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3 07:29:18| 人氣4,0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如何成為期貨市場的贏家

推薦 0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何成為期貨市場的贏家

目錄:

  技術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二部分 道氏理論

  第三部分 趨勢理論

  系統交易

   第一部分 正確認識系統交易

  第二部分 如何設計適合期貨投資管理的交易系統模型

  資金管理

  套利

  成功者的特質

  作為投資者,首先你應該正確認識自身的優勢和阻礙成功的障礙。

  成功交易者具備下列特質:

  資本結構恰當

  把交易當做事業經營

  對於風險的容忍程度很低

  只針對市場提供的機會進行交易

  能夠控制情緒

  有科學明確的交易系統

  嚴格遵守紀律規範

  能夠聚精會神

  所採用的交易方法,經過歷史資料的測試

  失敗者可能具備下列某種特質:

  資本不足

  缺乏紀律規範

  交易過度頻繁

  不了解行情

  交易草率莽撞

  追逐行情(追價)

  擔心錯失機會

  頑固:對於自己的部位或想法,態度過分堅持

  故意誤解新聞

  聽任失敗部位的虧損累積得太嚴重

  成功部位過早了結

  交易態度不夠嚴肅

  過度冒險

  不能控制情緒

  如果你不具備上面成功交易者的特質,同時又有比較多的失敗者的特質,那麼你的帳戶從中長期看一定會虧損,從上面成功者和失敗者的特質中我們可以發現對行情研判的準確與否只佔很小份額,而投資者絕大多數都把焦點放在對行情的預測上,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許多投資者在短期看盤、模擬交易或者看了幾本書之後就認為可以贏得交易而輕率進場交易,這最終一定會使投資者陷入了被動和痛苦的境地。試想一個人學習了兩本醫學書籍,就能給病人開刀動手術麼?何況期貨交易是所有行業中最困難的之一,不付出長期的學習和昂貴的學費是不能成功的,所以,交易前一定要謹慎,在你確認你排除了所有失敗者的特質,並具備了成功者必備的條件後才能放手交易。

  在接觸市場的最初幾“年”(我強調的是“年”,不是“月”,更不是“天”)中,都是我們的學習期間,不要期望這幾年中你可以大賺,而且只要控制不好你很有可能虧完你所有場內的資金。在你學成之前呢,你的交易可能都會給市場交學費,所以一定只能讓少量風險 暴露在市場內,因此首先學會從交易頭寸和止損幅度進行控制。例如,你的資金帳戶是10萬,最初每次交易最大的虧損幅度不能超過資金的4%,即單次虧損不能超過4000元,假設現在大豆0705合約是2827,你進場做空,止損幅度40點,那麼你每手(1手為10噸)止損金額為40*10=400元,那麼你的交易倉位為4000/400=10手,換算成你的資金使用率:(2827*0.07*10*10)/100000=20%,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們初始頭寸規模不應超過總資金規模的20%,新手控制在10%以內更安全。
首先,交易者需要克制以下行為:

  資本不足而勉強交易

  交易過度頻繁

  不及時止損而累積成大幅虧損

  對交易方向產生非理性堅持

  過早獲利了結

  接受過高的風險

  為追求刺激而進行交易

  其次,在不犯以上錯誤的前提下,交易者應該學習的內容:

  了解各個市場不同的交易規則

  閱讀價格走勢圖

  技術分析

  了解對商品價格影響重大的新聞和數據

  培養嚴格的紀律規範

  擬定資金管理計劃

  管理風險

  學習如何認賠

  學習何時應該交易,何時不該交易

  擬定交易計劃

  擬定交易系統

  測試交易系統

  控制情緒

  期貨交易是持續學習的過程,交易者大概需要3到5年才能學有所成,在之前這段時間內投資者可能會向市場交納大額學費,由於期貨交易沒有正規的學校教育,投資者一般通過實盤交易的虧損學習經驗,而最佳途徑是參加專業培訓以較低的投入擁有更有價值的知識和經驗。整體來說,初學者需要有長期學習和支付昂貴學費的心理準備。

  在此,再次強調一下,當初學者急著想交易獲利的時候,一定要在潛意識裏提醒自己“保護好寶貴的本金”,建議將此寫在你操作電腦旁顯著的位置,不斷強化你的風險意識。

  技術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 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

  在了解具體的技術方法之前,我們先要對技術分析的理論基礎進行了解,這樣才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各個具體的技術分析方法。

  一、定義

  技術分析是以預測市場價格變化的未來趨勢為目的,以圖表為主要手段對市場行為進行的研究。“市場行為”有三個方面的含義──價格、交易量和持倉興趣。他們是分析者能夠從市場獲得的第一手原始資訊,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資訊,其他的數據大多是從以上的數據衍生出來的。當然以上三者中最重要的是價格。

  二、技術分析的基本假定

  技術分析有三個基本假定或者說前提條件: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歷史會重演。

  (一)、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

  首先,我們來討論“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這一前提。“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是構成技術分析的基礎,技術分析使用者認為,能夠影響某種商品期貨價格變動的任何因素──基礎的、政治的、心理的或者任何其他方面的──都會被反映再其價格上,由此可以推論,我們只需研究價格變化而不必弄清楚之前究竟是什麼基本面因素引發價格達到目前的位置。這個前提的實質含義是價格變化必定反映了市場的供求關係,如果需求大於供給,價格必然上漲;如果供給大於需求,價格必然下跌。這個供求規律是所有經濟的、基本面的預測方法的出發點。由此可見,技術分析沒有背離價格形成的基本規律,技術分析者只是通過價格間接或是無意識的分析了市場的供求狀況,圖表本身並不產生價格的趨勢和漲跌,供求仍是最基本的因素。但技術分析者不必要去理會價格漲落的基本面原因,這就減少了投資者知識背景、資訊來源、分析能力和精力的限制,同時由於技術分析方法的廣泛適用性,使得技術分析者可以介入各個不同的市場和參與各種不同性質的產品,而這是基本面分析者很難做到的。
(二)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從第一個假設我們可以認識到,價格是對供求關係的反映,而供求關係不會經常改變,因為供求關係性質在一定時期內是確定的,由此可以肯定價格受供求關係決定在一定時期內是以一定方向運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趨勢。“趨勢”概念是技術分析的核心,也是投資者需要在交易中重點捕捉和把握的,它決定了我們能否成為贏家的重要關鍵。研究價格圖表的全部意義就是在一個趨勢發生發展的初期,及時準確的發現和把握它,從而達到順勢交易的目的。事實上,具體的技術分析方法主要就是嘗試把握趨勢的工具。“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含義是市場將順著阻力最小的方向──現在已經形成的趨勢方向──繼續運行,這也符合自然界牛頓慣性定律。

  (三)歷史會重演

  技術分析和市場行為學、人類心理學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價格形態,它們通過一些特定的價格圖表形狀表現出來,而這些圖形表示了人們對某個市場看好或者看淡的心理。這些圖形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裏早已廣為人知、並被分門別類了。技術圖表有自我實現和自我毀滅兩種表現,這在以後的金融心理學中會深入討論,不管是哪種表現都是市場投資者心理或者這種心理被利用的結果,這種情況在過去發生作用,在現在和未來仍會發生作用,只要能夠合理使用圖表,同時結合科學的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一定可以利用這種歷史表現指導我們在期貨市場上盈利。

  三、技術分析與基礎分析的比較

  技術分析主要研究市場行為,基礎分析則集中考察導致價格漲、落和持平的供求關係。基礎分析者為了確定某商品的內在價值,需要考慮影響價格的所有相關因素。所謂的內在價值就是根據供求規律確定的某商品的實際價值,它是基礎分析派的基本概念。如果某商品內在價值小于市場價格,那麼市場價格偏高,就應該賣出這種商品;如果市場價值小于內在價值,那麼市場價格偏低,就應該買入這種商品。

  雖然兩派對判斷價格的方法、理念和依據有著很大的區別,但其本質都是為了預測價格的變化方向,使價格能夠反映市場未來的供求關係。兩派之間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方法論方面,基礎派研究的是市場未來運動的前因,而技術派則研究價格已經反映出來過去的結果,以此為依據推斷未來的走勢,由於分析對象、方法不一樣,雙方對彼此的認同感較低。同時,市場上也存在一批兼顧基本面和技術面投資者,但有時候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有明顯分歧時,很難進行取捨,從而此類投資者就較難做決定。

  由於市場價格的變化總是超前于最新的經濟資訊,換言之,市場價格是經濟基礎的超前指標,也可以說是大眾常識的超前指標,經濟基礎的新發展在被統計報告等資料揭示之前,這些因素早已在市場上反映,並被價格體現出來。因此,當前的價格實際上是當前尚來不及為人所知的經濟基礎因素作用的結果。歷史上一些最為劇烈的牛市或熊市在開始的時候,幾乎找不到表明經濟基礎已經改變的資料,等到資訊出來之後,新趨勢已經運行了相當一段。從這個層面看,則對基礎分析的投資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和難度。

  技術派有一定的優勢,可以超前把握市場趨勢,但是由於技術圖表有自我實現和自我毀滅的特徵,所以錯誤概率會高,如果控制不好頭寸和資金,交易風險依然很大。

  通過以上的分析,技術分析容納了基礎性因素,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選擇技術分析相對基礎分析有更多的便利,也更容易掌握和運用。同時我們需要看到,技術面存在優勢,另一方面也有自身的不利因素,如何揚長避短是投資者需要在以後的學習和應用中需要思考的,作為科學理智的交易者,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有開發性的思維。除了技術分析和基礎分析兩大派別以外呢,目前市場繼續涌現出新的交易派別,但不管是那一類派別,都應有科學合理的理論基礎、穩定的勝算率以及合理的風險控制模式。實際上,各派的分歧在於進出場的依據與方法,隨著對交易的認識深入,可以發現進出場的位置不是交易中最重要的環節,各派都需要對後續的資金管理、倉位管理以及風險管理有合理的控制手段,這樣才能保證帳戶穩定持續生存和盈利,從這個角度看各派是殊途同歸。因此,我們現在討論各派哪個交易依據更科學、更合理其實很狹隘了,只有深入思考對整體交易帳戶的運作與控制才能越來越接近贏家的行列,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會不斷向投資者灌輸更為科學和先進的投資理念。
四、技術分析的特點

  (一)、技術分析有很高的靈活性和適用性

  技術分析最大的優點在於其能適用於任何交易媒介和任何時間尺度,當然也需對不同的情況有適當的調整,但這不妨礙其優勢的體現。例如,我們從事商品期貨交易,可以同時跟蹤許多品種,不會局限于單一品種市場,不會因為某一單一品種不活躍或者沒有好的投資機會而失去參與市場的意義,而基礎派則會受到這些限制。技術派可以通過對不通品種的跟蹤,選擇把握性最高和機會最好的品種進行交易,從而提高帳戶的效率和勝算率,所以技術派選擇面非常廣。此外,通過跟蹤各個品種的走勢,技術派可以對整個市場的大環境有很好的跟蹤和理解,同時對各個品種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繫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然後利用以上知識更好的指導單一品種的交易,在“期貨指數化交易”中會對以上概念和運用有更深入的探討。

  除了在單一市場上有靈活性、適應性和關聯性優點外,技術分析還可以擴展至不同領域,我們知道技術分析在股市、匯率和利率等市場都有廣泛的運用。此外,技術分析原則在套利交易和期權交易中也發揮效用,此外,商業保值盤也會參考技術分析,尋求最佳保值位置,這就是技術分析可以較基礎分析更微觀的指導實際交易。

  另外,技術分析可以應用在不同的時間尺度的圖表中。雖然根據不同的時間尺度以及希望把握的行情性質區別,對具體的技術分析方法有不同的調整,但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市場上,很多投資者認為基礎分析適合長期預測,而技術分析只適合短期分析,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實踐證明,使用周線圖和月線圖解決長期行情研判同樣優異,如果投資者能利用技術分析對長、中、短進行有機結合分析,那麼交易會有更好的表現。

  (二)、技術分析易入門

  相對於基礎分析和其他有更高要求的分析方法,技術分析對於廣大投資者來說更容易入門,但這不是說技術分析很容易掌握。雖然從具體技術分析方法的表述和使用都比較清晰、明確,而且理解也不難,但依此交易未必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為單純依據傳統使用方法,錯誤概率依然很高,因為在同一位置市場投資者經常達成共識,而期貨市場的贏家是少數,因此這種共識會被利用,而導致絕大多數投資者虧損,這是圖表自我毀滅。但是在市場投資者對於這一位置失望後,圖表又可能自我實現,所以,對技術分析獨到的使用則是投資者在入門後需要深入分析和學習的,不能局限在書面告訴你的知識。

  (三)技術分析可以幫助投資者控制交易節奏和風險

  技術分析在指導投資者交易時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要求投資者在非技術位置儘量不要交易,只在技術位置交易,雖然仍會有很多錯誤,但是根據技術位置設置止損,可以保證每次交易你所承受的風險有限,同時有效規避了非技術位置隨機波動所給一般投資者帶來的不必要的心裏波動和不容易控制的虧損幅度。同時,技術分析可以幫助投資者樹立順趨勢方向交易的思維,這有利於投資者選擇阻力最小的方向進行交易,這對於容易受價格波動以及情緒影響的投資者來說是比較關鍵的,可以部分控制投資者人性的弱點,但這類投資者光靠技術分析就能實現盈利還是不行的,需要更多的調整。

   第二部分 道氏理論

  一、道氏理論的基本原則

  (一)、平均價格包容消化一切

  這個原則表明,所有可能影響供求關係的因素都必得由平均市場價格來表現,就連“天災”,比方說地震或者其他自然災難都不例外,當然這些災害事先誰也難以預料,但是一旦發生,就會很快被市場通過價格變化消化吸收掉。這個原則和我們之前學習的技術分析理論的第一個前提條件“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比較接近,道氏理論從更為具體,更為微觀的角度體現了這個前提條件,給予市場交易者更為直觀的判斷依據。
 (二)、市場具有三種趨勢

  道氏的趨勢定義是,只要相繼的上衝價格波峰和波谷都對應的高過前一個波峰、波谷,那麼市場就處在上升趨勢之中。換言之,上升趨勢必須體現在依次上升的峰和谷上,相反,下降趨勢則以依次下降的峰和谷為特徵。

  道氏把趨勢分成三類──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其中主要趨勢通常持續一年以上,有時甚至好幾年;次要趨勢代表主要趨勢的調整,通常持續三個星期到三個月,這類中等規模的調整通常可回撤到先前趨勢整個高度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間的位置,其中回撤百分之五十最為常見;短暫趨勢通常持續不到三個星期,係次要趨勢中較短線的波動。

  (三)、大趨勢可分為三個階段

  大趨勢通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又稱為積累階段,為趨勢形成初期;第二階段為趨勢的健康發展階段,是市場各方趨同度最高的階段;第三階段為趨勢尾聲,市場高度狂熱,但明智者開始憂慮並逐步拋出平倉。

  上升大趨勢中,第一個階段一些有遠見的投資人覺察到雖然目前是處於不景氣的階段,但卻即將會有所轉變。因此,不斷在低位吸納多單,然後,在賣出數量減少時逐漸地提高買進的價格。第二個階段是價格穩步上升和市場多頭人氣恢復,此時良性的上漲走勢吸引了市場大眾的注意。在這個階段,使用技術性分析的交易通常能夠獲得最大的利潤。最後,第三個階段,整個交易狂熱非理性,人們在市場瘋狂買入,推動價格彪升,此時,絕大部分投資者忘記了市場景氣已經持續了很久,目前正達到更恰當地說“真是賣出的好機會”的時候了。在這個階段的最後部分,隨著投機氣氛的高漲,成交量持續地上升,市場追漲交易逐漸頻繁,雖然價格波動幅度較少,但是,卻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拒絕跟進。

  下跌大趨勢,也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它真正的形成是在前一個多頭市場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有遠見的投資人覺察到價格上漲達到不正常的高點,而開始加快賣出的步伐,此時成交量仍然很高,雖然在彈升時有逐漸減少的傾向,此時,大眾仍熱衷於交易,但是,開始感覺到預期的獲利已逐漸地消逝。第二個階段是恐慌時期,想要買進的人開始退縮的,而想要賣出的人蜂擁進場,價格下跌的趨勢突然加速到幾乎是垂直的程度,此時成交量的比例差距達到最大,在恐慌時期結束以後,通常會有一段相當長的次級反彈或者橫向的變動。接著,第三階段來臨了,它是由那些缺乏信心者的賣出所構成的,在第三階段的進行時,下跌趨勢並沒有加速。第一或第二階段就跌掉了前面多頭市場所漲升的部分,而第三階段在壞消息頻傳的情況下結束,最壞的情況已經被預期了,價格達到真正的底部,但由於市場的空頭氣氛濃厚,買入交易依然清淡,一般第三階段會以底部整理的形勢延續比較長的時間。

  (四)、各種平均價格必須相互驗證

  道氏理論要求工業股指同鐵路股指應相互驗證,意思是除非兩個平均價格都同樣發出看漲或看跌的信號,否則就不可能發生大規模的牛市或熊市,也就是說兩種指數都必須突破前一輪中期趨勢高點,標誌著牛市的發生,否則只有一個指數突破前一個高點,那還不能驗證牛市。這不是說兩個指數必須同時突破高點,但時間上越近越好。如果兩者發生背離,則原有趨勢依然有效。

  在國內外期貨市場,該理論同樣具有指導意義。在國際商品市場,投資者使用CRB現貨商品指數作為市場景氣程度的重要依據,該指數是根據美國商品研究局(CRB)提供的每日價格計算的。該指數決非是唯一的商品指數,但其是唯一的在交易所同步交易的商品指數期貨。同時,美國商品研究局根據CRB指數構成商品的不同屬性和相關性編制分類指數,各個分類指數也存在相互驗證和背離情況,使用方法與道氏理論關於“工業指數與鐵路指數的相互影響”的方法相似。目前,國內還沒有權威機構編制相關商品指數,但是我們已經自己編制了國內商品指數及其分類指數用於分析和指導交易。具體情況請參見“期貨指數化交易”章節。
(五)、交易量必須驗證趨勢

  道氏認為交易量分析是第二位的,但作為驗證價格圖表的旁證具有重要價值。當價格在順著大趨勢發展的時候,交易量也應該相應遞增。如果大趨勢向上,那麼價格上漲的同時,交易量也應該遞增,價格回落時,成交量應減少;而大趨勢下跌時,當價格滑落時,成交量應增加,在反彈時,成交量應減少。當然,這條規則短期也有例外,正確的結論不能只依據幾天的成交量,只有在持續一段時間的整個交易的分析中才有效。在道氏理論中,判定市場趨勢的最終結論只由價位的變動決定,成產量僅僅是在對趨勢發展情況是否良好提供解釋的參考。

  此外,我們還知道市場的持倉情況對趨勢的輔助研判具有很強的意義,但道氏理論基本原則中沒有指出,這在後面的章節會有詳細表述,在此只是提醒大家不要忽略持倉量的分析意義。

  (六)、唯有發生了確鑿無疑的反轉信號之後,我們才能判斷一個既定的趨勢已經終結

  這條原則和我們技術分析基礎原理中指出的“價格以趨勢方向演變”的基本原則實質是一致的,它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順應趨勢方法的主要基礎。一個既成趨勢具有慣性,如果沒有強大外力作用,通常會繼續發展。在價格趨勢扭轉之前提前判斷趨勢結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不要希望成為市場的超人,不要去抓頂摸底,跟隨價格走勢做出客觀判斷,不要提前做預測。

  二、道氏理論的運用

  (一)、白糖指數日線例證

  投資者從下圖中可以看出,“3”處低點未跌破“1”處低點,則當突破“2”處高點時就是買入點。

  


  (二)美原油周線圖

  從圖表看,價格跌破前期一波上漲趨勢的最近一個谷底,則構成賣出時機。

  


  (三)、豆油指數小時圖表

  如果價格能夠跌破“1”處的低點,構成短線沽空機會。

  
 三、道氏理論的缺陷

  道氏理論主要目標是捕捉市場的基本趨勢。一旦基本趨勢確立,道氏理論假設這種趨勢會一路持續,直到趨勢遇到外來因素破壞而改變為止。但是道氏理論不能推動各個不同幅度趨勢的升幅或者跌幅程度。其次,道氏理論提倡兩種指數互相確認,這會導致投資者交易呈現比較長的滯後性,同時根據我們對分類指數的分析,由於分類指數之間關係的不同,彼此之間未必是同方向的,所以使用時還需有一定的變通。

  但是這些缺陷只是提醒我們在使用道氏理論基本原則時需要更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整體道氏理論具有深刻的科學性、指導性、適用性和預見性,是我們分析行情最基本的指導原則,所以廣大投資者首先應對道氏理論有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只有能夠正確使用道氏理論,技術分析才具備了正確的開端。

    第三部分 趨勢理論

   一、趨勢的定義

  在我們對市場的認識中,趨勢絕對是最重要的概念,我們利用各種分析方法的目的就是要捕捉價格運行的趨勢,如果我們不能把握價格運行的趨勢,我們就很難利用市場賺錢。趨勢的定義很簡單,就是市場之前表現顯示出來的未來最有可能運行的方向。

  只要我們認真的分析過價格走勢圖,不難發現價格走勢總體上不是雜亂無章運行的,一段時期總體是順著一定的大方向運行。正如道氏理論所指出的,上升趨勢中,波峰和波谷始終是不斷依次遞升的,如圖1-1所示。而下降趨勢中,每一段跌勢都持續不斷地向下跌破先前所創的低點,中間夾雜的反彈走勢,都不會向上穿越前一波反彈的高點,如圖1-2所示。總之,下降趨勢是由低點與高點都不斷遞降的一系列價格走勢構成。而橫向延伸的趨勢,一系列峰和谷是橫向延伸的,如圖1-3所示。

  


  圖1-1 上升趨勢中,波峰、波谷不斷遞升

  


  圖1-2 下跌趨勢中,波峰、波谷不斷遞降

  


  圖1-3,橫向趨勢中,波峰和波谷基本保持相當的高度,沒有明確的方向

  市場上的人士一般認為價格不是上升就是下降,其實市場很大一部分時間處於橫向調整狀態,這種橫向走勢顯示市場處於一種均衡狀態,如果這種均衡狀態被打破價格才會有明顯的上升或下跌走勢。
 
大多數的技術工具和系統在本質上都是順應趨勢,追隨既有的上升或下跌走勢,而當市場進入橫向延伸走勢時,以上這些工具就無用武之地了。當然任何工具不是萬能的,只要這些工具能在其能夠把握的走勢中充分發揮作用,而在其不適合的行情中減少交易或者不交易,那麼這種工具就是好的。同樣,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在任何行情中都要賺錢,但是我們一定要能夠在不利於我們的行情中將損失降低到最小,不讓整體帳戶產生超過我們能夠承受的風險。

  趨勢不但有三個方向,而且還可以根據趨勢延續時間的長短劃分出三個類型,之前在道氏理論中已有涉及。這三種類型就是主要趨勢、次要趨勢和短暫趨勢。我們提倡交易者捕捉的是主要趨勢和次要趨勢,而對於短暫趨勢應該放棄。但是絕大多數投資者喜歡從事短線交易,同時無法在短線很隨機的行情中克服人性弱點、嚴格執行止損等紀律,以致帳戶持續虧損,產生無法控制的風險。目前我們所作的努力就是通過長期的、正確的交易理念以及交易方法的推廣,幫助投資者改變以前錯誤的交易思路和習慣,引導投資者回到正確交易的軌道上。

  二、支撐和阻擋

  在圖表中的某個價格水準或者某個區域買方力量強大,足以抵抗賣方的壓力,價格能夠在此位置停止下跌,回頭向上運行,則我們將這個價格水準或區域稱為支撐。趨勢中的谷一般扮演了支撐的角色,如圖2-1所示。

  阻擋,也是指某個價格水準或者某個區域,在此位置賣方力量強大,限制了買方向上拓展價格空間,於是價格轉頭向下。行情中的峰一般形成後市中阻擋位置,如圖2-1所示。

  


  圖2-1,顯示上漲趨勢中,波峰和波谷扮演的支撐和阻擋的作用

  在上升趨勢中,阻擋水準意味著上升勢頭在此處停滯,但之後仍會突破上行,而在下降趨勢中,支撐水準也不能最終阻擋價格下跌的步伐。

  如果上升趨勢要持續下去,每個相繼的低點(支撐水準)就必須高過前一個低點。每個相繼上衝的高點(阻擋水準)也必須高過前一個高點。在上升趨勢中,如果新的一輪調整一直下降到前一個低點的水準,或許暗示上升趨勢即將終結,或者至少即將蛻化成橫向延伸趨勢的先期警訊。如果這個支撐水準被擊穿,可能就意味著趨勢即將由上升反轉為下降。

  當上升趨勢中,每當市場向上試探前一個峰值阻擋的時候,這個上升趨勢總是處於極為關鍵的時刻。一旦上升趨勢中市場不能越過前一個高點,或者在下降趨勢中市場無力跌破前一個低谷支撐,便發出了現行趨勢即將有變的第一個警訊。在市場試探這些支撐和阻擋水準的過程中,在圖表上會形成各種圖案,這就是所謂價格形態。在後面形態分析中,我們會具體分析不同形態在行情運行中的意義和指導價值。

  阻擋與支撐的作用和角色可以互換。只要支撐被有效擊穿,那麼支撐就轉變為阻擋;同樣,阻擋被有效突破之後,就轉變為價格新的支撐,如圖2-2所示。隨著實際交易中對兩者可以互換的理解與運用,我們可以很容易的選擇交易方向,但是這也必須以嚴格止損為前提,因為市場會想盡一切辦法證明絕大多數人是錯的,只有嚴格控制風險才是不變的規則。


  圖2-2,從玉米指數圖表中我們看出“4”受到前期“1”的阻擋回落,而在“5”處獲得“3”處的支撐恢復前期走勢,當“6”有效突破“1”處的阻擋後,“1”處轉化為有效的支撐。
 
 三、趨勢線

  (一)、定義

  所謂趨勢線,就是根據價格上下變動的趨勢所畫出的線路,畫趨勢線的目的,即依其脈絡尋找出恰當的賣點與買點。趨勢線可分為上升趨勢線,下降趨勢線與橫向整理趨勢線。上升趨勢線是沿著相繼向上的反彈低點連接而成的一條直線,位於相應的價格圖線的下側。下降趨勢線是沿著依次降低的上衝高點連接而成的一條直線,位於價格的上側。趨勢線是投資者所使用的最簡便同時也是最有價值的基本技術工具之一。

  正確地畫出趨勢線,可以幫助投資者大致了解價格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回落的幅度,按行情趨勢時間長短不同,可以畫出三種趨勢線:短期趨勢線(連接各短期波動點)、中期趨勢線(連接各中期波動點)、長期趨勢線(連接各長期波動點)。

  (二)、趨勢線使用和構築基本要點:

  1、上升趨勢線由依次上升的波動低點連成,下降趨勢線由遞降的波動高點連成。

  2、趨勢線必須有第三個點來測試,才能確認這條趨勢線有效,同時被測試的次數越多,趨勢線越重要。

  3、無論是在上升或下跌趨勢軌道中,當價格觸及上方的趨勢線時,就是賣出的時機;當價格觸及下方的支撐線時,就是買進的時機。上升趨勢線是價格回落的支撐線,當上升趨勢線被跌破時,形成多單離場信號。下降趨勢線是價格反彈的阻力位,一旦下降趨勢線被突破,形成空單離場信號。

  4、只有趨勢線被突破一定幅度才能認為趨勢線被有效破壞,否則可能只是一些毛刺,並沒有根本性扭轉上升趨勢,至多是需要對趨勢線進行一定幅度的修正。這種有效突破幅度的設定需要根據品種的活躍程度以及品種自身屬性有所區別,但一般處於1%-3%的水準。

  5、向上突破下降趨勢線時必須有成交量配合,而向下跌穿上升趨勢線時無需量的配合,但確認有效後成交量方會增大。

  6、如果突破以缺口形式突破趨勢線,則突破將是強勁有力的。

  7、在上升或下降趨勢的末期,股價會出現加速上升或加速下跌的現象,所以,市況反轉時的頂點成底部,一般均遠離趨勢線。

  8、我們可以依據構築不同週期的趨勢線,組合分析價格走勢和指導交易,使交易具備更多的靈活性和可控性。 

  9、一條過於陡峭的趨勢線,通常不具有實質意義,總體來說30度到45度的趨勢線最有意義。

  (三)趨勢線作法

  做趨勢線是高度人為的行為,對於一幅同樣的圖表,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趨勢線,實際上,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畫同一幅圖,做出的趨勢線也可能不同。因為,趨勢線是由相對高點和相對低點連接構成,如果畫線時對高點或者低點重要性理解不一樣,那麼選擇的高點和低點就不一樣。同時,趨勢線試圖包容所有的點,那麼當三個以及三個以上的點很難正好由一條直線連接,選擇其中哪兩個點進行連接,就決定了你的趨勢線的位置,所以不同選擇會有不同的結果。做趨勢線時,我們應從右向左畫,因為近期價格變動比歷史上的變動具有更大的意義,但不是說歷史趨勢線不重要,我們所做的先找出對近期價格最有指導意義的趨勢線,然後結合不同的趨勢線進行組合分析。

  首先我們來確定相對的高點,某天的高點如果高於前N天和後N天的價格,這裡的N是必須確認的參數,根據行情性質長短的區別,N有不同的選擇。相對低點是指某天的最低點低於前N天和後N天的最低點。下降趨勢線是由最近的相對高點和次近的相對高點的連線,且次近的相對高點要比最近的相對高點要高,這樣就決定了兩個相對高點的趨勢線是向下傾斜的。而上升趨勢線是由最近的相對低點和次近的相對低點的連線,而且次近的相對低點比最近的相對低點要低,這樣才能保證上升趨勢線是向上傾斜的。
 
(四)趨勢線的有效性

  我們通過兩個點就可以做出一條趨勢線,但這條趨勢線是否有效呢?這需要第三點來檢驗,例如上升趨勢線在第三點觸及之後再次上漲,則說明該趨勢線有效驗證。沒有獲得檢驗的趨勢線沒有可信性,而且被檢驗的次數越多越有效,未被觸及的時間越長越有效。趨勢線應描述的全部價格變化,在趨勢線涵蓋的時間區間內,價格都應位於趨勢線的一側,僅允許少量的毛刺。

  (五)趨勢線同樣具備角色互換的特點

  前面我們介紹了支撐和阻擋之間角色可以互換,同樣趨勢線也會由於被有效破壞後對價格產生不同的作用。例如上升趨勢線在被有效破壞前,對價格有支撐作用,價格回落至該趨勢線附近可以買入,而當價格有效跌穿上升趨勢線後,該趨勢線就變成價格的壓力線,每當價格反彈至該趨勢線附近就可以拋出。

  講到趨勢線被有效破壞,我們就要對“有效性”進一步解釋。如何才能成為確認趨勢線有效破壞?一般需要從兩個角度來考慮。首先是從幅度上確認,要求收盤價穿越趨勢線達到N%的幅度,不同市場、不同投資者對N的選擇不一樣,一般N%位於1%-3%;其次要從時間上確認,要求收盤價連續2天或3天穿越趨勢線。當兩者都滿足條件時,趨勢線被突破的可信度才高,但當兩者都滿足時,價格已經走出很遠了,所以我們在趨勢線被破壞的第一時間就要對原有頭寸風險進行控制,否則我們止損幅度會比較大,當有效性被證實後我們才可以建立新的頭寸,這樣安全性更高,可以避免很多假突破造成的不必要的止損。

  通過上面對趨勢的表述和趨勢線的使用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趨勢的意義和如何跟隨趨勢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此,從交易角度對幾點再予以強調一下,趨勢線不能太短,不能太陡峭,被市場證明長期有效的趨勢線是我們交易的最佳位置,如果此趨勢線被有效的破壞,往往預示行情已經發生逆轉,投資人應考慮反向開倉,此外,我們可以使用趨勢線來幫助我們認清大勢,避免追逐短線走勢帶來的虧損。

  系統交易

   第一部分 正確認識系統交易

  一、定義

  系統交易是指將設計者的投資經驗和理念以數學語句方式體現出來形成交易規則,根據以上規則由電腦對原始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形成交易指令進行投資的方法。交易系統由各個獨立交易模組有機組合而成,最基本的應該包括投資品種選擇模組、交易品種搭配模組、進出場信號模組、風險管理模組、倉位調整模組、權益跟蹤模組等。由於系統交易的數學化程度和自動化程度較高,所以依據其進行交易的客觀性和科學性也較強,因此可以有效地規避在交易過程中出現的人性弱點,同時還可以通過資金管理和倉位調整,規劃權益大致走勢,有效控制交易風險和防止收益大幅回吐,使交易者有可能獲得較為穩定的投資收益。鋻於交易系統模型的科學性,目前已普遍為國際投資管理者所採用,其中尤以George Soros旗下的量子基金、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1994年創立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最為知名。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系統交易的研究和應用均處在起步階段,以交易系統進行投資理財的投資者和機構還非常少。我將通過對系統交易的基本概念及交易系統模型研發、檢驗和改進過程的描述,以及穿插“責任交易系統”模型在期貨投資中的實際應用,幫助投資者認知和接受系統交易,同時確立以交易系統進行交易和投資的信心,此外,還可根據投資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量身製作適合其的交易系統,從而幫助投資者克服在交易中始終無法克服的障礙,最終實現成為市場贏家的心願。
交易系統是完整的交易規則體系。一套設計良好的交易系統,必須對投資決策的各個相關環節作出相應明確的規定,在行情走勢中這種規定體現出來的結果必須是客觀的、唯一的,不允許有同一時點交易方向、頭寸不唯一的局面出現。一套設計良好的交易系統,必須符合使用者的心理特徵、投資對象的統計特徵以及投資資金的風險特徵。

  交易系統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於它的客觀性、唯一性、明確性、系統性和可複製性。客觀性是指交易系統不受使用者的主觀情緒、市場消息、人性弱點等影響,根據價格、成交量、持倉量等客觀變數和參數按一定規則進行運算得出結果,所有結果沒有主觀干擾,使用者只需要維護其正常運作和按照其執行就可以了。唯一性是指在所有變數和參數確定的情況下交易結果是唯一,不會要求交易者再進行選擇判斷。明確性是指所有變數和參數確定後,交易方向和交易頭寸等交易資訊是明確的,不會產生歧義。系統性是指交易系統對交易的每一個環節都作出決策,而且各個決策之間是緊密聯繫的,具有完整的邏輯性,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動,都會引發整個系統的連鎖反應,這就決定了最後的結果具有更穩定性,因為其不是由一個單獨環節決定的,而是由進出場模組、交易品種篩選模組、風險評估模組、資金管理模組等共同得出的決策,科學性和抗風險能力更高。系統的以上特點決定了,如果使用條件相同,則任何使用者得出的操作結果是完全相同的,系統的可複製性也顯示出方法的科學性和客觀性,因此系統交易方法屬於科學型的投資交易方法。

  交易模型的理論基礎其實非常廣泛,涵蓋了國際上許多先進的理論,其中包括現代金融投資學、金融工程學、金融行為學、計量經濟學、混沌學、倣真學等現代多學科眾多理論;同時它還包括了傳統的技術分析理論,如均線理論、圖形分析理論、波浪理論等,並充分利用電腦、通訊等現代科學技術。

  以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為例,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將金融市場歷史交易資料、已有的市場理論、學術研究報告和市場資訊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電腦數學自動投資模型。他們利用電腦處理大量歷史數據,通過連續而精密的計算得到兩個不同金融工具間的正常歷史價格差,然後結合市場資訊分析它們之間的最新價格差,進行套利交易。為了控制風險,LTCM的每一筆核心交易都有著數以百計的金融衍生合約作為支援,這都得歸功於電腦中複雜的數學估價模型。

  當然,任何交易系統模型都不能是萬能的,每種理論都有其假設前提,因此也就存在一定局限性,量子基金、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基金的興衰從一個側面就說明瞭這個問題。因此,交易系統模型在設計時,一定要對自己所要捕捉的行情有充分認識,並制定出非盈利行情如何使交易處於休眠狀態或者低興奮狀態,這樣才能減少錯誤信號對賬戶的衝擊。同時,交易系統模型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交易品種的變化而創新並與時俱進,博取百家之長,利用各家理論的互補性,來完成具有自己交易特點的交易模型,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交易系統模型分類的方法比較多,可以根據使用者分類,也可以根據模型理論分類。本文主要參考各類有關資料的分類方法,將其分為以下三類模型:技術分析交易系統模型、基本分析交易系統模型、數學計量交易系統模型。

  技術分析交易系統模型是指設計者通過技術分析工具和手段考察交易數據中有預測價值的模式,然後通過考察近期及當前價格的狀況,並根據這種模式進行投資的模型。這種方法有著大量的技術分析理論和方法,如形態理論、趨勢線理論、K線理論、波浪理論、KDJ指標。目前許多投資者依據現有的行情軟體中提供的交易模型編制工具編制的交易模型多屬於技術分析模型,但還不能成為交易系統,因為其只停留在進出場信號階段,沒有系統科學的交易管理、風險控制等模組的支援。

  基本分析交易系統模型,是指投資者通過對影響價格變動的基本面資訊進行收集、考察並量化,從這類量化的資訊中試圖判斷市場的均衡價格而進行投資的模型。該方法從最簡單的直覺分析到最複雜、數學極其高深的經濟學模型,無所不有。

  數學計量交易系統模型是指投資者根據現代投資理論,通過對歷史交易數據進行大量的統計學分析,從中找出一定的規律,在市場出現偏差時進行投資的模型。該方法通常由一個乃至多個複雜的數學模型組成。下文將介紹的“責任交易系統”就屬於數學計量交易系統。
二、交易決策類型的分類

  正確的投資交易決策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藝術型,另外一種是科學型。市場上成功的投資者都可劃分為上述類型之一,或者兩者皆具,為了討論的方便,我們還是將其分為區別比較清晰的兩種類型討論。人的思維活動主要存在於兩個層面,一為潛意識層面,一為意識層面。藝術型的決策主要形成于潛意識層面,而科學型決策主要形成于意識層面,交易系統是意識層面的理性投資決策過程的產物。潛意識的作用比意識大三萬倍,但是潛意識複製性差,需要結合個人的環境、經歷、感覺和性格等因素,形成獨特的意識鏈,同時這種意識鏈仍會受環境、情緒、資訊等外在因素影響,具有不確定性,所以藝術型決策具有個性化特點,很難推廣。但科學性決策具有明確的條件和規則,這些條件在市場上可以輕鬆獲取,而規則是以數字公式形式確定,所以其具有確定性和可複製性,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以上條件和規則得到同樣的結果,只要按照其操作,權益變化也是相同的。所以,科學型交易模式應值得提倡。

  目前市場上的絕大多數投資者,包括部分專業投資人士,其投資決策的思維方式不屬於前面我提到的兩種類型,而是屬於一種情緒型,情緒型的投資決策方式屬於一種非理性的投資決策方式,這種方式能否獲得成功,相信大家心裏已經有了答案。

  三、正確認識交易是接受系統交易理念的前提

  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股票市場以及其他金融市場都具有高度的流動性和波動性,這種特質決定了市場交易存在很強的不確定性。任何人都有在市場盈利的經歷,而往往把這种經歷等同於盈利的能力,這種概念是絕對錯誤的,只要看看很多人的帳單就可以清楚的說明問題。期貨市場本身不創造財富,贏家和市場從業人員都需要靠輸家來供養,那麼市場肯定會想盡一切辦法證明絕大多數人是錯誤的。所以,任何時候你都不能認為市場會按照你的意願發展,因為市場不是由你決定的,你唯一能作的就是管理好你自己的帳戶,不使其出現你所不能控制的風險,去對價格走勢作預測是不明智的行為。

  接下來,我們再思考一下成交的意義。有成交說明市場上存在分歧,如果我們在某個價位成交了,那麼必然你的對手和你的判斷截然相反,你無法證明你所掌握的資訊比對手更有價值,你作的判斷比你的對手更正確,所以請不要盲目樂觀市場會按照你交易的方向運行,任何時候都要有止損的意識並嚴格執行。

  交投的活躍程度和價值判斷的難易程度成反比。交投越活躍價值判斷越難,跌停板或者漲停板說明市場當時存在相反的意見非常少,市場價值判斷趨於一致。我們要時刻明確的告訴自己,價格是很難判斷的,預測價格不是交易盈利的關鍵,而且預測市場的走勢往往會將自己置身於危險的邊緣,因為市場價格是不由你意志為轉移的,是你掌控不了的,你的價值判斷會影響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保護措施,從而貽誤了交易良機,最終使帳戶完全暴露在風險中。

  賭博與投資的區別:賭博是指缺乏事先嚴密設計的具有正期望值的博弈計劃,而在單純利益心理驅動下進場交易,而投資是指按照事先週密設計的具有正期望值的博弈計劃進場操作。因此,賭博和投資最根本性的區別在於是否依據一個具有正期望值的博弈計劃或作業系統。如果投資者沒有這樣的計劃或者系統,那麼他的交易則可以視為一場賭博,而這種賭博的勝算率要低於傳統的賭博遊戲。如果投資者具備了科學的博弈計劃或者系統,那麼他在市場上所作的交易就是投資,而且這種投資的回報率相對於一般行業來說要可觀的多,而且實現的時間更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取決於你以何種心態和工具進行交易。

  “風險越大,收益越大,收益與風險成正比”,這句話在期貨市場上不完全對。風險和收益之間既存在正相關性,也存在非正相關性。因為價格波動具有隨機成分,也存在非隨機成分。市場中的隨機成分我們很難控制和把握,我們所作的努力就是減少隨機因素造成的損失,增強對非隨機性的把握,擴大其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收益。交易系統就是以通過科學的規則捕捉交易中非隨機性環節,發揮其效用的工具。

  期貨市場沒有莊家。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市場被莊家控制,莊家是行情的決定者,他會讓所有投資者都虧損離場,我們的虧損都是由於莊家的控盤導致的。在期貨市場上的確存在大資金,但是大資金並不足以控制行情趨勢。首先,期貨市場有分歧就可以成交,市場容量可以無限制擴大,哪個資金敢宣稱自己可以和整個市場抗衡;其次,期貨市場交易的品種是和現貨相掛鉤的,任何不正常的期現偏離都會吸引大批套利者參與,獲取無風險利潤,所以大資金不會讓自己處於這麼被動的局面下;最後,國內外期價保持較高的相關性,國內品種往往都跟隨國際商品走勢,因此大資金很難背離國際走勢進行操作控盤。總結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價格很難被大資金控制,但是不意味著大資金盈利能力差,相反大資金在市場上的生存能力比散戶強的多,一方面其把握正確方向的能力強于散戶,另一方面其風險分散和交易手法比散戶純熟和科學理性。散戶輸更多輸在交易的隨機性和情緒化。
 
正確分析只是成功投資的第一步,成功的投資不但需要正確的市場分析,而且需要正確的風險管理和正確的心理控制。這三者中心理控制最為重要,其次是風險管理,最後才是分析技能。但對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他們還停留在價格分析預測階段,根本不認識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更不知道心理控制的極端重要性。而在平時的交易中,他們只注意判斷進出場位置。我們在任何價格都可以進行任何方向的交易,交易和方向本身不會給我們帶來我們不能掌控的風險,風險產生於對資金、倉位和心理控制的無知和忽視。

  人性的弱點:懶、願、貪、怕。“懶”,主要體現在不勞而獲的心態,雖然多數人實際在期貨市場是進行一種賭博,但是他們自己不會承認,如果你把期貨當成一項事業、一項投資,你有沒有付出相應的努力和代價呢,一個人要想成為律師、醫生、老師等等,必須去學習足夠的知識,這要花很長一段時間,並耗費大量精力,而金融投資是各個行業中難度更高的職業,但是多少人付出了與之相匹配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研究市場的知識,大多數人只是憑感覺、評論和新聞等迫不及待的交易,生怕錯過任何交易的時間,這些都是懶的表現。“願”,就是一廂情願的心態,主要表現為投資者總是在市場尋求對自己持倉有利的消息說服自己,導致錯了不能及時止損甚至還會加碼,不少人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了,但還不願認錯,給自己錯誤決定不斷創造藉口,人的本性就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讓自己感覺舒服,一個成功的投資往往開始時總讓自己感覺很不舒服,所以舒服的交易一般都是錯誤的。“貪”,人人知道貪不是好事,可是大多數人不能改變這個人性的弱點,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投資者往往在巨大利潤誘惑下利用保證金規則放大交易,以至於風險過大,另一種表現是交易過於頻繁,投資人由貪慾驅使,時刻都有進場交易的衝動,只要一不看盤就覺得很難受,這種貪慾表現在投資者中很普遍,理智的投資者只做自己可以把握的行情,在自己無法看清的情況下離開市場,我們可以發現成功的投資者往往都會選擇遠離市場,因為希望避免短期走勢對自身情緒和誘惑的影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自己錯誤判斷的概率。“怕” ,是指大多數投資者的“怕”,成功的投資者也會怕,成功者對市場是十分敬畏的,因為市場是不可預測的,是不會以投資者自身情況而轉變的,但他們對自己很自信,他們有能力在錯誤的情況下採取正確的行動,市場無法徹底消滅他們,同時他們知道如何利用市場賺錢,而大多數投資者和成功者正好相反,大多數投資者對市場毫無畏懼,因此往往買在高位,拋在低位,他們怕自己,怕自己錯過買進的時機而導致買在高位,大多數投資者的怕還體現在投資決策時既猶豫不決,又容易衝動,而且這種“怕”在市場中具有共性,並相互感染,所以為什麼大多數投資者都會在相同的位置進行相同的錯誤交易,所以投資者的虧損不是由莊家決定的,是由投資者人性弱點決定的,只是被成功者發現並利用,所以擊敗自己的不是市場而是你自身。要完全克服“懶、願、貪、怕”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是人性的表現,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它們的表現程度是可以通過方法控制的,系統交易就是一種控制方式。

  四、交易系統模型在國際市場上應用

  期貨管理業在美國的發展也只有50多年,第一個商品期貨基金是由Hayden Stone公司的Richard設立的,1980年成立了美國國家期貨交易委員會(NAFTA),對期貨基金管理業進行管理。1983年,期貨投資管理業發展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哈佛商學院的John Lintner教授發表的研究報告表明,在投資組合中增加期貨交易,可以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提高投資回報率。期貨業充分抓住了這個機會,大力發展期貨基金,相當數量的期貨基金和管理賬戶涌現出來。1986年,美國期貨管理交易協會(MFTA)成立,同時許多著名的共同基金開始期貨交易。1987年,Eastman Kodak成為第一個進入“500強企業”的專業從事期貨交易的公司,期貨投資管理業由此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1991年,美國兩家管理機構合併為美國期貨管理協會(NFA)。

  不可否認,期貨投資管理業的快速發展也要歸因于金融期貨的同步發展。雖然期貨基金管理業中有一部分資金進入商品期貨,但是更多的管理項目主要還是交易於股票、債券外匯期貨市場。

  系統交易的歷史非常悠長,其雛形最先出現于證券交易之中,後被應用於期貨交易,並隨著投資管理業的迅速壯大,而得到進一步發展。其間涌現了許多成功的職業投資家,包括以技術分析模型為代表的江恩、以基本分析模型為代表的彼德•林奇、沃倫•巴菲特等。隨著學院派的興起和電腦技術的進步,以套利交易為主的“程式交易”在華爾街大行其道,出現了許多“數量級”選手,他們擁有豐富的金融知識和紮實的數學功底,充分利用先進的電腦技術,通過對歷史數據進行大量複雜的數學運算,建立起大型數學計量模型,同時進行多個市場多個產品的套利活動。
 
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世界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電腦、資訊技術、新興市場和金融創新工具的大量出現,期權、期貨和掉期等金融工具為各種專業管理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場投資機會。這期間對衝基金得到迅猛發展,出現了大量在國際市場進行套利投資的新型對衝基金,這些投資均建立在複雜的交易模型基礎之上,並涌現出一些很著名的人士,如以反射理論投資于外匯市場的量子基金掌門人George Soros、以率先進行全球宏觀投資的老虎基金創始人Julian Roberson、以套利著稱的美國長期資本公司創立人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

  現在,系統交易在中國的投資交易中也開始出現,但還僅僅是一個起步階段。1998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的設立,海外專業人才的引進,為中國證券市場帶來了國際上先進的投資管理思想。其中尤以泰和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經理波濤博士的影響最為深遠,其所著的以《系統交易法》為代表的系列叢書首次向國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界較為全面地、系統地介紹了國際上先進的投資管理理論、研究方法,以及他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在過去20年中,國際金融投資管理領域迅猛發展,並誕生了一個嶄新的學科“金融工程學”,北京大學宋逢明教授是引進該學科的國內第一人,但金融工程在期貨市場的實際應用中尚處於摸索階段。與此同時,期貨界有志之士也一直在進行著不懈地探索,並先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部分交易系統模型已成功應用在實際的交易當中,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投資收益。

  五、交易系統的作用

  投資者要想成為贏家,必須成功把握高度隨機的價格波動中非隨機部分,同時有效控制自身的心理弱點,使之不影響理性決策。實踐證明,交易系統在以上兩個方面有優越表現。

  交易系統的期望值反映了研究者是否成功分離了價格波動中非隨機部分。交易系統的正期望值越高,反映了設計者對非隨機性的把握程度越好,反之,如果交易系統的期望值小于零,則反映設計者還未能捕捉到非隨機性價格波動。很多投資者錯誤的認為投資的關鍵就是正確判斷價格的走勢,如果你對交易系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有了了解,便能發現走勢判斷在整個投資操作中只佔從屬位置,很多成功的交易系統,甚至根部不包含走勢判斷的因素。即便需要對價格走勢作出判斷,投資者依據交易系統的設計原理也會發現單純依靠走勢判斷進行的交易根據不具備可操作性。

  交易系統可以幫助投資人在實際進入市場之前,就明確地客觀地檢驗自己地操作方法,從而節省大量地操作資金和學費。交易系統地設計檢驗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投資實驗過程,從這樣地角度理解,投資者應當能認識到交易系統對成功地重大意義。任何投資者的任何操作方法,在真正取得規模的長期的穩定的經濟效益之前,都必須接受市場的嚴格檢驗,交易系統的明顯優勢是可以幫助投資人大大節省試驗成本。

  由於人的記憶具有選擇性,很多投資人的操作方法的形成是一種選擇性記憶的結果,投資者往往將盈利的記憶強化,而忘卻和排斥虧損記憶,以至於錯誤的操作方法也會在投資者頭腦裏獲得強化,形成思維慣性,而交易系統有詳細的統計報表,可以清晰的顯示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應該排除。

  交易系統可以幫助投資人合理控制風險。實踐證明,不使用交易系統的投資者難以準確而系統的控制風險,此類投資者很難定量的評估每次進場交易的風險,即使其能夠運用某種技術手段對某次交易風險做出評估,但是由於沒有交易系統的指導,很難定量的評估各次風險在總體中的意義。交易系統可以清晰顯示每次交易的預期利潤率,預期損失金額,預期最大虧損額度,預期連續盈利次數,預期連續虧損次數,預期最大權益回吐率等,這些都是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參數。風險管理是能否成為市場贏家的極重要的環節。投資者必須對其重要性要有足夠的認識。

  交易系統能夠幫助投資者有效克服心理弱點。一套設計良好的交易系統只是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必要條件,能夠成功的執行交易系統,才是對投資者心理素質最大的考驗。如果沒有交易系統的幫助,投資者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摸索才能使自身的心理素質達到成功投資者所需要的水準。在交易系統的幫助下,這一過程會大大縮短。投資者可以依據自己對交易系統的執行程度來判斷自身心理素質的健全程度。如果投資者能夠長期的準確的全面的執行交易系統的全部交易,那麼該投資者就真正推開了成功的大門。
 
 
第二部分 如何設計適合期貨投資管理的交易系統模型

  一、交易系統模型的選擇

  (一)、分析型交易系統和操作型交易系統

  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要,模型設計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從使用角度進行分類,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種是分析型的交易系統模式,另一種是操作型的交易系統模型,兩者之間有著相當大的區別:

  1.分析型的交易模型側重於預見性,對於市場的走勢分析具有提前性;而操作型的交易模型側重於反應式,當市場已出現某種價格應該採取的交易決策。

  2.分析型的交易模型側重於個別效益,對某段市場的行情要求高準確度,忽略對不利市場情況的分析;而操作型的交易模型著重于實戰中的整體效益,要求交易模型對市場的所有情況產生的收益結果作出整體評估。

  3.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實際操作者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包括市場、投資者、操作者自己等的壓力,因此在模型上的設計還應包括如何通過某種方法去控制心理壓力的因素,有效執行交易模型發出的信號。

  (二)技術分析模型、基本分析模型和數學計量模型

  交易模型理論是交易模型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它與交易模型設計者自身的理論基礎、投資哲學以及個人生活習性有著緊密的聯繫。目前,國際上期貨基金的主流交易模型有以下三種:技術分析模型、基本分析模型、數學計量模型。上述三種交易模型,國際投資界均有比較成熟的理論基礎和比較完整的學術體系,投資者可以據此設計出一套適合自身使用的交易模型。由於各種交易模型又各有所長,所以投資者還可以根據交易模型的不同特點,設立不同的投資組合。

  1、技術分析模型

  技術分析交易模型是指使用市場交易數據如開市價、收市價、成交量等,並通過電腦交易指標,經過系統化搜索檢驗,並進行優化處理的交易模型,其理論基礎主要建立在已有的傳統技術投資理論如圖型分析、均線理論等基礎之上,並經過大量統計學分析檢驗。該模型最大的優點在於:消除了投資者的情緒在交易決策中的影響,特別是在對重大事件中判斷的主觀性和盲目性;避免了由於資訊不對稱性造成的分析失誤;保證了交易分析中的連貫性;給投資者提供了風險控制的方法。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技術分析交易模型中的三個交易模型:

  (1)、以圖形形態識別為基礎的交易模型

  該類模型主要是依據傳統的經典圖形如頭肩頂、雙底、三角形等,進行行情趨勢捕捉,進行建倉交易的系統。但在實戰中,它還存在許多問題:風險控制方面,像頭肩頂、雙底、三角形等交易圖,根據傳統的交易觀點,投資風險/報酬比一般為1:1,實戰中管理者將面對巨大的基金凈值風險;分析上多以主觀判斷為主,缺乏客觀判斷標準;目前國內期貨市場的技術分析使用者增多,導致經典的圖表形態假信號隨之增多;國外經典的圖表分析理論在國內存在相當大的差別;缺乏統計學數據。

  (2)、趨勢跟蹤為基礎的交易模型

  該類模型主要是根據設計者的數據統計,捕捉價格的轉捩點,然後假定趨勢會繼續,並按趨勢方向建倉交易的系統,如MACD、SAR、移動平均線等。該交易模型的特點是不會在最低價處買入,也不會在最高價處賣出,放棄行情前後一段的利潤,利潤主要來源於捕捉一波大行情的中間部分。其捕捉行情的轉捩點的能力根據設計者設計的靈敏度不同而不同,靈敏度強的交易模型對趨勢反轉反應迅速,但假信號也多;靈敏度低的交易模型對趨勢反轉反應慢,假信號也少,放棄的前後部分的利潤也多。該類交易模型的缺點是在盤整行情時產生連續虧損,使投資者不能接受。所以設計趨勢跟蹤交易模型的難度不在於尋找捕捉趨勢方法,而在於要有一套完善的趨勢確認和過濾原則,才能回避風險。另外,趨勢跟蹤交易模型要求期貨基金管理者的持倉時間比較長,一般都有2-3個月以上,所以要求期貨基金管理者要有一套與趨勢跟蹤交易模型相適應的心理控制方法。
 
 
(3)、反趨勢為基礎的交易模型

  該類模型是根據設計者的數據統計,然後假定市場需要調整,並在相反方向建倉交易的系統。它與趨勢交易模型的區別在於,趨勢交易模型可以自動調整,而反趨勢交易模型由於與主要趨勢相反操作經常會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所以該類交易模型必須帶有一套止損條件。

  2、基本分析模型

  基本分析交易模型是指交易者使用市場外的數據資訊,通過對所有影響基本經濟關係的資訊進行考察,並對這類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建立數據庫,從中判斷市場的均衡價格而進行投資的模型。該模型的特點主要是:為大規模資金進場提供良好的分析依據;理論基礎雄厚,容易為投資大眾接受;對於短線和時機把握幫助不大;資訊收集難度大;分析滯後於市場價格;分析主觀性強。

  下面介紹“價值評估”和“評估積分”兩種基本分析交易模型。

  (1)、價值評估交易模型

  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產生相互牽引的作用,據資料統計,我國大豆期價與現貨價格的相關系數為0.9。而對於期貨市場產生的期貨價格,期貨市場的參與者包括現貨商和投機者,對同一商品的期貨價格有自己的判斷,而由於成熟的期貨市場絕大多數的參與者是投機者,期貨市場的成交量往往是現貨貿易量的數倍或數十倍,所以期貨價格不單是由現貨價格和倉儲成本決定的,除了成本定價還包括資本定價部分。所以,作為期貨基金的基本分析交易模型,還要包括期貨市場的投機因素:期貨價格=(現貨價格+倉儲成本)×投機系數,投機系數根據突發事件、市場投機資金等情況確定。

  (2)積分評估交易模型

  基本分析交易模型的主要缺點是資訊收集難度大造成的資訊不對稱,分析滯後於市場價格且分析主觀性強,但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和交易制度的完善,資訊的公平共用將進一步縮小資訊不對稱,最新資訊的獲取也相對容易了,困難的是如何去辨別資訊真偽、主次和克服資訊處理中過分主觀判斷的影響。積分評估交易模型的主要步驟如下:

  a.確定分析因素

  為了使分析統計因素保持全面,多空兩方面分析因素的數量不能過少,一般不少於5個。如供求分析因素,以大豆期貨為例,供求類因素包括:預測種植面積和實際種植面積因素;預測產量和實際產量因素;大豆進出口量;大豆壓榨加工量;庫存因素;突發事件因素等。

  再比如週期性分析因素,還以大豆為例,週期性分析因素包括:3-4月份左右——中美大豆播種期,種植面積預測因素,同時南美新豆開始上市,價格處在谷底。5-8月份左右——中美大豆的天氣與產量為主要分析預測因素,消費旺季到來,價格從前期的緩慢上升,至7、8月份大豆受青黃不接和天氣炎熱等波動因素的影響,價格達到年度高峰。9-11月份左右——中美大豆實際收成因素、南美大豆播種面積預期因素,10月份後由於中美新豆上市,價格再次回落至當年的最低價區域。

  b.確定分析的時間段

  無論何種交易模型的分析方法,都需要足夠統計分析樣本數據,才能保證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因此要經歷一個以上的迴圈週期,如農產品的生長週期、金屬的經濟週期等,其中更應該包含突發事件或政治的因素,以檢測交易分析模型應對的能力和控制風險能力。

  c.確定分數值

  確定分數值的方法可以使用普通正負分數法、權重分數百分比值法等,利多因素的分值為正值,利空因素的分值為負值,無明確利多、利空傾向的因素取為0分。

  d.計算分值結果

  將各影響因素的分數值累計,得出分值結果,分數為正數,則市場的趨勢以上升為主;分數為負數,則市場的趨勢以下跌為主;分數為0或接近0分,市場將處於盤整。

  e.分值跟蹤系統

  不同事件的發生和時間的推移變化,各因素對價格的影響不一,如突發事件對價格的影響隨事件的變化影響力會逐漸消退,所以要對各因素分數值不斷調整,確定分數結果,調整對交易模型的決策結果。
 
3、數學計量模型

  數學計量模型是指設計者根據現代投資理論,對歷史交易數據進行大量的統計學分析,從中找出一定規律,在市場出現偏差時或特定情況時進行投資的模型,如套利交易模型、跳空交易模型等。

  (1)、套利交易模型

  套利交易一般來說,就是同時買賣同類或不同類期貨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合約,因為不同交割月份的兩個期貨合約價格在運動方向上是一致的,買入期貨合約的損失會因賣出合約的盈利而抵銷;或者賣出合約的損失會因買入合約的盈利而彌補。套利交易可以為避免價格劇烈波動而引起的損失提供某種保護,其承擔的風險相對於單方向的投機交易來說是相當低的。套利交易在期貨市場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使扭曲的期貨價格回復到正常水準;為投資者提供了獲利機會。

  (2)、跳空交易模型

  該模型是根據期貨合約跳空高開或低開若干點進行交易的模型,其理論基礎在於通過跳空開盤對後市影響的統計學意義。一般在依據該模型交易時,利潤達到一定值時即平倉或當日收盤平倉,虧損達到一定值時即止損。在使用該交易模型時,交易者應該對擬進行交易的品種事先進行評估,不是所有品種都適合的,如銅、鋁,該品種的市場特性和參與者結構導致了交易數據跳空較多,因此不能簡單套用,一定要在大量的統計學基礎上進行修正後才能使用。

  (三)、不同的投資者如何確定使用何種交易模型

  交易系統必須契合使用者的性格、風格和習慣,否則很難獲得有效執行。一套系統雖然盈利能力不會因為執行者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結果,但是如果該系統無法得到執行者的認同,從而無法得到貫徹執行,那麼該系統也就失去了指導交易的意義。每個投資者的理念和偏好都會不同,有些人習慣短線交易,而有些人更傾向於中線持有,一旦習慣確定後很難改變。交易系統必須讓使用者執行起來覺得自然,這才會使使用者信任系統提供的訊號。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先清楚系統使用者的交易理念是什麼,屬於哪種類型的交易者,其交易中的弱點在哪,系統能否幫助其改正缺點。

  通過以下問題的回答基本上可以判斷出投資者適合何種交易系統:

  你多長時間交易一次?

  你喜歡順勢交易麼?

  行情突破時,你是否參與交易?

  你是否喜歡反向思考,是否在大幅上漲後拋空或者大幅下跌後買入?

  你喜歡採用哪些技術指標和價格型態?

  你的交易心態是否很積極?

  你是否厭惡風險?

  你交易時壓力大麼?

  你是否能夠接受波動幅度很小的走勢?

  你是否經常持有隔夜頭寸?

  你的持倉比例一般多大?

  你是否很敏感,容易緊張?

  你是否很在意每點價格波動?

  一旦被套,你是否聽任價格自然發展?

  你一般怎麼處理盈利頭寸?

  對於每筆交易,你能容忍多大的止損?

  只要你能如實客觀的回答以上問題,就可以分析出你屬於哪種類型的投資者,適合哪種交易系統。

  二、交易策略的提出

  交易系統的策略應該儘量保持簡單,過度的複雜不僅不會使系統表現提高,反而會使交易出現不穩定。從系統的構建和分析研究的長期經驗中發現,表現最佳的最穩定的系統其規則是最簡單的。目前,市場上的技術指標和方法紛繁複雜,但實際上這些指標和方法都是由同樣的數據衍生出來的,事實證明原始數據,比這些經過複雜加工後得出的指標更具備價值。事實上,一個成功的交易系統,資金管理方法遠遠比進出場依據重要的多,因此進出場依據儘量保持簡單原則,只要運用幾個你熟悉的簡單指標就可以了。交易系統使用的指標和參數越多就越可能在日後實盤檢驗和交易中出現問題,同時出錯後由於系統設計煩雜而很難找到癥結所在。同時由於規則太多,容易造成擬合歷史曲線的問題,從而使系統的未來指導意義大大下降。事實證明,過去有效的簡單系統相對於複雜的系統,未來繼續表現優越的可能性更高。

  交易策略可以通過兩種方式提出。一種是通過對市場的觀察和理解形成了一種認識,進而根據這種認識提出交易策略。例如,通過對均線系統的認識和使用方法的摸索,提出以均線系統的不同均線作為進出場的交易依據。另一種則是從市場的數據出發,通過統計分析結果提出相應的交易策略。例如,根據價格跳空高開若干點後買入,收盤價賣出的策略,即跳空高開後價格上升的概率很高。
 
三、 交易對象選擇

  基金管理者和投資者對交易對象的選擇非常重要,應根據資金的規模、風險度等因素來確定,尤其應該關注下述幾個環節:

  1.市場資訊

  在使用基本分析的交易模型時,迅速收集各方面的資訊對於分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特別是對於有時效性的數據,如產量、天氣、經濟數據等資訊,一定要經過加工篩選,才能產生分析效果。對於技術分析的交易模型,收集市場價格數據相對而言就比較簡單。對於使用數學計量模型的,則必須進行複雜的數學分析。

  2.市場參與者

  期貨基金參與的交易對象一定要有相當的數量,這樣交易對象才能基本遵循經濟規律,有效防禦政策性的干擾和極個別的市場操縱者的影響,使期貨基金能有效地控制風險,減少由於非市場性因素帶來的無法控制的投資風險。一個市場擁有大量的市場參與者,可以有效抵制個別投資者企圖操縱市場的企圖,可以減少若干政策性因素對市場運行的干擾。當一個市場能夠有效的排除非市場因素的干擾,而主要地遵循其基本經濟規律運行時,才可以作為一個合格地投資對象。在國外成熟的期貨市場,資訊公佈較國內完善,各方面的資訊都是定期公佈,增加了市場透明度。其實,國內期貨資訊這方面也正在逐漸完善,像每天公佈的交易所持倉資訊等就比國外的透明度要高。

  3.交易對像是否有足夠的交易時間

  無論何種交易模型,都需要足夠的統計樣本數據,才能保證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對於使用技術分析交易模型的期貨基金來說,使用市場交易價格數據一定要有相當的交易歷史,時間低於1年的交易對象不適合選取;而對於基本分析交易模型的市場分析數據則要求要經歷一個以上的迴圈週期,比如經濟週期(包括經濟的擴張期和收縮期)、農產品的生長週期等。

  4.市場的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交易對像是否具有足夠大的流通單位,從而使大額交易發生時不致發生顯著的價格波動。流動性的高低直接關係交易成本的高低,直接關係交易方法的選擇範圍,直接關係風險管理的效率高低,流動性低的市場成交比較困難,行情突破後難以建立足夠頭寸,難以在設定條件下迅速安全離場,從而使交易模型在理論和實戰中產生差異,喪失了交易模型的實際價值。

  市場的流動性強弱可以通過檢查價格運動的連續性、買賣差價的大小、成交量大小判斷。價格運動的連續性,是指平均實際成交價格間隔與市場規定的最小變動價格之間的偏離程度。偏離程度越高,連續性越差。買賣差價,是指同一時點實際買入價和實際賣出價之間的差值與市場規定的最小變動價格之間的偏離程度。偏離程度越高,市場的流動性越差,交易者的成本越高。成交量,是指交易對象在規定期間內標準交易單位的流通總量。一方面,成交量不但要有規模性,而且要具有均勻性,即總成交量要達到一定的數量規模,而且要分佈均勻,便於系統在任何價位都可以有成交的可能,另一方面,成交量要滿足投資人的交易金額,一般認為,如果投資資金佔有的市場份額大於10%,則會顯著改變原有市場交易的均衡水準,而保持在1%水準以下則不會產生明顯的回波效應。

  對於國內的投資者而言,目前在國內三家期貨交易所的上市品種中,大連大豆、大連玉米、大連豆粕、上海銅、上海天膠、上海燃料油、鄭州白糖較為活躍和成熟,適合作為基金投資的品種。預計隨著金融期貨品種的推出,將會拓展投資者的投資領域和增加分散風險的渠道,有利於降低風險,擴大投資規模,提高資金回報率。

  四、交易策略的系統程式化

  交易策略的系統程式化是指將交易策略思想轉化為精確的數學公式或者電腦語言,使之成為電腦可識別並可檢驗的系統。

  作為專業投資者,其投資行為必須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科學性,投資決策要求客觀、迅速,不能帶有模糊不清的分析和主觀判斷,而系統化的交易決策模型可以通過現代電腦技術將傳統的交易方式轉換成為數學模型,並通過大量的資訊和數據進行檢驗分析,評估交易模型的可行性,從而做到嚴格的定性和定量,保證了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交易模型系統程式化的步驟:

  a.確定交易模型的交易原則,交易對象的選擇、資金使用比例、風險控制原則等。

  定義交易規則,是指將交易策略思想歸納成明確的交易規則,此規則可以通過數學運算式讓電腦識別。以簡單的平均線交易系統為例,如果交易策略是10日平均線向上穿越30日平均線為買入信號,而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為賣出信號,則該交易策略可以定義為以下交易規則:10日均線上穿30日均線發出作多信號,當10日均線下穿30日均線,平多倉反手做空。

  交易對象的選擇,是指投資者根據投資規模、品種相關性和組合搭配需要決定投資品種。例如,10萬元的投資規模一般只能選擇農產品進行投資,不宜考慮風險高、單位頭寸保證金佔用高的品種,而大資金在選擇時也應考慮投資品種的市場流量,不宜選擇交易時易受衝擊的品種。因此,在具體程式化過程中,可以對成交量、持倉量規模進行明確規定,從而決定其是否入選交易。

  資金使用比例,是指交易持倉過程中根據帳戶以及市場的資訊決定持倉的比例。例如,在建立初始頭寸時以20%的資金入場,當盈利達到價格幅度的5%時加倉10%資金,當盈利達到價格波動幅度10%時加倉5%資金,當盈利達到價格波動幅度的15%時了結50%的頭寸,如果價格回吐2%全部頭寸離場。

  風險控制原則,是指整體帳戶和單次交易所能允許承受風險程度的規則。例如,單次交易虧損幅度不能超過帳戶總權益的4%,整體帳戶的累計虧損風險不能超過權益最高點回吐20%的幅度,那麼就要從程式規則上對交易頭寸數量和止損幅度上進行設計。

  b.確定交易模型中的參數和自變數。

  在交易策略思想明確為交易規則體系後,還必須進一步對其中包含的變數和參數做出明確的規定。

  例如簡單平均線交易系統中,中期均線和短期均線的時間為參數,當短期均線參數設定為10日,長期均線參數設定為30日,那麼交易系統才從量上確定了交易的具體時點和結果。

  c.將交易模型程式化,按電腦語言將交易模型轉換公式,使交易模型的檢驗過程能通過電腦進行客觀的檢驗。
五、交易模型的模擬檢驗

  模擬是對建立的系統或決策問題的數學或邏輯模型進行試驗,以獲得對系統行為的認識或幫助解決決策問題的過程。模擬的主要優點在於檢驗交易模型中的問題或系統的任何假設模型化的能力,使它成為最靈活的工具。判斷交易模型是否有實用價值,最簡單、最可靠的途徑是通過在儘量多的市場裏,進行長時間的測試。為了減少交易模型的檢測成本,檢測先從模擬開始。交易模型檢驗的基本原則是“模擬實戰”,一切條件都要比實戰條件更為苛刻,使檢驗結果盡可能真實可信,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交易模型有真正的使用價值。

  1.突發事件

  在檢驗過程中一定要包含有突發事件(包括漲跌停板),因為除了要檢驗交易模型在正常情況下的運作情況,還要有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不能因為是“小概率”事件而忽略了突發事件的影響,應遵循“模擬實戰”的基本原則。一個成熟的交易模型,即使不能捕捉到突發事件帶來的超額利潤,也應該有能力抵抗突發事件帶來的風險。

  2.檢驗的資訊和數據

  對於基本分析交易模型,需要有完善的資訊數據庫,資訊的來源隨著科技的發達,互聯網的不斷應用,資訊的收集比以前方便了許多,因此要整理完善好資訊數據庫相對較容易。對於技術分析交易模型,由於期貨基金運作的是期貨品種,期貨品種的數據有它的獨特性,歐美期貨的數據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倫敦金屬的期貨數據沒有出現“斷層現象”,使用電腦檢驗就不會有問題,而國內的期貨數據源襲了美式期貨數據,不同的交易合約換月時會出現“數據斷層”,不能像股票一樣使用簡單的除權處理,因此要通過交易模型的檢驗首先對數據進行處理。

  實際合約數據:按照實際的合約交易數據,缺點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國內期貨合約目前只有1年的週期,因此在檢驗時數據週期就顯得太短了,而且在相當長的交易時間內合約的成交量並不活躍,流動性小,不具有代表意義。

  即月連續數據:按合約交割日連接,連接起來形成連續數據。這樣產生的連續數據優點是具有實際交易性,但在實戰交易中會產生差別,交割前成交不活躍,缺乏代表性,像上海銅一般都是交割月後第四、五個合約成交活躍;缺點則是會產生“斷層現象”,對檢驗結果產生重大的失真。

  價差調整連續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在進入交割前一定時間內連接隨後的合約數據,這裡的時間參數X,要根據不同品種來確定,上海銅要比大連大豆和鄭州小麥的時間參數X要大,將調整時兩個合約的價差累計下來,最後將累計價差加減到數據列中,得出最終的期貨數據。特別注意的是,經過調整的期貨數據可能會出現負值,要做相應的數據調整,但這不會影響使用電腦檢測的交易結果。優點是能長時間反映價格變化水準;缺點是數據不能直接應用於實際交易中,需要通過轉換。

  權重連續數據:按照固定的時間連接隨後的合約數據,同時按近月大、遠月小或是按成交量與持倉量的比重計算連續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較近的合約的權重越來越小,而遠月的權重越來越大。優點是消除了數據“斷層現象”,可以選取多個活躍月份,這樣就可以更真實地貼近實戰交易;缺點也是數據不能直接應用於實際交易中,需要通過轉換。

  以上四種數據處理方式各有所長,要根據使用者的情況選用。對於短線使用者,實際合約數據較好,而對於中長線的使用者連續數據才能真實反映實際中長期的盈虧情況,並進行電腦的檢測。在對交易模型的檢測中,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需要足夠的統計樣本數據,按照統計學的大樣本要求,樣本數量要多於30個。以短線為主的交易模型,數據時間不能短于1年的分時數據,使用日線數據檢測的不能少於3年以上,基本分析交易模型的數據要求要經歷一個以上的迴圈週期。

  3、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指執行進出場指令所發生的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不變成本,即手續費,另一部分是可變成本,指指令執行價差。手續費是指經紀公司對執行交易指令收取的交易費用。指令執行價差是指預期交易價格與實際交易價格的差。在系統檢驗過程中,手續費應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設置。執行價差由買賣差價和市場流動性因素造成的,指令執行價差變動範圍大,通常為手續費的一至兩倍。國內期貨市場目前進出場指令單一,通常只接受限價指令,因此不存在明顯的指令執行價差。但是投資者還應考慮隱形執行價差,即當同一價格位置無法成交希望的規模,可能就將選擇其他價位交易,整體成本也會提高。

  交易成本對測試結果存在較大影響。交易成本是決定交易系統表現的重要條件之一,是決定交易系統類型的重要條件之一。任何交易系統都存在一個臨界交易成本。一個優秀的交易系統應當有能力在任何波長上交易,按照混沌理論,模式結構在任何一個層次都是相同的。從單純的交易信號角度評價,交易波長應當不影響交易信號的成功率。如果一個交易系統的成功率在各層次波長上保持穩定,則可認為是一個穩定的系統。這時,該系統的最小交易波長由交易成本決定。從實踐經驗來看,最小波長應當大於交易成本的5倍,否則結果必然虧損。例如大豆手續費雙邊30元一手,相當於價格波動3點,那麼我們要求最小交易波長為3×5=15點,假設大豆1小時線上平均波動為15點,那麼由交易成本決定了大豆的最小交易波長應大於1小時線。一般情況下,交易波長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單次交易風險越高,交易波長越小,交易成本越高,單次交易風險越小。交易成本的分析可以幫助投資者確定交易系統的最小交易波長,幫助投資者在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間尋找到動態平衡點。
4、確定檢驗的統計學標準

  (1)、統計誤差。交易系統檢驗中應盡可能減少統計誤差,根據統計標準差和統計樣本數目間的反比關係,統計數目越大則統計標準誤差越小,檢驗結果可靠性越高。為了保證統計檢驗結果的最低可靠性,一般要求統計樣本交易數目不低於30。

  (2)、自由度。自由度是指統計學所講對檢驗結果置信度的衡量尺度。自由度為檢驗信號發生數目與交易規則數目之差。在檢驗信號發生不變的情況下,交易規則數目越多,則檢驗結果的置信度越低。自由度是對系統檢驗的一個重要概念。由自由度概念出發我們可以再次強化交易方法越簡單則交易結果更可靠的概念。系統研究者在對交易系統進行檢驗時,必須檢查系統的自由度水準。在交易系統的設計過程中,研究者必須盡可能減少所用變數的數目及對變數的限制條件。因為每增加一個所用變數或對變數的限定條件,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系統檢驗的自由度就會相應降低,從而降低檢驗結果的置信度。

  (3)、穩定性。穩定性是指系統交易結果的一致性。系統交易結果的一致性越高,系統的穩定性越高,系統在實際使用中的可靠性越高。系統的穩定性可由系統倣真的統計分佈參數來確定。系統倣真結果的標準離差越小,則系統的穩定性越高。由系統統計穩定性的要求出發,同樣引發出一個重要的投資學理念問題。一派投資家認為應儘量追求盈利的幅度,即應以個別交易的巨大盈利來補償多次小額虧損交易的損失,另一派認為應儘量追求盈利的頻率,即以盈利次數的壓倒多數來保證補償虧損交易的損失。單純從統計學的觀點看,後一派投資理念所指導的交易方法一般具有更高的統計穩定性。系統研究者在系統設計和檢驗之間,必須明瞭自己適合採用哪一種投資理念。不同的交易理念追求的目標不一樣,從而導致使用的交易規則和風險控制技術均有所不同。

  5、系統參數值的設定

  交易系統檢驗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交易系統的內置參數值進行搜索比較,從而確定實際交易中所用的系統參數值。系統參數值的搜索方法有很多種,但常用的主要有兩大類別,即純數據型的搜索方式和純市場型的搜索方式。

  在純數據的搜索方式中,常採用以下幾種參數篩選方法:

  (1)、網點法。網點法是指對系統參數值按預先設定的間隔,在預定的值域內,對所有可能的結合方式逐一進行統計檢驗。例如,

  六、交易模型的優化

  根據交易模型模擬檢驗後的交易成績數據,對成功率高且有實用價值的交易模型的參數進行調試,以達到最佳效果。交易模型優化分為:

  1.交易模型的參數優化:一種是圍繞原定的參數為中心的微調,一種是大範圍的跳躍式的搜索。

  2.交易模型的交易規則調整:增減交易模型的交易規則和增減的變數,目的是改善交易模型的成績而不是重新設計新的交易模型。

  交易模型優化的基本要求是模擬期和優化期不能重疊,否則就不能使交易模型具有適應性和穩定性,降低了交易模型的實用性。交易模型優化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於減少了交易模型的噪音,也就是假信號,因為這是交易模型中無法避免的,噪音過低會走入優化陷阱,交易模型的市場適應性會減低;而噪音過高,交易模型就沒有實用價值。根據資料條件,理想的噪音水準在10%-30%左右。

  七、交易系統的外推檢驗

  八、交易模型的實戰檢驗

  在經歷了模擬檢驗和優化後,交易模型將進入實戰檢驗階段。模擬檢驗和實戰檢驗的重大區別在於心理的壓力,這也是分析家和投資家的區別。交易模型的實戰壓力主要產生在兩個時期:

  1.當交易產生相當利潤的時候。由於期貨基金的管理者擔心利潤流失和顧慮投資者的壓力,會產生心理動搖、不等待交易模型發出離場信號,就主觀判斷離場。這樣就不能體現交易模型的前後一致性和客觀性,令交易結果產生不穩定性和不可比性。

  2.當交易產生連續性的虧損時。根據混濁理論,交易模型的噪音(假信號)分佈具有隨機性和集中性,所以當交易模型出現連續性的噪音(假信號)時,會對交易模型的使用者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對交易模型產生懷疑,甚至產生放棄的思想。這時應該檢查交易記錄和交易模型的設計理念,看是否由於沒有嚴格執行交易模型發出的信號而產生了失誤,或是由於交易模型的缺陷造成的失誤,然後有的放矢地解決問題。

  例如,在天膠1999年11月-2000年11月期間,行情進入無趨勢狀態,“責任交易系統”權益也同樣步入整理區間,說明權益的變化並不是由交易系統帶來的,而是由行情決定的,每種交易系統模型都有其針對的行情,因此在市場沒有出現適合交易系統的行情時,權益增長就比較困難。所以好的交易系統不是指任何行情都能產生快速收益的系統,而是指在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維持整體帳戶權益的穩定。從圖表可以看出,“責任交易系統”在經歷最不利情況和長期盤整行情權益回吐僅為24.89%,當趨勢形成時,權益就能迅速回升突破前期高點。同時,單一品種的表現並不決定最終帳戶的變化,因為責任交易系統還有品種組合模組,該模組將會選擇一籃子投資品種,讓單一品種或者市場突發事件對帳戶的打擊更小,使整體帳戶權益表現更為穩定,風險更小。

  


  交易模型進入實戰檢驗階段除了是對交易模型的檢驗,同時也是對交易模型使用者的心理和性格的檢驗。交易模型使用者應付心理壓力的能力(包括應付市場的壓力和來自投資者的壓力)和是否有與交易模型相適應的性格、生活方式才是交易模型成功的最關鍵的因素。

  九、交易系統的檢測和維護

  交易模型進入實戰使用階段,需要對交易模型的不同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和調整,為交易模型使用者和投資者提供統計資料。對交易模型的調整是在大量的交易資料分析基礎上進行的,調整只能是階段性的調整,不能隨機調整,因為只有在積累了具有統計意義的足夠數量的交易數據樣本後,才能做出相應的調整。另外,在投資市場產生重大變化、新品種上市之初、市場的交易規則出現變化時,也要對交易模型做出相應調整。隨著投資技術分析理論的不斷進步發展,投資市場也不斷發展成熟,交易模型也在不斷完善,期貨基金的交易模型也將得到不斷發展。
 
資金管理

  輸家和贏家的關鍵區別往往集中在資金管理環節。不論投資者採取何種進出場規則,如果沒有科學的資金管理控制,則在期貨市場賺錢的可能性非常小。一般投資者往往忽略或者不懂得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而更多在市場中摸索勝算率高的交易預測方法。從我對市場的理解,勝算率高低並不決定整體權益的走勢,勝算率高低只確定單位頭寸進出場盈利次數的比重,而並沒有考慮單位頭寸凈盈利數量大小。如果勝算率高,但是虧損時幅度過大或者歷次盈利幅度太小不足以彌補虧損和交易成本帶來的損失,那麼高勝算率也沒有用。同樣,趨勢性交易信號即使勝算率低,但是總體單位頭寸凈盈利呈現正期望值,也同樣可以採用。當然,確定好理想的進出場方式還是不夠的,因為只是反應了單位頭寸的表現,我們交易時不是始終保持一手交易數量,一旦考慮到倉位的情況,則同樣的盈利點數,對帳戶的影響程度就會出現質的變化。因此,我們不能只局限在進出場位置和方向的思考,要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利用頭寸調整、資金管理髮揮更大的效用,同時控制帳戶整體風險在投資者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資金管理的方式要結合投資者具體的進出場方法、對風險的喜好程度和帳戶權益所處的階段有區別的對待,因而沒有一種萬能的資金管理方式適合任何投資者。但是資金管理的原則是不變的:根據交易方法將風險和收益組合到理想的水準,從而實現長期的正期望穩定收益。市場上經常有人誇耀自己的方法多麼優秀,可以捕捉到頂部和底部,但是就像一架飛機,無論飛行速度多快,但是整體安全系數得不到保證,那麼我相信任何理性的人都不願意坐這架飛機,我們做交易同樣不是追求刺激,更多希望在市場上獲利。

  資金管理的困難程度超過行情走勢研判、進出場位置和方向選擇,雖然許多贏家已經認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並在實盤交易中採取了比較科學的資金管理措施,但是資金管理對於其來說仍有潛力空間。隨著交易認識和交易手段的不斷深入,資金管理手段也應有相應的調整。

  資金管理可以使每個投資者在連續虧損之後,仍有能力留在市場內繼續從事交易,能夠保護好權益本金不至於出現超過投資者承受範圍。這對於新手尤其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其學費,幫助其度過漫長的虧損階段。如何控制損失,使其金額不超過盈利,是任何人交易成功的關鍵。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學習如何認賠是很困難的,但是如果他能夠明瞭這次交易自己能允許發生的最大虧損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例如,我們對單次交易所能忍受的最大虧損為資金的4%,假設你的帳戶為10萬元,那麼就是單次止損為4000元,同時你已經建立了20手的部位,那麼允許每手只能虧損20點,那麼這20點的幅度是否正確呢?如果你交易的時間週期的平均波動幅度為40點,那麼20點的止損幅度顯然很容易被振蕩出局,即使方向判斷對了,意義也不大,因此你會有兩種選擇,一種就是減少頭寸,使止損幅度擴大至平均波動幅度的兩倍,即80點,而頭寸相應就要調整至4000/80=5手;另一種就是在重要技術位置交易,使20點的止損較其他位置更具意義,例如2500是重要的技術支撐位,你在2500上方附近建立多頭部位,如果2500被跌穿且達到20點的止損幅度則需止損離場,你預期的風險/收益的比值處於1/3以下可以這麼操作,但是這必須要求你在連續的走勢中這麼操作,如果需要面臨隔夜的情況仍需減少頭寸,因為一旦跳空下跌,止損幅度仍會大於事先設置的範圍。即使再有把握的交易中,資金管理仍需放在首位,不能使資金從階段性高點回落的幅度超過自己設定的幅度,該幅度是一個中期固定的值,不能因為出現虧損而從內心將其放大,這樣做只會讓你出現更大的虧損,而不會如預期博得更多的收益。交易中的每個時點都要將保護資本放在首位。

  許多投資者的交易帳戶都曾出現過大幅回吐的情況,那一定是資金管理不當,當然進出場技巧、止損不嚴格、心理控制不當等也是帳面出現虧損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問題必定是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因為進出場位置選擇等錯誤會導致帳面出現虧損,但是虧損的幅度是由資金管理決定的。資金管理涵蓋的內容很多,包括:整體帳戶風險承受度、每筆交易初始風險承受度、何時應適度發大風險承受度,何時應收斂風險承受度、如何設定交易規模、如何進行倉位調整、帳戶的整體增長期望值是多少、如何實現正期望值等,因此離場訊號有時並不是由分析得出,而是由資金管理髮出。頂尖的交易者並不是哪些賺最多錢的人,而是在不利情況下帳戶損失程度最少的人,真正的贏家都是風險的厭惡者,他們不會讓帳戶處於非控制的風險狀態,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在市場長期生存,並賺取了最穩定利潤的原因。

  在設置資金管理方法之前,需要確定自己可以承擔多少風險。每個投資者承受虧損的能力和對風險的喜好程度是不一樣的,因此根據以上的情況,資金管理方法也應有所不同。假如你交易之前對自己的承受風險程度不明確,那麼你的交易很危險,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風險就超過了你所能承受的範圍,將你從市場驅逐出去。在確定好最大風險承受程度之後,你還需根據你選擇的交易模式決定單次交易風險度。如果你是短線交易者,你就必須設置每天最大虧損額,然後將其分成若干份,保證你可以抵禦一定程度的連續虧損,如果當天虧損額達到該幅度就需要停止交易,當天不再進行新的交易,這樣也可以幫助你調整交易心態,使你在未來以平靜的心態重新回到市場。交易不順的時候,投資者往往會產生放手一搏的念頭,一旦情況失控便手足無措,將主動權完全交給市場,自己只有被動接受結果的份。而當交易連續盈利時,往往過度樂觀,自以為不再需要資金管理原則的約束,結果通常是樂極生悲,因為重大的虧損一般都發生在連續盈利之後。所以,不論何種情況下都要嚴格制定和執行資金管理計劃,不讓帳戶權益出現非正常的回落。

  在進行資金管理中,對帳戶的資本性質和規模要求比較嚴格。首先,投資者投入市場的資金不要有太大的壓力,比如不能要求帳戶支付投資者日常開銷,不能經常挪用資金支付其他費用,也就是不能有必須盈利的緊迫感,要給帳戶比較寬鬆的空間和時間。其次,要了解自己的交易方法出現連續虧損的次數和連續虧損金額的大小,如果在發生以上情況下,帳戶剩餘資金能否保持正常交易,如果不能則表示出現小概率事件後,帳戶的交易能力受到根本性打擊,即使能保持一定規模交易,也只是浪費時間和精力;最後,對於小額投資者來說,往往會投入50%的資金投入交易,同時由於資金規模的限制,只能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一旦籃子破了,結果就很明顯了。如果投資者的資金規模是100萬,每次交易的最大虧損承受度為2%,即每次交易風險為2萬,連續出現5次虧損,總體帳戶也只損失10%,但是對於5萬的投資者來說,每次虧損2萬,連續出現2至3次虧損,你的帳戶就會破產,因為小額投資者可運用的資金有限,可選擇的投資組合和風險管理手段就顯得簡單,整體抗擊打能力就差,那就要更嚴格的使用資金管理措施。雖然,資金管理措施會使你的交易頭寸保持較低水準,甚至只能交易一手,但是絕對會對你的交易生涯負責,否則當你連交易一手或者價格波動一點都會感覺無比壓力時就已經遲了。
雖然本章一再強調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的交易信號沒有正期望值,那麼再好的資金管理也很難實現收益期望。賭場和彩票的莊家都擁有正數的獲利期望值,使其能夠成為該市場的長期贏家。交易也是如此,如果你的交易信號不具備正期望值,那麼資金管理很難幫助你實現盈利,資金管理改變的是權益運行軌跡的幅度,但是很難逆轉方向。一般來說,通過歷史數據測試就可以知道交易信號是否具備正期望值,如果該信號不適用於過去,那麼就很難適用於將來。高勝算率的交易信號未必就有正收益期望值,而低勝算率的交易系統也可能擁有很高的正收益期望值,所以應區別對待。例如,投資者的大豆交易信號勝算率為40%,盈利交易平均獲利200點,而虧損交易平均虧損50點,則收益期望值為(200×40%-50×60%)=50,由此可見交易的收益期望值為50,扣除市場交易成本,仍會有相當的利潤,因此該交易信號可以採用。而當收益期望值不足以支付交易手續費和成交價差成本,那麼該交易信號必須放棄,重新尋找更合適的交易信號。

  雖然上一段重新回頭探討交易信號的意義,並不是去抹殺資金管理的價值,而是從另一個角度闡述資金管理如何發生作用。當交易信號有正收益期望值,那麼資金管理將會使整體權益的表現在穩定安全前提下更為突出,如果沒有合理的資金管理,那麼正收益期望值也不一定能給帳戶帶來收益,甚至造成巨大的風險。因此,虧損並不能否定資金管理的作用和意義,任何階段和任何交易方式都應花足夠多的時間研究資金管理。從系統交易的角度理解,資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沒有資金管理,那麼該交易系統的可行性就很值得懷疑了。同樣,如果擁有了科學的資金管理方法而不能有效執行,那麼帳戶並不會實質性改觀。本系列文章已經給投資者講述了太多客觀和重要的知識、方法,同樣你也能確實感覺到其的意義,但是如果沒有辦法養成紀律性、自覺性貫徹執行這些理念,那麼我所作的努力和你所經歷的痛苦都是徒勞的。

  經過以上對資金管理重要性的各個角度的強調,我們從認識上應有正確的理解。接下來我們應該考慮如何設計和執行資金管理計劃。

  首先,確定帳戶交易資本是否充足,能否滿足資金管理的要求。如果交易資本不足,就不能有效設置風險參數,那麼交易資金比例過高將成為必然,這樣資金管理思想得不到發揮,自然也無法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有足夠資金建立頭寸和資本充足是兩個概念,資本充足是要求在“較低的資金使用率”的情況下仍能建立足夠的頭寸。

  第二步,在帳戶資本允許範圍內挑選交易品種。如果你的帳戶資本為五萬,我們就會挑選農產品作為交易對象,而不會選擇銅作為交易品種。

  第三步,設定資金管理參數。

  首先介紹比較簡單的方法,確定每筆交易可以承受的固定風險比率,這個比率需要結合交易信號最大連續虧損次數和整體帳戶權益允許的最大風險比率決定。例如交易信號最大連續虧損次數為5次,整體帳戶可以承受的最大風險為20%,則單次承受的風險比率必須小于帳戶資本的4%,同時考慮到不利原則,固定風險比率設置為2%更為安全和可行。採用固定風險比率可以清晰知道每筆交易承擔的最大風險,隨著帳戶的成長,可承擔的風險也相應提高,但風險比例不會改變,同樣權益最大回吐風險也不會改變,因此不用擔心帳戶的損失比例會大於初始交易階段,這就能從根本上保證一旦帳戶出現盈利,整體權益會呈上升趨勢,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

  此外,我們也可以根據帳戶收益和交易情況,採取變動風險比率,這要求有更高的技巧和對使用的交易系統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交易各個環節的工作情況,才能提出更具靈活性和更具效率性的風險比率確定方式。例如,初始頭寸進場後實現了一定盈利,我們可以適量提高風險比例,從而能夠追加頭寸,當達到預期收益後我們可以調低風險比例,實現部分主動離場,達到盈利落袋為安的目的。同樣,我們可以根據權益走勢情況來確定風險比例,如果權益始終處於上升勢頭,我們可以適量放大風險比例,而當權益回吐一定幅度,我們必須收縮風險比例,從而限制權益進一步回吐的空間,達到權益增長時我們儘量推動,而下滑時限制深度。

  上面我們討論的主要是單一品種交易的風險參數設置,而對於多品種交易風險參數設置則更為複雜,需要考慮各個品種的相關性,還需要考慮整體帳戶的風險承受力,然後在不同類別的品種中進行風險分配和組合。這需要投資者具有全局觀,又能充分各個單一品種對帳戶的不同影響,風險比例確定絕非簡單的相加,還必須考慮各個品種之間的抵消與助長作用。

  第四步,確定單位頭寸的止損幅度。你可以通過計算交易週期的平均波動幅度確定止損幅度。如果你是日線交易者,那麼單位頭寸的止損幅度一般要為日平均波動幅度的兩倍。如果你是五分鐘交易者,那麼單位頭寸的止損幅度為五分鐘波動幅度的兩倍。通過交易週期平均波動幅度的確定可以間接獲得單位頭寸的止損幅度。如果你要改變交易的週期,那麼你的止損幅度也應相應調整。例如你需要將日間短線交易轉為隔夜交易,你就要增加你的止損幅度,相應你的持倉頭寸就必須減少。同樣你也可以根據其他方式確定止損幅度,但原則是你應考慮最壞的情況,苛刻要求帳戶,這樣才能使帳戶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此外,止損幅度/預計收益幅度的比值要小于1/3,這樣的交易機會才是值得交易的機會。

  第五步,確定交易頭寸數量。根據單位頭寸的止損幅度和風險承受金額確定交易頭寸。

  第六步,嚴格執行計劃。

  以上步驟是最基本的資金管理實現模式,初學者需要嚴格按照以上步驟設計和執行。隨著對市場的認識理解深入以及交易方法的增加,我們可以採用更為靈活的資金管理方式,但無論何種資金管理方式都必須嚴格執行。
 
 

台長: 期指贏家
人氣(4,0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2)|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期指贏家 |
此分類下一篇:交易方法不正確造成的虧損
此分類上一篇:如何成為期貨市場的贏家-套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