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9 06:00:00| 人氣2,6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布紐爾:名導演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路易斯 布紐爾 Luis Buñuel (1900.2.22- 1983.7.29)  by吳光武

1920
File:Luis Buñuel.JPG
1968
在學校第一次看到布紐爾的影片《安達魯之犬》,看到切開眼球畫面充滿特寫時,內心激動無比,導演布紐爾在奇異符號組合的電影鏡頭下,開始進入這位超現實大師導演–路易斯.布紐爾!
  一.生平
路易斯布紐爾波托萊斯 (西班牙語發音:[lwisbuɲwel])(1900年2月22日- 1983年7月29日)他被認為是西班牙的一個最好的導演,也是一個重要的歷史導演的電影。
  路易斯.布紐爾出身於富裕的中產階級和信仰虔誠的天主教家庭,但他卻屢屢背叛其出身,拍出質疑這些傳統價值觀的作品:中產階級、性,以及對貧窮的同情是他一系列作品的主要經緯,而超現實主義的心理串要素則是他的手段和媒介。在他一生的行跡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 的遞嬗變遷,經歷了一次大戰、西班牙內戰、二次大戰、墨西哥的流放生涯,卻從不消減他的幽默詼諧乃至對人世的熱愛。
  布紐爾出生於西班牙一個極為傳統的家庭,是六個小孩中的長子。布紐爾的父親是進出口貿易商,主要做的是加勒比海地區的生意。布紐爾出生後沒多久,全家搬到了一個叫做Zaragosa的傳統小鎮,布紐爾從小就在一切按照舊規矩來的環境裡長大。從六歲到十五歲,他都在教會學校裡接受自18世紀以來就沒有改變過的教會教育,除此之外,布紐爾還在教會裡擔任唱詩班團員與彌撒時的輔祭。這麼傳統的背景,卻導致了布紐爾對宗教、制度、傳統的厭惡,他視這一切規矩為生命的枷鎖,因此自他十六歲從中學畢業以後,他就決定成為一個無神論者,並且脫離傳統制度的束縛。
  後來,就讀於馬德里大學,他與畫家薩爾瓦多達利成了非常親密的朋友的。布紐爾首先研究自然科學和農學,然後工程但轉為哲學。
  1922年,西班牙首都馬德里,傳統美學價值遭遇爵士樂、佛洛伊德心理學、前衛藝術等新文化浪潮肆無忌憚的狂烈挑戰,搖搖欲墜。年僅18歲,才氣縱橫的薩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來到馬德里大學,立志要成為名垂青史的偉大藝術家!他既害羞又狂野不羈的獨特氣質很快吸引了學校裡另外兩位才子的目光-佛多里柯‧賈西亞‧羅卡(Federico Garcia Lorca)、以及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nuel.)。
  很快,達利、羅卡、布紐爾這三個耀眼而富有爭議的密友、知己、年輕藝術家便成為全馬德里最能掀起潮流的知名人物。然而,達利發現,他已逐漸愛上羅卡,完全無法自拔,而另一位美麗的女作家瑪德蓮娜也著迷於羅卡的魅力。對此,他渾然不覺。面對兩位摯友日益高漲的盛名,布紐爾決定前往巴黎,尋求自己在電影藝術的成功。
  然後,他與達利合作編寫和導演了一部16分鐘的短片《安達魯之犬》(1929年)。一系列如同弗洛伊德驚人的可怕的畫面(如看來是用刀片緩慢切開一個女人的眼球)受到法國超現實主義時期熱烈歡迎。
  1936年西班牙內戰震盪不安,布紐爾回到西班牙,並拍攝關於農民生命的紀錄片《土地沒有麵包》(1933)!。在時代的迅速變化下,布紐爾看到法西斯西班牙已沒有他的政治和藝術感情抒發的地方了。布紐爾流亡移居美國好萊塢,從事短暫外語版的美國電影海外銷售。後他離開好萊塢的紐約,在現代藝術博物館整理彙編的電影,並編輯一個較短的版本雷芬斯坦美化希特勒宣傳電影,《意志的勝利 》(1934年)。布紐爾然後又回到好萊塢,曾1942年至1946年在華納兄弟配音部。
  1946年布紐爾抵達墨西哥於1949年獲得墨西哥國籍,他放棄了西班牙護照。在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有《大賭場》(1946年)。布紐爾發現情節枯燥,且不是非常成功。1949~1964年在墨西哥拍攝了超過二十部的電影,其中包括1950年讓他重回國際影壇大師之林的"Los Olvidados",1955年重新開始與國際尤其是歐洲的電影公司合作,1961年更回到祖國西班牙拍攝"Viridiana"一片。再度地,布紐爾在此片中對於教會和法西斯政權毫不留情的批評使得此片遭受禁演的命運,不過這部電影卻很爭氣地在坎城影展中抱了個第一大獎金棕櫚獎回家,自此,布紐爾又再度重返國際影壇,並鞏固了他國際大導的地位。
  1967年重回法國拍攝的"Belle de Jour(青樓怨婦)"讓女主角凱薩琳丹妮芙躋身國際影壇巨星,1977年:以"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朦朧的慾望)"一片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導演項目提名,
  1983年7月29日他在墨西哥城辭世。這位超現實電影之父不只是為影壇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精采的作品,他的實驗精神與對自我的堅持,更是所有電影工作者創作的模範。
  二.作品
*《安達魯之犬》(1929年)

安達魯之犬》以描寫一個精神困頓的流浪漢那一連串的夢境,從而進入人類潛意識狀態的探索,並試圖激起觀眾的內心衝動的影片,才真正引起人們注意,被視為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典型的代表作品。
  在影片《安達魯之犬》中,人物的夢境和潛意識狀態,則是由一個個令人驚怖的恐怖事件和鏡頭連接起來,整部影片充滿了暴力、性慾和古怪的幽默,突出了超現實主義作品不受理性和邏輯支配的特點。《安達魯之犬》可以說是實驗電影的經典代表,短短16分鐘裏面包含了許許多多恐怖詭異且光怪陸離的駭人影像設計,包含一名男子用刀片劃開一名女性的眼珠,以及從一張攤開的手不斷冒出黑色的大螞蟻,這些與現實乖違且如惡夢般的畫面,與支離破碎的敘事情節,不僅挑戰觀眾的視覺觀影經驗,也開發出許多嶄新的影像語言,在當時可以說是十分大膽且嶄新的嘗試與突破。

*《黃金年代》The Golden Age1930年



布紐爾與達利的另一部電影《黃金年代》也是著名的超現實電影 。這部片子對宗教有更強烈的批判。《黃金年代》的片頭中海灘上兩個毒蠍斯殺拼鬥之景與幾個坐在岩石上的主教跳接,十分諷刺地指涉宗教引起的鬥爭如同毒蠍一般,雖然表面上不露聲色,骨子裡卻狠毒異常。而片尾男主角把燃燒中的聖誕樹 、主教、牛軛等物件一個一個扔出窗外,更是荒謬而不可思議,這處理強烈的呈現布紐爾對宗教壓抑人性的批評。有意思的是,達利把自己的畫作「燃燒中的長頸鹿」也以拼貼的方式放入這部電影中。
  探討人性情慾是《黃金年代》的另一個主題。片中女主角發現自己的臥室床上躺著一頭牛,這是很具有幽默意味的超現實處理,影射女子的慾望如同牛一般巨大,不須修飾。當她坐在梳妝台前思念情人,她強烈的情慾被反映在鏡中,如同狂風,如同混亂流動的雲天。這一個鏡頭令我們聯想起超現實畫家馬格利特的畫:畫面、窗口或是鏡子反映出的是觀者的心境,而不是模擬的現實世界。
  超現實主義慣用的風格之一是不以現實原則為依歸,違反基本物理原則,壓縮空間關係,逆轉或是加速時間進程,而達成其所要求的象徵效果。例如片中男女主角求愛過程中,年輕貌美的女子在瞬間之內轉變為白髮蒼蒼的老嫗,似乎是說男女之間情慾的強烈如同在一刻之間耗盡一生的精力。
  《黃金年代》中另一個超現實主義者關切的主題是對中產階級社會的批判。片中牛車出現在衣冠革履、雲鬢香肩的貴賓之中,這種無理性拼貼的例子藉著並置凸顯中產階級與下產階級的差距。中產階級的社會與下產階級的社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安逸舒適的生活中的人不會理會貧窮人家的痛苦,也不會關心內戰中死傷的人群。片中小孩被園丁持槍射殺而死,酒會中的賓客毫不以為意,繼續他們的談話,好像是兩條故事線各自發展,這是典型的超現實電影的風格。而酒會中樂團演奏進行的同時,西班牙內戰正在進行當中。西班牙領事接到電話聽說內戰的情況,卻無動於衷。這種對中產階級與西班牙內戰的批判,在布紐爾晚期的電影《自由的幻影》 、《天使滅亡》中也看的到。

*《無糧之地》Land Without Bread (1932)
此片帶我們到一個看似無人知曉的神祕地帶,充滿著濃厚的探索味道,它同時打破了現實世界封閉的和平假象與無知:從未聽過「麵包」的居民、扁桃腺紅腫在道路旁躺了三天而不久死亡的女孩、因甲狀腺發炎而蒼老如60歲的32歲婦女、受毒蚊感染發燒顫抖的中年男子、老婦沿街為嬰孩死亡哀悼頌詞的夜晚。透過科學式的眼光,我們無法在重重的死亡氛圍中自在安逸,那同時像是一場莊嚴而肅穆的導覽,隨著古典樂的起伏,隱隱觸動觀看者內心的平穩而搖晃了起來。
  從超現實到現實,此片是布紐爾一次巨大的轉換,他唯一一部的紀錄片,重新扭轉了真實的界線,亦打開了超現實的視野。羊從懸崖上的掉落成了一種現實與象徵之間的微妙辯證。此片在播映之初遭到西班牙政府禁止,直到1937年才於巴黎放映,原因是毀壞了當時的國家形象。這不單只是一部單純知識性突破的影像紀錄,映照的火光更燒及此處貧困村落的未來命運及自身。科學的進步並不意味著機械式的操作,更需要人性的擁護與介入。

*《被遺忘的人民》The Forgotten(1950)
1928年以《安達魯之犬》的超現實主義代表作震驚世界的西班牙導演布紐爾,自1932年的超現實紀錄片《無糧之地》之後,長達15年沒片子可拍,1950年終有機會以自己的劇本《被遺忘的人》拍成電影,再度一鳴驚人,獲得1951年的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該片從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觀點,冷酷地述說墨西哥貧民窟一個被人遺忘的污穢角落,幾個出身自問題家庭的青少年走向不歸路的故事。以甫逃出少年監獄的太保首領Jaibo與缺少父母關愛的純真少年Pedro,為亦敵亦友、糾葛不定的核心主角。因此,該片也是描述「愛人的孩子與不愛人的孩子」、「毀人的青少年與被毀的青少年」、「人性之惡摧毀人性之善」的故事。論述雖然悲觀,但透過其中的對比與象徵鏡語,可以窺伺導演意在質疑「如此不幸何以致之?」、「自作自受的人民究能容忍到何種程度?」布紐爾控訴冷酷現實的力作之一!

*《維莉迪安娜》Viridiana(1961年)
布紐爾的宗教三部曲之一。講一個即將進修道院的女青年,在院長嬤嬤的要求下,拜訪供養她的叔叔。叔叔因為她長得像已故的妻子,對她心懷不軌,給她下了迷魂藥,想姦污她但又下不了手。為了阻止她回修道院,叔叔騙她說她已經失去貞潔。她馬上離開了他,叔叔悔恨不已,自殺身亡,把豪宅留給了她和一個私生子喬治,她決定向乞丐開放豪宅,盡量做善事。但乞丐們卻好吃懶做,把她的好心當成愚蠢,而且把房子弄得一團糟。喬治為了重振父業,勤勤懇懇,他對乞丐們的行為很反感,但並非鐵石心腸。布紐爾無神論的力作之一!

*《泯滅天使》The Exterminating Angel 1962年



故事圍繞著一場盛大的晚宴。一對夫婦在家裡款待朋友們。正當客人駕到時,廚師和僕人卻突然離去。女主人暴跳如雷,好在晚宴還算成功。席間客人們互相說著壞話,吃完後眾賓客在音樂廳欣賞鋼琴演奏。但是大家竟然發現無法離去,不是不想走,而是不知怎的都不走,被困在這裡幾天后,竟然餓死了好幾個人。最後有人提議,主人必須對此負責,辦法就是獻出生命。布紐爾從冷酷高貴現實中批判了現實!

*《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 (1967)詳參【圖博館】:《青樓怨婦》





「【青樓怨婦】是我最賣座的一部電影,但這絕不是我的功勞,應該要歸功片中那些美麗的妓院姑娘兒們。電影改編自約瑟夫凱薩的小說,他寫得很通俗,但結構很好,我喜歡女主角的幻想過程,很有興趣將這些幻想的內容轉換成影像形式,尤其是女主角的被虐狂情結,更提供了我探索性倒錯與性變態的機會。」
--導演/布紐爾 (引自原子映象網站)
  青樓怨婦的故事內容不算特別複雜,一個年輕貌美的醫生太太,因為過去的一些經驗,再加上生活上的壓抑,進而引發了一連串虛實難分的幻想。Belle de Jour是女主角到青樓兼差時使用的名字,同時也是一種牽牛花。這種花只在下午綻放、隨即凋零,正好也是女主角在青樓裡的工商服務時間(下午兩點到五點)。
片中女主角看似幸福美滿的生活,其實是不性福的,曾屢屢拒絕丈夫(皮耶)的求歡。友人雨松垂涎她的美色,有意染指,卻遭到她嚴詞斥責及拒絕。她從雨松那裏知道現在仍有妓院,在好奇心驅使之下前去客串私娼。
  面對了各種千奇百怪的客人求歡方式(變裝癖、亂倫…),不但沒使她退縮,反而讓她容光煥發、有助於改善夫妻之間的性生活。歡客之中有一個叫馬賽的小混混特別喜歡她,想要獨佔她,於是持槍在街上槍擊了皮耶。友人雨松前來探訪半身不遂的皮耶,並向皮耶揭發了女主角的行徑…片尾皮耶卻奇蹟似的好轉,兩人就像往常那樣的恩愛。
  這部電影有趣的地方在於布紐爾精心佈置了一個虛實難分的架構,穿插著過去的事實,對現在未來的幻想,裡面包含了他一貫的主題-對中產階級生活的嘲諷及包裹在宗教戒律下的假面人,卻沒有對片中角色提出了任何的批判。
讓觀影者有更大的空間任自己的想像力飛馳在電影裡面,有的看起來像是真的,而有的卻又像假的,而隨後發生的某些事件卻又推翻了先前假設該事件是真實的猜測。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我們的人生不也有某種程度的虛實難分嗎?
  片子剛開始還嘗試著想弄清楚哪些是過去的事實、哪些事情出自女主角想像、哪些又是現在的事實,隨著電影逐漸接近尾聲,看到皮耶雙手無力的垂下、臉龐上的淚水,女主角笑顏逐開,男主角竟然又奇蹟似的痊癒,兩人舉杯同慶,此時又響起了達達的馬蹄聲與叮叮噹噹的鈴聲,呵~竟是南柯一夢。

*《特麗絲塔娜》Tristana (1970) 
年輕的女人特莉絲塔娜母親死的時候,她的委託監護人是受人"尊敬"的堂.路普.堂.路普表面是眾所周知的麻煩紳士,但堂.路普著不可告人的致命弱點喜歡侵犯女人,他開始對清白無辜的特莉絲塔娜進行誘惑和騷擾,虛偽的堂.路普想將她佔為己有,布紐爾又一次將鏡頭對準資產階級的虛偽冷漠,以及這種虛偽冷漠對美對生命的壓抑和摧殘……

*《資產階級的魅力》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年)
已經是布紐爾的後期作品了,影片的超現實色彩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整部影片幾乎沒有多少故事性可言,只是以若干宴會和夢境組成的多個場景。布紐爾施展開超現實主義強大的諷刺功能,把現實生活略加修改就成了最荒唐但又最"真實"的夢境。什麼是"資產階級的魅力"?資產階級的魅力就在於他們操控現實的能力,他們對現實隨心所欲的扭曲以片中的超現實手法來表達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以拉法爾為首的這個小團伙就是資產階級最典型的代表,作為米蘭達大使的他,可以美化國內尖銳的矛盾,可以藉用外交手段偷運毒品,甚至一臉猴急地覬覦朋友的妻子,資產階級的道德崩潰無所顧忌在他身上得到了最突出的體現。影片的後段,大量運用夢境與現實交織的手法,不斷打破觀眾對於影像的接受和猜測。對於各種超現實色彩的場面,觀眾由輕易分辨到逐漸混淆,以至到了後來沒有導演明確的提示就無法分清現實與夢境,於是,布紐爾成功地以超現實主義手法營造了一個資產階級真實的夢境。

*《自由幻影》The Phantom of Liberty(1974年)

片中出現多重人物,故事也摻雜混亂,支離破碎,有維護虛偽家庭道德的父母、有沉浸怪夢不能自拔的父親、有性格怪異屢受欺侮的教授、有亂倫的情侶、有同性戀、有亂槍掃射的殺人犯、還有不知自己身為何人的警察局長等。不斷跳換的故事讓觀眾如入五里霧中。
  若論最純粹的布紐爾超現實主義作品,除了《安達魯之犬》,本片不遑多讓。內容如同拼湊的萬花筒,沒有一根牽動主旨的線索,也沒有承前啟後的故事情節,但勝在氣氛的掌握和高度的幻想空間。再加上每個段落的劇情荒謬離奇,不是布紐爾的擁躉絕對難以招架。但本片依然沿襲了導演對資產階級行為和生活方式一貫的抨擊和嘲諷,荒誕、幽默、諷刺的故事安排和特意製造的夢魘氣息,都是為了表現導演對現實中荒謬行徑的厭惡和批判。本片雖遭評價不一,但卻是導演自己最鍾愛的作品之一。

*朦朧的慾望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1977年)



西班牙的一座車站上,老紳士馬德奧上了車,在包廂外抽煙,他忽然看到月臺上一個姑娘正在焦急的找人。等姑娘走到包廂門口,馬德奧把一桶冷水倒在她的身上,火車已經開動,姑娘趕忙跳上後面的車廂。馬德奧的粗暴引起同車廂乘客的好奇,馬德奧向他們講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他和一個年輕女孩的激情的禁忌之戀, 面對看的到吃不到的愛情, 馬德奧選擇被欲望牽著走, 逐漸掉入黑暗的無底深淵。
  這部片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呈現出一個中年男子對少女的強烈性幻想,以及那位少女相當神祕的動機和行為,實在讓我猜不著他肚子裡到底藏著什麼東西,如果你想得到的一位女孩你一直被她勾引住,卻一直無法得到她,妳會有什麼感受,這種感受就是主角馬德奧所感受的。
  那位少女不斷的用美色去吸引馬德奧,不過卻屢屢讓馬德奧想占有她的慾望更強,表面看起來好像馬德奧擁有很大的權力去做決定,不過事實上卻是被那位女孩卡吉塔牽著鼻子走,原本只想跟卡吉塔作愛的馬德奧,想要實現這個夢想卻不斷的落空,等到最後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的時候, 那種有如脫疆之馬的衝動便隨之而來,而整個情勢的控制權便整個扭轉了,相當有趣的心理鬥智戰。
布紐爾一開始就呈現出馬德奧把水潑向卡吉塔,就已經引起了觀眾的注意,也讓觀眾想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令人震撼的事件,這部片還穿插著一些恐怖主義行動的劇情,個人覺得導演要表達的是世間無常的變化是不法預料的,也呼應到馬德奧和卡吉塔之間撲朔迷離的關係!布紐爾人生最後作品依然帶我們到精彩神秘的世界!
  三. 影響
路易斯‧布紐爾開創電影另一實驗世界先驅者!超現實主義Surrealist film風格成為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於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淺意識的種種狀態。早期的超現實主義電影工作者:曼‧雷、薩爾瓦多‧達利、路易斯‧布紐爾,在電影裏面捕捉各種物質現象,以不調和的方式安排意象,而促成主觀的、夢一般的意義。《安達魯之犬》(1928)可以算是早期超現實主義電影的經典作品。
  《安達魯之犬》(An Andalusian Dog/Un chien andalou)為西班牙超現實主義電影大師路易斯‧布紐爾(Luis Buñuel)拍攝的實驗短片,參與編劇的還有同為超現實主義先驅的藝術家達利(Salvador Dalí)。
  在《安達魯之犬》的表現形式中,與印象主義心理敘事和雷內﹒克萊爾《幕間休息》相比較存在著共同之處,即影片中的景物和人物都是現實的,他們似乎對那些非現實的幾何圖形、線條等在膠片上作畫的方式不感興趣。自然他們也存在著不同之處:與印象主義心理敘事相比較,影片的劇情沒有任何敘事邏輯可言,劇中人物的行為和動機也沒有任何的心理依據,一切都是出自於一種原始的無理性的衝動。與克萊爾的《幕間休息》相比較,影片則失去了那種無憂無慮的輕松感,布紐爾稱「《安達魯之犬》》是一種殺戮的絕望而激烈的呼吁」,它象征著20年代末青年知識分子對於社會現實充滿矛盾情緒的反抗精神。
  同時,影片還明顯地從先鋒派電影對於純節奏形式的探索轉向了對於內容的探索。而「這種富於含義的內容顯然是屬於幻想領域的。說得更精確一些,那就是要求使幻想不知不覺地變得比我們的感覺世界更真實和更重要」。內心現實成為超現實主義者「唯一關心的現實」,正如克拉考爾所指出的那樣:超現實主義者「深信內心的現實是遠遠高出於外部的現實的。因此,它們的首要目標是通過本能活動、夢境、幻想等等,具體地表現出內心的生活流和它的全部內容,而毫不借助於故事或任何其他理性的方法。」
  超現實主義之興起,旨在反抗寫實主義和傳統藝術。根據他的領導人:安德烈‧布列東從前所寫的一篇宣言,超現實的定義是:「一種純粹的心靈自動作用,在此作用下,試著以言語、文字或其他任何方式,來表現思想真正的運作情形。」
超現實主義電影是後來的實驗電影和地下電影的重要源頭,如美國的梅雅‧黛倫和肯尼斯‧安格的作品,就有濃厚的超現實色彩。在商業電影的系統中,超現實主義不構成主要的流派,但它偶爾見於個別導演的影片段落中,例如:布萊恩‧狄帕瑪、伍迪‧艾倫等人的電影。
法國的超現實主義電影運動始於1927年前後,經過短短四五年的發展時間,於1930年就伴隨著《黃金時代》的問世而告終。因而其影響範圍也就侷限於數目較少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中間,,顯得有些曲高和寡。主觀色彩過於濃厚,改變理性傳統的意圖過於直露,使它們未能為廣大觀眾所接受。當然,不能以生存時間的長短去評判電影的藝術生命和價值。
  四.年表
電影作品
片名 英文 生產國 語言 長度
安達魯之犬 An Andalusian Dog 1929年 法國 法語 16分鐘
黃金時代 The Golden Age 1930年 法國 法語 60分鐘
無糧之地 Land Without Bread 1933年 西班牙 法語 30分鐘
大賭場 Magnificent Casino 1947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92分鐘
糊塗蟲 The Great Madcap 1949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92分鐘
The Forgotten 1950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85分鐘
魔鬼和肉體 The Devil and the Flesh 1951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86分鐘
騙徒的女兒 The Daughter of Deceit 1951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78分鐘
墨西哥公車奇遇 Ascent to Heaven 1952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85分鐘
無愛女人 A Woman Without Love 1952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85分鐘
殘酷者 The Brute 1953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81分鐘
奇事 This Strange Passion aka Torments 1953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92分鐘
街車幻象之旅 Illusion Travels by Streetcar 1954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82分鐘
咆嘯山莊 Wuthering Heights 1954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91分鐘
魯賓遜漂流記 Robinson Crusoe 1954年 墨西哥 英語 90分鐘
克魯茲的罪惡生涯 Rehearsal for a Crime aka The Criminal Life of Archibaldo de la Cruz 1955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89分鐘
河流與死亡 The River and the Death 1955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91分鐘
曙光 That is the Dawn 1956年 意大利/法國 法語 102分鐘
魂斷花園 Death in the Garden 1956年 法國/墨西哥 法語 104分鐘
Nazarín 1959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94分鐘
帕歐的火山 Fever Rises in El Pao aka Republic of Sin 1959年 法國/墨西哥 法語 109分鐘
年輕人  The Young One 1960年 墨西哥/美國 英語 96分鐘
Viridiana 1961年 墨西哥/西班牙 西班牙語 90分鐘
泯滅天使 The Exterminating Angel 1962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95分鐘
廚娘日記 The Diary of a Chambermaid 1964年 法國/意大利 法語 98分鐘
沙漠裡的西蒙 Simon of the Desert 1965年 墨西哥 西班牙語 45分鐘
Belle de jour 1967年 法國/意大利 法語 101分鐘
銀河 The Milky Way 1969年 法國/意大利 法語 105分鐘
特莉絲坦娜 Tristana 1970年 法國/意大利/西班牙 西班牙語 105分鐘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 The Discreet Charm of the Bourgeoisie 1972法語 102
自由幻影 The Phantom of Liberty 1974年 意大利/法國 法語 104分鐘
朦朧的慾望 1977年 法國/西班牙 法語 105分鐘
  五. 出處
1. 維基百科超現實主義 (Surréalisme)
2. 英文維基百科 : Luis Buñuel
3.原子映象/青樓怨婦 http://atomdvd.blogspot.com/2008/03/ap013.html
4. http://tw.myblog.yahoo.com/jw!Tupwxw6QFQOD6xQ73NYV/article?mid=1924
5.遠流出版社 布紐爾自傳(劉森堯譯) 遠流,出版日期:1996/02/13
6. http://tickets.books.com.tw/ad/ticket/progshow.asp?ProgCode=01030001767015
7. 參考資料 http://www.angelibrary.com/real/foreign_movie/003.htm
8. 參考資料 http://www.imdb.com/title/tt0020530/
http://ctl2.tnua.edu.tw/blogs/worldcinema/%E7%8F%BE%E4%BB%A3%E4%B8%BB%E7%BE%A9%E7%9A%84%E5%9C%8B%E9%9A%9B%E7%99%BC%E5%B1%95/luis-bunuel/

布紐爾解讀上流社會 ---- 虛偽、荒誕、灰暗的深淵  文 / 王筑筠

從1929年的《安達魯之犬》(Un chien andalou)和1930年的《黃金年代》(L’Âge d’or)開始,布紐爾為電影投下一枚重炮,超現實的電影作品總是使人驚呼,超現實卻能透視現實,布紐爾總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地吹響如雷一般的號角,藉此他在電影中針對宗教和社會的評判總是犀利又睿智,「影」不驚人死不休,或許就是他的註冊商標吧。 
  說到上流社會,我們大概會想起衣著體面、舉止談吐符合禮儀的紳士名媛,再不然就會是那些金權在握、社經地位高踞的政商名流。印象中,那些人總是享有偌大豪宅,室內的裝潢擺設都高貴氣派,以及使喚不完的管家僕人,過著舒適的生活,不時開席招待賓客─餐會筵席是他們社交圈的慣有模式(慣有的社交圈模式),他們也都樂此不疲。我們一般人都把他們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但看在布紐爾的眼裡,「上流社會」似乎擁有一股強大卻無形的力量能夠排除異己,而臣服其下的一切、以及那些所謂「上流人士」光鮮亮麗的外殼,都是虛偽。當布紐爾一層層地將這些外殼剝去,褪去他們自我粉飾的外衣,我們就透過了他的眼睛看見了醜陋和虛假。有人或許會說這是攻訐,抑或是批判,無論何者,在物慾橫流、浮華不實的上流階層,人們的愚蠢和荒誕的行徑,在布紐爾的鏡頭之下無所遁形,就如同《安達魯之犬》中剃刀割破眼球的那一幕,切開了盲目和虛偽。如果這是手術,要開刀,總要有一個最佳的切入點,對於布紐爾來說,要剖析虛偽的名流,就必須從他們最愛的社交儀式開始 ---「宴會」。
  《泯滅天使》(El àngel exterminador)--- 天下就是有「散不了」的筵席?! 
影片從一個晚宴開始,看似平凡卻似乎暗潮洶湧。晚宴即將開始之時,事情怪就怪在這棟別墅裡的僕人,引出一種山雨欲來的氣氛:每一位僕人和女傭都避之唯恐不及,似乎都亟欲離開這間房子,每個人趕緊做好份內工作就匆匆離去,相反的,賓客卻都從容不迫步入大廳,個個穿著隆重準備參加一場晚宴。 
  本該一切都是那麼正常順利地進行,度過一個美好的晚上。女主人提出留宿的邀請,賓客恭敬不如從命,每人都留下來了,但事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不知何故,也解釋不清楚原因,每一個留下的人再也無法離開這棟別墅,大家似乎是被軟禁一般,都逃不了。就這樣,宴會算不清時日地延續了下去。被關在一起久了,主人和這些賓客們之間都不再相敬如賓,言談也不再注重禮儀措辭,互相怒罵和譴責,有人情緒失控,有人舊疾復發不支倒地,有情侶殉情,還有一位年輕女孩看見「四處爬動」的手而精神崩潰,接著竟然所有人都看見了羊群在屋內走動。更糟的是,開始水盡糧絕,這些人已經蓬頭垢面,甚至開始穿牆鑿壁尋找水源,飢餓之至,還撕碎紙片來吃,我們看見的好似一群難民。這場陷入絕境的餐敘,好似象徵著上流社會所訂下的荒謬制度和成規,在一層一層地剝落之後所裸露出來的醜惡。至於靜候在屋外的人,卻也不進屋搭救,只是守在外面猜測屋裡的情況,從屋外望去,這棟豪華氣派的別墅在此時此刻儼然成為一間巨大的牢籠,隔絕了外界。 
  導演若似無心又像有意的安排,屋內屋外的隔離,彷若社會階級上的劃分,是不容混雜,也不許交流的。上流社會,或所謂的資產階級,其實是就在屋內消費下層階級的人們。只不過,布紐爾在電影中以一種激烈殘忍的方式去囚禁、去榨乾、去逼瘋這些上流之人,進而瓦解這些人的「體面」,最後躲不能躲、逃無法逃,只等著慢慢被彼此吞噬。雖然他們終究是從別墅解脫了出來,但影片最後我們卻發現:他們只是從一個漩渦掉進了另一個---教堂,而這同時也是布紐爾最常攻擊的對象。 
  其實,導演在片中對於某些細節的安排,都不是隨興而致,許多細節早有先例。布紐爾1930年的電影《黃金年代》中有一幕,在一位富家小姐豪華且裝飾精巧的閨房裡,有一隻牛無端趴在細緻高貴的床鋪上,小姐進房後即是一臉噁心厭惡的表情,將牛趕走。牛和小姐房間並存的畫面,極度不協調又使人困惑,但這樣並非為了使觀眾瞠目結舌,而是導演巧妙地將田野或粗野低下的動物和資產階級的世界平行並置:如果大自然和動物代表的是自然、粗野、甚至是農稼階級,那麼裝潢講究的房間便是上流社會獨享的東西。布紐爾藉著並置的符碼將階級的界線打破,也突顯出上流人士的醜陋和虛偽。同樣地,這部1962年的《泯滅天使》又再次出現類似的畫面,一群羊大大方方地在豪華別墅裡走動。其實,動物在屋內恣意出沒的畫面,在布紐爾的電影中並不稀奇,直到1974年《自由的幻影》仍是如此,駝鳥在房裡走過的畫面還歷歷在目;我想,看過布紐爾電影的影迷們大多都能會心一笑,懂得這是導演獨特的幽默。 
  《廚娘日記》(Le journal d’une femme de chambre)--- 圍牆之內,慾望的泥沼 
1964年的《廚娘日記》與《泯滅天使》有些許相似的主題,但在《廚娘日記》中,布紐爾把資產階級的眾生相描繪得更加深刻赤裸。故事是關於一個巴黎女侍Célestine到郊區豪宅擔任僕役工作所經歷的種種事情。 
  電影《廚娘日記》改編自Octave Mirbeau的同名小說,但是電影和小說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電影並非承繼小說的第一人稱敘事,而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察;雖然我們的目光跟著女主角在別墅內遊走,但是沒有內心獨白的幫助,我們對於女主角的了解就像是迷霧一堆,似乎在影片開頭,火車駛去時的那一堆煙霧,即暗示了她難以臆測的心思。但是我們卻也因此不會受到女主角個人看法的影響,使得觀察更加清晰。 
  形似《泯滅天使》中那宏偉且與外界隔離的別墅又再度出現,而且以別墅暗喻牢籠的手法也更加明顯了。就在女主角走進別墅大門的那一刻,攝影機鏡頭停留在鐵門之外,望著女主角背影,她慢慢地走進去,畫面前景正是佇立的鐵欄杆,就像女主角進入了一座巨大堅固的監牢。其實,如此豪華的別墅和監獄確實有一個共通點:築起圍牆,只不過別墅圍牆裡的那些人自得其樂、嚴守分際且不與外界溝通。在影片中第一個跨越藩籬與鄰居交流的就是女主角,這個小小的舉動,承載了導演想要傳達的訊息:「隔離」暗示了階級之間的壁壘分明,我們知道如此的界線是布紐爾一直想打破的。此外,和《泯滅天使》一樣,導演也並置了自然與文明,在《廚娘日記》中,別墅外即是草地和樹林,對比更為明顯;不同的是,影片中有一幕,老主人對著停歇在花朵上的蝴蝶開槍,於此,我們看見兩者之間其實不再只是平行相對,而是存在著破壞與衝突。 
  女主角與鄰居開啟交流的那一刻,我們發現女主角所問候的對象,是一位衣著簡陋、正忙於整理園圃的工人和一名村婦。相較之下,生活在圍牆以內,安於豪宅的主人們,男主人是整天無所事事,生活空洞散漫,只沉溺於打獵玩樂和紙牌遊戲,甚至喜歡調戲騷擾女僕;女主人則是冷漠無情,終日關心的只有家裡的擺飾,珍珠象牙鑲成的壁櫥、中國式的地毯、英國進口的燈罩…等等諸如此類的奢侈品,甚至他的父親、豪宅老主人的死亡,對她而言,意義也僅止於幾條喪葬費上的細目。這位老主人的脾氣古怪,對女鞋有無可救藥的癖好,從老主人身上,我們看見布紐爾對於「戀物」深切的刻畫。片中有一幕是老主人撫摸女主角的小腿,接著打開櫥櫃向她展示他所收藏的各式女鞋,不久之後就要求她穿上他的「收藏品」在房裡來回走動,而他以貪婪的目光加以欣賞,還像著魔一般硬是要為女主角脫下靴子。老主人對於女鞋的迷戀,即使到死去的那一刻仍然執著,緊抓鞋子死在自己的床上。 
  布紐爾對於性慾和戀物的描寫,反覆出現在自己的作品裡。《廚娘日記》中男主人難以克制性慾而強暴了一名女僕,而Joséph殘忍地姦殺小女孩;還有物質至上因而精神麻痺的女主人,瘋狂戀物的老主人,個個都像是慾望的俘虜。對於慾望和肢體的戀物,早在《黃金年代》中曾經就出現過了:有一幕是一位女孩猥褻地親吻甚至吸吮一座雕像的腳趾;1967年《青樓怨婦》(Belle de Jour)中貴為醫生夫人的Séverine,受到了慾望難以言喻的驅使,而居然自願當一名妓女;至於1977年的《朦朧的慾望》(Cet obscur objet du désir)中,則描繪了Mathieu對於女性肉體的渴望……布紐爾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深陷慾望的深淵,不可自拔。布紐爾擺弄一面慾望的鏡子,映照出上流中產階級人物的醜惡和墮落。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自由的幻影》(Le fantôme de la liberté)--- 博君一笑,布紐爾審慎的幽默 
  布紐爾於1972年和1974年的這兩部作品,《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和《自由的幻影》,荒謬有趣又輕鬆幽默,導演將其無人匹敵的獨門創意推上高峰。 
  《中產階級拘謹的魅力》的故事中穿插了夢境與現實,圍繞著六位中產階級的男男女女以及他們一場永遠無法順利進行的聚餐。說來也真邪門,總是有突發狀況或是小誤會,使得他們想在一起吃頓飯都顯得難上加難,不是弄錯時間就是餐廳剛死了經理,就連想喝一杯咖啡服務生也說賣完了。各種的原因阻礙了他們的餐會,直到影片即將結束,觀眾也無從得知餐會是否順利進行,反而是以大使的夢境作結。但是布紐爾卻在這場夢境裡將他們苦苦追求的餐宴變成一場死亡晚餐,六個人正在用餐,卻遭不明人士闖入,而後被槍殺身亡,大使猛然驚醒。 
  在這部片中,我們發現捆綁這些上流人士、或是說囚禁他們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築物,而是被他們所鍾愛的社交活動、也就是「聚會」所束縛。資產階級的人們,對於任何事物總有著無窮無盡地奢求;片中一場難以達成的聚餐,就暗示了資產階級對於慾望永遠盲目的追求,行為被慾望所支配。電影中最有意思的一幕,就是這六個人漫無目的地行走。這一幕反覆穿插在影片之中,起初這是令人疑惑的一幕,因為這裡沒有對白也沒有情節,顯得突兀又茫然;但仔細一想,這才是全片最寓意深遠之處:這六個人活像是遊走的軀殼,只會摳摳手指,甩甩外套,無聊至極,虛無空洞,乏味之至,沒有目標,也像是沒有思考的軀體,這不正是上流生活的最佳寫照嗎? 
  《自由的幻影》雖然稱不上是布紐爾最好的電影,但它是布紐爾所有電影中我最喜愛的一部;只是個人淺見,我覺得它是布紐爾自《黃金年代》以來,將他超現實的想像發揮至最瘋狂、也最不合邏輯的極端,同時也是盡其所能挑戰道德邊緣、顛覆社會固有價值的一部電影。 
  電影中並沒有一個循序漸進的故事情節,只有一個接著一個、但前後關係不緊密的事件。第一個事件是照片風波。兩個小女孩在公園裡遇見一位男子,這名男子秘密地給了她們一疊照片,並叮嚀她們這些照片不可以讓大人看見。但是小女孩回家之後這疊照片還是被媽媽發現了,而且她還把照片和丈夫一起分享,夫妻兩人一邊翻看還一邊說著「這些照片真是淫穢噁心」,但是鏡頭一轉,我們卻發現這只是一疊建築物的照片,這對夫妻其實是對著凱旋門和幾座大教堂等景點大喊噁心。 
  接下來的故事則是關於一名小護士在雨天投宿時所遇見的人。這些人之中有抽菸賭牌酗酒各種陋習無一不缺的三名教士;年老的阿姨和侄子之間不倫的關係,兩人每每都徘徊在禁忌的邊緣;一名帽商和其秘書喜歡在眾人面前,暴露他們施虐與被虐的性關係(Sado-Masochistic)。電影中最為人驚呼的一段,想必是在餐廳蹲馬桶卻在廁所用餐的那一段,而且,這一幕中所謂的「餐桌禮儀」,竟然是「不能說想吃東西,這是很不禮貌的」。布紐爾在此嘲諷資產階級的人們總愛拘泥於虛偽的社會形式,堅守無謂的社會規範,永遠在掩飾自己的醜惡,但其實私底下是道德淪喪。在《自由的幻影》中,布紐爾竭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對於人們的盲目所施加的最為生動的譏諷,就是小女孩的失蹤事件,有趣的是,小女孩根本沒有失蹤,只是大人們對她視而不見,警方在詢問小女孩的長相時,甚至對著小女孩本人問話,看著她的樣子來記錄備案文件,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啊。 
  評論電影時,時而出現、至今仍不斷引發爭議的討論之一,是關於電影「風格」(style)和電影「內容」(substance)孰輕孰重的爭議。然而,我認為在談論布紐爾的電影時,這完全不足以成為一個議題。這是因為布紐爾的電影風格獨特,意義深刻,導演想傳達的想法和論述都與他的風格緊密結合;而且,其特立獨行的影像風格,多是令人難以望其項背,混合了夢境與現實的超現實影像,巧妙地代換、並置影像符號,包含的是深一層的意義,影像裡複雜地運用著象徵與譬喻,難有人足以相提並論。此外,布紐爾對於社會制度、宗教、中產階級的批評和解析,真知灼見且能一針見血,嬉笑怒罵之中有諷刺的藝術,還有導演獨到的見解。布紐爾的作品在電影藝術中閃耀恆久不滅的光芒,而他,就是佇立在那兒永遠不朽的巨人。
http://funscreen.com.tw/fan.asp?F_No=521

台長: 阿楨
人氣(2,6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阿莫多瓦:名導演10
此分類上一篇:盧貝松:名導演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