺得版主寫的很好,沒有只為這部片歌功頌德,而是講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上一輩的認知跟我們未必相同,如果紀錄片要講台灣電影歷史,那麼除了歷史重要之外,當代的文化也很重要,不能只有懷念過去,年輕一輩對時代的影響也不能不提。
2016-03-07 22:02:40
版主回應
我真的不覺得侯孝賢、蔡明亮、今馬獎可以完全代表台灣電影,對很多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會願意進戲院看台灣電影是因為《雙瞳》,然後是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再來是魏德聖(海角七號),再來是鈕承澤(艋舺)、九把刀(那些年),然後才是後面的一連串台灣電影票房復興的現象。要講「台灣新電影」時期,你講侯孝賢那些人,是正常的,但是要講近代,還是不能忽略近代的人物和電影,以及他們帶來的影響,這樣的歷史才會是全面性的,而不是選擇性的!
2016-03-13 03:16:26
阿傑
帶父母去看,看完以後他們講的故事跟電影一樣精彩,原來台灣電影陪很多人走過不同年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回憶,實在太美好了!
2016-03-08 00:15:05
版主回應
每個人都有屬於台灣電影的記憶,原來台灣電影從來沒有在我們的生活裡面缺席過,即使不景氣,也無法阻止這些記憶的延續。
2016-03-13 03:18:11
喬虎
從『雙瞳』就直接跳到『海角七號』,中間明明還有『不能說的秘密』是台灣電影開始有票房的開端,結果完全沒提到,票房口碑大受歡迎、金馬獎也有斬獲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只出現一張照片閃過去一下而已,導演果然是「選擇性」的紀錄?還是認為年輕世代的文化一點都不重要?這電影拍的很好,但我跟版主一樣,看到一些世代差異的問題,不是認知不同,而是一種忽視,這很可惜。
2016-03-08 10:51:22
版主回應
沒錯,這種『選擇性的忽視』真的是一件蠻有趣的事情,幾乎所有學院派的電影歷史裡面都有這樣的問題,他們會很刻意、很明顯的『選擇性忽視』,卻不知道他們越忽視,反而會讓那些東西更被記住(這就跟越禁演越有人想看是一樣的道理,這是人性),為什麼不肯面對年輕世代的影響力呢?一輩子都在歌頌侯孝賢蔡明亮,他們很重要沒錯,但他們幾年才一部片?而那幾年的時間裡面,又出現多少新導演、新作品?你能一輩子活在「台灣新電影」的歷史裡面,繼續忽略「台灣新時代」的價值嗎?不能嘛!所以真的很想跟他們說:面對現實好嗎?有些人,有些事情,不是你忽略就能掩蓋的!
2016-03-13 03:25:35
阿苦
桂綸鎂的聲音好好聽啊!已融化
2016-03-08 11:42:36
版主回應
我會為了聽她的聲音而再看一次的!(已融化)
2016-03-13 03:27: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