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27 07:00:22| 人氣1,4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證券投資技術分析假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證券投資技術分析假設

技術分析是證券投資分析中極為重要的方面。上百年以來,眾多的證券投資者在進行證券投資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多種技術分析方法,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指導意義。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
(一)技術分析的定義
所謂技術分析,是指直接對證券市場的市場行為所作的分析,其特點是通過對市場過去和現在的行為,應用數學和邏輯的方法,探索出一些典型的規律並據此預測證券市場的未來變化趨勢。
(二)技術分析的三大假設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是基於三項合理的市場假設:1、市場行為涵蓋一切資訊;2、價格沿趨勢移動;3、歷史會重演。

第一條假設是進行技術分析的基礎。
其主要的思想是認為影響股票價格的每一個因素(包括內在的和外在的)都反映在市場行為中,不必對影響股票價格的具體因素是什麼作過多的關心。
這條假設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任何一個因素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最終都必然體現在股票價格的變動上。外在的、內在的、基礎的、政策的和心理的因素,以及其他的影響股票價格的所有因素,都已經在市場的行為中得到了反映。作為技術分析人員,只關心這些因素對市場行為的影響效果,而不必關心具體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二條假設是進行技術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
其主要思想是股票價格的變動是按一定規律進行的,股票價格有保持原來方向運動的慣性。正是由於這一條,技術分析師們才花費大量心血,試圖找出股票價格變動的規律。一般說來,一段時間內股票價格一直是持續上漲或下跌,那麼,今後一段時間,如果不出意外,股票價格也會按這一方向繼續上漲或下跌,沒有理由改變這一既定的運動方向。"順勢而為"是證券市場中的一句名言,如果股價沒有調頭的內部和外部因素,沒有必要逆大勢而為。一個股票投資者之所以要賣掉手中的股票,是因為他認為目前的價格已經到頂,馬上將往下跌,或者即使上漲,漲的幅度也很有限。他的這種悲觀的觀點是不會立刻改變的。一小時前認為要跌,一小時後,在沒有任何外在影響下就改變自己的看法,認為會漲,這種現象是不多見的,也是不合情理的。這種悲觀的觀點會一直影響這個人,直到悲觀的觀點得到改變。當眾多的投資者具有一致的悲觀觀點時,眾多的悲觀者就會影響股價的趨勢,使其繼續下跌。這是第二條假設合理的又一理由。
否認了第二條假設,即認為即使沒有外部因素影響,股票價格也可以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技術分析就沒有了立足之本。股價的變動是遵循一定規律的,我們運用技術分析這個工具找到這些規律,才能對今後的股票買賣活動進行有效的指導。

第三條假設是從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考慮的。
市場中進行具體買賣的是人,是由人決定最終的操作行為。人不是機器,他必然要受到人類心理學中某些規律的制約。一個人在某一場合得到某種結果,那麼,下一次碰到相同或相似的場合,這個人就認為會得到相同的結果。證券市場也一樣,在某種情況下按一種方法進行操作取得成功,那麼以後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況,人們就會按同一方法進行操作;如果前一次失敗了,後面這一次就不會按前一次的方法操作。
證券市場的某個市場行為給投資者留下的陰影或快樂是會長期存在的。在進行技術分析時,一旦遇到與過去某一時期相同或相似的情況,應該與過去的結果比較。過去的結果是已知的,這個已知的結果應該作為現在預測未來的參考。
在三大假設之下,技術分析有了自己的理論基礎。第一條肯定了研究市場行為就意味著全面考慮了影響股價的所有因素,第二和第三條使得我們找到的規律能夠應用於證券市場的實際操作之中。
當然,對這三大假設本身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爭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第一個假設說市場行為包括了一切資訊,但市場行為反映的資訊只體現在股票價格的變動之中,同原始的資訊畢竟有差異,資訊損失是必然的。正因為如此,在進行技術分析的同時,還應該適當進行一些基本分析和別的方面分析,以彌補不足。再如,第三個假設為歷史會重演,但證券市場的市場行為是千變萬化的,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情況重複出現,差異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

技術分析的要素:價、量、時、空

證券市場中,價格、成交量、時間和空間是進行分析的要素。這幾個因素的具體情況和相互關係是進行正確分析的基礎。
(一)價和量是市場行為最基本的表現
市場行為最基本的表現就是成交價和成交量。過去和現在的成交價、成交量涵蓋了過去和現在的市場行為。技術分析就是利用過去和現在的成交量、成交價資料,以圖形分析和指標分析工具來分析、預測未來的市場走勢。這裏,成交價、成交量就成為技術分析的要素。在某一時點上的價和量反映的是買賣雙方在這一時點上共同的市場行為,是雙方的暫時均勢點。隨著時間的變化,均勢會不斷發生變化,這就是價量關係的變化。一般說來,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同程度通過成交量的大小得到確認。認同程度小,分歧大,成交量大;認同程度大,分歧小,成交量小。雙方的這種市場行為反映在價。量上就往往呈現出這樣一種趨勢規律:價升量增,價跌量減。根據這一趨勢規律,當價格上升時,成交量不再增加,意味著價格得不到買方確認,價格的上升趨勢就將會改變;反之,當價格下跌時,成交量萎縮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萎縮,意味著賣方不再認同價格繼續往下降了,價格下跌趨勢就將會改變。成交價、成交量的這種規律關係是技術分析的合理性所在,因此,價、量是技術分析的基本要素,一切技術分析方法都是以價、量關係為研究物件的,目的就是分析、預測未來價格趨勢,為投資決策提供服務。

(二)成交量與價格趨勢的關係
1.股價隨著成交量的遞增而上漲,為市場行情的正常特性,此種量增價漲關係,表示股價將繼續上升。
2.在一波段的漲勢中,股價隨著遞增的成交量而上漲,突破前一波的高峰,創下新高後繼續上漲,然而此波段股價上漲的整個成交量水準卻低於前一波段上漲的成交量水準,價突破創新高,量卻沒突破創新水準量,則此波段股價漲勢令人懷疑,同時也是股價趨勢潛在的反轉信號。
3.股價隨著成交量的遞減而回升,即股價上漲,成交量卻逐漸萎縮。成交量是股價上漲的原動力,原動力不足是股價趨勢潛在反轉的信號。
4.有時股價隨著緩慢遞增的成交量而逐漸上漲,漸漸地走勢突然成為垂直上升的噴發行情,成交量急劇增加,股價暴漲。緊隨著此波走勢,繼之而來的是成交量大幅度萎縮,同時股價急速下跌。這種現象表示漲勢已到末期,上升乏力,走勢力竭,顯示出趨勢反轉的現象。反轉所具有的意義將視前一波股價上漲幅度的大小及成交量擴增的程度而定。
5.在一波段的長期下跌,形成谷底後股價回升,成交量並沒有因股價上漲而遞增,股價上漲欲振乏力,然後再度跌落至先前谷底附近,或高於谷底。當第二谷底的成交量低於第一谷底時,是股價上漲的信號。
6.股價下跌,向下跌破股價形態趨勢線或移動平均線,同時出現大成交量,是股價下跌的信號,表明趨勢反轉形成空頭市場。
7.股價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出現恐慌性賣出,隨著日益擴大的成交量,股價大幅度下跌;繼恐慌性賣出之後,預期股價可能上漲,同時恐慌性賣出所創的低價,將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跌破。恐慌性大量賣出之後,往往是空頭的結束。
8.當市場行情持續上漲很久,出現急劇增加的成交量,而股價卻上漲乏力,在高位盤旋,無法再向上大幅上漲,顯示股價在高位大幅震盪,賣壓沉重,從而形成股價下跌的因素。股價連續下跌之後,在低位出現大成交量,股價卻沒有進一步下跌,價格僅小幅變動,是進貨的信號。
9.成交量作為價格形態的確認。在以後的形態學講解中,如果沒有成交量的確認,價格形態將是虛的,其可靠性也就差一些。
10.成交量是股價的先行指標。關於價和量的趨勢,一般說來,量是價的先行者。當量增時,價遲早會跟上來;當價升而量不增時,價遲早會掉下來。從這個意義上,我們往往說"價是虛的,而只有量才是真實的"。

時間在進行行情判斷時有著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已經形成的趨勢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中途出現的反方向波動,對原來趨勢不會產生大的影響。一個形成了的趨勢又不可能永遠不變,經過了一定時間又會有新的趨勢出現。迴圈週期理論著重關心的就是時間因素,它強調了時間的重要性。空間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認為是價格的一方面,指的是價格波動能夠達到的極限。


技術分析方法的分類和注意事項

(一)技術分析方法的分類
在價、量歷史資料基礎上進行的統計、數學計算、繪製圖表方法是技術分析方法的主要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講,技術分析方法可以有多種。不管技術分析方法是如何產生的,人們最關心的是它的實用性,因為我們的目的是用它來預測未來價格走勢,從而為投資決策服務。所以,本章介紹的僅僅是比較常用和比較實用的一些技術分析方法。 一般說來,可以將技術分析方法分為如下五類:指標類、切線類、形態類、K線類、波浪類。
1.指標類指標類要考慮市場行為的各個方面,建立一個數學模型,給出數學上的計算公式,得到一個體現證券市場的某個方面內在實質的數位,這個數位叫指標值。指標值的具體數值和相互間關係,直接反映證券市場所處的狀態,為我們的操作行為提供指導方向。指標反映的東西大多是無法從行情報表中直接看到的。目前,證券市場上的各種技術指標數不勝數。例如,相對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心理線(PSY)、乖離率(BIAS)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術指標,在證券市場應用中長盛不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技術指標還在不斷湧現。
2.切線類切線類是按一定方法和原則在由股票價格的資料所繪製的圖表中畫出一些直線,然後根據這些直線的情況推測股票價格的未來趨勢,這些直線就叫切線。切線的作用主要是起支撐和壓力的作用。支撐線和壓力線的往後延伸位置對價格趨勢起一定的制約作用。一般說來,股票價格在從下向上抬升的過程中,一觸及壓力線,甚至遠未觸及到壓力線,就會調頭向下。同樣,股價從上向下跌的過程中,在支撐線附近就會轉頭向上。另外,如果觸及切線後沒有轉向,而是繼續向上或向下,這就叫突破。突破之後,這條切線仍然有實際作用,只是名稱和作用變了。原來的支撐線變成壓力線,原來的壓力線變成支撐線。切線類分析主要是依據切線的這個特性。切線的畫法是最為重要的,畫得好壞直接影響預測的結果。目前,畫切線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有趨勢線、通道線等,此外還有黃金分割線、甘氏線、角度線等。
3.形態類形態類是根據價格圖表中過去一段時間走過的軌跡形態來預測股票價格未來趨勢的方法。技術分析第一條假設告訴我們,市場行為包括一切資訊。價格走過的形態是市場行為的重要部分,是證券市場對各種資訊感受之後的具體表現,用價格圖的軌跡或者說形態來推測股票價格的將來是有道理的。從價格軌跡的形態中,我們可以推測出證券市場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大環境之中,由此對我們今後的投資給予一定的指導。主要的形態有M頭、W底、頭肩頂、頭肩底等十幾種。
4.K線類 K線類的研究手法是側重若干天的K線組合情況,推測證券市場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而判斷證券市場多空雙方誰佔優勢,是暫時的,還是決定性的。K線圖是進行各種技術分析的最重要的圖表。單獨一天的K線形態有十幾種,若干天的K線組合種類就無法計數了。人們經過不斷地總結經驗,發現了一些對股票買賣有指導意義的組合,而且,新的研究結果正不斷地被發現、被運用。K線最初由日本人發明,並在東亞地區廣為流行,許多股票投資者進行技術分析時往往首先接觸的是K線圖。
5.波浪類 波浪理論起源於 1978年美國人查理斯‧J.柯林斯(Charles J. Coffins)發表的專著《波浪理論》。波浪理論的實際發明者和奠基人是艾略特(Ralph Nelson Elliott),他在30年代就有了波浪理論最初的想法。波浪理論把股價的上下變動和不同時期的持續上漲、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波浪的起伏遵循自然界的規律,股票的價格運動也就遵循波浪起伏的規律。簡單地說,上升是5浪,下跌是3浪。數清楚了各個浪就能準確地預見到:跌勢已接近尾聲,牛市即將來臨,或是牛市已到了強弩之末,熊市即將來到。波浪理論較之於別的技術分析流派,最大的區別就是能提前很長的時間預計到行情的底和頂,而別的流派往往要等到新的趨勢已經確立之後才能看到。但是,波浪理論又是公認的較難掌握的技術分析方法。以上五類技術分析流派從不同的方面理解和考慮證券市場,有的有相當堅實的理論基礎,有的就沒有很明確的理論基礎,很難說清楚為什麼。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經過證券市場的實踐考驗。這五類技術分析方法儘管考慮的方式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彼此並不排斥,在使用上可相互借鑒。比如,在指標分析時,經常使用切線和形態學派中的一些結論和手法。這五類技術分析方法考慮的方式不同,這樣就導致它們在指導操作時所使用的方式不同:有的注重長線,有的注重短線;有的注重價格的相對位置,有的注重絕對位置;有的注重時間,有的注重價格。

(二)技術分析方法應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技術分析作為一種證券投資分析工具,在應用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技術分析必須與基本面的分析結合起來使用對於剛剛興起的不成熟證券市場,由於市場突發消息較頻繁,人為操縱的因素較多,所以僅靠過去和現在的資料、圖表去預測未來是不可靠的。事實上,在台灣的證券市場上,技術分析依然有較高的預測成功率。這裏,成功的關鍵在於不能機械地使用技術分析。除了在實踐中不斷修正技術分析參數外,還必須注意結合基本面分析。
2.注意多種技術分析方法的綜合研判,切忌片面地使用某一種技術分析結果,投資者必須全面考慮各種技術分析方法對未來的預測,綜合這些方法得到的結果,最終得出一個合理的多空雙方力量對比的描述。實踐證明,單獨使用一種技術分析方法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如果應用每種方法後得到同一結論,那麼依據這一結論出錯的可能性就很小,如果僅靠一種方法得到的結論出錯的機會就大。為了減少自己的失誤,應儘量多掌握一些技術分析方法,掌握得越多肯定是越有好處的。
3.前人和別人得到的結論要通過自己實踐驗證後才能放心地使用由於證券市場能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收益,上百年來研究股票的人層出不窮,分析的方法各異,使用同一分析方法的風格也不同。前人和別人得到的結論是在一定的特殊條件和特定環境中得到的,隨著環境的改變,前人和別人成功的方法自己在使用時有可能失敗。

操 作 法 導 讀
平均線 土狼
平均線最早是由美林證券研究員董詮(Richard Donchain)及另一位工程師賀斯特(J.M.Hurst著有The Profit Magic of Stock Transaction Timing一書)所發明,據說其概念來自於二次世界大戰的防空砲兵利用移動平均來計算砲彈的軌跡。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 是一種最基本而又有效的趨勢判別指標。移動平均線的概念是將過往某段時間內的收市價相加,計算其平均數,如是者每日計算,串連起來,形成一條線狀附於圖表上,用作走勢分析。這一條線便稱之為「移動平均線(MA)」,而我們所採用的是簡單移動平均線(Simple Moving Average)的計算法。
移動平均線(MA)發出的指標是整體性的趨向,其作用是十分重要。整體趨向不外乎有三種可能性:(一)上漲、 (二)下跌及(三)橫向發展。投資者可透過移動平均線(MA)去推論整體做價的走勢是漲、是跌、還是盤整。這種趨勢指標對每一位投資者而言至為關鍵,因為投資的目標是為了增加利潤,推測是漲勢時,可以買進;是跌勢時,當然不會買入,甚至可以賣出或放空(見圖)。

移動平均線(MA)有以下幾個特性:
1、移動平均線(MA)的斜度越大表示趨勢上漲或下跌的速度越急。
2、移動平均線(MA)的斜度越小表示趨勢上漲或下跌的速度越慢。
3、移動平均線(MA)橫向發展,市價在其上下擺動,表示市場並無趨勢出現,亦即是所謂「盤整」,此時會產生長短期均線糾結現象。
4、對於使用較長日數的移動平均線(MA)而言,平均線見頂回落或見底回升,都是意味著趨勢扭轉。

從長線來看,200日移動平均線(MA)一直被業界視為多、空的分水嶺。如指數在200日線上,基本上市場仍被看為多頭市場,若在200日線之下,則大盤便可能進入空頭市場。
在判斷中長期多空趨勢之時,除200日平均線外,我們亦可利用較短的50日移動平均線(MA)。其分析方法是:當50日平均線上破200日線時,大盤走多;如50日平均線下破200日線時,則大盤走空。50日與200日移動平均線(MA)的分析方法著名。當兩線相交之處,稱之為「黃金交叉點」(Golden Cross)。
總括來說,使用兩條平均線作為買賣的策略如下:
1、當短線的平均線(5天)上破長線的平均線(20天)時,為買進訊號。
2、當短線的平均線(5天)下破長線的平均線(20天)時,則為賣出訊號。

移動平均線(MA)的理論,日子越短的移動平均線(MA),有利於分析短期走勢;相反,日子越長的移動平均線(MA),則較有利於推測較長遠的走勢。至於經常使用的參數,可分為如下三大類:
1、短期平均線:4 - 19日,大多取5日平均線。
2、中期平均線:20 - 100日,大多以24日移動平均線,稱為「月平均線」。另外還有72日移動平均線,稱為「季線」。

3、長期平均線:150 - 250日,一般多以200天為準,美國投資專家葛藍碧﹙Gravlle Tosoph﹚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線後,認為「200日」移動平均線最具代表性。
投資者亦可利用價位上破或下破移動平均線(MA)作為入市買賣的訊號。
1、當股價由漲轉跌,而跌破移動平均線(MA)時,是賣出訊號。
2、當股價由跌轉漲,而漲上移動平均線(MA)時,則是買進訊號。
移動平均線(MA)的缺點:
移動平均線(MA)是價位趨勢的主要指標,在技術分析的領域裏,佔最重要的一環。由於世界上並無一種分析指標是十全十美的,因此,移動平均線(MA)亦有其缺點。
1、落後而緩慢
移動平均線(MA)所發出的轉勢訊號,是在見高點後才發出的。要待見高點後,第一個下跌浪結束時,訊號才出現。當見到訊號賣出時,市況有可能出現反彈。
2、買賣訊息太少
由於移動平均線(MA)是跟隨趨勢指標,而一年的大趨勢只有兩、三個,一旦失去進場機會,移動平均線(MA)便難再提供買進訊號,此乃指長線的投資者。如使用短線的移動平均線(MA),則買賣的訊號仍很頻密。
3、難以估計市場漲跌的壓力及支撐
雖然不少投資者用長短線的移動平均線(MA)作為支撐和壓力位置,但當一個上漲大趨勢出現後,長短線移動平均線(MA)通常都會落後於價位,因此,只能得到支撐價位,而無法評估壓力價位。
4、難以捕捉中期波浪高點
在上升趨勢中,移動平均線(MA)只可用作價位回落的支持線,但無法滿足中線投資者捕捉中期波浪高點的要求。
縱使運用移動平均線(MA)去預測後市,未必一定是百分百準確,這亦是其他分析指標的共同缺陷。但是在整體而言,移動平均線(MA)所發出的訊號是比較準確和值得信賴。所以,雖然有缺點,但它仍然是優多於劣的重要分析工具,是投資者值得採用的有效指標。
備註:
1、移動平均線(MA)的計算方式並沒有包括成交量在內,然而股價上升或下跌時,必須與成交量互相配合,才更準確。
2、移動平均線(MA)的應用,通常在成交量較大的股票會較為準確。
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轉為水平,而股價從平均線下方突破平均線時﹙這在K線上為打底﹚,是買進信號。
股價雖跌破於平均線下,而均價線仍在上揚,不久又回復到平均線上時﹙這在K線為探底﹚,為買進信號。
股價趨勢走在平均線之上,股價突然下跌,而未跌破平均線,且又上昇時﹙K 線稱為大漲小回﹚,可以加碼買進。
股價趨勢低過平均線,突然暴跌,遠離平均線之時,極可能再趨向平均線﹙K 線上謂連續出現黑線後將會出現彈升情形﹚,這是買進搶反彈的時機。
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平均線走勢從上升逐漸轉為水平,而股價從平均線上方跌破平均線時﹙這在K線上為盤頭的特徵﹚,應是賣出的時機。
股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線,但又立刻回復到平均線之下,且平均線仍然繼續下跌時﹙這是K線所謂M頭﹚,是出貨時機。
股價趨勢線在平均線之下,股價上升但未達平均線又告回落﹙K線所謂大跌小漲﹚,是出貨機會。
股價趨勢線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線之上,突然暴漲,遠離平均線很可能再趨向平均線﹙K線謂連續出現紅線是回落的先兆﹚,為賣出時機。

CDP逆勢操作系統
說明
應用前一天的最高價、最低價、急收盤價的計算與分析,將當日的股價變動範圍分為五個等級,再利用本日開盤價的高低位置,作為超短線進出的研判標準。
計算公式
先求出昨日行情的CDP值
CDP = (最高價 + 最低價 + 2*收盤價) / 4
再分別計算昨天行情,得到最高值(AH)、近高值(NH)、近低值(NL)急最低值(AL)
AH = CDP + (最高價 – 最低價)
NH = 2*CDP – 最低價
NL = 2*CDP – 最高價
AL = CDP – (最高價 – 最低價)
使用方法
用於股票買賣時,以最高值(AH)附近開盤應追價買進,盤中高於近高值(NH)時可以賣出,盤中低於近低值(NL)時可以買進,以最低值(AL)附近開盤應追價賣出。CDP為當天軋平的超短線操作法,務必當天沖銷(利用融資融券)軋平。若當天盤中無法達到所設定理想的買賣價位時,亦應以當日的收盤價軋平。

CDP的計算等同於成本的計算,以當日高、低、收盤價計算出來的CDP值,應視為當日所有參與交易者的平均成本,隔天若守住該CDP值,則有續強往上態勢,跌破則轉弱。而應用AH、NH、NL、AL的概念是利用短線乖離修正會有壓回或反彈的原理,僅適合於盤整局中的操作。
CDP逆勢操作系統與黃金分割、甘氏角度之結合應用
使用CDP操作時經常有點位不到的情形,當趨勢走向明確時,更是逆勢操作系統的死角,舉例來說,當趨勢走多,CDP僅可用於尋找順勢之切入點與順勢單的獲利滿足出場點而不宜用於逆勢之操作,否則易造成逆勢而不自知,此時如果有凹單的情形會造成嚴重損失。
當前一個營業日高低點振幅過大時,會造成隔日所算出的CDP高低區間也相對大,而行情振幅並非每天都有大區間走法,為了補全CDP點位的不足,應加入區間黃金分割與甘氏角度分割的概念,此法的原理是僅利用1/2分割概念將(AH + NH) / 2 、(NH + CDP) / 2、(CDP + NL) / 2 、(NL + AL) / 2所得四個更精細的數據而可得到1/3與2/3的效果符合黃金分割與甘氏角度的0.382、0.5、0.618分割比例的效果,增加壓力支撐觀察點位的準確度與實用性。
CDP與趨勢研判
當趨勢走多頭或者當日為上漲時,收盤價通常會趨近於當日高點價位,此時代入當天高、低、收盤價所計算出來的CDP值會向NH、AH靠近,隔日開盤價位亦以開高續強為主要觀察;開高而不破CDP值且強力往NH、AH做突破,此時為多頭續強續攻格局,則不應於 NH、AH點位處做獲利出場或者是空單進場的動作,反而應是價站穩後多單的加碼點;反之,空頭走勢或下跌時,其應用原則亦相同。

MACD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
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公式
說明
MACD 根據移動平均線(MA)較易掌握趨勢變動的優點所延伸出來的一種分析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運用兩條不同速度的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來計算兩者之間的差離狀態 (DIF),然後再對DIF進行平滑移動平均即為MACD線。簡而言之,MACD就是對長期與短期的移動平均線收斂或發散的徵兆,加以雙重平滑處理,用以研判買賣股票的時機與信號。
計算公式
先求價格需求指數(注一) P_n = (H_n + L_n + 2*C_n) / 4,其中H_n為n日的最高價,L_n為n日的最低價,C_n為n日的收盤價。
先行計算出快速線(n日EMA)與慢速線(m日EMA,nnEMA=(前一日nEMA*(n-1)+今日收盤價×2)/(n+1)
mEMA=(前一日mEMA*(m-1)+今日收盤價×2)/(m+1)
DIF=nEMA-mEMA
xMACD=(前一日xMACD*(x-1)+DIF×2)/(x+1)
OSC 一般會將DIF-MACD繪柱形圖(BAR)
使用方法

1. 當DIF、MACD或BAR值大於0時,一般可視為多頭市場(三者之值均大於0時,其勢更為明顯);反之當DIF、MACD或BAR值小於0時,可被視為空頭市場(三者之值均小於0時,可視為逃命訊號)。
2. 短線而言,DIF與MACD均在零軸下方(注二),且DIF由下往上穿過MACD線(即同義於BAR值自下方突破零軸),是為買入訊號;反之DIF與MACD均在零軸上方,且DIF由上往下穿過MACD線(即同義於BAR值自上方貫破零軸),是為賣出訊號。
3. 中線而言,BAR由下向上突破水平軸,可視為買入訊號,反之則為賣出訊號。
4. 股價出現兩三個相對高點,但MACD並未伴隨出現新高點,其為賣出訊號;反之股價出現兩三個相對低點,但MACD並未伴隨出現新低點,其為買入訊號。
注: 一、價格需求指數,與CDP算法相同,只是參數區間之差異。而CDP值的記算視為成本之計算,也就是說,MACD指標是以兩個長短時間所算出來的CDP值 (成本線),平滑化成線型指標,當線體交叉時,所代表的意義等同於長短均線的交叉與長短成本線的交會,也就是多空即將易位的轉折。
二、此零軸便是所謂的多空分界線,而這條分界線約等於所設定長參數的二倍的另一條成本線,例如,如果參數設[12;26],則此多空分界線約等於50MA,當DIF與 MACD都向下穿越零軸後可以由均線上看到短均線都將陸續與50MA作死亡交叉,BAR值(OSC)縱使漸漸縮短仍未表示跌勢已完成,此時應注意K線型態與各長短均線位置作為判斷,須待BAR值(OSC)重回正值以後才算確認跌勢已完成。

KD指標 (隨機指標)
公式
※ 先求RSV(Raw Stochastic Value)=(C_n-L_{n})/(H_{n}-L_{n}) *100其中C_n代表第n日的收盤價,L_{n}代表最近n日內的最低收盤價,H_{n}代表最近n日內的最高收盤價。例如n=5

因為C_n– L_{n}表示股價由最低點被推向上至收盤價的幅度,因此在概念上,這股推力是買盤的表徵,因此RSV指標可以視為買盤力道強度的展現再將RSV作指數移動平均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K_t=K_[t-1]+ a * RSV_t ,
即K值為買盤力道RSV的移動平均D_t=D_[t-1]+ a * K_t ,
即再將K值作一次平滑其中設定K[0]=D[0]=50,而a值一般都設定為1/3。
意義
※ 由RSV的求算公式可看出這亦是一種支撐壓力的概念,而當股價處於多頭時,收盤價有往當期最高價接近的傾向,這時候RSV值也將不斷上升。
※ 而在下跌過程中,收盤價則有收在接近最低價的傾向,這時RSV也會傾向下降。但股價往往在投資人追高殺低下,會出現超漲超跌的現象,這個現象便可透過RSV指標超過某一區間而表現出來。
※ 當指標不斷往上至高檔時,投資人去追高,超過合理價位的買進行為將使股價超漲,這便形成指標超買的訊號。而超賣訊號亦同理。
※ 不過因為RSV指標的波動程度遠大於價格的波動,會造成許多假突破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取了RSV移動平均線%K及%K的移動平均線%D來使指標平滑,如此並可減少許多雜訊。
※ 由公式,RSV將為一介於0和100的數值,因此K、D值亦會落在0~100之間(因為K為RSV的加權平均數),透過經驗法則將可知K、D在超過某一數值時代表買超或賣超。而參數n一般採用n=9(即9日KD),因此在應用上,KD會屬於較短、中期的指標,而KD指標不僅運用到開、收盤價,亦使用到最高價及最低價資訊,因此KD指標對盤勢的反應會較敏銳。
應用原則
※ KD指標通常在80以上被視為超買區,在20以下則視為超賣區。且KD指標訊號明顯,十分適合短線操作。
※ 由於D值較K值平緩。因此當K值在超賣區向上穿越D值時,表示趨勢發生改變,為一買進訊號。(即一般所稱KD指標低檔交叉向上時為買進訊號)。
※ 而當K值在買超區向下跌破D值時則為賣出訊號。

※ 背離形成為趨勢轉變訊號,當股價突破前波高點,但指標走勢低於前波高點時;或指標突破前波高點,但股價走勢卻一波波往下時,則為背離現象。前者為負背離,後者稱正背離。當負背離發生時為技術面轉弱的徵兆。

缺點
※ 在長期上漲的趨勢時,KD指標經常會在超買區高檔徘徊,亦即當股價到達超買區時,可能還會向上再延伸一段行情。因此在大多頭行情時,買超數值可能需要向上調至95。
※ KD指標較敏感,買賣訊號出現較頻繁。
補救措施
買賣訊號出現頻繁,較適合短線操作。並可配合RSI指標使用。以補其指標易高檔鈍化的缺點。

半對數

一、 何謂股價三分線

▲ 我們常計算回檔(反彈)1/3、0.382、1/2、0.618,其實1/3與0.382屬同層級,意謂強勢整理(弱勢反彈),乃最有機會創高(破底)之表徵。1/2中線則是最普遍運用的支撐或壓力之觀測點,因為這裡是回檔或反彈的成本均衡處,穩定的漲勢或跌是常藉1/2中線之轉折繼續維繫其多空步伐。至於0.618乃回檔的『最後防線』及反彈的『乾坤挪移』所在,前者跌破,防回檔轉回跌,後者突破可促反彈轉回升,這一關的重要性關乎原始趨勢之轉變與否。

◆問題來了!沒人規定股價的高低點要落在三分線位置,若視之為『隨機』落在任何位置皆可能,重要的是據美國分析界學者之長期統計,落在三分線附近之機率遠大於其他位置,足見其存在的慣性意義。

二、 為什麼要用半對數計算

▲很多人早就會自行計算所謂的回檔(反彈)1/3、1/2及黃金切割率,久而久之卻懶得算了;原因是算不出『準頭』!何以艾略特主張要用『半對數』?
例:10 → 100 的中心點在哪 ? 小學生也知道 ( 10 + 100 ) / 2 = 55,但是,股價的運算~ √10 X 100 = 31.6。半對數乃一門運用數學,並適用於股市這門投資學。

◆ 原理:拿一百萬元買一檔10元的股票,漲到31.6元增值為316萬;又,拿一百萬元買足一檔31.6元的股票,漲到100元同樣增值為316萬。可見 31.6才是10←→100的漲跌『成本中心』位置;若說線圖為人性之軌跡,那麼『慣性』透過半對數計算才得知最敏感的表徵處。
進而推演出公式:10 → 100回檔1/3 ~ 100.333 X 1000.666= 46.2;100 → 10 反彈 1/3 ~ 1000.333 X 100.666= 21.5。所以說,一定要用工程用計算機才算得出來。

三、如何『取樣』來加強計算的可信度 ?

▲半對數計算必須先有『背景取樣』,因為我們是藉由前一上漲波來測量回檔支撐,由前一下跌波來測量反彈壓力;但所謂的『前一波』可長可短,且走勢不見得如想像中單純,是故,取樣的準則應力求:
一、 較佳的線性軌道(走勢太曲折則不佳);二、較符合波浪循環之原則。
有時會遇到較複雜或模棱兩可的股價背景時,則不排除採用不同版本之交叉計算,甚至捨棄某一模糊階段尋求其他途徑來判斷。
也就是說,越符合前兩項取樣原則,計算半對數的參考價值將愈高。
譬如 10元(低點)漲到 100元(高點)之回檔 0.382為100.382 X 1000.618 = 41.5;回檔 0.618為100.618 X 1000.382 = 24.1。
先寫出取景的起落點,然後以欲測幅作為起點之次方,再以(1-測幅)當落點之次方。
譬如 反過來計算 100元跌到10元之後的反彈0.382為 1000.382 X 100.618 = 24.1;反彈0.618為 1000.618 X 100.382 = 41.5。

四、如何運用半對數衍生來測距 ?

▲ 半對數計算不只是在測知回檔或反彈之關卡,當在做原趨勢之順向測距時,也要運用半對數,比方說一檔股票從15元漲到25元時出現『中繼缺口』,理論告訴你它只漲到半途,那麼一般人就會一前半段漲幅10元,自25 + 10 = 35當作目標;而以半對數之原理,25既然是起點與未來目標( K )之中心點,則√15 x K = 25,K = 252 / 15 = 41.7,這才是真正的理論目標價。

◆最單純的W底及M頭測幅滿足點,乃依頸線上下等幅之原則,假設W底最低之一腳為30,頸線為50,非指目標為70,同上原理;K= 502 / 30 = 83.5。
另假設一種情形,一檔股票自6元漲到18元又回檔至14元,倘預期接下來的漲升波與前波等長,指的目標並非 ( 18 – 6 ) + 14 = 26,應是( 12 x 14 / 6 ) + 14 = 42,此即半對數測距。是故,倘計算前波段的1.618倍,指的目標也不是12 x 1.618 + 14 = 33.4,應該是多少呢 ?

五、為什麼一定要採用半對數比例圖 ?

▲假設股價自6 → 18為初升段,回檔至14元欲展開主升段,且預期漲幅為初升段的1.618倍,按半對數求目標價 K。首先倒過來看,初升段為主升段的0.618倍 ( 0.618與1.618互為倒數 ),已知初升段全長12元,換算主升段之等幅度:12 x 14 / 6 = 28;14 + 28 = 42,這是主升段的0.618位置,也就是14 → K的回檔0.382所在,代入公式:140.382 x K0.618 = 42,K = 83,半對數的1.618倍比想像來得大多了吧。

◆如上;數學計算未免太複雜,其實最簡單的是列印一張半對數比例圖,先以尺量出初升段垂直距離之刻度,照其公分數乘上1.618,在自主升段起點14元向上畫垂直線,目標就指向83元,須知6 → 18與14 → 42在圖上垂直測量原是等距的,是故,W底與M頭只需拿尺測量頸線上下等距即知理論滿足點,又三角收斂之突破採『平行斜測法』,為有用尺來畫最簡便。一般人印的不是半對數比例圖,居然還連結各高、低點畫趨勢線及切線,甚至做甘氏角之研究,根本是徒勞無功,波浪之演化也必須在半對數比例圖上才得窺全貌。

六、何謂『三合一落點』?

▲ 半對數不是獨立存在的東西,它要搭配波浪、圖形及K線,才能顯現出其意義,是故,在我們計算出三分線的同時,也在探詢有無其他技術面之『重疊』,譬如回檔的哪一道關卡,恰是頭部型態的滿足點,那可比雙重引力將股價往下吸,俟下跌接近時,則構成雙重的支撐力,這也包括缺口、K線多空版圖、均線、趨勢線及波浪的階段性落點等等。

◆又遠近不同背景之取樣也可能形成重疊關卡,譬如中波段的反彈0.618恰是長波段的反彈1 / 3位置,同樣具有雙重引力及反壓效果。一如上述三項關卡重疊時,謂之『三合一落點』其支撐或壓力之轉折效應必大,要是說這樣還擋不住直撲而來的趨勢呢 ? 那足見趨勢的力量更大,既然聯手也擋不住,正所謂勢如破竹,股價朝下一道奔馳而去,此成操作者勇於進場同時必須善設停損的正反強力依據。

七、什麼是多頭的標準步伐 ?

▲ 當股價在漲的時候,那是多頭正在邁開它的腳步,但事實上很少一路衝鋒不回頭的,穩健的步伐乃所謂『進二退一』或『進三退二』,重點還不在進幾步退幾步,而是在半對數比例上退多少,如果說退1 / 3或0.382是繼續前進的最高姿態,那麼退1 / 2乃有利於操作的最佳狀態,因前者確認時,股價或已創高,又高姿態並不意謂後市的漲升空間必大,倒是後者經較充分的洗盤換手,且上漲的空間往往來自於拉回,試想,『彎弓射箭』之原理,弓如何彎得夠深而又不至於扯斷弦,我以為1 / 2最佳。

◆築底或盤整時期的股價往往來回震盪,縱使逐漸墊高腳步,還是受限於區域之內,按波浪之觀點,或許正在醞釀上漲,惟趨勢尚未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當某次短波折返不破1 / 2可能是突破盤局之前兆,抑或先突破隨即拉回固守1 / 2,那也是展開波段行情的最即時上車機會。一般而言,初升段之後的第二波回檔常深及起漲點上緣,致多頭漲勢遭到質疑,假使在1 / 2關前即止跌翻揚,後續得主升段頗值得信賴,且規模應不小。空頭步伐可反向推理。

八、1 / 2中線如何應用在短波觀察 ?

▲ 每個高低點相乘再開根號,那就是1 / 2中線,可藉此觀察多空短兵相接之強弱虛實,譬如:三個交易日指數自5500漲到5750,回檔1 / 2在5624,未破中線5624前短多仍佔上風,可按此簡單之原理,觀測當天多空所採位置之強弱度,甚或在當天上半場拉出一段空間時 ( 或漲或跌 ),看是否回測並據守中線來推估多空續強之機會。
壹:基本架構
1、 尊重、推崇平均線法則之準確性,依此為主軸,輔以他類分析模式與以補強均線原理不足,成一全方位,系統完整、邏輯嚴密、高準確度且有前瞻性之預測技術分析模式。
2、 平均線之優點:準確。
平均線之缺點:(a)無結構性。
(b)緩慢。
3、補強:(a)以波浪理論之前瞻性架構補強均線之缺失。
(b)以RSI、KD Slow、MACD等相關指標補強均線法則之緩慢缺失。
貳:平均線法則
1、 參數設定:(a)主架構--------50MA與200MA。(b)輔助架構--------5MA、10MA、25MA
土狼註解:根據MACD原理,50MA便是短線多空分界線,美國投資專家葛蘭碧(Gravlle Tosoph)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線後,認為200日MA為最具代表性的長線多空分界線;因此以50MA與200MA為此均線操作法的主架構。
2、 空轉多程序:
(1) 5與10均線黃金交叉 ----- 上至25MA。
(2) 10與25均線黃金交叉 ----- 上至50MA。
(3) 25與50均線黃金交叉 ----- 上至200MA。
(4) 站穩200MA多頭續攻 ----- 上至200MA之後為大多大空格局之轉換,宜配合領先指標RSI、KD Slow、MACD作判斷。
3、 多轉空程序:
(1)與10均線死亡交叉 ----- 下至25MA。
(2)10與25均線死亡交叉 ----- 下至50MA。
(3)25與50均線死亡交叉 ----- 下至200MA。
(4)跌破200MA空頭續殺 ----- 下至200MA之後為大多大空格局之轉換,宜配合領先指標RSI、KD Slow、MACD作判斷。
4、(1)週線之整理,一般須力守50日均線。
(2)200日均線一旦碰觸,則必為月級數之整理。
(3)日線整理向5日均線或10日均線整理。
(4)週線整理向25日均線整理至50日均線整理。
註:50MA與200MA間距離若大,100MA便需考慮(支撐或壓力);如50MA與200MA接近,不考慮100MA的影響。
參:波浪理論之學習應用
波浪理論為眾多人對價格之循環性秩序;故以指數類之準確性最高。
1、 基本規律
(a)波浪之主要分析,即在清楚分辨三浪(調整浪)與五浪(攻擊浪)之關連。
攻擊浪走5,調整浪走3為基本架構;1、3、5為攻擊浪,2、4浪為調整浪。

(b)三種分析定律:
1浪與4浪不重疊:主旨在分辨5浪與3浪;於大結構上(週線或月線)相當關鍵;尤其以月線最為重要。
交替律(討論2浪與4浪之關係與現象):2浪與4浪現象不重複;就型態、比例、時間三要素而言,2浪發生則4浪不發生。
3浪不是最小的一浪:若假設之3浪非為最強之一浪,則此假設錯誤;正確之標號應為a、b、c。

波浪理論就其研究主項目,依其重要性,依序為:型態 比例 時間。
型態:就波浪理論而言,攻擊浪5,調整波3為基本範例,攻擊浪較單純,而其例外為標準浪與擴延浪之差異。
攻擊浪走5浪為正常,走9浪則為擴延;1、3、5衝擊浪中,僅有一浪又擴張為5浪,故而使之成為9浪。
調整浪為2浪與4浪。型態分類如下:
(I) 簡單型(標準型):曲折浪:5-3-5
b ≦ a x 0.618 ; c ≧ a
日線調整段為1與3之0.4至0.5;月線則有可能大於1浪與3浪之0.618。

(II) 複雜型:平坦波:3-3-5
b ≧ a x 0.618 ; c ≦ a
約為1浪與3浪之0.382以內。

(III) 其他類型:三角整理(一般出現於4浪或B浪);較常出現於周線或月線中,亦即在較大週期循環中。

強勢N型浪:c之低點高於a之頂點為最強勢之調整,有可能形成擴延浪。

比例:
攻擊浪之比例:
1、1浪≒3浪,則5浪有可能擴延;5浪≧1浪X1.618(有擴延機率)
2、1浪≒5浪,則3浪≡1浪X1.5至1.618
註:1浪與5浪正常狀態下等長,3浪約為1浪之1.5至1.618
調整浪之比例:
波浪理論認定,3浪之強度,需視2浪之調整比例;5浪之強度,需視4浪之調整比例。
亦即:0.382以內之修正為強勢修正;0.236以內則有擴延之可能。
肆:領先指標之應用
一、
RSI相對強弱指標;參數(與均線同)
KD Slow:參數K:3,D:3,RSV:9 (某些軟體是K:9,D:9,RSV:9)
說明:領先指標之運用,即在以其預知之告示性,藉以補強均線緩慢之不足。
二、
RSI可以趨勢線作型態分析(頭背離或底背離)。
KD多空轉換之切入點靈敏度最高;判斷趨勢之頭背離與底背離準確度最高。
MACD應用中以區分波浪形態最有效率。
※ RSI、KD、MACD皆可論斷背離;然三者中以KD反應最靈敏。
※ KD指標的鈍化與背離現象和型態的判定,才是KD指標應用的重要精華。
※ MACD除可區分波浪外,是均線的延伸發展,有成本意涵,最能符合均線操作的依據。
※ 短分時應用上,KD的假訊號太多,應配合MACD觀察,並且兼顧上層的多空結構。
三、領先指標與波浪之應用
1、 多頭型態
(a)一浪:有底背離。
(b)二浪:有均線結合現象。
(c)三浪:股價、領先指標與均線三者同步創出新高,三者同向同趨勢。
(d)四浪:對三浪作修正,與二浪有交替關係,且四浪底與一浪頭不可重疊。
(e)五浪:有頭背離訊號,則多頭有轉向空方之強烈訊號。
2、 空頭型態
(a)一浪:有頭背離。
(b)二浪:有長期均線結合現象。
(c)三浪:股價、領先指標與均線三者同步創出新低,三者同向同趨勢。
(d)四浪:對三浪作修正,與二浪有交替關係,且四浪底與一浪頭不可重疊。
(e)五浪:有底背離訊號,則空頭有轉向多方之強烈訊號。
土狼註解:二浪對一浪修正,通常幾乎吃掉一浪的所有漲跌幅而造成長短均線糾結現象,此時手上應該有單,等待均線發散的大幅度利潤,就算做錯方向,反手做都可以反敗為勝;三浪時短分時KD會產生高低檔鈍化現象,此時應注意MACD與離差OSC之變化,而不需理會短線KD之背離現象。
四、綜合應用
1、15分鐘之頭背離,有小時下跌行情。
(a)型態:a-b-c浪為最基本型態。
(b)均線:至少回調至25至50均線。
(c)時間:至少應有5-8根柱狀體。
(d)此一小時之交叉,應有兩種狀況:
(1)並無小時線背離狀態。
(2)另一種則形成了小時線之背離狀態則如下
2、60分鐘之頭背離,有日下跌行情。
(a)型態:a-b-c浪為最基本型態。
(b)均線:至少回調至25小時至50小時均線。
(c)時間:至少應有5-8根柱狀體。
(d)此一小時之交叉,所形成之日線行情應有下列兩種狀況:
(1)並無日線背離狀態。
(2)此一日線亦可有背離之產生。
3、日線之背離,有周線行情。
(a)型態:a-b-c浪為最基本型態。
(b)均線:至少回調至25日至50日均線。
(c)時間:至少應有5-8根日柱狀體。
(d)此日線背離所形成之周線行情,應有下列兩種狀況:
(1)並無周線背離狀態。
(2)有周線背離之型態。
4、周線之背離,有月線行情。
(a)型態:a-b-c浪為最基本型態。
(b)均線:至少回調至25周至50周均線。
(c)時間:至少應有5-8周。
(d)此周線背離所形成之月線行情,應有下列兩種狀況:
(1)並無月線背離狀態。
(2)有月線背離之型態。
5、月線之背離,應有景氣循環之行情。
(a)型態:a-b-c浪為最基本型態。
(b)均線:至少回調至25至50月均線。
(c)時間:至少應有8至13月之調整。
土狼註解:無背離修正通常以25MA為修正滿足點;期指操作因為槓桿比例,應重15分線,特別是15分MACD。
日KD向下時,15分KD在產生頭背離時應該要堅決站空方,並且火力全開,以MACD柱狀體向下長度增加為原則,每加長一根柱狀體加碼一次,一直到最長柱狀體被確認為止,然後擇均線點位回補加碼單。

三角操盤系統

三角函數及波形運動與價格的N字形運動

1.  對立誌於構造自己的“量化、定量”操盤系統的人來說,用數學和物理的眼光來考察價格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a)我們常會聽到諸如“價格呈N字形運動”、“價格呈之字形運動”等對資本市場價格運動的描述,這實際上是一個形象的描述,若要更近一步接近市場的運動特徵,並且假定市場走勢有循環的成分,那?對於這樣的一個“週期性”價格運動序列,可以用一系列三角函數(即SIN,COS函數)來逼近或描述它,即:

市場=0.5*A0 + SIGMA(Ai*COSkx+Bi*SINkx),其中SIGMA為對時間序列的求和。

下圖展示了簡化了的以16個單位週期為循環的價格運動的正弦波。

(b)對價格運動現象的描述,用三角函數(即SIN,COS函數)這樣的數學描述,比“價格呈N字形運動”這樣的形象描述,會更加有利於理解、構造量化技術體系。這是因為,一個“量化”的技術體系,需要一個數學上的清晰的表達,比如,如果用“N字形”描述,在構造量化系統時,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N字形”的第一劃怎?用程式寫出來?連接第一劃和第三劃的第二劃怎?在系統中用程式表達出來?

2. 較之股票市場的量化研究,其他學科已經發展了較為完備的研究方法和對應的具體應用技術。對於有誌於開發(或補充、擴展自身知識結構)自己的量化交易系統的人來說,用擴展的思維來考察研究對象,也很重要。比如,搞預測和分析,非得局限在江恩理論中嗎?在經濟學領域已經發展、開發了那?多“價格序列”的預測模型,難道就不能作為江恩理論的拓展和補充?價格運動的“5浪推動、3浪修正”艾略特波浪理論,就不能結合三角函數多項式對此作為拓展,使得量化交易更進一步?

解消點的原理及運用

“解消點”也叫神秘黑洞,“解消點”是一種輔助波浪理論、預估上漲或下跌幅度的工具。一般被用來估算反彈、回檔、下跌浪、上升浪結束後的漲跌目標。通過股價漲跌比例對應關系,我們先選出一類高低點,做一個線段,然後以一邊拉出45度角做切線,然後尋找能和另一個點相交的融會點,該點就是我們所得到的解消點。股價就可能根據他們所組成的三角形範圍內進行運動。譬如:當反彈波結束時,選取反彈低點與反彈高點, “解消點”即會計算出其下一波跌幅目標值。 當回檔波結束時,選取起跌高點與回檔低點, “解消點”即會計算出其下一波漲幅目標值。 當一段下跌浪結束時,選取末跌浪的起跌高點與末跌浪低點, “解消點”即會計算出其下一波回升的漲幅目標值。當一段上升浪結束時,選取末升浪的起漲低點與末升浪高點,“解消點”即會計算出其下一波回跌的跌幅目標值。
     神秘黑洞就是根據上述原理所得出的畫線方法,其同時可以輔助我們對趨勢進行波浪理論的判斷。可以驗證該波段處於的是第幾波段以及後續的延伸發展趨勢,有很強的實用性。 “
 
     解消點”需要定兩點:高點和低點。上升趨勢時,尋找其主要的回檔波,高點視為A點,低點視為B點,由高向低畫;下跌趨勢時,尋找其主要的反彈波,低點視為A點,高點視為B點,由低向高畫。以A、B點為兩個端點,畫出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第三個端點就是我們要求的神秘黑洞點。
 
     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股價的走勢圖,會發現,股價從一個低點到一個高點,以及前一個至下一個高點間,似乎是一個一個連續不斷的三角形,這些三角形組成一幅股價走勢圖。因為三角形的包含著"角度"與"距離"兩大要素,正好與股價的漲跌幅度與升降角度不謀而合。當三角關系形成時,三邊的力量就會被互相抵消掉。
 
     神秘黑洞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來尋求三角形的第三個端點,也就是股價力量消失之處,我們稱之為神秘黑洞,畫“解消點”最重要的是找對A點和B點。 解消點是用來計算量度升幅/跌幅的一種方法,由於計算較為麻煩,用的人不多.它的主要優點是計算出來的目標位較為精確。
 
     下麵是解消點的演算法(以計算量度升幅為例):
 
     1.股價前期有一段漲幅,最高點為A;
 
     2.近期回調,低點為B;
 
     3.股價有所回升,但不知是否會創出新高,目標位在哪裏?用直線將AB相連;
 
     4.從B點出發向右上方畫一條直線,與AB成45度夾角;
 
     5.從A點向右方畫一條直線與上述直線相交,交點為C,且使得ACB為30度夾角.
 
     6.則C為解消點,即股價未來的目標位.
 
      還有一些規則,如A點可以取在AB的中點等等,還有,C點除了指出目標位的價格之外,在時間上往往也驚人的準確.


關於"解消點"
。“解消點”是一種輔助波浪理論、預估上漲或下跌幅度的工具。一般被用來估算反彈、回檔、下跌浪、上升浪結束後的漲跌目標。通過股價漲跌比例對應關係,我們先選出一類高低點,做一個線段,又有說法叫找"陰陽中心線",然後以一邊拉出45度角做切線,然後尋找能和另一個點相交的融會點(該點位的夾角要求為30度),該點就是我們所得到的解消點。股價就可能根據他們所組成的三角形範圍內進行運動。譬如:當反彈波結束時,選取反彈低點與反彈高點, 當回檔波結束時,選取起跌高點與回檔低點, “解消點”都會提示下一波漲幅目標位元。 當一段下跌浪結束時,選取末跌浪的起跌高點與末跌浪低點, “解消點”會指出其下一波回升的漲幅目標。當一段上升浪結束時,選取末升浪的起漲低點與末升浪高點,“解消點”也會指出其下一波回跌的跌幅目標。

新價三線跟牧野三角告訴我~明天會漲

本文援引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4_ltTWaFGRlZDPIlaXb6ln4-/article?mid=29710

台長: 期指贏家
人氣(1,4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期指贏家 |
此分類下一篇:每個行業都有頂尖者
此分類上一篇:相對邏輯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