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02 10:06:24| 人氣9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面對痛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何面對痛苦

丹增嘉措活佛 著

庭西         譯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有著各種各樣的事物。然而,人們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不論其民族、性別、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等有什麼不同,但都希望幸福平安,而不願意遭受苦難與不幸。因此可以說,人們彼此之間都具有共同的目標,同時也具有共同的願望,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滿幸福和美好,可是人們在這個世界生存期間,又難免地要發生一些不希望出現的事情,因而人們的期望往往會落空。雖然人們的地位有高有低、能力有強有弱,不過都有自己的相應位置,高者可掌握國政,而低者可以是乞丐,甚至更低;但是高者也罷,低者也罷,都會遇到人生中許許多多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痛苦,這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人的日子都處在愁悶和焦慮的境地,時常會覺得憂慮、壓抑、無奈、寂寞,有時甚至是灰心喪氣,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勇氣。作為人,一生隨時都會感到勞累和困倦,這就不能不讓人經常去思索、去探討人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怎樣更好地度過這一生。

 

現今社會,物質文明的飛速發展的確解決了人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然而,很顯然,並非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假設人類科技真的是一切問題的終極答案,那麼,現代科技發達國家的人們的臉孔都應該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但事實並非如此,在那些國家裡確實存在著許多社會問題。例如,離婚、暴力和自殺等的比率仍高居不下。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現在人類仍有許多最基本的問題沒有得到妥善地解決。因此,僅僅依靠物質文明的發展是不夠的,還必須依靠內心世界的發展才會找到圓滿的解決方案。進而言之,人類有著其它動物無可比擬的崇高智慧,我們若能訓練自我內心,就會發現心靈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正確面對自己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困難。甚至,可以積極地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所以為什麼不在這一領域去探索追求呢?

 

我們若僅考慮自己應該如何面對痛苦是不夠的,還應該更進一步用思維的方式不斷地去深思。與我們有共識的許許多多人,被苦惱所迫,而陷入了痛苦的境地,因此我們不應該捨棄他們。

 

我非常願意傾聽別人述說他們的苦難經歷。十分理解那些由於痛苦而陷入困境的人們的感受和體驗,他們非常真實而由衷的話語,經常令我感動不已,這或許是自己有和他們相同經歷的緣故吧!當然,我也和別人一樣,經歷過種種痛苦,在人生的道路上經受了許多不幸,其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最深愛的祖母的去世……

 

我出生的地方是瓦希麥瓦(現為阿壩州紅原縣)的色地,我的家庭就是當地牧民部落中的一個。幼年時期,我的祖母像父母一樣養育著我。她的名字叫嘎洛,年輕的時候是當地有名的漂亮姑娘。她秀髮如墨,身材勻稱,婀娜多姿,眉如畫月,非常的美麗動人。她的肌膚很白皙, 所以人們就親切地稱呼她噶洛,就是白的意思。我和祖母相見的時侯,她已經年近六旬,但年輕時的美貌仍依稀可辨。在她的一生中,歷經坎坷,特別是她那唯一的兒子(我的父親)在20多歲不幸亡故,使她的內心受到了很大創傷。從此以後,她的心靈深處除了我以外,再也沒有別的寄託了。她今生所有願望都寄託在了我的身上,她愛護我就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她對我的慈愛,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夠做到。

 

那時候,我家一年的全部收入還不足100元,經濟非常拮据。儘管如此,我卻有吃不完的野果子。當時的我因為年幼不懂事,總認為自己家的東西是吃不完的,祖母就像一個裝滿財物的倉庫。實際上祖母自己吃的是狗食,穿的是破衣。她把好吃的都給我吃,把好的衣服都給我穿了。村裡的人都知道,我是所有小孩子中最特別的一個。那時,我家的條件非常差,我的衣服上也有不少補丁。有一次,當祖母可以為我縫一件紫紅色面的羊羔皮衣服時,她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她對我說,“現在我的孫兒有衣服穿了!”這些話直到今天我還能清楚地回憶起來……

 

祖母那無私的慈愛對於我今天所形成的品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慈悲心是每一個人不應該缺少的,假如沒有慈悲心,一切生命就無法生存。特別是對於一位修持佛法的人來說,這是真正的無價之寶。這樣的大慈大悲和博愛,是爭搶不到的,它需要依靠各自的心靈來滋潤,才會出現。

 

幼時所形成的習氣,對於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一個人在孩提時代,如果養育他的人是一個具有大慈大悲和博愛之心的人,那麼這個人的品行就容易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產生非常有益的影響。許多智者都對此有過論述,這是一個真理。在這個世界上,祖母實踐著她那無私的慈愛,並將它全部給予了我。依靠祖母,我完全理解了什麼是慈愛的真諦,也懂得了慈愛的重大價值。

 

我在孩提時代,做過很多不應該做的事情,這給祖母增添了不少的麻煩。記得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玩耍,就像在天空自由飛翔的鳥兒一樣,玩得連時間都忘了,完全走進了自由浪漫的世界。有時雖然黃昏太陽的餘輝已經紅得似火或者是天全都變黑了,但仍然不回家。這時她會一整天等著我回來,心裡既著急,又非常地擔心。

 

記得我和祖母在一個叫措龍的地方居住的時候,有一天我去色地村,玩到天黑才回家。在我回家的路上,要經過一條小路。當我從那兒出現的時候,先是頭部出現,然後是身影出現。祖母由於一整天都在等我回來,眼睛一直盯著遠處看,所以眼睛早就看花了,什麼都是模模糊糊的。以至於她感到小路上出現了一個黑糊糊的東西,她想,“我的孫兒終於回來了!”她顯得非常高興。

 

可當她知道是把路中間的一個小土堆錯當成我的頭時,心裡失望異常。家鄉秋天的冷風吹得草叢瑟瑟作響,冷風吹打在她的臉上,祖母的眼睛被吹得淚水一滴接一滴地不斷往下淌,但是她依然一邊擦眼睛,一邊繼續向我回來的小路張望。很晚了我才回到家,祖母看著我的臉說道:“我在家整整等了你一天,你知道嗎?你難道連一點也沒有想起我?你這麼晚才回來究竟是為什麼呢?!”當祖母用這種悲楚的語調,給我講述她一整天都在盼望我回來的經過時,我的內心充滿了懊悔,我對祖母說:“祖母您是對的,我不應該讓您為我這樣操心!”我繼續對祖母解釋說,“當我去玩耍的時候,心想玩一會兒就回來,不要讓祖母著急操心,可是和小夥伴們在一起玩的時候,由於玩得太開心,完全忘記了時間。當我猛地看到天上西邊的晚霞時,才發現時辰已經很晚了,這時我才一下著急起來,趕忙向小夥伴們告別,然後一陣風似地朝家跑,但因為路程太遠,還是花了很長時間才到家”。我很愧疚地對祖母說:“對不起!在這個世界上,除了上師三寶以外,祖母您就是我唯一的依靠,希望您還是像從前那樣愛我吧!我發誓以後再也不讓您這樣久等了,請您好好地疼愛我吧!”然後緊緊地抱著祖母央求起來。祖母自己也忍不住充滿愛心地撫慰我。這樣一來,我和祖母又像從前一樣變得高高興興起來……

 

總而言之,那個時候因為自己還是一個小孩,沒有更多地去想什麼愧疚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真地愛她。我常常在想祖母一旦離開人世,我孤獨一人在這個世界是根本無法生存的,這種想法就深深埋在了我的心裡。有時當我在夢中見到祖母去世的情景,眼淚像雨點般落個不停,當從夢中驚醒時,就會發現連枕頭的裡外都給打濕了。雖然自己也意識到這僅僅是一個噩夢,可是,有一天要是真正發生了這種事,自己該怎麼辦呢?!只要一想到這個問題,我就非常心慌,便著急地對祖母說:“祖母,您有一天要是離開人間,可千萬不要把我一個人留下呀!”祖母聽後也激動得向我點點頭。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就漸漸地懂得了一些事情。記得我在智僑堪布跟前小住了幾個月,這使我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祖母也顯得十分高興,對我的擔心也稍微減輕一些。當我17歲的時候,聽到法王晉美彭措仁波切的聖名以及他的事蹟,不由得產生信仰,同時在我內心深處萌發了去色達拜見仁波切的願望。

 

可是,那時侯我心目中的色達是很遙遠的地方。我實在放不下年邁的祖母,只好暫時放棄了這種想法。但是這件事對於我來說,的確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我早已下定了決心要做的事情,因此,在經過反覆考慮後,向祖母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祖母沉思了一下,對我說道,“我的年歲已高,而你到異地他鄉,要再見面恐怕已經很難了。在我未死之前,我是決不會和你分開的,可是,這次你是為了佛法的緣故離開我,你就不要半途而廢,怎麼做好你就怎麼做吧!”

 

聽完祖母的話,我非常地吃驚。我深深地感到她對我是如此地愛、如此地親、如此地難分難捨……可是她這次卻如此有勇氣地同意我離開她,去那麼遠的地方實現自己的願望。不用說這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動,我感到,祖母那崇高的信仰,還有那高尚的品行都是值得稱頌的,當然對於我本人來說,它更是極大地鼓舞著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話雖然這麼說,可是在祖母去世前,自己若要突然離開她,從心裡來說我還沒有這樣的決心。想到這些,我決定暫時還是留在家鄉。

 

時間就像流水一樣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我的年齡就到了19歲,祖母也到了74歲的高齡。這一年對於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過後不久,祖母就得了重病,吃了好多的藥還是沒有什麼療效。醫生們都束手無策,喇嘛們也算卦預言說祖母已經不可能康復。祖母本人也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她的身子在一天一天壞下去……

 

有一天,我在她的床邊侍候,祖母由於長期受病痛的煎熬,眼睛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可是當她看著我的時候,眼神裡仍然閃爍著慈愛的目光。她緊盯著我的臉,用微弱的聲音對我說道:“這次我的病是沒有救了,我已不能再和你在一起了!我也不再有別的什麼牽掛和後悔的地方。在我的心裡唯一一點不放心,那就是在我死後,再也沒有像我這樣照顧你的人了,你會不會照顧自己呢?!”

 

聽到祖母的這些話,我的心裡產生了巨大的悲痛,但我還是用沒事一樣的語氣對她說:“祖母,請您不要為我操心,我會快樂的。您的病情到了這種程度,我內心的痛苦雖然難以承受,但是說這些也沒有用處,相聚的最後也就是分離,這是必然的,人人都無法逃避這個自然規律。我知道您做了不少善業,我相信您即使在死亡的路上也不會恐懼。不過最關鍵的是在這一時刻,應該捨棄那些滋生愛欲的念頭,您對我也不應當有任何依戀,應該把自己的善業和慈愛帶到極樂世界去。應該相信,在那裡,我們祖孫二人一定會有相聚的那一天。祖母,請您放心吧!我會為您祈禱的,我和阿克曲增倆人也會用破瓦法超度您的。”

 

我講了這番話以後,祖母稍微有些放心了。

 

1987年的正月初一,我最可愛的祖母離開了人世。我自己從此也將孤身一人留在這個世界上,踏上一條新的人生道路。祖母不在了,我再也沒有心思在家鄉繼續呆下去。由於自己過去就非常想去尋訪法王仁波切,所以我在祖母去世後不久,就和家鄉的一些僧人朋友結伴,離開了家鄉,前往五臺山朝見法王仁波切。這是我第一次離開故鄉雪域去那麼遠的地方,也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

 

在行途中,失去祖母的痛苦和沿路的艱辛交織在一起,經常使我感到無依無靠,一股孤獨的寂寞和悲傷時時襲上心頭。

 

我還清楚地記得,一天,我獨自一人去五臺山東山附近的一個屍林。我把用祖母的骨灰做的“擦擦”像放進一個石洞裡,當我為祖母祈禱後,心裡才稍微輕鬆下來,並陷入了沉思。我想起了祖母——想起自己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一直養育自己的這個大恩人,想起了她的言行品德和慈愛……這時自己眼前好像真的出現了她的身影。我想,死!的確是太神秘了!“她真的是永遠離開我了嗎?”連我也向自己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可是當我再一想,才深知自己在今生是不可能和她重逢了。自從她去世後,她不光真的走了,而且自己連看看她影子的機會也不會再有了,甚至就連那個用祖母骨灰做的“擦擦”像,恐怕今後再也看不見了!

 

想到這裡,撫景傷情我真不願就此與祖母的“擦擦”像告別,終於,在行途中積存下來的眼淚忍不住流滿了一臉。

 

五臺山的山峰雲遮霧蓋,天際昏沉。

 

在離我不遠的地方,菩薩頂的廟宇,忽明忽暗,怎麼看都是一種憂愁的樣子……

 

我用袈裟抹去臉上的淚水,然後帶著愁苦的心情,朝前面的一條小路走去。我很快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幾天後,我終於如願拜見了法王喇嘛仁波切的金顏,有了向他述說我的身世和喜樂哀愁的機會。他非常理解我,用他那聖者的目光給予了我無限的慈愛。他在安慰我的同時,還給我講述了有關在人生苦難的歷程中,如何認識尋求解脫之法的教理,消除了我心中的憂愁和懊惱,使我終身受益。

 

通過祖母去世的前後經歷,自己有了一種新的感悟,那就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當遇到惡緣、逆境時,佛法能夠給予哪些幫助和益處。以後,我又開始思考這樣一些問題:苦難的根源究竟是什麼?我們對待苦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依靠這種態度,我們應該獲得怎麼樣的體驗呢?總之,關於苦,我在很多方面都進行了思考,並注意到了一些問題。正是通過祖母的故事和我對苦的思考,自己終於有了寫這本書的勇氣。

 

我回憶童年的時光,向你們述說那段抹不去的經歷,你們能得到什麼樣的感受?也許你們會產生一些和我相同的體會。

 

總之,我們大家各自內心所具有的正確體會和感悟,可以互相交流探討,可以互相給予促進,可以互相給予安慰。我想,為了認識和理解自己的生命而不斷努力,這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今天的我確實是快樂的,通過修持佛法後,我的生命逐漸有了活力,雖然長時間以來,我的肉體上受到疾病的折磨,但我的精神仍然很飽滿,這都是佛法賜予我的。我作為一個凡夫,深深地體會到佛法崇高的加持力。

 

每當這時,我就想起佛陀的大慈大悲,這使我仰慕不已。據佛陀的傳記中記載,佛陀在世的時候,竹園林(古印度地名)有一位比丘得了天花,全身長滿了膿皰,朋友們都不願和他在一起,他只好住在寺院外面的一間破舊房裡。這時,佛陀沒有向任何人聲張,自己一人悄悄來到他的住處。比丘非常地感動,他想起身給佛陀頂禮,但因非常虛弱,動彈不得。

 

佛陀用他那具福之手,親自把比丘滿身的膿瘡洗得乾乾淨淨,然後從自己的頂髻上發出一束白光,照射在病人身上。?那間,他所有的疼痛和病根都消失了。

 

佛陀問比丘道:“現在你肉體的痛苦感覺消失了嗎?”比丘一邊向佛陀頂禮一邊說道:“向佛陀醫王頂禮!我肉體的苦痛和病根全都沒有了,可是我心裡的病根卻還沒有去掉,為了治療這個心病,請您給我傳授佛法吧!”

 

佛陀聽了比丘的話,非常高興。就給他傳授了佛法,使比丘獲得了永恆的幸福和安樂……

 

雖然佛陀早已離開了我們,再也不能親自為我們講授佛法,但是,只要有堅定的信心,他所講授的佛法就永遠不會離開我們 , 因為佛法已經成為醫治我們內心痛苦的良藥。佛法的每一個詞語,都能夠使我們的心境得以改觀,應該相信,它對消除我們所遭遇的痛苦和不幸是極為有利的。〈待續〉


關於痛苦性質的認識

 

首先我們討論痛苦的性質。我們應該懂得:在沒有解脫之前,痛苦是輪回中生命的一部分,在凡夫人的一生中,要想遠離痛苦是不可能的。如果掌握了這個道理,遇到了痛苦,就會認為這是一種必然,而不是意外的事,就能正確地對待它,即使面臨了痛苦,也不會大驚小怪。因而,在遇到痛苦時就可以做到隨遇而安。

 

有一些人喜歡用種種誇張的言辭大力渲染幸福和歡樂,並將之用來形容現實生活。他們認為,這樣才能使生活充滿活力。這種觀點,在暫時沒有遇到痛苦和困境時,有其積極的作用,但是這種觀點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假如突然遇到一些挫折和稍微嘗到一點痛苦的滋味,他們內心就感到震顫,以至無法接受這種事實而變得驚慌失措,完全失去了與痛苦搏鬥的勇氣和能力。他們不光苦惱憂愁,還會陷入危險的境地。因此,我們應該理智地去認知生活的每個層面與角落,而不應該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佛教非常重視對痛苦的認識,佛陀在初轉法輪時,一開始就強調認識苦諦。有關對苦的認識,佛經中一般分為苦苦、壞苦和行苦三種層次。在此我們依次闡述:第一是苦苦,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眾所皆有的身體上和心理上出現的痛苦。比如疾病傷痛和心靈創傷等。這種痛苦一產生,包括動物在內的所有眾生都能明顯感覺到是難以接受的,屬於粗大之苦。第二是壞苦,即暫時以為快樂的,但過段時間就變成痛苦。比如美食華衣等,最初帶來滿足榮耀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很可能引發痛苦。所有世俗的快樂,我們自以為是快樂的,但事實上只要我們還處在迷惑的狀態中,這些都不是清淨的,而終究會帶來痛苦。這種苦在產生時,是不易覺知的,所以,它屬於細微之苦。第三是行苦,即此苦沒有諸如苦苦和壞苦的明顯苦樂之感,但它是這兩種痛苦的基礎。至於我們生命本身的運作,在?那?那地變化,極不穩固,導致了痛苦的形成。這種苦是通過分析生命的細微變化過程而確立的。因此,它屬於極微之苦。在認知了行苦的本質與道理之時,就可以說掌握了苦諦的實質。

 

 

佛教徒對待痛苦的特點

 

日常生活,人們有多種面對和消除痛苦的方法。社會上普通人他們所使用的消除痛苦的方法,只能暫時解決一點問題。比如,消除饑餓就要吃東西,防禦寒冷就要增添衣服,去除病苦就要服下藥物,消除貧困就要去賺錢……由此,人們消除每種痛苦就要採取不同的方法。但這些都不完善,亦不完全可靠。有人說:“要消除饑餓,可以吃東西和喝水。”但是靠吃喝只能解決饑渴的痛苦,而對其它痛苦則沒有辦法。用一頓餐,喝一碗水,的確可以消除一次饑渴的痛苦,卻不可能永遠消除饑渴,因為用不了多久,人們又會像以前那樣重新感到饑渴。不僅如此,吃一頓飯,消除一次饑餓,這也不是絕對有保證的,也有可能吃了飯會消化不良,而增加新的痛苦。總的來講,凡夫人所使用消除痛苦的方法,都是暫時性、強制性和局限性的。這些都不是從根本上徹底消除痛苦。就像吃止疼藥,暫時起了點作用,可是稍微過了一會兒,又依然如故地疼痛起來……諸如此類情況,僅僅是權宜之計,是不能消除痛苦根源的。

 

當人們內心生起粗大煩惱時,就會採取一些不明智的手段來暫時緩解自己的心緒。這些手段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很多人會把困境的因素輕率地歸結於別人,進而用暴力的手段報復他人、陷害他人,企圖以此手段暫時地壓制自己內心的痛苦;一些人會用酗酒的方法來麻痹自己的神經;一些人把自己家的東西都砸了,希望通過這種發洩的方式來化解痛苦;一些人則摧殘自己的身體,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甚至自殺,認為這樣就可以消除痛苦了……

 

根據佛教的觀點,這樣做只是雪上加霜,根本不是消除痛苦的方法,就像砍樹不把根剷除一樣,它還會生長出枝葉。同理,如果不把痛苦的根源徹底切斷,今後還會出現其它痛苦,無論你怎麼去排除它們,它們還會在別的地方重新滋生的。

 

我們應該懂得,所有痛苦的根源都是來自於內心不自在才聚集而成。因此,我們應該從這方面著手採取相應有效的措施。人不是機器,可以借用別的力量來控制操縱,並使其本性徹底地得到根本改變——但這是不可能的。僅僅想憑藉外部世界的某種手段,去強行消除人們內心深處的種種問題,當然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痛苦主要是由心聚集而成,所以應該依靠心來使自己安詳和平靜,應該依靠產生痛苦的心識本身來消除痛苦,而不能依靠粗暴的行為來消除痛苦,解鈴還需繫鈴人。例如可以用修無常、禪定、如夢如幻等內在的溫和的方法,將痛苦徹底消除。這種觀點與人們的意願與主張是相適宜的。從根本上而言,也是有別於其他方法的。

 

用這些方法來消除煩惱的根源——我執心,內心的痛苦就會自然緩解。再進一步將痛苦轉為道用——加以利用,亦可提高慈悲心和修行層次。用自他相換的修法,就可以替代他人的痛苦……等等,佛法中有著許多類似的利用痛苦作為增上修行的方法。這些,都是以最終消除人們內心中的“執愛自心”為目的。我們普通人,考慮問題往往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的,而佛教的觀點則恰恰與此相反,它們二者不僅在消除痛苦的方式上有所差別,而且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其看法更是大相徑庭。佛教特別是大乘佛教認為,“執愛自心”不但不會給人們帶來幸福安樂,相反它是痛苦的根源。只有克服和拋棄了“執愛自心”,用“執愛他心”去代替它,這樣才能獲得真正圓滿的幸福安樂。所以,必須完全徹底地拋棄造成痛苦的“執愛自心”,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執著痛苦

 

我們要知道正確地對待痛苦與不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們若不去控制它,它就會反過來控制我們。因此,不論遭遇多麼大的痛苦與不幸,我們都要敢於正視它。

 

這裡最為重要的是,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把纏繞我們的痛苦及其根源執著心解脫出來。如果對痛苦的執著心越強,對待痛苦的忍耐力就越弱,如此下去,最後連忍耐一點點痛苦的能力也失去了。或者說僅有的一點忍耐能力也全部變成了煩惱。他們要麼是抱怨社會,要麼就是抱怨朋友家人,甚至自己抱怨自己,最終,自身受到傷害,從而走向毀滅。

 

比如我們在平時接觸到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無論在什麼地方和場合,一和別人接觸時,總是心情煩躁不安,不愉快……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主要是過分執著自己的痛苦以及痛苦的根源——自我意識使他們的思想發生了混亂。正如章巴甲熱曾說,“執著心很大的人們終日被痛苦、欲望所困繞,明瞭心情寬鬆的人才不會與大樂分離”。卡巴格西 也曾說:

 

若未駕御禦自心念,則做何事皆不適,

智者知曉心念事,相遇逆緣亦轉安。

 

全知麥彭仁波切 也講過一句與這種錯亂思想有關的箴言:

 

迷亂之心未消前, 何生所為皆痛苦,

漂泊不定諸有情, 自在安樂永難覓。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不從錯亂的幻覺中解脫出來,無論你出身高低貴賤,無論你怎麼做,痛苦都會紛至遝來。

 

對於痛苦的蹤跡過於敏感,這不僅不能消除和克服原有的痛苦,反而會因為自己執著錯覺的緣故,又增添新的痛苦。人們都想離苦得樂,為什麼還要去尋找第二個痛苦呢?!

 

一些人會想:用嘴說說容易,但現實生活中真的遇到非常不幸的事情時,就會手忙腳亂,所以,產生痛苦是必然的。的確,除了內心已經獲得了自在的人以外,一般人在遇到不幸的事情時,痛苦確實無法避免,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進一步思考就會發現,感受痛苦的大小,完全取決於個人。

 

例如,各方面的處境相同的兩個人,雖然他們遇到了完全相同的不幸,可是,他們兩人在心理上具備承受和抑制不幸的能力是有區別的。實際的情況就是這樣,所有的結果最終會根據他們各自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素質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人沒有面對痛苦的勇氣和經驗,思想就不可能開通;相反,另一個人具有面對痛苦的勇氣和經驗,思想就會很開通,這就是他們二者的區別。如果痛苦不在於人們的內心而完全依賴於外界,是一種獨立存在,那麼當相同的痛苦和不幸出現時,他們為什麼沒有出現相同的壓力與痛苦呢?因此痛苦的大小取決於內心對其所持態度和方法。關於這一點,早有例子進行過說明。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個人為了考驗佛陀,他來到佛陀跟前。那個人胡言亂語講了半天,最後佛陀問他:“如果施主給的東西他人不接受,那麼它該是誰的財產呢?”這個人心想:那當然還是屬於施主的。於是他就說道:“應該是施主的財產!”佛陀說:“說得對,你所說的粗言穢語,我一點也沒有接受,當然還是屬於你的。”

 

釋迦牟尼佛實在太偉大了,他那深邃寬廣的心胸在法界中沒有一點動搖,考驗他的人一點也沒有傷害到佛陀。反而充分展示了佛陀無與倫比的智慧、慈悲和力量。因此,我們也應該向佛陀學習,努力設法使痛苦不要加害於我們。基於此,我們就應該生起正見。如果換個角度,換一種思維方式來觀察,那麼對事物的本質就會有新的認識、新的體悟。                                                                                                                          

 

一般來講,凡夫在看待事物時,往往帶有個人的感情色彩,並認為那就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因此,他們在看待那些傷害自己的人時也是這樣——這種狹隘思維方式只會給自己帶來內心的不安,不會有任何益處。所以即使是傷害過自己的人,也要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待他,如果我們有了這樣的新習慣,對自己對別人都會有很大的利益。

 

不論是什麼人,前世的業力、現世的生活環境、人生的經歷和人的個性等都迥然不同。因此這個世界的性質就必然是多元的。每個人都依循自己的方式去生活,我們不能強求人人都適合自己的意願。假如認識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大大地開啟自己的智慧之門,當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就有勇氣面對和承受;再進一步說,滾滾紅塵中每個凡夫人的生命都被煩惱所控制,有時做一些無知的事情當然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分析它們,應該懂得這不是人的錯,而是他的內心煩惱造成的錯誤。只有這樣的認識,我們的思想才不會狹隘,我們的思路才會變得開闊。下面講一個與此觀點相同的故事……

 

很早以前,有座日光城,那裡住著一位名為日光王的國王。他有一頭白色的大象。國王讓馴獸師去馴服它。一天國王和馴獸師兩人騎著大象進了森林。

 

國王的大象是一頭公象,當它聞到森林中母象的氣味時,就像發了瘋似的,不顧一切地拼命奔跑,馴獸師使出渾身解數也無法令大象回頭。這時國王相當恐懼,不知道做什麼好。

 

“怎麼辦好呢?”國王對馴獸師說。

“趕快抓住樹枝!”馴獸師說。

 

國王在慌亂中伸手抓住了一個樹枝,終於使自己倖免於難。國王在森林中大發雷霆,立即命令手下人把那位沒有使大象馴服的馴獸師關進監獄。馴獸師請求國王讓他再試一次。

 

“我除了沒有馴服大象的心以外,它的身體已經被我馴服了。”他為自己辯護道。

“你說已經馴服了大象的身體,你有什麼證據呢?”

“請國王給我七天時間,您就會看到它回來,到時您就明白了。”

 

七天過後大象果然回來了。馴獸師拿著一個用火燒紅的鐵錘來到了大象跟前。他向大象招呼一聲,做了一個手勢。大象聽到主人的話,像是無法克制似的,毫不猶豫地玩起滾燙通紅的鐵錘來。

 

國王看到這一切,終於相信了馴獸師的話。他又對馴獸師說,“那麼,在這個世界上,什麼是‘馴心’呢?!你可以告訴我這方面的見聞嗎?”

 

“‘馴心’那只有佛陀!”馴獸師說。

 

國王一聽到“佛陀”的名號,立刻就產生了信仰,他的心情也忽然開朗起來……

 

這個故事使人清楚地明白,煩惱對我們的內心有多大的影響!我們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煩惱是多麼可怕。那頭大象並不是不怕那個馴獸師,也不是不想聽馴獸師的話。假如馴獸師命令它玩通紅滾燙的鐵錘,它都毫不猶豫地玩起來,其它就更不在話下了。可是當煩惱已經生起來時,它便失去了控制能力,於是毫不猶豫地跟在那頭母象後面跑了起來。

 

同樣,當人們的內心被欲念、怨恨、嫉妒等煩惱緊緊纏繞時,必然要產生難以忍受的痛苦與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傷害父母、傷害妻兒、甚至傷害自己,對他人也會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這是情有可原的。因此,當別人攻擊我們時,應該想到這並不是人的過錯,而是煩惱的過錯。 因此我們應該竭盡全力使自己生起忍耐心。

 

可是有些人不同意把人和煩惱分開,他們認為把人和煩惱分開來講這種觀點純屬是胡說。在他們看來,煩惱大,這就是人的過失,假如像你所說的那樣去寬恕他,對方這些壞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無所顧忌放任自流,對你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這時,難道你還要容忍嗎?

 

把人和煩惱分開這種觀點有不少的理由和例證。我們若深入地分析,衝動與憤怒是我們清淨心被煩惱之垢所染汙而出現的,都是不明智之舉,只會令事情愈加複雜化。我們應當用智慧觀察分析,處理問題。修習忍辱並非別人說的統統都對,我們都去接受。每個人都擁有追求真理的權力,假如我們站在真理的一邊時,就應該保留自己的觀點。為了實現理想,甚至在必要時可以用非暴力的手段來進行強烈的辯護。為什麼要把人和煩惱分開呢?為了正確地瞭解別人,令自己心胸變得更開闊,而減輕內心的種種痛苦。我之所以這樣講,目的就在於此。

 

上面這些說法都與大乘佛教的理論觀點有關。不論顯宗還是密宗,都認為心的本性是清淨的,一切眾生皆是因地佛。煩惱等缺點都只是暫時存在於眾生的心裡,並沒有進入他們的本性。因此,從心性的角度來看,都具有清淨的佛性。所以,要對包括微小生命在內的所有眾生都不應該輕視和踐踏。

 

顯宗的觀點是把眾生觀想為自己的父母,密乘更進一步把所有眾生觀想為佛菩薩,這些都是在前面的理論基礎上得來的。因此,應該對所有的眾生生起善心和慈悲心,尤其是我們人類具有辨別和判斷善惡的能力,在修行的道路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的權益,並用愛心和寬容來對待他們……這就是大乘佛教的基本人生觀。

 

我們凡夫平時在思考問題時,常會持這樣的態度,即喜歡把別人及其缺點過錯混在一起,這些偏見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正因我們常常看到對方的過錯,即使對方有很多優點,也不會信任他,總認為他非常壞,總想這個壞人會傷害自己。人們不去責備人的缺點過錯,而是去責怪人本身,導致自己的內心煩亂發怒,最終陷入痛苦的境地……

 

認真分析這種觀點,與我家鄉的一個笑話極其相似:有一個傻瓜在家裡看電視,當看到一個不合自己心意的畫面時,暴跳如雷,他立刻毫不猶豫地用石頭把電視機砸爛了。雖然電視節目不好,但只是電視節目的過錯,而與電視機毫無關係,這個道理即使一般的人也都清楚。可是他連這麼簡單的事理都分辨不清,才做了這樣的傻事。

 

這個笑話很能說明一個道理,人本身或人的心性就像電視機的螢幕,而人的各種煩惱缺點就像電視節目,把人本身和人的缺點、電視機和電視節目混為一談,心自然會煩亂發怒,這是二者共同的地方。

 

如此解釋,或許就會發現我們的思維和看法上肯定會有很多錯誤成份。雖然從理智上明明知道自己有錯誤,但是面對現實的時候就無法顧及這一點。把人本身和人的缺點混為一談的做法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錯誤觀念,它具有很大的影響,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改變。儘管如此,平時我們的思想中並不是沒有正確的東西,在多數人平常的言行中也會說,“他是一個好人,不過缺點就是性子稍微有些急躁。”“不是對他本人有看法或意見,而是不同意他的說法。”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是符合道理的。分析這些話的核心意義,某些地方是有問題的,我不敢苟同,然而,他們並沒有完全徹底地否定一個人。

 

“不徹底否定一個人”這個道理,人們往往不能舉一反三,在某個特定的範圍內,還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我們的理解能夠超越這個範圍,並將這個道理經過一定的深化,使之逐步適用於更大範圍的話,即使別人要傷害自己,思想上也會想得開,心理上也會出現一些不同於以前的微妙變化,這一點有修行經驗的人都有體驗。在煩惱逐漸減少後,人的本性力量就會逐漸顯現,使自己的痛苦逐漸減少,懂得了這個道理是極其重要的。

 

平時因痛苦而產生的壓力大還是小,主要取決於對觀念想法的理解。自己若對事物能夠忍耐,就會找到正確觀察和理解事物的方法。在這個前提下,不論遇到多麼惡劣的境遇,心裡都應清楚一點,那就是即便焦慮萬千也無濟於事。正如古印度的佛學大師寂天菩薩 所說的,遇到不好的境遇時應該這樣想:對不好的境遇,自己能夠改變也罷,不能夠改變也罷,最終的結果僅僅是這兩個。假如自己能夠改變的話,就不要焦慮;假如自己想改變它,但又無能為力,焦慮又有什麼用處呢?!我們應該想到,除了正確面對痛苦外,不會出現任何有益的東西。我們只有持這樣的觀點態度,心理上才會大有裨益。

 

若事尚可救, 云何不歡喜?

若已不濟事, 不樂有何益。

 

這是寂天菩薩所寫的頌詞,我們應該牢記它的意義。

痛苦並非是永恆不變的

 

正如釋迦牟尼佛所指出,佛教所有觀念中,認識無常是最殊勝的修法之一。無常的觀念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在遇到坎坷境遇時,它是分析痛苦必不可少的理論依據。

 

世界上很多痛苦都是因為“境” 和“有境”不平衡所造成的。就像“境”在不停地變化一樣,對有境——心的認識也應該相應地把握,這樣,進退取捨的操作才會與實質規律相復合。由於不瞭解這種情況,“境”雖然在無常、雖然在變化,然而,心卻以為是永恆不變的,並用此說法來加以否定諸法無常。正因為這兩者不諧調,在自己的面前留下了事先沒有預料到的許多事物,從而使自己心灰意冷……一切都是無常的,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出現意外與不幸,應該深刻認知這個道理,並在自己的思想上有所準備。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像處在波浪之上一樣,都是在運動、發展、變化的,未來的世界也同樣不會停止不前,也會每時每刻都在變化,

 

在這種千變萬化的大潮流中,人的身心也會每時每刻不停地變化。並且隨著人類社會的演變,人們的觀念、思想、行為也在變化。

 

回過頭來,想想從小到大所發生的一切變化,有時連我們自己也不會相信。比如,像我們自己小時候,偶爾發現一種新的玩具,由玩玩具所得到的快樂現在要找根本就找不到。丟失了這種玩具的痛苦,現在同樣也找不回來了。

 

如果再看看孩提時代的種種幼稚想法,除了感到可笑之外,再也沒有別的東西。可是深入思維,就會發現我們現在的想法和孩提時代的想法是一樣的。儘管我們現在不會再去玩那些兒童玩具,但是,工作、家庭、感情等又何嘗不是一種玩具,而人們平常去玩這些玩具時是非常執著的。

 

如果我們對變化無常的現像有一些認識,當遇到不好的境遇時,自己的想法就會有別於一般人,就會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就會這樣想,痛苦也是無常的,它不會永遠困擾自己,是可以擺脫的。痛苦會隨著外部世界的遷變而變化,會隨著內心世界的演變而變化,更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痛苦並非永恆不變的存在。我們要了解以“永恆之心”來執著無常的事所造成的粗猛焦慮,這是毫無意義的。我們應該用無常的觀點來調整自己的內心,如果能夠使外部世界的變化和內心世界的變化保持一定平衡,我們就會生活得比較瀟灑自在了。

 

 

痛苦是一場噩夢

 

所謂痛苦,是依憑於某種條件相對而存在,並不是一種實有恆常不變的存在。從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來看,痛苦的確是依賴於其它條件相對存在的,對於這一點是很容易理解的。

 

比如,要是一個陌生人對我們講了一些不堪入耳的話,我們心裡會感到不舒服,感到難受,可是,當聽到自己的親密朋友也對自己說如此壞話時,陌生人說自己壞話所造成的難受,就算不上什麼了。而對朋友,我們會說:“別人這樣說我不怪他,但是像你這樣的好友也這麼說我,這是不應該的!”於是動怒心煩,遭受痛苦的折磨。如果那個親密的朋友是依靠狡詐、偽善的手段進行欺騙,使自己遭受到巨大損失和災禍的話,同樣,“親友僅是在語言上說說所帶來的痛苦”,情況又無所謂了,對此,我們就會說:“因為是朋友,當面說些難聽的話,是可以原諒的。可是,靠這種欺詐手段來傷害,這令我無法忍受。”然後,自己感到心如刀割,怒不可遏,痛苦難忍……

 

再舉個例子,當我們身體的不同部位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在痛苦時,我們對痛苦的感受也同樣是相對存在的。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先在腿部紮上一根針,會立刻感到針刺之苦。接著,用比針還粗的錐子,紮在手臂上—感到這個疼痛,針刺之苦就會微乎其微。如果再用匕首刺入腹部,所感受到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而錐刺之苦與針刺之苦,那就根本算不上什麼了……

 

的確是這樣,通過上面三件煩惱事情的例子和身體上發生不同程度痛苦的假設,經過逐一對比,我們就不難發現,痛苦的存在是相對而言的。

 

如果痛苦本身能獨立存在,它便不會因為觀待物件的改變而有所改變。也就是講,微小痛苦的存在,不應該因強烈痛苦的出現而受到影響。但是,事實卻非如此。我們所見到的情況是,在微小痛苦出現時,會感覺到,並有所執著。但當劇烈痛苦產生時,我們會立刻對前者微小之苦棄之一邊,無所感受,從而執著感覺劇烈之苦——這就是觀待物件轉成劇烈痛苦後,對待痛苦的感受也同樣改變了。

 

事實證明,痛苦除了相對存在之外,它的實質是難以成立的。因而痛苦只是一種虛假的存在。所謂虛假,就是如夢如幻的觀念,這種觀念是有著極其深奧內涵的。

 

我們要想達到真正的如夢如幻的境界,只有在證悟空性之後,才能夠獲得。然而,對於一般人來說,在某種程度上,相似的如夢如幻的感受,是不難得到的。

 

這一相似的感受,從我們自己人生歷程中就可以找到。回顧過去歲月的許多前塵往事,尤其是自己所經歷的痛苦等,我們會發現它們就如同昨夜的夢境,這兩者是如此一致。我們就會認識到,雖然痛苦正在發生時似乎真實存在,但時過境遷,卻都只留下一點痕跡——片影鴻爪。

 

如果我們再深入地分析,就會發現,我們所謂的漫漫人生路,其實就是沉痼之長夢。這期間所經歷的幸福與歡樂,卻是一場美夢,而經歷的痛苦,卻是一場噩夢……

 

可是,在一般人眼裡,因為眼前這一切可以親眼目睹,所以必然是一種真實存在,不可能等同夢境。然而,我們都知道,在夢境中,眼前一切也能感到是確確實實的存在,無論是喜怒哀樂,還是希望與焦慮,都猶如白晝一樣真實。但是,這夢中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同樣,白天所發生的一切也是如此。

 

《禪定王經》中曾提到,有一少女在夢中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孩,不久男孩就夭折了。先是在小孩出生時,少女心裡有著難言的歡悅,然後小孩死了,又撕心裂肺般的悲痛……在她夢醒之後,這一切又都煙消雲散。小孩根本就沒出生,哪來的死亡?對夢中所發生的一切,少女已不再有喜怒哀樂的執著。只是在心中留下了對夢中憑空產生出如此多幻象的一種莫可名狀的感覺而已。

 

同樣,眼前發生的一切看上去似乎真實存在,快樂和痛苦也是一種無可否認的事實,但當我們的心從執著中解脫出來後,才發現這一切如同夢境,只是自己的幻覺而已。

 

這兩者一為睡著的夢,一為醒著的夢,無論是哪種夢,在本質上都不存在。

 

而一般人長期以來形成的執著已經根深蒂固。所以,雖然我們能從睡眠之夢中醒來,但醒著的夢卻一直難以蘇醒,在一次又一次的迷失中,我們承受著無休無止難以忍受的痛苦。如果通曉了這個道理,就會明白這一切都是如夢如幻。在自己遭遇不幸時,會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會想到再沒有必要去執著於不切實際的幻想,執著之心逐漸得以淡化,痛苦也就隨之減少,這是必然的。

 

西藏的大德無著賢菩薩 所著的《佛子行三十七頌》指出:“諸苦猶如夢死嬰,實執幻象徒勞累,由此遭遇違緣時,領悟幻境佛子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也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對於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來說,生活應該是實實在在,不應該是虛無漂渺的,為什麼去觀修如夢如幻呢?我認為,修習如夢如幻並非使你的生活變得虛假,恰恰相反,會使你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而且還會促使你消除生活中的虛假成份,進而充分把握生活的實質。由於我們沒能認識內在實質,導致我們無論在生活態度上,還是在生活方式上都出現許多錯誤,從而,會遭遇到許多困難與不幸。有時,自己明明知道不該執著的事,反而執著,造成內心的創傷……這些都是本性中不存在的虛假成份——無明的垢染。假如你追求真實的生活,而且想要明白其中的真正價值,那麼,你就應該用各種方法(如夢如幻的修法等)來消除虛假的垢染。這樣,你的生活才會變得豐富多彩,完美無憾了!

 

 

受苦受難的“我”到底在何處

 

寂天菩薩曾說:“世間諸災害,怖畏及眾苦,皆由我執生,此魔何所需。”由此在現實世界,災難和痛苦都是因為我執而產生的。所謂的“我執”,不是指的別的,就是指平時我們內心中存在的自我意識,由於這個緣故,我們自身被一種有別於任何東西的執著方式所牢牢束縛。

 

所以,我們會說:“他對我不好,我忍受不了,我太痛苦了。” 對於所有的東西都想以我為中心加以控制,並想據為己有;甚至於別人說了一點點不好聽的話,都會斤斤計較,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映,多數人每天做的所有事情,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為了自我;別人的大多數行為都被視為對自我的威脅,從而極度煩惱……諸如此類的痛苦,借助於我執的力量,還會被無端地擴展下去。

 

心理上的痛苦,顯而易見是由我執造成的,但生理上的痛苦也肯定與我執有關係。這一點,討論起來稍微有些難度,然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生理上的痛苦,也與自我有關。“我執”的習氣特別執著自我肉體,從而形成了一種壞的習慣。所以,在經受生理上微小的疼痛時,自我的感覺是很靈敏的;反之,換了與自己相續無關的人,若受到攻擊或傷害,因為自己的我執局限於自身,他人受到傷害與否,就與自己毫無關係了。由此看來,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一切痛苦與問題都是從我執中產生的。對於所緣境的我——“我的概念”,若用佛法中分析勝義空性的邏輯推理加以判斷的話,確確實實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執著於“我”的觀念,是完全錯誤的。倘若有所謂“我”的存在那也是存在於自相續的蘊體之內,因而我們用分析勝義空性的邏輯來分析是尋找不到的。如果我們認為它是存在於身體中手足等每一部分則都是“我”,那就有許多“我”,可以說多如牛毛,這就不符合情理了;如果身體的每一部分不是“我”,從其它地方就更找不到“我”了,所以是構不成所謂的“我”了。

 

同樣,從內部來看,這自能了知的心識,雖然未予觀察之時,它是明然而存的。但是,以智慧觀察它的來龍去脈——它始從何處而來、現在住於何處、最終又去向何方,它有無形狀、有無顏色、有無指定性質……如此等等分析,是尋覓不到實有的存在。因此,從內心之中也是找尋不到“我”的存在。這樣推究下去,最終觀察與被觀察之間的對立也蕩然無存。從而可以知道內外有情事物都是空性的。那麼,又怎樣去揭示空性之理呢?因為無我之空性,是超離言說之境,不可言思的。所以,愈是接近事物本來面目,智者們愈是保持緘默,這是很自然的。有關本性之理的表述,僅僅依靠外在文字來分別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應該如理深入地去修行,才能真正契入。

 

無我是一切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在其本性之中,具有虛假性的世俗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於此理所證悟的智慧,那也就與法界本性無二無別。我們在已然了證空性之時,則如同霧消雲散於虛空,由我執所產生的一切痛苦,也就消逝於空性中了……

 

因此,剷除一切痛苦根本的唯一方法,就是了徹本來面目——證悟無我空性的真理。

 

在佛法中認知體證空性的方法有很多。顯宗中大多採用通過思辨之理分析外在事物,從而達到推判空性的目的——這種方法,不是簡捷明瞭的。而密宗大圓滿法,則現量直接認識心性——本來面目,這就是自性大圓滿法門。這是佛法所有法門中最為殊勝無比的!

 

在此要強調的是,如何趣入這一甚深法門——自性大圓滿法呢?我們所需要的條件就是,自己必須具有猛烈而恒久的信心,依靠具有圓滿傳承的上師的竅訣,在上師加持下,契入大圓滿法門。接著,我們再來認識大圓滿法的總體三階段:首先,認識覺性(心性)階段;然後逐漸成熟覺性階段;最後,覺性獲得穩固階段。由此修習大圓滿法,真正了知掌握,是可以得到圓滿成就的。若想深入細緻地瞭解這些甚深法理的話,可參閱許多續部經典和甚深竅訣書籍,其中有著十分詳盡的闡述,在此就不必贅述了。我們繼續談的話題,還是回到“如何面對痛苦”來吧!

 

對於初學者,以及那些已初步認識覺性,而其修行水準仍未達到大圓滿見解高度的修行人來說,為了提高他們的修行與解脫痛苦的能力,在此,有必要用簡要的語言,給大家講述一些竅訣。

 

全知法王龍欽饒降(無垢光尊者) 曾經教誨我們說:“只要採用特殊的手段,也就是認識覺性——本來面目,掌握了如此唯一的關鍵要領,就可以改變一切!在無論出現什麼障礙之時,首先加以識別,再虔誠祈禱上師,感請上師降臨(獲得加持),然後,仔細觀察障礙的來龍去脈——如何而來、現於何處、妨害何者……如此觀察,則是尋覓不到任何結果的。由之會自然發現赤裸覺性,清明之態。那麼,一切都解脫於覺性之中,將障礙轉化為成就——這就是所謂的“瑜伽士”。對於顯現,不論出現何種情況,是利還是弊,全都是覺性之遊舞顯現。我們應該知道,在大圓滿境界中,快樂不異於覺性,痛苦不異於覺性,疾病不異於覺性,歡喜也不異於覺性。在明瞭如此道理之後,就會永遠快樂幸福。我(龍欽饒降尊者)也在這種境界中消除了一切障礙,獲得了永恆的安樂。身為一名瑜伽士,任何障礙與痛苦,都應該完全作為修行之法……”

 

為了使大家更加瞭解一些,我們再講述一則竅訣方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生理上往往出現疾病,或者在心理上出現痛苦,由此以為“我病了”或者“我心裡十分難受”。對於這種情況,就應當在此“我病了”或者“我心裡十分難受”的念頭上,不去分別改變,而坦然安住。如此修行,心理上的痛苦就會立刻平息。雖然身體生理上的疾病不一定會馬上痊癒,但是,疾病的痛苦就會變成空性。如果延長修行時間,全身會?那間出現知覺上的麻木感,隨之使疾病帶來的劇痛也會減輕。再進一步加以修行,痛苦與業障就能清除了。如此行之,我們就會在修持上得到促進提高……這個教誨,是引自於噶瑪喬美大師 的《促進如意寶》和國蒼巴大師 的《平等密意總攝》教言中的竅訣。

 

 

如何利用痛苦

 

首先,我們應該放棄不願接受痛苦的心念。否則,在面對痛苦之際,心中就自然產生煩惱,導致承受力變得脆弱,因此,逃避痛苦是消極的,我們應該對這一點引起足夠的重視。

 

痛苦本身,不一定都是有害的,它可以轉化成力量。如果我們正確地利用這種力量,就能夠使惡緣變化為順緣。一般來說,無論做什麼事情,不會一帆風順、輕而易舉的。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既然違緣不可避免,在面臨挫折時,不要使自己的精神崩潰,應該鼓起勇氣去堅強地面對。在遇到困境之際,我們的注意力不應該集中在痛苦之上,而應集中到如何運用轉化痛苦的力量上。

 

如何運用這種力量呢?我們可以借助這種力量,去幫助那些飽受苦難的人們,去戰勝痛苦,重新獲得幸福快樂。當然,每個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也許有人懷疑自己在幫助他人減輕痛苦方面缺乏足夠的能力。但是,事實說明任何人都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我們可以用善良之心,給予那些身受痛苦的人們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安慰。經驗告訴我們,遭受痛苦折磨的人特別渴望得到他人的同情與安慰。所以,這也屬於正確利用痛苦的方法之一。

 

假如我們沒有機會和條件,用語言去表達同情和安慰,那麼,我們也可以嘗試用觀想的方法,去利用痛苦。即以自己的痛苦經歷推及於他人,從而懂得,在這個世界上,和自己一樣的受苦受難者,乃至更甚於自己苦難的眾生,實在是數不勝數的。在今天的陽光下,許許多多的眾生正在遭受無盡的痛苦。比如,有的因身體飽嘗疾病傷痛的折磨而痛不欲生,有的因精神上受到折磨而意志消沉,瀕臨自殺的邊緣。不光如此,就在當前短暫的這一刻,就有無量的眾生經受著失去生命的痛苦,如果對這一切都視而不見,還能容忍自己說只有我一個人在受苦的話,他就應該想到自己的心胸實在是太狹隘了。

 

我們應當把注意力轉向到眾生的痛苦上,並盡力地生起慈悲之心,如此亦能惠及於己身。如果自己沒有經歷過痛苦,就不容易產生關心眾生的想法。如果不能產生這種想法,對眾生所經受的痛苦折磨就難以產生同情和憐憫,如此則很難生起對痛苦眾生的慈悲之心了。相反,當自己正在經歷痛苦的時候,想想自己的遭遇,那就比較容易產生同情心和慈悲心。所以,牢牢把握住這個契機,痛苦就將產生非凡的價值。

 

在自己出現痛苦時,我們可以把握機會利用這一痛苦利益眾生。若進一步闡明,就是觀想以自己的痛苦來代受眾生的痛苦。我們可以同時發願:願以我這一次痛苦的經歷來消除眾生的所有痛苦及其根源,願以我的痛苦來換取眾生的痛苦,願以我的憂傷來取代眾生的憂傷,願以我的死亡來替代眾生的死亡……對此,願上師三寶加持我如願以償!

 

我們若更進一步修行的話,可以採用大乘佛教所教授的竅決方法,即通過自己呼吸氣息的出入,來進行自他苦樂的交換。可以這樣觀想:在從鼻孔呼出清淨之氣時,將自身的安樂和安樂之因,化成白光融入眾生或某個特定痛苦眾生的身中;在吸氣時,將那些正在經受苦難折磨的眾生或某一眾生的痛苦與痛苦之因,都化為黑光,通過鼻孔,融進自己心中的“自我痛苦”的念頭上……

 

當這種修法修到一定程度時,就能夠具備真正消除眾生痛苦的能力。以前,國蒼巴大師在國蒼地方修行。一次,當他正在專心修法時,來了一位名叫讓西的婦女,她因死了丈夫和兒子,痛不欲生。國蒼巴大師見到她,心裡生起了無比的慈悲心。對她說道:“我時常心中充滿安樂,你就把安樂拿去吧!把你的痛苦留給我!”話語一落,那位婦女立刻不再感到痛苦,連她自己也感到意外。於是,她對大師充滿了信心。以後,她精進修行獲得了成就,成了一位自在的瑜伽母。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現在還沒有僅依靠觀想呼吸,而具有真正苦樂相換的能力,但是,我們若依靠清淨意樂,依照此法去修行,也能夠間接地對眾生有幫助。

 

對此,難免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這樣修持觀想力真的可以把他人的痛苦拿到自己身心上,那對自己豈不是太危險了嗎?……如果有這樣的擔心,那就像我剛才在前面提出的那樣,內心思維“只要以自己所經受的某種痛苦,來替代眾生所受之苦”——有了這樣的發心就可以了。因為不一定非用這種“苦樂相換”的修行觀想方法去做。其實,將眾生痛苦真正換取到自己身心上的高深修行力,並非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所以,“危險”的程度自然是很小的。萬一真的具備了這種能力對於那些大菩薩來說,則是求之不得。能用自己這麼小的痛苦去消除眾生巨大的痛苦,那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事呀!

 

對於真正的修行者來說,痛苦不但不會令人困頓,反而已成為生活上的一種樂趣。以前西藏噶當派的大德們就認為,遇到痛苦,是十分榮幸的事。卡巴格西曾說:

 

現今所有微小苦,能消宿生之業障,

此引來世之幸福,當觀痛苦即歡樂。

逆境惡緣為善師,災禍促得修行益,

以苦掃除罪業障,豈視痛苦為不幸?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自己過去世所積造惡業的種子,一直存留在相續中,在沒徹底剷除之前,它肯定能發芽生長,早晚都會造成劇烈的痛苦與沉重的災難,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我們現在經受一點微小之苦,如果能夠正視它,它就會使大的罪業淨除,今後再也不經受痛苦了。

 

因此,痛苦是痛苦的結束,痛苦是掃除罪業的掃帚。然而,為何將痛苦作為善師——善知識呢?從某種角度來講,正如佛陀所說,假如世間沒有痛苦,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從六道輪回中求得解脫了。

 

但是在以前,這些道理還僅僅停留在理性認識上,現在則可以依靠所受痛苦的經驗來清楚地知道。從而重新認識自己的生命,同時,也認識了解脫的意義,促進了修行。所以,我們應該把痛苦作為善知識來看待。薄多瓦大師 也說過,一般人對於下雪多感厭煩,但對於遠行的商人來說,卻是件好事,因為下雪對馬蹄有利,晚上下雪還可避免盜馬賊的光臨。同樣,一般人雖然對痛苦感到憎惡,但作為一個修行者來說,這的確是好事,應該坦然接受痛苦、貧窮、謾?、誣陷等等,甚至包括夢中的痛苦……如此行持,將會得到淨除業障等許多功德。

 

對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來說,痛苦對修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朗日塘巴 大師說:“昨晚我感到特別不適,修法的效果卻反而增長了許多。”

 

為了消除大的災難,應該接受小的痛苦——有關這個道理,龍樹菩薩在《中觀寶鬘論》中也說:“醫方中所說,以毒能攻毒,如是以小苦,除大苦何妨。諸法意前導,說意為上首,雖苦豈無益,作現苦後利,何況為自他,引廣大利樂,此法是常規!”上面頌詞的意思是說,比如在醫療中,就有用毒藥做藥物來治療嚴重中毒的例子,同樣,可以用痛苦來消除痛苦。也就是說,應甘願忍受較小的痛苦,來消除對自己有較大危害的痛苦。尤其是大乘主張,心是萬法的前導,心是萬事萬物中最主要的,所以,以利他之心來接受痛苦能產生極為廣大的利益,這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在醫生針灸時,病人的身體上會有短暫的不舒適,但藉此可以消除將要發生的嚴重疾病。同樣,我們為了自己和眾生深遠的利益,不用說這是值得做的,也是最應該做的事情——接受微小的痛苦。這也正是古代大德們的風範。

 

以上概略地闡述了關於面對痛苦的一些方法。也就是,以不執著(不要執著痛苦)和無常觀(痛苦不是永恆不變的)來為面對痛苦打下基礎,以夢幻觀(痛苦是一場噩夢)和無我觀(受苦受難的我到底在哪裡)來正式面對和處理痛苦,以利用痛苦(如何利用痛苦)來遣除違緣和促進修行。這三者在這裡是以前行、正行、後行的方式來闡述的。但這也並非一成不變,我們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根基(條件)以與自己相適應的次第為前提來選擇最適合的方式。其實,面對痛苦的方法遠不止於上述幾種,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與之相應的法。 

內心的安詳與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普遍認為快樂是存在於外在物質上的,從而引發盲目衝動地去貪戀、去執著追求。不過,追求外在物質所產生的快樂並不可靠。一切外在的物質,都是虛假的世俗法,它們往往欺騙著我們從眼識(以及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乃至到意識間的感官。那些未證悟的人們,會經常跟著外在物質的假相跑,變得迷惑彷徨……
我們所處的這個花花世界極具誘惑力,而人們的心也是飄搖不定毫無主見,導致心識被外境物質所控制,極不穩定,變化很大。舉個例子來說,回憶自己從童年到現在的經歷,思想認識的更替變化是如此頻繁。過去判斷為千真萬確的事情,現在很多都成了錯誤的;過去認為是真理的,而現在有許多變成了謬誤;過去認為是謬誤的,但現在有許多變成了真理……由於看到如此變化的現像,不禁使人感到,過去和現在的想法的確是不同的,去年和今年的想法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不光如此,昨天和今天的想法,甚至早上與晚上的想法也不一定相同。由此可見,我們已經被心欺騙了多少次呀!誠如佛經中說,“眼耳鼻及舌身意,此等功用非正量,如若感官皆正量,聖者之道有何用?!”
從無始乃至於今天,外境欺騙了感官,感官欺騙了我們……這一道理就如同西藏諺語所言,“仇人欺騙兒子,兒子欺騙父親”。因此,不牢靠的基礎——感官,依虛假世界所產生的身心感受,是非常不可靠的。
下面我們先從身識——身體的感覺說起。例如,當感到寒冷而難受時,就希望得到熱的溫暖,稍微享受了一下溫暖,就感到舒服。但是,如果時間長了感到十分煩熱,進而身體就難以忍受了——由此可見,從熱的溫暖所產生的安樂也不是絕對的。再比如,坐久了會感到煩躁,就想出去走走,活動活動,由此會覺得舒服。然而,走的時間長了,舒服感會消失,又想回去坐坐……所以,依靠外在形式所得來的安樂感只是暫時的相對的。
從以上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知道,假如從熱的感覺中得到的舒服是絕對的快樂,那麼,即使處在燥熱的環境中,也應該感到安樂,事實並非如此。這種快樂的產生又需要在某種條件——冷氣的加入下才能重新獲得。從行走中得到舒服感,就必須以長時間久坐為前提條件……否則,安樂怎有可能產生呢?
如果存在絕對的安樂感,就不應該需要其它條件。因為,其本身自可產生快樂。但是,實際情形不是這樣。這種世間的快樂,在龍樹菩薩所著的《寶鬘論》和聖天菩薩著的《中觀四百頌》中都取名為“改變痛苦形式的快樂”。它意思是講,某種痛苦僅僅是改變了形式,即成為所謂的快樂,其實,它本身並非是真正的快樂。
同樣,意識的感覺也是十分不可靠的。例如,從感情方面說,有些年輕人遇到了稱心如意的朋友,最初時,對方的每個言談舉止都是那麼的可愛且百看不厭,仿佛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都集中到了她(他)的身上,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要是沒有了對方,就會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臉上也失去了笑容。和對方在一起的情意綿綿歡樂幸福,好像用世間所有美妙言辭都無法表達,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憧憬。但是,在漫長的生活道路上,還需要面臨許多考驗……一般人的內心世界根本不自在,他們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無法和諧統一的。事實往往是這樣,當熾熱的感情稍為冷卻,而理智戰勝感情時,也許你就會發現對方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料的變化。“以前的人怎麼會變成另外一個人了”——此時,一看到對方,就心厭情忿。以前依靠對方所產生的快樂,現在則完全被痛苦所取代。因為誤會而結合,因為理解而分開。最終事情到底是否如此,只要問一問那些離了婚的人士就明白了……
的確,我們一般人的心理感受都是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甚至,這種變化也是非常迅速的。所以,凡夫之人不論何時何地,永恆的安詳是難以獲得的。如此看來,我們的心理感覺並不是一牢永固,如果真正的快樂存在於外境當中,那麼,用遊戲和歌舞的歡樂,對於那些因失去兒女而感到痛苦不堪的父母們來講,也應該使他們心生歡喜。但事實上卻是恰恰相反的。如果給他們這樣做,必然會加劇他們的痛苦,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假使欲令他們快樂,那所必需的首要條件就是先要他們心情開朗——把心鎖打開……由此看出,所有的外在事物,僅僅是生起快樂的次要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
人們因為愚昧的緣故,自以為一切快樂都能從外境獲得,這種習氣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往往極力追求外在物質的歡樂,這有巨大的危險性。因為,他們的內心世界根本不自在,即便獲得了少許快樂,也極易被外境所轉,而最終成為痛苦。他們追求外在快樂的行為,往往都以失敗而告終。米拉日巴尊者曾說:“內在歡樂尚未得,外在快樂皆苦因。”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這個時代,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是,物質方面的進步,與精神方面的發展是十分不平衡的,由此造成了許多問題。在當今社會,競爭局面與日俱增。為了追逐名利,人們不擇手段,爭前恐後。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我們不可否認,有的人採用合法與不合法的手段,的確獲得了些許成功。這些人的富有生活,對於弱小貧窮者來說,都是夢所不及的。有的人對他們羡慕不已,會不由自主地蜂擁而上,迎合奉承、諂言獻媚……實際上,那些權利與金錢,正如借來之物一樣,你僅可以暫時享用,但並不能永遠屬於你,對於這個道理又有誰能夠知曉呢?
無論擁有多少財富,仍沒有滿足之時,這是凡夫之人共有的特性。某些已有很高名利地位的人,他們欲望膨脹,對外在物質的貪婪達到了極限,而這種貪欲卻永無休止……在此情況之下,若失去了地位,耗散了財富,那些災難又接踵而至……這時,以前所有的歡樂幸福都變成了記憶中的痕跡,是再也回不來了,除了能增加自己的痛苦之外,是毫無益處的。親朋好友會遠離,而圍聚在自己身邊的人卻是相互譏諷責怪,喋喋不休……此時此刻,這個人內心中熊熊燃燒著悔恨之火,所有希望都變得十分渺茫,最後連活下去的勇氣也喪失了。另外一部分人,雖然暫時沒有喪失名利地位,但是,他們的心思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考慮著利害得失,一直都被焦慮所困擾,從而在精神上不斷地遭受痛苦的折磨,他們不僅迷失了前進的方向,而且在前進過程中愈加感到惶恐不安。他們的內心總覺得如履薄冰,心驚膽顫。雖然盡可以得到現實生活中的豐富物質享受,但他們的內心深處已經很難再出現真正的安詳與恬靜。因此,外在物質的快樂並非可靠,它是不健康的快樂。
有人會問,既然這樣,是不是我們完全不可以追求外在物質的快樂呢?我想,人類生活在這個世界期間,完全不享受外在物質的快樂是不太現實的,對此我並未加以否定。我想強調的是,要想獲得健康的快樂,必須依靠內心這一主要因素,而外在物質是次要的。所以,一定不要對主要的追求和次要的追求在認識上出錯,這是十分重要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假如我們以內心為主要目標去追求,由此獲得自在的話,那麼,即使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擾與刺激,也不會產生痛苦,而且,自然而然,就會在人生之路上充滿了快樂與幸福。又有人會想,追求內心快樂是否妨礙到享受外在物質的快樂呢?我認為,這不僅沒有妨礙,反而是有助益的。假若我們的內心沒有安詳自在,那麼,不管外在東西多麼美麗漂亮,也會感到索然無味。假若我們的內心已然悠閒自得,那麼,對於外在物質品味,自然會感到快樂。
我們上面所闡明的情況,是針對一般尚未達到高水準的修行者而言,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法完全脫離外在物質的快樂。但是,對於高層次的修行者就不同了,他們是不被外在物質所支配的,完全依靠內心的力量來達到自在灑脫,對於一切都感到純粹的快樂,從而獲得一種安樂三昧。在《父母相會經》中說:“有一種禪定名叫安樂三摩地,若獲得了此種三摩地的大菩薩,他們所感受到的萬法皆是快樂的。”這句話在一般人看來,肯定會有些神秘色彩,但是,我們卻不應該排除其中真理的存在。有人會覺得這個道理太過於理想化,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我認為,美好的理想不能代替現實的快樂,現實的快樂也不一定是你所想像的那樣只有失望。所以,過度的樂觀與過度的悲觀都是錯誤的。對於我們一般人,要想獲得佛與菩薩所具有的快樂,也許還要有漫長的路要走,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得到內心的快樂不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地承受,而不應該是消極地遺棄。
內心的安詳與自在,是真正宗教徒的生活。所有依靠外在欲求的快樂,都是不堪與之相比的。心裡的歡樂和外在的歡樂二者的區別用一句比喻來說就是,通過外在的欲求所得到的歡樂,就如同搔癢而出現的歡樂一樣,從內心中獲得的歡樂,就如同擺脫瘙癢(皮膚病)之苦的歡樂一樣。搔癢從開始到把患處抓傷,儘管覺得很舒服,可是越抓越難受。與此同理,依賴對世間的欲求所得到的快樂,從開始享受到結束,自以為是快樂,但是實質上並未超越壞苦的範疇。越是享用它,痛苦的感覺就會越大。反過來講,擺脫了瘙癢之苦的歡樂,雖然沒有瞬間短暫的變化所產生的快感,但是它的本質卻是真正的快樂,無論怎樣去享受它,都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同樣,內心的安樂,雖然不是世俗人有染汙的零星所現的快樂,然而,它的性質是一種本質的歡樂。無論怎樣享用它,都沒有絲毫的變化。這就是它的特點。
針對這些情況,龍樹菩薩闡述道:“搔癢所出之快樂,擺脫瘙癢更快樂。享受欲求之快樂,擺脫欲求更快樂。”對於世間欲求的快樂(外在的快樂)和內在的安樂兩者之間的差異,無著菩薩進一步講道:“享用智慧的生活,也就是佛法的生活,那些只靠吃喝、女人和歌舞等所得到的歡樂是根本無法與之相比的。為什麼呢?依靠吃喝玩樂等得到的歡樂:是不能遍及全身;這種快樂是依靠外界某種條件產生的,因此,不是隨心所欲就能得到,具有很大局限性;這種快樂在享受中被享受所結束;這種快樂是產生各種煩惱和痛苦的基礎。反之,享用佛法生活所得到的快樂:是遍及全身;是“隨心所欲”就能得到的;這種快樂在享受中恒久不被享受所結束;它不會產生任何煩惱和痛苦。”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兩種快樂的確是有很大區別的。
獲得內心真正安樂的人們,無論怎樣做,對他們來說都是歡樂的。即便他們缺吃少穿,沒有可親可愛的親友,也許甚至飽受饑渴與寒風刺骨的折磨,但他們內心仍然是喜洋洋樂融融的。此時,是真正達到了“樂中最殊勝,內心即安詳”的境界。
米拉日巴尊者對他的現狀曾這樣描述說:“見其住所如獸穴,他人觀之心恐慌;見其飯菜如狗食,他人觀之胃嘔光;見其身體如骷髏,仇敵觀之淚滿眶;見其內心如佛陀,如來觀之生歡喜”。這個道歌是尊者唱給他自己妹妹聽的,我們聽了以後,也許尊者的身影會浮現在我們面前,想起當時的情景,就會百感交集。
本來尊者米拉日巴兄妹兩人,父母在世時,算得上是富貴人家的孩子,因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隨著歲月的流逝,父親離開了人間,他們不再擁有自家積累的財產,親戚們成了他們的仇人,一家人受盡了苦難。在經歷了一連串的痛苦折磨之後,尊者米拉日巴不得不離開家鄉,與親愛的母親生離死別。
多年後,他懷著見一次母親的願望回到了家鄉,可是母親已經去世,妹妹也流落他鄉。剩下的只有茅草叢生的殘牆,愈加令人感到悲傷。後來,他到了山上修行,一直也沒有見到妹妹。這次突然見到她,假如他是一般人,心裡又有如何的感受呢?
對於妹妹來說,當然內心的痛苦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母親在世時,母女倆人相依為命。後來,母親淒慘地死去,留下她孤身一人,流離失所……這些痛苦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中,已經有許多年了,一直沒有找到能夠傾吐心裡話的人,這次終於遇到了!可歎的是,這位哥哥已經不像個人樣,而像個山中的野獸。他的身上長滿了綠毛,眼睛凹陷,瘦骨嶙峋,手腳都像是快要斷了似的。她看到這個樣子,心裡充滿無限悲傷。她哭泣著對尊者說:“哥哥,阿媽是想念著你而悲慘去世的,除了我以外,她的身邊沒有一個人。後來,我無法在家裡繼續呆下去,只好到處漂泊流浪。我不知道哥哥你是死是活,我想要是哥哥你沒有死的話,你肯定活得會比較好。可是,我見到的你怎麼是這副樣子呢?而我的情況就是你眼裡所見到的。像我們兄妹倆這麼苦的人恐怕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了!”說完,呼喊著父母的名字大哭起來……本來非常安靜的岩洞裡,突然間,尊者米拉日巴的道歌聲和妹妹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就像是在表演一場相聚無常的悲劇。
從這個真實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世俗人和修行者面對痛苦的態度上存在的差異。以及修行者對待痛苦的灑脫風範。
內心得到大自在的修行者,無論遇到什麼境遇,都不會受其挾制和役使,就像尊者米拉日巴一樣,他是我們真正追求解脫的所有修行者的楷模,他的一生是輝煌的歷程。對於這樣的一位勇敢者,無論是什麼樣的痛苦和傷害,都無所畏懼。在這種修行者的人生旅途上,內心永遠是安樂的。他們實現了永久的理想,而對於世間任何快樂都無所羡慕,從而,達到了最高境界。正如尊者米拉日巴所說:
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獲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於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我們在閱讀了這些大成就者的傳記後,會油然生起猛烈的信心。的確如此,他們有與眾不同的殊勝安樂。這樣看來,大成就者們所得到的快樂,以及實現人生的價值,是遠遠高於世俗快樂和世俗人生標準的。我們應該樹立遠大而高尚的目標,去努力追求殊勝永恆的安樂。這樣的究竟安樂是一直存在於心性光明之中的,若能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詳,死亦安詳”了……
最後,我衷心地祝願閱讀此書的有緣者:
了悟自性光明大圓滿!人生之路安樂得解脫!
吉祥圓滿!
〈全文完〉

 

 

台長: 期指贏家
人氣(9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心靈養生 |
此分類下一篇:威力尊忿怒蓮師八大黑魯嘎
此分類上一篇:人類器官衰老時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