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1-14 08:52:38| 人氣1,179| 回應29 | 上一篇 | 下一篇

9成自認是中國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評【71%希望台灣獨立?1霉體才造過假造過孽,這回連學者專家教授也造假造孽?
  別望文生義,台灣競爭力論壇「國族認同」民調中的「中國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而是「中華民族」!
  是嗎?那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民調中的「6成自認是台灣人」也非「中華民國的人」更非「台灣國的人」了!
  哎呀!扯到「國民主權」2不只「中華民國很敏感」3連「台灣係啥米碗糕」4也搞不清了。
  管你是誰,在愛台5民粹6之下,台灣的媒體名手名嘴政客民眾/學者專家教授、多變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
  相關資料
1. 詳參【圖博館】:71%希望台灣獨立?
2. 詳參【圖博館】:《國民主權》
3. 詳參【圖博館】:中華民國很敏感
4. 詳參【圖博館】:台灣係啥米碗糕 
5. 詳參【圖博館】:假愛台之名 
6. 詳參【圖博館】:民粹亡台

多面的「中國人」認同2013-11-20 中國時報 【彭錦鵬】

   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在台灣民主化後,有明顯轉變。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2年開始進行「台灣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中國人」的3選項民意調查。2013年6月資料顯示,回答是「台灣人」的占57.5%,「台灣人又是中國人」36.1%,「中國人」3.6%。其中自認為「台灣人」的比率更是從1992年的17.6%提升到將近6成。
   台灣競爭力論壇在艾普羅民調公司協助下,進行4季有關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的民調,探討國族認同感的多元面向。4次調查中,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比率平均為87.8%。否認自己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比例在1成上下,這個結果顯示,台灣民眾的民族認同感高達9成。
   第一次民調發布時,台灣民眾自認為「是中國人」的比率是61.1%(全年平均57%),這麼高的比例的確引起國內外官方與民間各界相當大的重視和討論。其實,調查題目緊接著就詢問,自認為是中國人的原因,以便做更精確的解讀「中國人」在台灣民眾心目中的含意。
   自認為是中國人的民眾,絕大多數(平均62.5%)是因為具有同樣血緣和祖先,22.6%是因為「從小教育養成」,另外13.3%是因為「具有同樣文化語言」。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短短1年中,認同為中國人的原因,因為血緣的原因增加10個百分點,而因為教育則減少8個百分點。
   更深刻的說,台灣民眾自認為是中國人時,其主要的涵義是「中華民族」,這幾乎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完全不相干。這一點也可以在回答「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平均39%)時,大約8成認為「台灣人就是台灣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僅有5%的人認為「中國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得到印證。
   比較值得深思的是,當以「法理上我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現實上我們是生活在台灣的台灣人」為前提進行詢問時,台灣民眾對民族身分認同的回答呈現微妙轉變。「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由平均39%降為31.3%,這是一個明顯的感受差異。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對象分別為:「是台灣人,但不必否認是中國人」27.2%、「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24.3%、「是台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12.3%,這3項答覆大致上平均的反映了台灣人的民族認同面向。
   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調查呈現多元化「中國人」認同面向,朝野政黨可藉此項調查,精準掌握民眾認知的深處含義。(作者為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

對國族認同立場反覆 吳東野:台灣人心態屈就現實2013-11-15 中國時報 

   根據台灣競爭力論壇的「國族認同」最新調查結果,台灣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有86.8%。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東野說,逾半受訪者對國族認同立場反覆表示諒解,說明台灣人屈就現實的心態。
   吳東野說,8成多民眾認同中華民族,表示受訪民眾強調原生論的國族認同,尚未跨越至結構論和建構論的國族認同。泛中國人的比例從64%提升至67%,58%受訪者對國族認同立場反反覆覆表示諒解,說明台灣人屈就現實的心態。
   吳東野表示,台灣目前各領域發展的沉淪現象,與兩岸各領域交流如此密切來看,大多數人會良禽擇木而棲。當愈來愈多的台灣人期望分享「中國夢」的榮景,台灣人的民族認同比例難免會逐漸轉變成國族認同,只是過程可能比較漫長,它會隨著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政治對話與大陸的政治改革而推進。
   吳東野舉例說明,台灣的為政者沒有思考到,現在有多少博士生在台灣找不到工作,然後跑到中國教書,一個助理教授約8000元人民幣,但外快也非常多,一場演講酬勞至少1萬人民幣起跳。
   吳東野又說,1980年代中華民國和美國斷交,政大國際關係中心被賦予任務,也就是透過學術機構,跟美國、歐洲等國舉辦學術會議,80年代大家稱中歐、中美、中日,90年後就變成台歐、台美、台日,現在變成華歐會議,這就是國族認同。
   吳東野表示,假設你是中國人,不代表你就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你說你是台灣人,不代表你就是要台獨,但中國顯然是看不出來,認為你說自己是台灣人,就代表你支持台獨。

    民意流水:和平瘋爆33/99

民意是啥東西
憑啥比做流水
只要不人為干擾
流水都有一定規律
不管小溪或山洪爆發

那改民意如亂流如何
空中亂流沒規律了吧

人類真不是東西
自己分不清東西
就說遇到了亂流
大自然都有邏輯
即使是模糊邏輯
只有理性動物
才會非理性

愛說笑
只有人非理性
亂咬人的瘋狗
反而有理性了
濕人又在歪詩

那當然
一切依演化之理
即禽獸本能理性
人自誇理性動物
其實合理化私欲

難怪民主的本質是民粹
民主信徒美化民主為政治理性
其實是合理化民意之感性私欲

台長: 阿楨
人氣(1,179) | 回應(2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兩岸 |
此分類下一篇:開羅宣言70年了
此分類上一篇:71%希望台灣獨立?

阿楨
海外榮民的變調春節【聯合報2014.01.21

春節將近,在美國感受不到過年氣氛,經由駐美代表處和僑社舉辦春節活動的「提醒」,才驚覺春節要到了,而參與這些活動也成了我們這些在外遊子一解鄉愁的寄託。
不過,前幾天收到由海外榮民組成的華府榮光聯誼會的春節聯歡大會通知,卻讓人感覺到少了節慶喜氣,卻多了悲憤情緒。
榮光會通知書標題寫著「台北政爭延燒、海外連結被斬、立委利委報復、一舉趕盡殺絕」,之後加了「華府榮光會春節聯歡大會照常舉行」一段話。內容則是提醒會員,今年因立法院刪除補助經費,被迫取消行之有年的優惠方案,出席費用從往年的十美元增為廿美元。
至於為何預算會被砍,榮光會內部傳出的說法是,海外榮光會在去年馬王之爭中大力挺馬,因此遭王金平報復,利用立法院密室協商撤銷主管海外榮光會的退輔會第七處,以及對海外榮光會的補助經費。
撇開補助被砍是否與陰謀論有關,榮光會少了金援成定局,華府的榮民發揮革命軍人精神,要大家共體時艱,決定「飯照吃、獎照抽」。在這些曾經為國奉獻的榮民被迫「自力救濟」同時,中國大陸努力耕耘僑社,台僑不分藍綠,中方除了私下連繫,就連中共大使館的活動,也經常看到台僑成為座上賓。
如果說去年的舊金山中華總會館撤掉中華民國國旗事件只是個案,以兩岸政府經營旅美僑胞的用心程度來看,類似個案變通案恐怕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受限於台灣與美國的非官方關係,每年的元旦以及國慶升旗典禮,都是由這群效忠中華民國的榮民負責升旗;就連每年退伍軍人節在全美各大城舉行遊行,也都是由這群白髮蒼蒼的榮民高舉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維繫中華民國在二戰的正統,政府若不予以重視,哪一天榮民們高舉五星旗也不令人意外。
2014-01-21 11:12:33
圖博館
最新國族認同民調 6成台人被動認同是中國人2015-7-23日

最新國族認同民調出爐,台灣競爭力論壇今日公佈「2015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第2季調查」,結果顯示58.8%的受訪民眾「被動認同」自己為中國人。且在考量「利益與和平」等因素下,認同自身為中國人的比例高達63.3%。
不過,該民調所指之中國人認同是將「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是台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及「是台灣人,但不必否認是中國人」等3項「泛中國人認同」相加,對比「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單一選項,得出過半數民眾「被動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結果。
在兩岸關係中台灣定位部分,該民調以「民進黨主張,台灣是台灣、大陸是大陸,兩者沒有關聯」、「有人表示,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一部分,兩者同屬於中國」及「大陸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3個選項進行調查,其中回答「兩者無關連」的比例最高,達42.8%,「台灣、大陸同屬中國」則得到38.4%的支持;若以「對台灣最有利的兩岸關係」為前提,「台灣、大陸同屬中國」認同比率則升高至44.8%,「兩者無關連」則下跌到38.3%。
艾普羅民調公司副總經理邱源寶表示,民調顯示台灣人「務實」的性格。因為在務實考量下,中國人認同會比現狀認知下的還要多。

中時社論-撥開民調操作的迷霧 2015-7-17

  檢視民調數據可不可信,有幾個清楚的檢證標準。首先要看是由誰發布的。  其次一個非常重要的檢視標準,就是看所發布的民調數據,是否有依照民調發布的標準作業程序。
  譬如說政大選研中心每隔一陣子就會公布認同趨勢民調,提問的題目設計就是經過巧思,它的提問方式就是詢問民眾自認是中國人、台灣人,或是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種提問設計的關鍵,在於一開始就將中國人/台灣人做了兩極對立的分類,受訪者一開始就被逼得要在這個分類的類目下做選擇,由於「中國人」隱然被設定成一個對立體的存在,選擇「台灣人」的比例只會高不會低,照這種操作,誰都可以作文章說「台灣認同的趨勢偏高,支持台獨的民意日漸增漲」的結論。
2015-07-24 08:42:03
圖博館
台調查:46.4%台灣人傾向“獨立” 49.7%預期台灣被大陸統一

台灣地區進入2016年“總統”選舉進入倒計時,兩岸政策成為藍綠在“大選”角力的主軸。國民黨及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皆對兩岸關係表態,蔡英文主張“ 維持現狀 ”,朱立倫則質疑蔡英文“ 不承認九二共識,如何維持現狀?”兩人隔空交火。那麼台灣民眾如何看待未來兩岸關係?
  據台灣“中研院”社會所最新調查,對於“當下統獨選擇”,高達46.4%的民眾選擇“獨立”,“預期未來統獨走向”反而以“被統一”居多,高達49.7%,“獨立”僅剩35.9%。台灣學者稱,“太陽花運動”是民眾為抵抗“被統一”而產生的作為。
  回應
中國也應該民調一下是否要統一台灣,相信是99%以上     
“被統一”49.7%。多麼痛的領悟
雖然不能肯定這份圖表的客觀性有多高,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應了一個嚴峻的現實,和平統一不可能,要想打破第一島鏈,只有武統。
統一要實力,同樣,獨立也得要實力。
 這就是去中國化教育的遺毒,把年輕一代禍害成了台獨一代讓中華民族自相殘殺 若干年後,這個敗類必將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戰爭從來都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途徑之一。不通過血與火來結束國共內戰,就無法徹底結束國民黨1912年以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不通過血與火的戰爭,就無法徹底改變整個台灣的社會結構,無法給台灣的進步勢力騰出位置,無法徹底重建台灣的意識形態,更無法改變台灣的社會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甚至中央無法號令地方。那樣它將來即使統一了,過得好是台灣優越;過得不好是中共不照顧台灣;而遇到非典那樣的危機更別指望台灣有足夠的組織動員能力。不通過血與火的戰爭,就無法展現中國在維護主權方面不可討價還價的決心。以雷霆手段,顯菩薩心腸。只有通過血與火的徹底變革,才能讓台灣人認清現實:民族認同不是嘴炮,它是由共同的文明、歷史經歷和思想體系所構築的!
是時候了,解決台灣問題個人認為是我們這一代的歷史使命!       
 武力統一就會消滅台獨嗎?我看不會,與其我們衝過去殺台獨,不如讓台獨和獨台自相殘殺。我真想看看一個連糧食和能源都要靠海運的小島一旦遭到封鎖,會不會出現歷史上的“人相食”。
2015-10-27 10:33:20
圖博館
西方民主有助於兩岸統一嗎?2015-12-04 宋魯鄭 旅法學者

  【距台灣“大選”不到五十天,觀察者網專欄作家、春秋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先生實地觀察選情及台灣民主現狀,也拉開了觀察者網“選舉”報導的大幕。】
  2016年台灣“大選”之所以令全球格外關注,不僅僅是有可能第三度政黨輪替從而引發“東海、台海、南海”共振效應,更重要的是,在選前七十天大陸果斷出手,與國民黨聯手上演了兩岸分治六十六年來第一次最高領導人的會面。由於這場會面蘊含的高度政治性和法理性,標誌著兩岸統一已實質性地提上了日程。顯然,大陸以兩岸交流更高、更廣、更快的策略應對台海可能出現的變局。
雖然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預言兩岸統一是大勢所趨,但兩岸由於隔絕六十多年,再加上複雜的國際因素,仍需要耐心創造多種條件,其難度不應低估。但這裡有一條流傳頗盛卻又似是而非的說法:“大陸不民主,兩岸不統一”。
  兩岸在特定時空和歷史條件下,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這種制度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大陸對此有著十分清楚的認識,所以才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一國兩制”。
  更重要的是,人類發展至今的歷史證明,一個多民族國家是否統一,特別是否能夠和平統一和製度並無相關性。近代以來,西方都是以武力維持一個多民族國家的存在,一個民族要想獨立,也往往通過戰爭。比如美國是靠武力贏得統一,也是靠一場內戰維持國家統一的。英國是依靠武力才維持與愛爾蘭的統一,法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也是通過暴力才獲得獨立的。巴爾幹半島各國、中東各國,也都是在一戰、二戰後才獨立建國。
  西方民主發展到今天,雖然英國和加拿大可以通過少數族裔的公投方式決定能否獨立,但這也足以證明,民主也無法解決國家的認同問題。只不過,它有可能通過和平的方式去處理,即實現和平獨立。但是否在任何國家都有效,卻依然存有疑問。比如土耳其,就是依靠對追求獨立的庫爾德人的暴力鎮壓才維持統一的。
  這種國家間的差異性,也體現在新興的民主國家。南斯拉夫民主化後,各民族是以戰爭的形式獲得獨立。但同樣是共產黨執政,而且開放度遠不及南斯拉夫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卻在民主化後和平分手。
  所以,大陸不管採用何種制度,少數的分離主義者也不會產生同樣的國家認同,也同樣會尋求獨立。
2015-12-05 07:42:14
圖博館
根本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說的,國家認同和製度無關。對於支持台灣獨立的人來講,大陸不管實行什麼制度,都不能剝奪他們尋求“獨立”的權利。達賴喇嘛和熱比婭代表的分裂主義也是同樣。
  就在最近,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議會已宣布獨立,而他們的獨立追求已經一百多年了,不管是法西斯制度還是民主制度,都未能改變他們的獨立願望。
  二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講,假如中國移植西方民主制度而遇到困難時,西方一定會像對待當年剛剛走向民主化的俄羅斯一樣,如支持車臣獨立勢力般支持、鼓動中國其他民族的獨立要求,進一步削弱中國。
  即使少數民族支持一個統一的國家,西方也會想方設法支持培植代理人,破壞中國的完整。其實不妨坦率地說,利用民主化分裂中國本來就是西方的目的。
另外需要說的是,雖然境外分裂勢力鼓吹英國的榜樣,但實際上蘇格蘭模式並不會真的被他們所接受。
  蘇格蘭公投有兩個特點:首先投票權是根據居住地而不是根據民族。即凡是生活在蘇格蘭的人都有投票權。包括英格蘭人、歐盟國家的公民;生活在蘇格蘭以外的蘇格蘭人沒有投票權。其次,如果獨立成功,凡是在蘇格蘭出生的人都自動成為蘇格蘭人、凡在蘇格蘭生活的英格蘭人也自動成為蘇格蘭人,擁有蘇格蘭國籍。
  但是這個符合西方標準的公投模式並不會被他們認可。其實就在西方,也有許多國家對公投都不認可,不認為是民主。
  加拿大的魁北克第二次舉行公投時,當時的總理克雷蒂安認為公投獨立不是民主,是對民主的歪曲。他的原話是:“公民投票方式無疑比戰爭手段要好,但如果一個省、一個城市由於某種不滿情緒就舉行公投,以達到從國家母體中分裂出去的目的,這完全是對民主的歪曲。”
  當時主要的西方國家都公開呼籲維持加拿大的統一。魁北克公投時,美國總統克林頓就堅決反對魁北克的獨立,明確表態:“即使魁北克公投獨立成功,美國也不會承認其合法性”。後來加拿大法案規定魁北克獨立需要聯邦和其他省認可,公投不管結果如何,都必須得到聯邦政府的批准,這樣的措施美國立即表示支持。其雙重標準折射的是公投獨立並不是什麼普世方式。
  現在的西班牙中央政府也反對任何獨立公投,並表示將以一切政治和司法方法來阻止。
2015-12-05 07:43:19
圖博館
或許有人認為,民主固然無益於建立民族認同,無法維持國家統一,但至少可以和平分手。但這種案例僅限於有限的國家,如捷克和斯洛伐克。大多數國家要么是暴力統一要么是暴力獨立。美國就是通過暴力實現獨立也是通過暴力維持統一。上世紀末南斯拉夫則是在民族仇殺的血腥中解體。
  已經兩次實行公投的加拿大,也沒有放棄武力維護國家統一。1971年10月,當魁北克獨立勢力殺死兩名官員後,特魯多總理立即派軍進入,並宣布戒嚴,逮捕大量的無辜民眾。2003年前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Jean Chretien)的傳記出版。在這本書中,前加拿大國防部長David Collenette就透露說,武力解決主權問題仍是加拿大政府最壞的打算。萬一輸了公投,聯邦軍隊會以保護聯邦政府在魁北克的資產為由入軍。
  當然不僅上述國家如此,如果以歷史為藉鑑,美國也一樣。美國通過武力維持統一後,還沒有遇到過另一次的分裂挑戰,可以預言,假如靠近墨西哥的部分州在人口比例發生根本性變化而追求獨立時,美國同樣還會以武力解決。
  需要說的是,至少在中國現行製度下,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民族衝突,不會發生因宗教信仰不同而導致的戰爭。而一旦民主化,在轉型的混亂失序階段,中國很可能南斯拉夫化,發生大規模的民族流血衝突。所以以研究少數民族問題著稱的王立雄也認為:中國民主化後,必然血流成河。
  不過看一看人類歷史,中國對待各民族是最溫和甚至友善的。我們不妨想一想黑人、猶太人、印地安人在西方的命運。這樣的事情在中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我們不妨想想,鄭和下西洋是如何做的,西方地理大發現是如何做的。漢朝最大的敵人是匈奴,但當匈奴分裂並向漢朝投降時,漢朝立即提供糧食,分配土地,毫無歧視。漢武帝的託孤之臣金日磾就是匈奴王室,後官至太​​子太傅,其子孫世受封侯。二戰時,全民皆兵的瑞士在壓力下向德國遣返了三萬名猶大人。但是中國儘管自己獨立抗戰處境艱難,仍然不惜得罪強大的德國,救了大量的猶太人。當時中國外交部的訓令​​是:猶太人請求籤證入境者,條件寬厚,不予拒絕。甚至惱怒的納粹當局藉口中國總領事館的房子系猶太人財產而將之沒收,中國的領事自己出錢租房子作為辦公地點,堅持發放簽證直至1940年自己被調離。而中國從來就沒有遣返猶太人。
2015-12-05 07:44:22
圖博館
就是今天,歐洲的穆斯林群體是什么生活狀態?法國頻頻發生針對清真寺的槍擊、縱火、塗抹豬血、擺放豬肉這樣的事件,更不用說針對穆斯林宗教信仰的漫畫。甚至許多城市開始規定學校不能提供無豬肉餐,也就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吃豬肉,否則就自願挨餓。面對難民危機,斯洛伐克公開聲稱只接受基督徒,法國的許多城市也群起效仿。這樣的種族、信仰歧視中國有嗎?所以,雖然達賴喇嘛認為留在中國從經濟角度上講,對藏族是有利的,但他更應該知道中國人對藏人的友善要好於其他國家,包括他們流亡的印度。其實在海外就有藏族朋友私下里對我講過這樣的話:印度人對他們並不友善,還是中國人更為友好。
  所以說,無論是同宗同文的台灣同胞還是各民族來說,統一是唯一正確的選擇。至於中國現行製度與民族問題的關係,我的看法是只要分裂勢力存在,中國執政黨的統治就會更加鞏固,其合法性就越無法被挑戰,中國的現行製度就越不可能改變。原因很簡單,今天執政黨的合法性是建立在經濟發展和維持國家統一民族主義基礎之上的。2008年達賴集團借中國舉辦奧運會之際製造騷亂,並成功地煽動了整個西方媒體。但令全世界大吃一驚的是,全球華人幾乎都自發地團結一致地站在了中國政府一邊。
  回應
 民主和法制的進步使台灣的社會成為高素質的社會。大陸一天到晚講統一,不如反思我們執政黨的執政文明,還有國民素質為啥這麼差。為啥吸引不了人。
 看最近幾年的新聞台灣人素質比內地人還低       
 台灣人素質高是一種假像,台灣以前給人素質高的感覺那是因為台灣以前比大陸人有錢,有錢人掌控著話語權包裝的好給別人一種高素質的感覺,現在台灣由於政治無能而經濟不行了,真容就暴露出來了。
 民主自由是西方踐踏世界的遮羞布,是分裂勢力配合西方蹂躪世界的擋箭牌。民主自由本無錯,但被濫用一文不值。
http://www.guancha.cn/SongLuZheng/2015_12_04_343491.shtml

另詳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藏疆港台獨之毒藥 民主的烏坎之路 民主形式萬歲 假民主自由之名 《新加坡史》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民主的類型》 中共為何反維權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二) 伊斯蘭革命 美國民族大熔爐 比賣國為榮 9成自認是中國人? 71%希望台灣獨立? 《國民主權》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 假愛台之名 獨派的道德觀 如此的台灣人 假獨與假統 《中國模式》 《柔性權力》
2015-12-05 07:45:39
圖博館
認同變化展現台人務實彈性2016.11.05旺報

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台灣競爭力論壇公布民調稱,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卻不降反升;艾普羅民調公司副總經理邱源寶分析,台灣民眾擔心兩岸衝突加劇,此認同變化是「自我防衛心態」的展現;且在能確保「台灣利益」與「兩岸和平發展」兩前提要件下,台灣社會的「泛中國認同」來到69.7%,邱源寶表示,這顯示台灣人身分認同極具務實性、工具性和超彈性。
  7成認同泛中國人 最保台利益
邱源寶說,在兩岸官方溝通停滯下,民眾心理不安的情緒上升,因此認同是「中國人」的立場隨之升高,這是「自我防衛心態」的顯現,以期待兩岸衝突可能性降至最低;可見台灣人身分認同變化是相當務實且具有工具性。有高達86.1%認同是中華民族一份子,新黨全委會顧問李勝峰表示,證明中華民族的認同是兩岸最大公約數,可能比「中華民國」還強;外界常常稱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呈現崩盤式下跌,是片面解讀。
  從中國人認同的長期趨勢變化來看,李勝峰觀察到,當民進黨聲勢下跌,中國人認同比例上升;當國民黨聲勢降低,中國人認同則會下降。且當兩岸關係穩定時,中國人認同會下降;兩岸呈現緊張時,中國人認同會上升。他表示,台灣認同會因外在政治環境產生變化,且幅度不超過7%,他呼籲陸委會面對這份調查,不要做台灣社會認同變化的鴕鳥,更不能選擇性地只關注特定民調結果。
  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認為,此份問卷設計,注意到了語境背景和語意解讀的問題,跳脫出將「中國人」和「台灣人」對立的陷阱,用「中華民族」的概念來融和化解兩岸的歧異,讓「中國人」的認同不被扭曲壓抑,彰顯出兩岸之間「求同化異」的可能。
  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則說,美國大選即將投票,如果川普當選總統,中美台日的關係可能重新洗牌;且民調顯示,民眾不支持過度依賴特定國家的外交政策,呼籲蔡政府提早因應美國大選後的亞太變局。
  回應
年初聯合報的民調不是有7成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還支持台灣獨立,怎麼年尾的民調,7成都變成泛中國人了?好有趣啊,說好的天然獨呢?
2016-11-05 10:00:09
圖博館
當藝人被分成愛國與綠色…2017-01-24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助理教授

  最近大陸官媒人民日報高度讚美,台灣藝人在認同中國人上具勇氣與正義;同時批判藍營領導態度模糊立場不穩。顯然大陸試圖發揮對台政策的區隔作用與示範效應。
  中共對台政策,運用九二共識發揮堅壁清野排他性效應,既分化也吸納不同的戰略結盟政黨、團體及群體,例如接受九二共識藍營縣市/不接受九二共識綠營縣市、愛國台商/綠色台商、愛國藝人/台獨藝人。這種源自傳統統戰劃分方式,固然吸納戰略聯盟團體或特定群體人士支持,但也強化被吸納者與被排除者的對立。
  就綠色藝人/愛國藝人爭論來說,民進黨執政前後已有多起事件引發兩岸網民對立。歌手羅志祥說「我是中國人」,表達「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也是受中華文化教育長大的中國人」;導演戴立忍澄清「從來不是台獨分子」,既是「中華民族」也是「中國人」;名模林志玲曾說「身為中國人」,後表示「都是中華民族」;藝人劉樂妍表示「台灣人只要是中國人,他們永遠不會打我們」。當藝人表明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時,往往促發有些網民非理性人身攻擊及民粹意識撻伐,台灣人與中國人成為難以相互包容的對立分裂概念,不僅撕裂台灣內部族群和諧,也加深藍綠對立。
  根據政大與美國杜克大學長期調查顯示,台灣民眾的「台灣人認同」逐漸增加,「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雙重認同」、「中國人認同」則呈下降趨勢。另研究也顯示,台灣人認同增加未必強化對民進黨的認同,也未必轉化成台獨意識及台獨主張;台灣民眾仍以支持維持現狀為主流。蔡英文總統宣稱堅持維持現狀的承諾,有其穩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有趣的是,蔡英文執政後統與獨似乎均有拉高趨勢,相較於馬執政獨的聲浪略有增加、扁執政統的聲浪略有提升,當下台灣社會應避免走向兩極分化,避免撕裂族群和諧、信任及挑動兩岸民族主義衝撞。台灣人認同增加,並沒有讓台灣民眾失去對文化、歷史、民族的中國認同。多數台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但大陸壟斷「中國」論述解釋,迫使一部分人認為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別,也放棄「中國認同」。
2017-01-24 12:32:55
圖博館
台灣社會原本普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人」是上位概念、國族意識,「台灣人」是下位概念、地方意識,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認同並不衝突,然目前卻有逐漸對立趨勢。不少台灣民眾仍認為若採取中國人認同取向的兩岸政策,可避免雙方對抗白熱化。就大陸對台政策來說,當務之急應是加強兩岸交流而非外交打壓、軍事威懾;營造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積極找回台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應屬「重中之重」。
  回應
以一个单位民调为基础,就下这样的结论,请问助理教授不觉得这样是一点偏颇吗?
台灣都還不允許大陸藝人登台表演,有啥資格就此說三道四

  相關新聞

多面的「中國人」認同2013-11-20 中國時報 【彭錦鵬】

 台灣民眾的國族認同在台灣民主化後,有明顯轉變。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從1992年開始進行「台灣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中國人」的3選項民意調查。2013年6月資料顯示,回答是「台灣人」的占57.5%,「台灣人又是中國人」36.1%,「中國人」3.6%。其中自認為「台灣人」的比率更是從1992年的17.6%提升到將近6成。
 台灣競爭力論壇在艾普羅民調公司協助下,進行4季有關台灣民眾國族認同的民調,探討國族認同感的多元面向。4次調查中,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比率平均為87.8%。否認自己為「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比例在1成上下,這個結果顯示,台灣民眾的民族認同感高達9成。

認同變化展現台人務實彈性2016.11.05旺報

兩岸關係陷入僵局,台灣競爭力論壇公布民調稱,台灣的「中國人」認同卻不降反升;艾普羅民調公司副總經理邱源寶分析,台灣民眾擔心兩岸衝突加劇,此認同變化是「自我防衛心態」的展現;且在能確保「台灣利益」與「兩岸和平發展」兩前提要件下,台灣社會的「泛中國認同」來到69.7%,邱源寶表示,這顯示台灣人身分認同極具務實性、工具性和超彈性。
2017-01-24 12:34:00
圖博館
台灣人的思維模式 100%中國2017.6.8 旺報

就像現狀恆動,認同也是動態變化中,世上沒有「永遠維持現狀」這回事,自然也沒有不變的認同。
  台灣歷年來的國族認同民調,起起伏伏的主因就是政治操作而已,別無它解。所以要論證台灣人「就」是中國人,或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並不難,民族血緣只是其中一途,還有許多面向可以張目。
  不過我們必須了解,認同不是理智問題,而是情感問題,說穿了,就是愛不愛當中國人而已。
  國族認同是政治操作
台灣人的認同歧異,主要在於如何定義「中國」。必須要追究的,是「為何部分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有輿論認為沒有所謂「天然獨」,年輕人的認同偏離中國,是政治干擾,所以只有「人造獨」,此言不虛。按台獨思維,台灣人最好從各種面向剝離中國基因,所以各式奇怪理論層出不窮,但成效有限。因為光是宗教信仰就碰壁,說關公媽祖是中國神應該拋棄的耳語不是沒有,但占絕對少數,誰敢正面向此主流文化宣戰?《通靈少女》呈現的所有細節,都是中國,照樣受歡迎,更別說陸劇《甄嬛傳》在台灣也贏得好成績了。
  當被問到自己認為是否中國人時,答題者腦中浮現的中國二字代表的是現代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否定的機率當然大。但若答題者腦中浮現的是民族血緣文化時,答案多持肯定態度。那麼,為何中華民國不能在台灣人的認知裡是「中國」呢?這就是兩岸中國人都要深思的問題了。
  其實,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其最堅強的理由,是我們的思考方式與直覺反應,乃100﹪中國式的。僅從認同問題來看,即便是藍眼金毛的外國人,只要認同這塊土地,或是對台灣有長期的貢獻,我們就當他是台灣人,一國的,這就是完全中國式的思維模式。傳統中國人是以文化辨認異己,而非血統。相對的,日本只認血統,就算台灣人出生在日本,生活在日本,老死在日本,只要血統非大和民族,日本人都不會當你是日本人。故而可說,中華文化是包容性的,日本文化是封閉性的,從民族認同上即可略知端倪。
  中國在漢朝以後,就進入多民族融合的階段,「中國」二字在長久以來代表的是一個概念,而非明確的地理疆界。這個概念在政治,文化,或社會層面上都不斷地處於包容異族,並相融為我族的過程。滿人創立了清朝,照樣以中國人自居,並經由長期的內造,豐富了中華文化與民族融合。滿人如此,更何況是漢族的台灣人?
2017-06-08 12:16:47
圖博館
陸青亦接受進步(?)價值
台獨走的路,是想抽離兩岸民族連繫,就算做不到完全分離,也要台灣人以「華人」自居,而非中國人,就像馬來西亞的華人認同。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思想上將台灣與大陸愈拉愈遠,所以蔡英文一直在拚「進步的價值」,從西方引進新思維新價值,以切割兩岸國族認同。不過,這種手段的效果也在快速遞減,因為大陸在各方面的水準正在迎頭趕上西方,人民也快速地吸收西方文化,台灣現在高舉的進步價值,大陸人都不陌生,只是在某些價值的接受度上有所差異而已。
  如果你平常在大陸社群網站上觀察大陸青年的思想或價值觀,會發現與台灣青年幾乎沒有兩樣,甚而已經成為意識形態之爭的繁簡中文問題,也有愈來愈多(?)的青年在適應繁體字,甚至嘗試在生活中以繁體書寫。再者,台灣爭議不休的同婚平權,大陸青年也有非常多(?)挺同者,這現象至少顯示兩岸青年差距不大。
  兩岸民間只要多交流,雙方原本不多的歧異,很快地就會趨同,未來,政治干擾也勢必不能再有效影響台灣人的中國認同。(作者雁默為自由撰稿人)
2017-06-08 12:17:26
圖博館
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挺獨的變少 願赴陸就業念書的衝新高2017-11-20 聯合報民意調查中心

本報自民國九十九年(西元二○一○年)開始進行「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每年定期追蹤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今年調查發現,過去一年,兩岸關係未見突破或惡化。不過,不滿意蔡英文總統處理兩岸關係表現的人,由去年的四成八增為五成六,另有四成七質疑我國兩岸政策不當;而在兩岸趨勢上,有四成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都創八年來新高點。
  兩岸五大領域 「社會關係」最獲好評
本報歷次調查,均針對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領域請民眾全面評估。調查方式是以「兩岸敵友量表」一至十分為範圍,評分一至四分代表兩岸關係友好或互利,五至六分代表關係和緩,評分七至十分代表兩岸關係緊張或競爭。
  這次調查,兩岸社會關係平均得分五點一分,為五大領域中最獲好評者;惟相對於兩岸社會互動關係持續穩定發展,民眾對於兩岸政治、經貿、軍事與外交競爭或對立狀態的評價,以偏向競爭或緊張居多。
  社會關係
五大領域中,以兩岸民間互動現況最獲好評,有三成四民眾覺得兩岸民間關係熱絡,四成四認為關係和緩,一成六感覺雙方關係低迷。平均來看,兩岸社會關係得分五點一分。
  政治關係
兩岸官方關係,認為雙方互動密切的比率由前年二成四降為去年一成三後,今年仍然只有一成三民眾認為雙方互動密切;四成認為雙方關係穩定,比民進黨二次執政前減少五個百分點;三成四感覺台灣與大陸官方處於低迷狀態,大致維持去年水準。平均來說,兩岸官方互動關係得分六點四分。
  軍事關係
兩岸軍事關係部分,覺得兩岸軍事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的民眾由前年的三成七增加為去年的四成三後,今年為四成二;三成六認為關係和緩,比去年略減三個百分點;感覺軍事關係友好者維持一成左右。平均來說,兩岸軍事關係得分六點六分。
2017-11-23 11:03:13
圖博館
外交關係
兩岸外交戰火角力部分,今年仍是五成七民眾覺得兩岸外交處於高度競爭狀態,二成六認為關係和緩,百分之八感覺兩岸外交戰火降溫。平均來說,兩岸外交關係得分七點二分,為五大領域中兩岸關係最競爭對立者。
  經貿關係
民眾對兩岸經貿關係的評價也是以競爭居多,但比率由去年的四成五略降為四成二;三成二認為兩岸既競爭又互利,一成六認為兩岸經濟關係互利居多,兩項比率和去年差不多。平均來說,兩岸經貿關係得分六點四。
  台灣前途 挺獨的一年少了七個百分點
民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仍以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為主流,且比率由去年的四成七回升為四成九,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由去年的三成一降為二成四,一年來少了七個百分點。
  趨勢調查顯示,主張永遠維持現狀者的人由去年的四成七回升為四成九,增加兩個百分點;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各比去年減少二及五個百分點,是九十九年以來歷次調查最低;一成二主張緩統,百分之八主張急統,合計比率較去年略增三個百分點。
  大陸國力 七成二料未來將躍世界首強
大陸國力印象方面,調查顯示,今年有七成二民眾認為大陸未來有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二成不看好大陸成為世界最強盛國家。
  儘管看好大陸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比率較去年大幅增加九個百分點,不過,六成八民眾不擔心大陸國力擴張不利台灣,僅二成七民眾擔心大陸國力強盛可能不利於台灣,正反意見都和去年差不多。
  分析顯示,主張緩統或急統民眾都有近九成看好大陸未來將主導世界,比率高於持其他主張的民眾;至於主張緩獨或急獨者,則有逾三成六擔憂大陸國力增長不利台灣發展,負面感受也明顯高於持其他主張的民眾。
  願赴大陸念書就業 雙創八年新高
調查還發現,今年有四成民眾願意西進就業,較去年大幅增加九個百分點;另有三成八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兩者都創八年來新高點。
  交叉分析發現,卅歲以下年輕人的西進意願由去年的三成低點增為五成三,卅至四十九歲青壯世代也有近半數願意西進就業,都比去年增加九至十二個百分點。
  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唸書的人由去年的三成二增為三成八,一成二民眾願意搬到大陸定居,也比去年增加五個百分點。
2017-11-23 11:04:08
圖博館
大陸印象大逆轉 負評歷年調查最低
本報調查發現,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逆轉,四成九對大陸民眾有好印象,創八年調查新高;民眾對大陸政府的觀感也與八年前大不同,四成有好印象,四成五印象不佳,負評為歷年調查最低。
  本報開始進行「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以來,前七年調查都有超過半數民眾對大陸政府印象不佳,好評約三成上下。今年調查,民眾對大陸政府的負面評價較去年大幅減少九個百分點,對大陸政府有好印象者則由去年的三成一上升為四成,好評創調查以來最高。
  至於民眾對於大陸人民的觀感,今年首次逆轉成為好評居多,四成九對大陸民眾印象佳,比去年增加五個百分點,持負面觀感的人則由四成五降為三成七,好評同樣是歷次調查最高。
  大陸磁吸效應 學者、陸委會這麼解讀
今年民調首次出現對大陸民眾好感者超過負評者,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黃介正表示,逾七成民眾認為大陸進入強國之林,民眾不管是不是有實際接觸,多少會有暈染效應,認為官方施政效率高、人民積極企圖心強。
  黃介正提醒,這份民調不是對蔡政府兩岸政策的不信任投票,而是台灣民眾在過去一年兩岸僵持氣氛下,經過對十九大的猜測、期待、塵埃落定後,心情轉向務實面對的一種民意展現。
  對於大陸對我人才出現磁吸效應,陸委會的說法則是,我方持續加強「競才」政策之競爭力,落實「留才、育才、攬才」全球競才政策。行政院已於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布解決企業缺人才的政策措施,提供投資抵減、優惠租稅、簽證及生活便利,以留住國內優秀人才。
2017-11-23 11:04:56
圖博館
陸委會民調:4年來,首現認為大陸政府對台民眾“友善”高於“不友善”

台當局陸委會最新發布的“台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看法”民調中顯示,台灣有44.8%的民眾認為大陸政府對其友善,41%的民眾認為不友善。報導稱,這是近四年來,首度出現“認為友善”高於“不友善”的情況。
  此次民調時間是在今年10月27日至31日,十九大之後。報導分析稱,是由於大陸方面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惠台政策,影響此次民調結果。在十九大的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給予台民眾在大陸就學、就業、創業及生活等便利,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對此,台陸委會表示,還需進一步分析其背後原因。陸委會還指出,對於大陸給予的居民待遇、同等待遇,若對台商經營投資發展有利,且未違反台法令或損害台尊嚴,陸委會持正面態度,並希望大陸能夠落實執行。
  此外,民調結果還顯示,有70%以上的台民眾贊成大陸應面對“台灣是主權國家的事實”;60%以上的台民眾認為大陸應停止軍事演訓對台威嚇等。
  就如今的兩岸關係僵局,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說,台灣方面如果真有打破兩岸政治僵局、發展兩岸關係的誠意,就應該拿出實際行動,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陸委會民調,陸政府對台「友善」多過「不友善」2017-12-18 聯合報
  中共對台措施是否可能影響這次民調?陸委會表示,尚需進一步分析其背後原因,不過,陸委會也指出,對於陸方給予「居民待遇」或「同等待遇」,如果對台商經營投資發展有利,且未違反我方法令或損及國家尊嚴,陸委會持正面態度,並希望大陸方面能夠落實執行,不要讓台商認為「口惠實不至」。
  陸委會說,觀察目前陸方只針對特定領域,例如以卡式台胞證辦理鐵路、機票自動取票,或在部分省市的住房、社會保險、醫療等公共服務上給予優惠,但尚未普遍提供整體性的「同等待遇」優惠措施。
  陸委會表示,兩岸間的心理距離在於雙方對於自由、民主、法治的真正理解,單單施以日常生活便利優惠,是贏不過台灣人民對於自由、民主的信念,尤其在日前陸方對於李明哲案的判決出爐後,相信我國人對於陸方的統戰作為,會有更深切的感受。
2017-12-19 10:58:13
圖博館
回應
台灣就大陸99%不友善,1%友善。
只要碰觸台獨,那必定是不友善的!
還是要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用友善態度對待台灣一般民眾為他們來大陸發展或者生活給予準國民待遇,用外交封鎖、軍機繞台威懾不斷搞台獨小動作的民進黨執政當局,讓他們有所警惕。

台女生:大陸小學課本關於台灣的每一篇課文都很友善2017-12-17觀察者網

微博網友@追求和平統一的程艾葳來自台灣,近日,Facebook被封號的她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與台灣同胞分享了大陸的小學課本中關於台灣的課文。
  程先分享了一篇大陸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文《日月潭》,接著,她朗誦了自己特別喜歡的一篇課文:大陸小學一年級的《歡迎台灣小朋友》:一隻船,揚白帆,飄呀飄,到台灣。接來台灣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伸出雙手緊緊握,熱情的話兒說不完。
  指著大陸二年級的另一篇文章《祖國的寶島——台灣》感嘆說:“你看他們的課本,都是這樣教他們的!”
她對台灣人說:“不管你擁有怎樣的政治立場,我都非常反對你們亂罵大陸人。因為他們的課本教育他們,台灣人是他們的同胞。他們對我們台灣人是很友善的,你們不應該因為自己私人的情緒,亂撕亂罵大陸人。”
  回應
小時候說日月潭多麼好,台灣多麼厲害,長大了,去旅遊看了看,呵,也就那麼回事。
以前當同胞,後來,呵呵,我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陸客來台自由行列出七大負評 最後結論只給四個字2017-12-18聯合新聞網

陸客急凍又遇到旅遊淡季,墾丁白砂灣遊客稀寥。
近日有大陸網友在天涯論壇發表他今年4月來台灣後的感想,四個字「不過如此」,他總共列了七點原因。
  第一、城市建設落後,高雄和台中的大樓寥寥無幾,台北則是和大陸二線城市差不多,感覺還沒有大連發達。
  第二、高物價,無論吃飯或購物,普遍給人的感覺是物價比北京高10%左右,除了「便當相對便宜」。
  第三、支付落後,他們四個人帶了三萬多元新台幣,以為很多地方能刷卡,結果玩到第六天,錢就花光了。
  第四、很多人都說台灣夜市小吃好吃,但他們去了六個夜市,「好吃的東西太少了」。
  第五、他發現台灣路邊有很多垃圾桶,不過大家還是亂扔,垃圾分類應該是向日本學的,但只學了個表面而已。
  第六、感覺人民過得很辛苦。他們在台北坐捷運遇到一個大叔在車廂裡講電話,講得好大聲說「我現在連電話費都快要繳不起了,你們是不是希望我現在就去死啊!」
  第七、政治環境不穩定。打開電視,基本上各頻道都是各種政黨互噴。
2017-12-19 11:01:44
圖博館
港媒:台灣有多少人願為台獨而戰?民進黨應做個調查

  蔡英文2017年終記者會強調,“兩岸關係不會暴走、不會僵住、也不會走回不相往來的老路。”軍事議題卻特別被凸顯。對此,香港中評社2018.1.2評論稱,和平誠可貴,沒人願意發生戰爭,綠營尤應思考,台灣究竟有多少人願為“台獨”而戰?

台民調:年輕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比例有所提高

  《天下》雜誌2018.1.2發布年度民調,被問到“你認為自己是台灣人、中國人,或都是?”時,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島內民眾比例雖仍過半(56.4%),但卻是近5年新低,有34.1%的受訪者回答“都是”,佔比是歷年新高。調查稱,20到29歲的民眾,2017年調查時自認“台灣人”的比例為76.7%,30到39歲的受訪者則佔66.8%;但到了2018年,前者降至72.7%,後者降至59%,可見,台灣年輕的“天然獨”不再是鐵板一塊。其中,20到29歲的年輕一代,自認為是“中國人”的比例從1.1%提升到4%,30到39歲的受訪者則往“(兩者)都是”選項移動,從27.3 %增長到36.7%。

新年第1天金門飄起五星紅旗,台藝人:2018離統一更近了

2018.1.1,金門著名的老街“模範街”上旗海飄揚,街道一旁插滿了五星紅旗,十分壯觀熱鬧,讓當地的大陸游客倍感親切,還有當地民眾直呼“兩岸一家親”。台灣藝人黃安1日稱,“2018距離統一更近了”。
2018-01-03 09:10:50
圖博館
陸委會11.2民調: 83%維持現狀 16%統一 14%獨立 2018-11-02 自立晚報

陸委會最新民調顯示,主張兩岸廣義維持現狀達83.4%,主張兩岸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有16%,是陸委會近10年民調中,維持現狀以後統一支持率最高的一次。這次的民調也顯示,主張「儘快獨立」的民眾達8.6%,同樣創下10年來新高。
陸委會1日公佈最新民調,主張兩岸廣義維持現狀達83.4%,其中主張以後再決定的有31.1%、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有22.3%、主張以後統一的有16%、以後獨立的14%。主張儘快宣佈獨立的則為8.6%、儘快統一的有3.1%。
本項調查是陸委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10月24日至28日以電話訪問台灣20歲以上成年民眾,有效樣本1085份,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不超過正負2.98個百分點。
翻查陸委會自民國98年12月至今的民調,「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民意走勢,這次達到16%,是近10年來最高,也是10年內首次高於「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獨立」。
對此,陸委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表示,這次民調結構沒有太大變動,廣義的維持現狀沒有改變。不論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統一或獨立,大前提都是「維持現狀」,未來要如何都還有很大的變數。他說,「以後」的定義可能是「半個世紀、一個世紀」,「其實第二概念,有點測不出強度,只能測出傾向」。
邱垂正強調,外界不宜將「主張維持現狀後統一」與「儘快統一」兩個選項相加,解讀為支持「終極統一」,「這樣的解讀有點過度連結」。
學者王智盛分析:緩統速獨均創10年新高 灣社會漸漸走向兩極化
  回應
陸委會沒有公信力,民調可能造假。
並不奇怪!獨立可能性已經低到近乎零,意識型態者已氣極敗壞迫不急待,思想開明者則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2018-11-03 09:37:12
阿楨
許倬雲:為何宋代以後,中國文化形成了穩定結構? 2020-06-15 觀察者網

遼(金)和西夏,與宋時戰時和,主要的要求是中國贈納絲帛和銀錢,因此,宋不常以戰、守為選項,而是以繳納歲幣來購買和平。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宋因此重文輕武,雖自居正統,宋終於無法不向四鄰低頭,每年以歲幣交換和平。真要論經濟價值,一年花上一些財帛換來和平,省下了養兵和作戰的費用,其實也相當值得。不過,中國損失了尊嚴,也沒有自衛的主動能力,這是兩宋三百年,始終無法脫開這魔咒。
…..
唐代接納各種外來的思想和信仰,祆教、摩尼教、佛教等和中國原有的道教、儒家並存,中國並不需要特別標榜本土的文化特色。安史之亂以後,漢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價值,韓愈高舉排除外來傳統的旗幟,將佛教等外來宗教當做夷狄的文化,主張重新確認華夷之辨、內外之分。
  唐代晚期種下的這一股本土化潮流,在宋國開花結果,引發了對於儒家理論新的闡釋。
兩宋儒學,可以說是漢代以來規模宏大、海納百川的文化傳承,此時結晶而成的一套嚴整的思想體系。結晶化——正如碳結晶為鑽石,堅實無比,也從此拘束中國文化,失去了吸收外來成分的能力。
  相對而言,歐洲在近世經過宗教革命和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普世教會從此解體,只剩下梵蒂岡教會的形式。伊斯蘭世界經過歐洲帝國主義的衝擊,其各個教派只能管到自己的教眾,在實質上也失去了普世特性。倒是中國的儒家,並沒有教會,也沒有明顯的組織,可儒家權威及其造成的社會制度,卻是長久存在、難以改變。這是中國歷史的吊詭性:穩定——甚至超高度的穩定,卻難以適應外力引起的新環境。
  有宋一代,實是中國歷史的轉捩點:兩漢的堅實基礎,隋唐的宏大規模,轉變為中國文化的穩定結構。從此以後,中國兩度面對外族的完全征服,還能重新站起來。可是,在面對活力充沛的西方近代文明時,這一穩定的中國文化系統,不再能有接納與消化適應的能力。
2020-06-18 07:51:18
阿楨
蘇起:陸丟出「統一後安排」不跟台談判 將一次解決台灣問題 2022/01/20 中時

台北論壇董事長蘇起今表示,大陸開始陸續丟出「統一後安排」,當然研究已悶聲做了很久,但轉淚點是蔡總統國慶講互不隸屬,導致大陸被刺激出來。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的重要文件「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主動詞可看出共產黨解決、不跟台灣談判,不是台灣方案;「解決」是一次處理,這是一槌定音。中共二十大後具體做法會陸續推出。
台北論壇基金會20日舉辦2022年兩岸關係展望研討會,由台北論壇基金會執行長楊永明主持,文化大學社科院長趙建民主談。蘇起於會上表示,兩岸關係是外弛內張,大陸開始陸續丟出「統一後安排」,如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說統一後選舉如常進行但支持台獨的不能參選、國台辦副主任劉軍川說台灣財政收入均用於台灣。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去年元旦講話只用統一1次,今年元旦提統一21次,當中對統一後的做法仍模糊,就看具體何時出台。
蘇起指出,「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主動詞可看出「黨解決」,意指共產黨解決,談判已經沒有了;「解決」是一次,不是過渡處理,這是一槌定音。且方案會涵蓋軍事、經濟、文化、政治、法律等全面性,畫出路線圖。
2022-01-23 08:27:40
阿楨
“大陸”一鍵替換成“中國”,臺灣出版社鬧了大笑話 2022-02-19 觀察者網

中時19日報導,臺灣知名的麥田出版社近日把一本大陸書籍中的“大陸”二字全部一鍵替換成“中國”。但實際上書中許多“大陸”都指的是“大陸板塊”的意思,結果鬧出了“哥倫布發現新‘中國’”“南亞次‘中國’”等令人噴飯的笑話。
如此“飛來橫禍”,讓本書作者、大陸學者曹雨相當氣憤,痛批臺灣出版社沒有職業操守,在校對工作上失職。眾多臺灣線民也就此事大加嘲諷,出版社上午發出道歉聲明,承諾會將新書全面下架並回收重制。
  回應
灣灣當局規定“外公”“外婆”不能用,理由是涉嫌性別歧視,而《外婆的澎湖灣》也只能叫《你他媽的澎湖灣》了。
不覺得可笑,只覺得可怕,台獨在洗腦

抹紅中性用詞 台灣五十步笑百步 2022/02/20 中時

「中共、中國、中國大陸、大陸、內地」,其實同中有異。「中共」強調的是黨的角色及政權;「中國」是在國際關係上慣用,如中美、中日、中歐關係;「中國大陸」或「大陸」,針對的是兩岸關係語境;「內地」則專指大陸與香港、澳門的關係,港澳人稱大陸為「內地」。
在民進黨抗中保台的政治正確下,原本中性的「大陸」一詞,這幾年突然被扣上紅帽子,但翻開《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條也指出:「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
兩岸都有網友亂出征
去年夏天東京奧運時,歸化台灣的前烏克蘭體操選手瑞莎,寫上「中華隊加油」,卻遭台灣網友洗版批評「誰跟你中華」,讓她趕緊改口「台灣隊」。
藝人小S使用「國手」一詞,則被大陸網友指是台獨,不過官媒為其緩頰,呼籲網民要「多多了解紛繁複雜的台灣社會,要學會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理性對待,防止好心辦壞事。」
務實處理分歧創契機
前陣子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的「玻璃心」一曲爆紅,暗喻大陸官方到民間社會在遇到敏感議題時的脆弱易怒,但反觀台灣在面對大陸時,有時也不遑多讓。
  回應
“大陸委員會”主席,如改成“中國委員會”主席,一定很多人血脈噴張?
2022-02-20 09:36:02
阿楨
黃涵榆:談《歷史不下課》對臺灣的啟示 2021.10.13 思想坦克

《歷史不下課》(The Lesson)是今年臺灣人權影展的參展影片之一,是德國導演霍恩(Elena Horn)2020年的作品。
導演發現,雖然德國官方的立場和官方的課程都承認納粹的罪行,但是德國社會和年輕族群的次文化,還是常看到極右派和排外主義勢力的興起。
年輕世代的德國人(包括導演自己)對於猶太裔家庭的歷史、生命經驗和他們承受的苦難的陌生和無知。導演甚至認為,德國民族罪惡和可恥的歷史並沒有真的結束,還持續在塑造年輕世代對現實的認知和感受。這當然是她拍片很重要的一個動機。
她原本打算以「罪惡感」作為影片的主軸。但是等到她回到家鄉弗倫登貝格(Fröndenberg)開始在她曾經就讀的高中拍攝影片之後,她的一些想法有了改變,連帶影響到電影的創作方向。
「過去就讓它過去」?
導演霍恩耗費五年之久,近身追蹤四個學生的學習歷程。學生們從最初在課堂上討論的氣氛頗令人不安,有許多小孩提到他們在家裡都避免談到納粹的話題,家人相信「過去就讓它過去」。
學校安排學生到附近的薩克森豪森(Sachsenhausen)集中營參訪,希望能讓他們了解過去就發生在他們居住的地區的殘酷罪行。有一個班級把集中營的設計看成是一種美學實作,也有一個班級把這樣的參訪當成沒意義的例行儀式,而不是什麼哀悼受害者和反思歷史的時刻。
「希特勒沒那麼壞」?
學生從一些人那裡聽到和學校歷史課程有所衝突的觀點,有學生就提及她的足球隊友和教練們認為「希特勒沒那麼壞」,或者歷史課本有關大屠殺的部分都是謊言。有的學生親眼目睹地方上的一些新興的極右派組織發展成新納粹的足球流氓,而以足球聞名的多特蒙德甚至吸引不少新納粹份子。還有學生甚至發現自己的家族和納粹有所牽連。
臺灣轉型正義教育的啟示
灣觀眾對於影片中「過去就讓它過去」、「希特勒沒那麼壞」的說法恐怕再熟悉不過了,如同柯文哲經常掛在嘴邊的「現在好好的,幹嘛一直講過去?」,如同國民黨一直強調「沒有蔣介石,臺灣今天早已被共產黨統治」、「蔣介石有過已也有功」之類的說辭。
這幾天吳淡如那一番「讀國中女兒不認識孫中山」的感慨與憤怒…扭曲的史觀令人嘆為觀止。
  回應
228紀念館通常沒幾個人去參觀,學校畢業旅行幾乎也不會安排一個景點,校外教學就是露營而已
若不分清德國「納粹屠殺」和美台「白色恐怖」的差別,那正義就只是賣山寨貨的廣告詞。
台獨壟斷二二八/白色恐怖
2022-02-20 09:57:59
阿楨
向大陸承諾不搞台獨──李登輝的共黨同志之3 2022/06/23 中時 徐宗懋

徐宗懋問:有包括李登輝嗎?
台籍中共黨員陳炳基答:李登輝1948年春天就退了。10月25號凌晨,國民黨同時去我、劉照枝、李薰山、林如堉4家抓人。他們3個沒跑,我這個怕死的躲避了,沒有抓到。
問:林如堉被捕後,理論上是有可能供出李登輝吧?
答:他就沒這麼做啊!你看李薰山的判決書就知道,上面根本沒提到李登輝,也沒有供出新民主同志會的其他領導人。1996年,李登輝跟我說感謝我們幾個朋友保護他。
問:1996年見面的時候,你能預料幾年後的今天,李登輝越來越親日本右翼、越來越強烈的台獨色彩嗎?
答:我沒想到他會發展到今天如此荒謬的地步。經歷過日本軍國主義統治的台灣省籍人的李登輝,竟然變成和日本極右勢力相勾結到今天的地步,令人吃驚!是不可原諒的!現在李登輝竟然公然地和《台灣論》作者小林善紀等日本極右勢力同流合污,竟說:釣魚台是日本領土、宣揚「武士道精神」等等。這些言行是完全喪失民族立場、傷害台胞的尊嚴、損害台胞的根本利益,令人氣憤。這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本文節選自《彩色台灣歷史大觀》,作者:徐宗懋,出版:徐宗懋圖文館。
2022-09-17 08:03:46
阿楨
什麼樣的戰爭會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2020/10/21 中時 林谷芳

兩岸緊張,國防部在影片中強調真戰爭就必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獨派也用此宣示不惜一戰的決心,但老實說,聽來總覺底氣不足。
到底什麼樣的戰爭能讓人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呢?不外有三:
第一種是民族聖戰。
第二種是宗教戰爭。
第三種是意識形態的戰爭。
台灣真是三不得其一:就宗教而言,台灣非單一或一神之宗教區;就意識形態而言,台灣人雖習慣於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強調西方式的自由民主,但距離拿生命去捍衛的程度還遠;就民族聖戰而言,雖然獨派一直想建構所謂的台灣民族,但與長期因血緣、文化而形構出的實體民族還是有本質的不同,更何況台灣與大陸還有剪不斷的血緣、歷史、文化關係,島內許多人的民族認同也還是中國人。
但如大陸是三得其一,但得其一也就夠了。
其一,民族聖戰,大陸每次宣示「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都基於此。台灣聽多了這種話,以為它就只是一種宣示,甚至是一種宣傳,其實不然。
就近來說,兩岸分隔原就是國共內戰的結果,是一個國家內戰所導致的。
就較遠來說,台灣被割給日本,是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這是近代中國的一項恥辱。
再就更遠來說,中國的大一統意識已近千年,「數典忘祖」對外國人也許不是大事,對中國人卻就是不能忍受之事。
2022-09-17 08:11:04
阿楨
過半民眾認為綠不能控制兩岸局勢:2024面臨苦戰2023-01-12 聯合報

兩岸局勢民主文教基金會今天公布兩岸議題最新民調,55.2%民眾認為,兩岸局勢緊張,執政的民進黨不能控制兩岸局勢發展,只有25.8%認為,民進黨可以控制兩岸局勢發展。學者表示,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加上蔡政府推動兵役延長政策,可以預見2024大選,民進黨不論推誰參選,都會陷入苦戰甚至「變天」。
民主文教基金會公布「民眾對當前兩岸關鍵性問題的看法」民調,其中一道問題詢問,「中共認為民進黨正以各種手段推動台獨,使得兩岸局勢更加緊張,請問您認為執政的民進黨能不能控制局勢發展?」
民調結果顯示,33.7%民眾認為「不太能」、21.5%認為「完全不能」,5%認為「完全能」、20.8%認為「還算能」,但也有19%民眾未表態。
民調也詢問,「抗中保台」與「和中保台」,哪一項對台灣最有利。結果顯示,52.7%民眾認為和中保台對台灣最有利,25%認為抗中保台對台灣最有利,但也有22.2%未表態。
針對所謂「疑美論」,這份民調也詢問民眾,是否同意「只有相信美國、親近美國,才能保衛台灣」的說法。民調結果顯示,62.1%民眾不同意、29%同意,8.8%未表態。
2023-01-22 07:01:08
阿楨
出席228紀念活動 蔣萬安上台遇民眾突襲抗議 台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OaUuNVaXPg
  回應
要蔣萬安為228下跪道歉?派來的亂的吧!
這樣抗議人更反感,可以廢掉228嗎?
看到這群228的就覺的是笑話,錢都拿了還在那演戲,演了幾10年了不膩啊,
照這劣根性,就算到了40代出來道歉一樣有人出來鬧
多少會聽過都是槍斃的人,但歷史記載不太找得到。

讚馬英九「形同親人」 遺族親揭二二八真相 2023/03/01 中時

臺北市長蔣萬安28日在二二八76週年紀念會遭到陳抗騷擾,二二八協會名譽理事長廖繼斌在活動致詞時表示,沒有二二八家屬不跟臺北市政府合辦活動,「不管市長姓什麼我們都願意辦」;他還說,前總統馬英九的不求回報已經獲得許多受難者遺屬認同,已經和二二八家屬情同親人,一番談話引來綠營人士批評。廖繼斌還提到二二八真相的第一段,其實是外省人被暴民殺,行政院長陳建仁跟立委李貴敏都是歷史記憶見證。
  回應
二二八事件多位總統倒歉.發賠償金.建紀念館.新公園更名二二八公園.例國定假日...但塔綠班依舊年年操作二二八仇恨.用二二八假歷史洗腦年青人仇中媚日....李傲先生寫了兩本二二八真相的書,清清楚楚塔綠班扭曲事實製造仇恨非常卑劣無恥!
應該是希望每年都發補償金吧!二二八養了一堆富人哪!
為了台灣的平靜,公投廢了228所有一切吧!

辜寬敏97歲辭世!日本混血花花公子一生4妻 2023-02-27日 週一 上午10:52

辜寬敏1972年應總統蔣經國邀請返台「共商國是」,自日本返台定居, 1996年與彭明敏一起加入民進黨,政黨輪替後歷任總統府資政等職,2008年並曾參選民進黨主席但敗給蔡英文。
  回應
都是一些日本統治時代的既得利益者,難怪要搞台獨。
原來塔綠班的政客搞女人很行;搞台獨搞國政都不行
每天只想搞台獨讓台灣的小孩上戰場 自己的子女躲在國外 垃圾
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x女x
2023-03-01 08:25:38
阿楨
為選舉搞兩國論 陸委會瘋了嗎 2023/11/12中時社論

蔡政府、民進黨在陸配徐春鶯列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的議題上火力全開、口徑一致,核心論點是徐春鶯未放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違背了所謂「雙重國籍不得擔任公職」的法律規定。其實,炒作國籍問題,是民進黨發現造謠「徐春鶯曾是中共幹部」失敗後的補救手段,因而不惜以全盤否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為代價,兩岸「維持現狀」這齣戲完全不演了。

徐春鶯引爆綠白互槓 學者指陸委會「明渡兩國論」2023-11-08 聯合報

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指出,陸委會搬出國籍法是「硬扯的」,因為我方憲法就是一個中國、即中華民國,並在國家統一前規範兩岸關係現狀,兩岸條例也是使用戶籍取得條件,該條例第二條,大陸地區是中華民國領土,「不是外國或另一國」。
蔡政府第二任期之後,面對台海兵凶戰危的壓力,邱義仁、吳釗燮先後以「瘋子才搞台獨」、「不尋求正式獨立」等方式,一再重申維持現狀的兩岸路線不變。
怒轟賴清德有失格局! 徐春鶯親上火線:台灣獨立就棄中國籍

徐春鶯2023/11/08表示,《中華民國憲法》涵蓋中國大陸,如果台灣宣布獨立,她就會去放棄中國國籍,並怒批副總統賴清德指控她是共產黨員,有失政治人物格局。
賴清德日前指控她是共產黨員,怒批「副總統可以隨便這樣指責我,太不負責任了」,並否認具有共產黨員身分,賴要給我一個交代
而內政部長林右昌先前對於徐春鶯擬投入選舉表示「若一面拿台灣身分證,口袋又藏了另張代表極權國家的身分證,這是民眾最大的疑慮」,徐春鶯則駁斥「貴為部長,講這話是太沒有文化?或不瞭解大陸」,她重申,在台灣定居須由內政部核准為中華民國身分證,才能獲得護照。她說,在台灣申請定居前,需在移民署寫切結書,宣告三個月內放棄中國戶籍,且相關文件需在當地公證,「拿回來後須送海基會驗證,再送移民署」,徐春鶯反問「大陸都沒有戶籍,哪還有身分證?」
她批陸委會是漠視憲法,指《兩岸人民條例》第二條明載「大陸地區:指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反問,「兩岸是國與國的關係嗎?」徐直言,民進黨政府敢宣布獨立,「我就放棄那邊國籍」。
  相關新聞
醫師蘇偉碩聲稱,副總統賴清德擁有中國國籍而且沒有申請放棄,2023-11-0到北檢告發他,要賴清德出來跟國人說清楚。
  回應
隨著民進黨的民調越來越低,即將會失去政權時,剩下的兩個月,您將會看到牠們將依序打出「恐共」、「仇中」、「排華」這三張牌
2023-11-13 06:12:49
阿楨
政大台灣人中國人認同民調 郭正亮控錯誤扭曲:跟生活脫節 2024/04/22 中時

郭正亮18日在網路節目《亮劍台灣》認為,這項民調嚴重簡化、誤導台灣民眾的理解。
政治大學選研中心「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2023年的研究顯示,認為「我是台灣人」的佔61.7%;認為「我是中國人」的佔2.4%;認為「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佔32%。
郭正亮分析,「台灣人認同」未必等於「台灣國族認同」。譬如他是來台第4代,出生在台灣,所以是台灣人;有些人認同台灣的生活價值,希望保有現在的生活方式,所以認同是台灣人;第三就是認同台灣的政治制度,例如民主自由,所以認同是台灣人。但這和統獨沒有關係,也不等於要否定中華民族,也不等於是台灣國族認同。
郭正亮認為,政大選研中心調查「台灣人認同」與「中國人認同」,卻不細究內涵,這樣的做法有問題!尤其民進黨利用政大的民調,政治解讀為大部分台灣人都想要獨立,只是因為怕有戰爭,所以不敢主張。
而政大選研的民調「中國人認同」偏低,郭正亮指出,可能因為等同於「認同外來政權」、「認同兩岸統一」,並未細分原因,混淆太多層面,應該用更中性的概念,例如中華民族來測試看看。「我誠心建議政大選研中心重新做民調」, 不能只用台灣人跟中國人,一定還要加上其他概念。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2023年4月國政民調,可以複選,「自我認同為台灣人」均占9成多,自認是「中華民國一分子」者為78.2%,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分子」的有57.7%,過半!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仍有28.9%。
根據「台獨聯盟」2023年11月的民調,認同自己只有台灣人身分,只有30.7%,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
郭正亮披露,台獨聯盟為何會這樣問?因為他們反對中華民國,他們認為只要認同中華民國,就不是認同台灣建國。「我反而欣賞這種論述,邏輯清清楚楚,不會誤會」,郭認為,台獨聯盟很誠實,這才是真正台灣國族認同,獨盟問的才是對的。台獨聯盟做的台灣人認同是30.7%,政治大學做的台灣人認同是61.7%,相差31個百分點。
郭正亮稱,「台獨聯盟」民調,是台灣人也是中華民國人有36.7%,只有中華民國人24.6%,加起來61.3%,和《美麗島電子報》中華民族認同57.7%,比較接近。也就是認同中華民國的人,接近認同中華民族。
2024-04-22 03:41: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