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talt Therapy~.
正在忙心理學的功課,不斷纏擾在「完形治療法」之上,一個將你像剝洋蔥般細細剖析的therapy,致力完成unfinished business而著重於“here and now”.
神經症的各個層面:
「生命猶如剝洋蔥,當你剝去一層,你也為它流淚」
Carol Sanderbourg(in James. 1983)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看:
(一)虛偽層(phony layer)
以「鏡中我」當作真正的「自我」
以「角色扮演」當作真正的「自我」
努力創造被社會肯定的特質,卻距離自己的本質越來越遠。
出現Top-dog & Under-dog
(二)恐懼層(phobic layer)
察覺到自己無法認可的特質,拒絕接受真實自我的出現。
包含了孩提時代所形成的災難性期待*—如果自己表現了真正的自我,會遭到別人的拒絕。
外在支持消失,內在支持尚未形成而產生害怕。
(三)僵滯層(implosive layer)
人格成熟的停滯點、病點(sick-point)、核(core)(Perls,1975)。
在此層的經驗類似於體驗「存在的空虛」。
一般神經症病人常無法突破此層,在角色層—僵滯層之間反覆穿梭。
(四)內爆層(implosive layer)
經驗到身體某部份死亡
藉由某部份的死寂感,接觸到真實的自我,並且促成重生。
(五)外爆層(explosive layer)
人與自我、環境作真實的接觸,真正經驗以及表達情緒,完成完形。
獲得高峰經驗(Clarkson,1992)
五、完形階段中的抗拒接觸形式(resistance to contact)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