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10 23:39:55| 人氣1,20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代台灣貧窮現象及處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探討導致貧窮問題的成因,可分為「個人歸因」和「社會歸因」兩類型解釋。以現行福利國家而言多以後者作為貧窮的解釋,從社會結構面思考,採取檢討整體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的方式。不可否認的,就台灣社會來說,甚至是世界各國,仍存在著因為個人能力不足或個人問題所導致的個人貧窮。

貧窮問題在本質上有其個別性和地區性差異,就其個別性來看,台灣目前存在的貧窮族群可分為舊貧與新貧,舊貧為貧窮線以下的低收入戶和老年貧窮﹔新貧為低薪的貧窮工作人口(near poor)、有工作能力卻失業的人口(working poor)、女性單親家庭等,這些因其所得收入高於貧窮線而不被列為救濟對象,然其仍在貧窮带範圍內,生活處境仍處於貧窮的艱困狀態。且因存在地區性差異,僅以台北市所提供的福利措施作討論。

台北市針對低收入戶(佔全市人口的1.01%)以家庭為救助單位,爲滿足其中涵蓋各種(多種)弱勢身分的個體需求,以社會保險、救助、津貼和福利服務四種手段,提供財税面、住宅福利、勞力市場、照顧面等四個面向的福利措施。包含健保費減免、各項現金給付的救助、針對戶內各種弱勢人口提供的津貼和以工待賑、提供第二代工讀機會、家庭發展帳戶托貧方案、數位落差方案等福利服務。

社會救助的本質在於使其自力更生,而此基礎在於就業。對低收入戶的弱勢族群來說,配合其年齡、教育程度等個人條件提供適當的就業訓練和就業安置,使其從以工代賑回歸一般就業型態為其首要。但由於臺北市的低收入戶多為不具工作能力者(0-19歲),即使是具工作能力者教育程度低(國中以下),其所得收入偏低(低於基本工資下)不足以負擔全家支出(可由住宅形式為借(配)住或租屋方式和生活扶助為最大需求看出),再加上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漲,使得此部分的實行成效微乎其微。

另一較為可行的方向,是從教育面著手,此是政府積極努力的部分,亦為協助低收入戶脫離貧窮循環的有效方式。對貧窮弱勢的第二代,給予經濟面和實質面的教育機會與補助,藉由教育的提升,連帶使其提高取得較高薪的工作,改善生活的困境。此舉乃應用改善貧窮循環論裡第一循環的其中一個致貧因素(教育程度低),期望扭轉貧窮的走勢。以貧窮循環論裡的種種致貧因素(教育程度低、蠟遢的衣著、不良的教養、不良的居家環境),雖不全然符合現代社會的致貧因素但其導致的失業,最後落入貧窮的循環,此仍可解釋何以貧窮為何存在於台灣社會。

另一個解釋貧窮的貧窮文化論是指:他們有一樣的個人特質(強烈的邊際感))、生活方式(較多家暴行為)、消費模式、價值觀,且形成習慣式的次文化,透過社會化的過程( 子女教養)代代相傳,以代間移轉的方式化為貧窮循環。然其理論受到極大的質疑,因文化多為社會外在環境所賦予的,並非為人類設計的產物,貧窮文化的存在並非為文化特質使然,而是結構性因素促成(經濟制度導致),雖有貧窮文化但並不是導致貧窮的因素,只是貧窮的表徵。

至於老年貧窮、女性單親家庭政府僅提供殘捕式的經濟援助和福利服務,其社會烙印明顯,帶有濃厚輕視意味。而低薪的貧窮工作人口(near poor) :低技術人員、外籍新娘和原住民等及有工作能力卻失業的人口(working poor):新貧階級則無法從政府提供的福利措施獲得幫助,他們成了福利的邊緣弱勢群,一樣的貧窮,不同的對待。這群看似為個人歸因的個別貧窮,其實也多為結構性的家庭集體貧窮。

台灣的貧窮現象已從絕對貧窮走向相對貧窮,但這不代表絕對貧窮的消聲滅跡(低收入戶仍存在),只是被相對貧窮的擴增( 在貧富差距拉大的過程所衍生)掩蓋,未來是否會從相對貧窮走回絕對貧窮,成為另一個貧窮循環,則有待觀察。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20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壯陽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02:43: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