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19 00:45:08| 人氣2,1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陳去非論修辭:第十四講:關於「夸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之張貼已徵得原作者同意
謹此致謝

---------------------------------------------------------
第十四講:關於「夸飾」(Rhetoric , Hyperbole)--兼論現代詩人作品的誇飾修辭及兒童詩中的誇飾修辭
【壹】誇飾的定義
──現代詩的方法論之四 (作者:陳去非)
Rhetoric一詞原意是<修辭學>,兼指「華麗的文詞」,寓有「誇張」之
意。「誇張」兼有過飾(Overblown ,Overdraw ,Overdone)、戲劇性
(Theatrical)與漫畫性(Caricature,亦作「諷刺文章」解)等性格,與
Rhetoric原意相近的是「誇張法」Hyperbole一詞。因此,『誇飾』又叫作鋪張
、誇張、甚言、倍寫或增語。詩人杜甫有詩云:「平生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堪作為詩人喜用夸飾,出語驚人的註解。
按黃慶萱教授的定義及說明:「言文中誇張舖飾,超過了客觀事實」是為「夸飾」。「『夸飾』的主觀因素是作者要『出語驚人』;『誇飾』的客觀因素是讀者的『好奇心理』」。黃慶萱認為:「文學並不是客觀真實的紀錄,它訴之於主觀的感覺。修辭學上所謂『修辭以立其誠』,也只對主觀感覺之誠負責,而不對客觀真實負責。」,對「夸飾」在文章修辭的地位,持正面肯定的態度。
大陸修辭學家王勤說:「為了取得某種表達效果,用主觀的眼光對客觀的人或事物,故意作擴大或縮小的渲染、描述。」,董季棠教授說:「說話、作文時,過份地鋪排張揚,誇大修飾,離開客觀的事實很遠;但聽者、讀者卻又不會懷疑它的真實性,而認為『理所當然』。」;黃永武教授說:「」
【貳】誇飾辭格的歷史源流及心理學基礎
在我國的典籍裡,最早注意到「夸飾」並提出討論的,据說是東漢王充《論
衡》「藝增篇」:「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實;著文垂辭,辭出溢其真;稱美過
其善,進惡沒其罪。何則?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則聽者不愜於心。」,認為「事增其實,辭溢其真」的現象,乃由於「俗人好奇」的緣故,而為使閱聽者印象深刻,所以必須出語驚人。現代心理學也曾指出「好奇心理」,強調突出的刺激,比較容易惹人注意,「好奇」正是「夸飾」的心理學基礎。
較有系統的論說應推劉勰《文心雕龍》,該書著有專章(夸飾第三十七)
討論夸飾:「故自天地以降,豫入聲貌,文辭所被,夸飾恒存。」,指出「夸飾」
在文學裡是長期以來的表現方法,。劉彥和舉出《詩經》和《尚書》等經典中的實例:「是以言峻則嵩高極天,論狹則河不容舠,說多則子孫千億,稱少則民靡孑遺;襄陵舉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論。」,說明即使在被推崇為「雅言」的《詩經》和《尚書》等經典裡,仍將誇飾辭格的表現手法,視為行文時所必要的,
且說這些經典中的誇飾文句:「辭雖已甚,其義無害」。
劉彥和主張「夸而有節,飾而不誣」,要「飾窮其要,則心聲鋒起」,避免「夸過其理,則名實兩乖」。還以《孟子、萬章篇》提醒讀者,在面對誇飾這類文句時,「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意。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換言之,讀者當知通變的道理,不可死扣住字面意思,妨礙了句意;也不可拘執句子,而
妨礙了作者的本意。
【參】誇飾辭格的表現類型及使用現制
台灣及大陸各家修辭學者對誇飾辭格的分類,各有不同的依據:
最早的大陸修辭學者陳望道,按程度分為普通鋪張辭及超前鋪張辭。
台灣黃慶萱及沈謙教授按誇飾的對象,分為「空間的」「時間的」「物象的」「人情的」四種表現類型,黃慶萱並且將空間誇飾細分為高度、長度、面積、體積四個子目。
大陸學者王勤依內容分為程度誇張及時間誇張,依表達方式分為單純誇張及結合誇張。黎運漢、張維耿分為擴大和縮小兩類。史塵封分為高度誇張、具體誇張、意反誇張。
筆者將上列各家分類整理,並按個人淺見重建如次:
按表達方式分類:【一】直接誇飾與【二】間接誇飾
【一】直接誇飾再細分為:(1)直接擴大式及(2)直接縮小式,兩式之下再依據誇飾對象細分出:(甲)空間的誇飾(乙)時間的誇飾(丙)物象的誇飾(丁)人情的誇飾及(戊)量詞的誇飾。空間誇飾細分為高度、長度、面積、體積四個子目。
【二】間接誇飾再細分為:(1)間接譬喻式、(2)間接示現式、(3)間接轉化式、(4)間接婉曲式、(5)間接排比式、(6)間接借代式、(7)間接用典式。
註疏家王振甫先生則對「誇張」提出兩點限制:「一、主觀上符合所要表達的情意;二、客觀上須不致誤為事實」,相同旨趣的說法也見於修辭學家陳望道先生的《修辭學發凡》一書中。
【肆】誇飾辭格分類及實例解說
「夸飾」辭格在古人的著作及詩文中,即頗為尋常,並非近人始專美於前。
【一】 直接誇飾
(1)直接擴大式:
將人或物的特點,極力向大、多、高、長、重、厚、快等等,從擴增的方向來形容。
(甲)空間的擴大誇飾: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
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又李白
<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及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李商隱<無題詩>:「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均是為對物象所進行的空間(體積、長度、面積)方面的夸飾。
(乙)時間的擴大誇飾:
白居易<燕子樓>:「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一人長」,秋夜裡霜寒侵人肌骨,月色清冷寂寥,從此與君作別,詩人主觀上認為此番分別,再相逢其實已遙遙無期,所以分別的當下,感覺時間特別漫長。
(丙)物象的擴大誇飾: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杜鵑是一種啼聲清切的山鳥,此詩前兩句是空間擴大誇飾,後兩句是物象(樹和泉)的擴大誇飾,前半段極言空間寬闊森林蓊鬱,千山萬壑均為參天的林木披覆,
後半段則描寫一夜山雨之後,樹梢上雨滴形同百重飛泉般參差滴落。
(丁)人情的擴大誇飾:
屈原《離騷》:「亦予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人只有一條命,何來九死?九字在此是虛數,猶言極多,此說法雖不合於經驗法則,但在詩中是為強調
作者死而無悔的心意。
高竹屋<金人捧露盤詠梅>:「新愁萬斛,為春瘦,卻怕春知。」,春天裡的新愁,被詩人加以量化及形象化,用「萬斛」這種容量詞來形容,使得抽象的愁緒具體化,具有真實形體,而「萬斛」則極言愁緒紛雜沉甸。
黃庭堅<書嵇叔夜詩與姪榎>:「凡學作詩者,不可不成誦在心,想見其人,雖沈於世故者,然而攬其餘芳,便可撲去面上三斗俗塵矣。」,面上俗塵竟然有三斗之多,如此窮形極相的形容,當然是為喚起讀者的注意。
另外,
(戊)量詞的擴大誇飾
白居易<琵琶行>:「」
(2)直接縮小式
將人或物的特點,極力向小、少、低、短、輕、薄、慢等等,從減縮的方向來形容。
(甲)空間的縮小誇飾:
《詩經、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舠;誰謂宋遠,曾不崇朝。」,這首詩的作者是旅居於衛國的宋人,
說出他思念故國殷切的心情,雖然宋衛之間隔著黃河,但思歸的心情是地理所無法阻隔的,一枝蘆葦葉子,一艘像刀子形狀的小小扁舟,就能橫渡黃河,黃河怎能說是廣闊呢?又說踮起腳尖就可以望見故鄉,不需一個早上的時間就可以到達,怎能說宋國距離遙遠呢?
蘇軾<澄邁驛通潮閣詩>:「杳杳天低鵠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以一髮來
形容青山,是空間的縮小誇飾,青山和一髮間,其大小輕重對比懸殊,想像超拔奇絕,筆力遒勁。
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全詩採行空間方面的縮短夸飾,以營造輕舟泛飛江上如疾風
奔雲的速度感。

(乙)時間的縮小誇飾:
陸機《文賦》:「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須臾是一會兒,一瞬是一眨眼,形容時間的短促。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白居易<琵琶行>:「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改」,這兩例都是透過壓縮時間,描寫詩人逸出常軌的驚愕感受,表現詩人主觀上對於世事無常,及生逢亂世親人生離死別的深刻體悟,從而將詩人胸臆中深沉的哀愁烘托出來。
(丙)物象的縮小誇飾:

(丁)人情的縮小誇飾:

(戊)量詞的縮小誇飾

【二】間接誇飾
(1)間接譬喻式:
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此段兼用時間的縮小誇飾及間接譬喻式的誇飾,前者從「朝如青絲暮成雪」整句形式觀察,極言頭髮變白的快速,是時間的縮小誇飾;後者從「朝如青絲」的明喻,和「暮成雪」的暗喻,兩個一明一暗的譬喻組合而成,所以也是間接譬喻式的誇飾。
又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參與商皆為星宿名稱,參與商分別在不同季節出現,所以人們不可能同時看見這兩個星宿,就好比朋友一旦分別,各自一方,便很難再有重逢之日。「動如參與商」是使用譬喻中的明喻,而以「參與商」這樣浩渺的星宿來作譬喻,極力誇張朋有之間的悲歡離合,比諸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單純的抒情,顯然具體且富於聯想空間。
(2)間接示現式:

(3)間接轉化式:

(4)間接婉曲式:
《文賦》:「
(5)間接排比式:

(6)間接借代式:

(7)間接映襯式: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這段文字婉轉地描寫一名女子麗質天成:就部份形式觀察,作者使用映櫬中的雙襯(對比)辭格,以兩兩對比方式,從「增一分」、「減一分」和「太長」、「太短」,說明身材勻稱;又從「著粉」、「施朱」和「太白」、「太赤」說明外貌姣好,襯托出這女子天生麗質。若從整句內容觀察,則應是使用婉曲中的含蓄手法,以側筆方式,間接說明這女子的美貌自然天成,不須脂粉雕飾。
(8)間接用典式:

【伍】現代詩人洛夫作品的誇飾修辭
【一】詩人洛夫作品的誇飾修辭
在台灣的現代詩人中,凡是奉行「超現實主義」的詩人,多半喜用「夸飾」
辭格,如<創世紀>的洛夫、啞弦及<藍星>的羅門,其中尤以洛夫最常使用
也最具特色,「夸飾」語言幾乎是洛夫的註冊商標。
【一】直接誇飾
(1)直接擴大式
(甲)空間的誇飾

(乙)時間的擴大誇飾
母親
我真的不曾哭泣
只痴痴地望著一面鏡子
望著
鏡面上懸著的
一滴淚
三十年後才流到唇邊
──錄自<血的再版──悼亡母>

(丙)物象的誇飾
一群瞌睡的山鳥
被你
用稿紙折成的月亮
窸窸索索驚起
撲翅的聲音
嚇得所有的樹葉一哄而散
──錄自<走向王維>
(丁)人情的誇飾。
(2)直接縮小式
(甲)空間的誇飾
(乙)時間的誇飾
(丙)物象的誇飾
(丁)人情的誇飾
【二】間接誇飾
(1)間接譬喻式

(2)間接示現式

(3)間接轉化式

(4)間接婉曲式、

(5)間接排比式、

(6)間接借代式、

(7)間接用典式。

千年的冷與熱
凝固成決不容許任何鷹類棲息的
前額。莽莽草原上
我已吃掉一大片天空
  ──錄自<巨石之變>末段

由一些睡姿,一個黑夜構成
你是珠蚌,兩殼夾大海的滔滔而來
──錄自<石室之死亡>第53段

窗子外面是山,是煙雨,是四月
更遠處是無人
一株青松奮力舉著天空
我便聽到年輪急切旋轉的聲音
──錄自<暮色>

多麼想把滿腹的酸楚煉成鋼,編成索
繞地球千匝而未盡
以剩下的去釣北冥之鯤
縛南海之鵬
──錄自<春蠶>

母親
我真的不曾哭泣
只痴痴地望著一面鏡子
望著
鏡面上懸著的
一滴淚
三十年後才流到唇邊
──錄自<血的再版──悼亡母>

「夸飾」辭格乃自想像出發,透過聯想作用,現象與經驗取得聯結,再經
由現實意象與經驗意象間的強烈對比作用,使得詩句意境變化豐富、場景縱深
擴大,拉出一片想像馳騁的空間。詩人洛夫深諳此道,每每以「夸飾」辭格,
將尋常的意象變形變色變聲變質,或者拉長加大加快時空景深、或者捶打揉捻
物象使之走樣、或者挑釁人情世故膨脹情緒,經過重新組合的意象作為詩中意
境的關鍵性轉折,以致他的詩句,意境上富予物理變化,或者雄偉豪放、或者
異想奇詭、或者情韻深邃,處處綻放新意、高潮迭起,令讀者如入桃花源,為
之眼花撩亂、拍案驚奇而沉吟再三了。
「夸飾」辭格使用於詩行間,要能自然,不可有牽強生硬的感覺,洛夫早
期的詩作品,夸飾語言仍見明顯雕鑿痕跡,詩集《魔歌》之後,語言中的象徵
性逐漸趨於渾然天成,戲劇性張力向度深化輻度加廣,詩人使用「夸飾」辭格也
比較能把握「夸而有節,飾而不誣」的要領,適度接受理性制約,不再任由感
性(想像)如急流奔瀑般無拘無束地渲洩,詩人洛夫逐漸收拾生命中外顯的肢
體動能,內化為丹田間蘊蓄著的內力,誠如洛夫的自見:「我們詩人最大的危
機是過於缺乏理性力量的支持。詩雖然不是完全理性的東西,但在操縱語言時,
仍需要理性。我們雖不必完全依賴腦子去寫詩,追求機械的結構,但必須考慮
到一件藝術品的完整性和表現上的效果。詩人的本領是操縱語言和意象,而不
是被語言和意象所操縱。」,詩人注意到詩作品的完整性,在於詩人自身感性
與理性的調和以及由此導入詩作品內在感性與理性的微妙平衡,這是精神同時
也是技巧,在漸悟中領會出來的進境啊!






台長: 丁威仁
人氣(2,17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