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08 22:18:44| 人氣2,8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父母失去另一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父母失去另一半
陪伴失去老伴的父母時,成年子女需要特別留意哪些警訊?可以怎麼做?

康健雜誌49期 文/林芝安


許多人形容多年夫妻如同雙手,彼此缺一不可,如果有一天,左右手少了一隻,會有多麼無助、失落。因為這輩子再也找不到一個人可以建立這麼長,這麼親密的關係。

國內外研究報告都指出,生活壓力事件指數排行榜中,喪偶永遠排名第一。如果沒有處理好哀傷,影響身心甚鉅。

紐約心理學家羅絲曾對寡婦做研究,結果發現喪偶一年後,她們的死亡率是非喪偶者的2~12倍。

專門研究悲傷如何損及身心的耶魯大學精神科醫師皮格森,追蹤研究150位喪偶者,喪偶兩年後,這群喪偶者傾向於有心臟疾病、高血壓、自殺念頭等健康問題。尤其是年紀較大時喪偶,情況更為嚴重。

一般人以為配偶意外過世帶來的打擊比因慢性疾病過世還大,許多悲傷輔導學家提醒,長期臥病過世,照顧者承受的哀痛也不亞於配偶突然死亡。因為照顧者的生活頓失重心,雖然「麻煩」沒有了,但原本每天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感,「被需要」的感覺不見了。

有位老太太長年照顧患有慢性疾病的先生,她就說:「再也沒辦法摸摸丈夫的臉了。」她喜歡每天將先生打理得光鮮整齊,然後坐在床沿,細細撫摸他乾淨的臉龐,那是她與先生情感聯結的方式,不能再撫摸臉,表示生活唯一的重心也沒了。

成年子女該如何面對當父母失去另一半後的沉痛,如何協助父母走出哀傷?

父母還在哀傷之中嗎?
有多年老人社區服務經驗的家庭治療師趙慈慧歸納,通常老人家面對喪偶會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壓抑自己,裝做沒事,因為怕成為子女的負擔。趙慈慧接觸過許多喪偶老人趁子女上班時,「照三餐哭」,不敢讓子女看到。

另一種算是調適不錯的父母,很快能透過社會支持系統恢復生活動力,這些人通常是原本健康狀況不錯、自信心強、自主性高、人際關係不錯的老人。

子女可以從幾個地方觀察,來判斷父母是否只是表面上沒事,實際上仍在壓抑之中。

▓出現非理性的自責或罪惡感
父母在配偶過世初期,有時會不斷自責,說些像是:

「如果當初不換菲庸,害他不習慣,可能就不會死」、「早知道發生事情的前一天晚上就不要和他吵架,還罵他是沒有用的傢伙」、「他走的時候我竟然不在身邊,說不定我錯過他要交代什麼重要事情,老伴是不是帶著遺憾離開人世?」

趙慈慧認為,喪偶者將內心的罪惡、自責說出來反而是好現象。因為通常社會不鼓勵老人家說出情緒感受,總以為老人活了大半輩子,應該有足夠的生活智慧,過得了這一關,這是社會對老人最大的迷思。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長期沉溺在自責情緒,沒有生活重心,或者整天抱怨東抱怨西,又不肯採取一些行動讓自己有事做,逐漸從社交生活退縮,尤其是原本社交活躍的人,這顯示了父母仍處於調適不良期。

▓太快收起東西或不准子女移位
如果在配偶過世1~2個月內,就很快收掉已逝者的東西或打包,說些「反正人走了就走了」,子女可別以為父母很樂觀,這麼快看得開,過度壓抑累積的傷痛很可能在一段時間後爆發。

資深心理師黃龍杰曾有過一個案例,失去丈夫的老太太將自己情緒掩飾得很好,連喪禮也沒掉淚,「因為老伴交代我不能難過。」沒想到一年後的清明節,全家去掃墓,子女正準備離去時遍尋不到媽媽,只找到一雙整齊擺好的鞋子躺在河邊,老太太投河自盡。

黃龍杰用「山」來比喻,他在臨床上經常發現,有人因工作問題前來求診,被診斷出得了憂鬱症,「其實工作壓力只是表面的山,躲在這座山後面還有一座山,還沒有走過去,通常要踢到下一個石子才會發現。」

就有位患者三年前親人過世,他並沒有安然走過悲傷期,直到多年後,工作上的挫折成為情緒引爆點,他開始失眠、焦慮,終至發病。

另一種情況是過度沉溺在悲傷中。典型的例子是配偶過世已經年餘,還不准子女移動已逝者生前各種擺設,譬如牙刷、衣服、書房文件,彷彿還在世上沒有離開,子女要特別留意。

▓少了吵架的老伴
子女經常以為吵了一輩子架的父母,如果一方過世,對另一方應該是解脫,子女會假設父母能很快走出悲傷,反而因此忽略了喪偶者的情緒調適。

「即使吵了一輩子,對老年人來說,等於失去生活中很重要的伴,有些人會悶悶不樂,逐漸封閉自己或開始自言自語,甚至很快得了失智症,」趙慈慧提醒。

子女可以怎麼做?
子女與失去老伴的父母之間經常會起衝突,因為子女也承受失去親人的痛,又不忍看著父母不吃不喝,終日陷入低潮。

趙慈慧舉一個典型的例子:每次子女抽空回家探望,失去老伴的父母不是抱怨沒人要,不然就是不斷重複訴說悲苦。蠟燭多頭燒的成年子女不想聽,要求父母別再說了,愈說只會更傷心,一點用也沒有,甚至覺得滿腔熱情被澆熄,明明要去關心父母,卻經常一言不和,變成吵架。

這時候,失去老伴的父母內在也會不安,認為「如果你爸(或媽)還在,你一定不敢這樣跟我說話。」喪偶當事人感受到「靠山」沒了,自己在家的地位降低,不被子女重視,引發家庭衝突。

子女要自我覺察,說不定是自己內在不准自己悲傷難過,所以也不要父母悲傷。除了多關懷,多點耐心,有幾個原則可以掌握:

▓不要太快給建議,說道理
曾於十年前喪夫的吳美雲,目前是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常務理事。她先生在一次追捕槍擊要犯的任務中不幸喪生,「早上出門還好好的,人就這樣沒了,」吳美雲與朋友斷絕接觸,封閉自己一年多,整整三年,幾乎天天哭泣。直到成立喪偶成長團體,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同時治癒自己。

她經常以過來人經驗提醒,「不要勉強對方很快就動起來,或跟你談,或給建議,」吳美雲說,喪偶當事人在初期,會想一個人清靜,一個人思考。

她還記得失去丈夫後,帶著孩子回宜蘭娘家,聽到親友們私下談論,說她好可憐。吳美雲提醒,通常喪偶者不喜歡別人說自己好可憐,「也許什麼話都不要講,還比較好。」

子女有時一番好意,說:「你不要哭,會把眼睛哭瞎」、「爸爸生病這麼久,這樣走了,對你也是一種解脫。」喪偶父母聽了反而更難過,認為「原來你們把老人家當做累贅,以後我老了死了,你們是不是也覺得解脫了。」

吳美雲建議用「一起來傷心。你可以說:「××走了,我也很傷心,我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我想和你一起哭。」

如果已經過了一年,喪偶者仍在哀痛中,千萬不要說:「人都走了一年了,還哭,再哭也哭不回來。」這樣的話只會刺激喪偶當事人,更不敢在親人面前釋放情緒。

許多人認為眼淚代表脆弱,給人負擔。如果仍會流淚,表示哀傷還沒完全走過,「眼淚是珍珠,是真實的釋放,如果往內在壓抑,珍珠就會變成毒藥,反而不健康,」國內悲傷輔導專家、台大社會系兼任講師李開敏說。

▓注意感官衰退的問題
子女可能會發現,失去另一半的父母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多,格外蒼老。家庭治療師在臨床上也發現,年紀較大的父母感官上的退化不是漸進式緩降,而是呈階梯狀,陡然地衰退,甚至因此與子女造成距離。

趙慈慧觀察最常見的例子是,老人家可能因為聽力變差,聽不清楚別人說些什麼,看見兒孫在一旁笑得很開心,會心生猜疑,以為年輕人說自己壞話,逐漸與晚輩出現摩擦甚至衝突。

也有的父母可能沒有明顯情緒問題,卻不斷出現生理徵狀,好比頭昏、胸悶、心悸、沒胃口,子女除了留意是否父母在逐漸老化的過程中,生理功能衰退之外,也可能是老人家另一種表達悲傷與孤單的方式。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些子女和過世的父母關係緊密,與失去伴侶的父母(譬如權威性格的父親)本來就很疏離,這時子女更難跨出心理障礙,陪著聊天或照顧生活起居。

即使談不上情緒陪伴,至少要與父母討論實際的生活細項需求。以前是老伴幫忙洗澡,現在是不是要請看護,其他像上郵局這些生活雜事如果不會自理,子女要想辦法一一解決,讓父母得到基本生活照應。

「老人家只要能吃、能睡,問題就少了大半,」李開敏強調。

她曾有位高齡長輩與太太鶼鰈情深,失去太太後夜夜失眠,連帶食慾也不佳。她用精油幫他泡腳,按摩背、手腳10分鐘,隔天這位長輩很開心打電話跟她說,第一次可以睡得這麼沉,「就只是簡單的按摩,不需去想技巧好不好,我還沒碰過不喜歡精油按摩的老人。」

▓不要把父母的悲傷背在肩上
李開敏強調一個觀念:陪伴不是接過對方的痛,挑在自己肩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讓對方知道有人同行。

陪伴失去老伴的父母也一樣,成年子女沒有責任去治療父母的悲傷,「那是父親與母親的關係,要自己去處理,我們只能陪伴,分享悲傷,」李開敏緩緩說著,悲傷是每一個人都會走過的歷程。

子女除了傾聽、陪伴,儘量多鼓勵父母走出家門,接觸人,參與活動。剛開始父母可能會抗拒,子女要鍥而不捨,儘可能讓父母重回原來的社交網絡。

▓全家共同參與整個歷程
面對哀傷,除了找自己的情緒出口,也要設法讓全家共同的悲傷有個出口,「最好有個歷程,全家一起面對,」李開敏說。

儀式就是很好的歷程,從籌備告別式、辦頭七、燒紙,全家人共同面對並商量每個階段該做的事,同時也在一點一點釋放悲傷。

然而,儀式完成後,親友逐漸散去,真正的失落與悲傷才正要開始。

李開敏建議,忙碌的儀式過後,不妨藉著整理遺物,讓全家人有機會再一次共同回憶。譬如討論哪些衣服要留做紀念,哪些書籍可以捐出去,整理照片時聊聊當年有意思的回憶,或說說誰又夢到爸(媽)了,全家聚在一起吃吃飯,追憶過去美好事物,這都有助於撫平哀傷。

當子女重返各自的工作與生活後,更要特別關注父母情緒。如果父母不想提,子女也不需要刻意說些或做些什麼,在一旁陪伴就可以。

李開敏記得她父親過世後,每星期照例舉行的家庭聚會總感覺怪怪的,在一次聚會中大夥問去哪裡吃,平時不太表露情感的母親突然提議要去永和中興街,那是李開敏父母親曾住過的地方。

「用完餐後媽媽要去看老房子,雖然大家什麼都沒講,也沒刻意提到父親,可是彼此心照不宣,其實就是陪伴吧,」李開敏認為,如果母親願意話當年,子女就當個忠實聽眾,問問媽媽那段日子最開心或最深刻的事,「讓回憶都能往快樂而美好的方向走」。

▓不建議強行父母搬家
失去另一半後,父母成了「獨居老人」,子女得適當安置父母,否則親子衝突,一觸即發。

經常處理這類衝突的趙慈慧歸納幾種常見狀況,一種是子女剛失去父(或母),很擔心又再度失去,但又無力照料,想送父母去安養機構,結果讓父母以為自己才剛失去老伴,立刻又被子女遺棄。

另一種是子女希望接父母同住,父母不願意改變現有生活,子女在擔心父母安全的情況下,脫口而出:「你這麼老了,怎麼照顧自己?」這話聽在剛失去老伴或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的父母心裡,絲毫感受不到子女關心的心意,只覺得自己沒有用,甚至認為「你們現在就這樣對我,等我更老了以後還得了。」

「失去老伴的父母會提早想像未來,而且容易過度負向,」趙慈慧強調。

如果父母與子女都願意住在一起,當然是最好的安排,但當父母不願意搬離老家,子女不能為了解決自己的焦慮,強行決定,還是得適度尊重父母。也許父母經歷了失去摯愛後,不願意再承受原有居住空間的失落。子女不妨增加回家探望的次數,平時多打電話問候,或請人照顧。

有個70多歲的老太太不想跟子女住,覺得自己「被子女關起來」,因為她幾十年來習慣上市場向熟悉的攤販買菜,搬到子女家後,「連上市場殺價的樂趣也沒了。」

還有個80多歲患有眼疾的老太太,也樂於留在老家獨居。

她發展出一套照顧自己的方法,好比將每個房間門掛不同的吊飾,協助自己辨識方位。她固定時間出門,老鄰居都很清楚,會主動攙扶她過馬路,市場小販也清楚她想買什麼,直接將菜包好給她。

老社區的人際網絡提供了基本的安全與信任,一旦被強迫分離,老人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容易有挫折感,這也是子女要考慮的因素。

成年子女自我調適
在失去老伴的父母面前,其實子女也承受極大悲傷。

特別是當子女與過世父母有高依賴關係,原本如孩子般被照顧者的角色立刻轉變為照顧者,心態上需要做調整。而如果子女與過世父母屬於高糾結關係(又愛又恨),自我內在的整理更是困難。

當父母因遺傳性疾病過世,對已屆中年的子女而言,猶如蒙上一層陰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也走上相同的路?

成年子女不妨趁此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還有什麼事想做卻一拖再拖的。正視自己的健康管理、定期健康檢查,是否需要調整目前生活方式,甚而對死亡預做準備。

李開敏在父親因大腸癌過世後,她與母親很認真地預立遺囑,購買生命契約。將對死亡的恐懼化為動力,從而活得更為平靜,且無後顧之憂。TOP>

(實用資訊: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 02-23118572)

台長: shuilee
人氣(2,8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