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9 04:00:00| 人氣1,3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波蘭斯基:名導演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羅曼•波蘭斯基  

File:Roman Polanski Césars 2011.jpg
2011年7月30日羅曼•波蘭斯基出席凱撒電影獎
羅曼•波蘭斯基(法語:Roman Polanski,波蘭語:Roman Polański,1933年8月18日-)是一位猶太裔導演、編劇、演員,出生於巴黎,三歲時隨家人移居波蘭克拉科夫,曾被囚進納粹集中營,後來逃脫。二次大戰後返回克拉科夫市,其後就讀羅茲國立電影學院,1961年離開波蘭,後來轉為美國藉。代表作有《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 1962)、《反撥》(Repulsion, 1965)、《死結》(Cul-de-sac, 1966)、《森林復活記》(Macbeth, 1971)、《唐人街》(Chinatown, 1974)、《鑰匙孔的愛》(Bitter Moon, 1992),並以《戰地琴人》(The Pianist)贏得2002年的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及奧斯卡最佳導演獎。2010年,憑《獵殺幽靈寫手》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生涯遭遇
1969年波蘭斯基的第二任妻子沙倫•泰特(Sharon Tate)在懷孕8個月時慘遭由查爾斯•曼森領導的殺人集團「Manson family」殺害,查爾斯•曼森為首兇嫌共四人事後被逮捕判刑。
  事件
波蘭斯基在瑞士被捕
羅曼•波蘭斯基獲蘇黎世電影節頒發終身成就獎,2009年9月26日前往瑞士領獎時被瑞士警方根據美國當局的引渡令關押,控罪涉及31年前猥褻13歲女童案[1]。 2009年11月27日瑞士司法單位同意以450萬美元准予波蘭斯基保釋出獄,但交保出獄後還必須帶上電子腳鐐,其行蹤須受到監控[2][3]。 2010年1月22日,加州法院裁定波蘭斯基必須回美國受審,波蘭斯基提出上訴[4]。 2010年4月22日,加州上訴法院駁回上訴,波蘭斯基被要求回美國受審[5]。
2010年5月2日,波蘭斯基首次就美國政府的拘捕令發表聲明,指過去30多年一直得不到公平審訊,並謂自己非要求特權,只望得到凡夫俗子應有的對待。他又稱自己逃離美國前在洛杉磯監獄服刑已等同其承認罪行的全部刑期,並怒斥洛杉磯檢察官史提夫•高利(Steve Cooley)為了爭取選票,所以堅持送他返美「做一場給傳媒和選民看的戲」[6][7]。
2010年7月12日,瑞士司法部部長艾維琳•威德默-施倫普夫發表聲明正式拒絕美國的引渡要求,將解除對波蘭斯基八個月的軟禁,聲明指找不到充分的司法理由來支持美國的要求,並謂司法部的決定基於國家利益,所有限制波蘭斯基人身自由的措施會撤銷[8][9]。
  作品
1962年:《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
1965年:《反撥/冷血驚魂》(Repulsion)
1966年:《荒島驚魂/死結》(Cul-de-sac)
1967年:《天師捉妖》 (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1968年:《失嬰記》 (Rosemary's Baby)
提名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提名金球獎最佳劇本
1971年:《森林復活記/浴血金鑾殿》(The Tragedy of Macbeth)
1972年:《甚麼?/禁夢日記》What (aka Diary of Forbidden Dreams)
1974年:《唐人街》(Chinatown)
金球獎最佳導演
金球獎最佳戲劇類影片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
1976年:《怪房客》 (The Tenant)
1979年:《苔絲》(Tess)
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
提名金球獎最佳導演
1986年:《海盜奪金冠》Pirates
1988年:《亡命夜巴黎》Frantic
1992年:《鑰匙孔的愛/偷月迷情》(Bitter Moon)
1994年:《不道德的審判》(Death and the Maiden)
1999年:《鬼上門》(The Ninth Gate)
2002年:《戰地琴人》(The Pianist)
奧斯卡最佳導演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
2005年:《孤雛淚》 (Oliver Twist)
2007年:《給坎城的情書》中的〈三級影院〉("Cinéma érotique")
2010年:《獵殺幽靈寫手》 (The Ghost Writer)
2011年:《今晚誰當家》(Carnage)
  資料來源
1 波蘭斯基在瑞士被捕
2Inmate: Roman Polanski gets special treatment in Swiss jail. NYDailyNews.com. 27-11-2009.
3 Roman Polanski Bail Granted In Switzerland. Right Cinema. 27-11-2009.
4 Judge: Roman Polanski must return to U.S.. MSNBC. 22-1-2010.
5 Polanski loses bid to be sentenced in absentia. REUTERS. 23-4-2010.
6波蘭斯基轟美司法不公. 明報 (香港新浪網). 2010-05-04 [2010-05-30].
7 Roman Polanski. I can remain silent no longer!. [2010-05-30].
8 Switzerland rejects US extradition of Roman Polanski. BBC News. 12-07-2010.
9 Polanski freed as Swiss deny extradition. REUTERS. 12-7-2010.
  外部連結
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Roman Polanski的資料
Roman Polanski's official webpage

黑色波蘭斯基 人生如戲 2013-9-2  中國時報

↑現年80歲的波蘭斯基。(法新社)
現年80歲的波蘭斯基。(法新社)
↑波蘭斯基(右)曾與愛妻沙倫.泰特合演《天師捉妖》,成為兩人合作的開端與絕響。(摘自網路)
波蘭斯基(右)曾與愛妻沙倫.泰特合演《天師捉妖》,成為兩人合作的開端與絕響。(摘自網路)
   電影大師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一生拍片無數,他以《戰地琴人》獲坎城金棕櫚獎與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獵殺幽靈寫手》獲柏林影展最佳導演獎,但他自己的人生卻比他的電影還精采。由法國導演羅宏布杰侯(Laurent Bouzereau)執導拍攝的紀錄片《羅曼波蘭斯基:戲如人生》,目前正在台北誠品電影院播映。
 母妻皆亡 命運多舛
   波蘭斯基擅長刻畫人性黑暗面,他自己則歷經從猶太集中營死裡逃生、懷孕妻子遭剖腹刺殺、被控誘姦未成年少女而遭美國通緝,這些經歷也讓他的作品始終瀰漫著一股低沉、陰冷的氣質。
   現年80歲的波蘭斯基,出生於巴黎的波蘭猶太家庭,後隨家人返回波蘭,於二戰期間被關進納粹集中營,他雖僥倖逃出,母親與家人卻死在集中營裡。熱愛電影及藝術的波蘭斯基,於戰後回波蘭就讀羅茲電影學院,60年代前往美國發展,以《水中之刀》、《反撥》,以及改編莎士比亞名劇的《森林復活記》在影壇大放異彩。
   因為童年實在太過悲慘,當史蒂芬史匹柏邀請他執導《辛德勒的名單》時,遭到他的婉拒。
   拍片牽涉宗教 惹禍
   波蘭斯基因恐怖片《羅斯瑪莉的嬰孩》(Rosemary’s Baby)在美熱映,名利雙收,並與第2任妻子沙倫•泰特(Sharon Tate)風光住進比佛利山莊豪宅,但這部片因描寫宗教問題,讓波蘭斯基招來殺身之禍。美國著名的邪教組織「曼森家族」,在波蘭斯基妻子懷胎8個月時,入侵家中將她開膛剖腹。事後他面對媒體時說明時,整個人痛哭到無法自已。
   波蘭斯基人生最具爭議事件,就是在1977年被控誘姦未成年少女,從此逃離美國。雖然他在2009年時被瑞士政府逮捕,並執行居家監禁,隔年就被釋放,目前仍居住在法國,只能在瑞士、波蘭、法國等地活動。
   吃苦當吃補 面對
 在紀錄片中,波蘭斯基面對自己多舛人生,時而沉思、時而嘆氣地說:「沒錯,我吃了不少苦,但也有許多榮耀的時刻。人生如戲,就是如此吧!」
   由誠品電影院策畫的當代電影大師系列影展,除首映《羅曼波蘭斯基:戲如人生》外,也將放映記錄美國喜劇教父伍迪艾倫的《伍迪艾倫:笑凹江湖》,與魔幻寫實大師、前南斯拉夫大導埃米爾.庫斯杜力卡的《庫司杜力卡:夢遊狂人》等紀錄片。

電影大師波蘭斯基誘姦幼女事件的真相 2012-04-07(詳參【圖博館】波蘭斯基:名導演7)

是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還是率性而為的性情中人?30年間,美國人對於波蘭斯基性醜聞的態度,有著微妙的變化 羅曼•波蘭斯基,是一名才華橫溢的導演,曾拍出了悲天憫人的二戰題材電影《鋼琴師》,並以此片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然而,他卻無法親臨頒獎現場,手捧小金人,享受人生最輝煌的一刻。
  原因是,1977年波蘭斯基在好友傑克•尼科爾森家裡,誘姦了13歲未成年模特兒薩曼莎•蓋裡。他花了42天進行辯解,當聽說法官發誓要關他100年時,波蘭斯基在候審期間偷偷逃往巴黎。自此30多年,再沒回到美國。波蘭斯基至今仍是美國警方的通緝犯,一旦踏進美國大門,就會被押送進監獄。
  多年前的醜聞,隨著2003年波蘭斯基缺席奧斯卡,被《洛杉磯時報》重新翻了出來,這引起了女導演瑪蓮娜•澤諾維奇的注意。她將波蘭斯基的故事以紀錄片形式搬上了大銀幕,名為《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以及被渴望的》。
  澤諾維奇表示,該片並不是為波蘭斯基開脫,只是想證明人們之前所看到的,並不是真相的全部。「在這個案件中他確實受到了司法系統不公正的對待。」通過調查,贊諾維奇發現,案發當年雙方律師以及公訴人都已達成庭外和解的共識,覺得「緩刑已是足夠的懲罰」。而法官勞倫斯•裡特邦德卻因受到媒體輿論的影響,認為「絕不能在外界面前表現出對名人犯罪的絲毫軟弱」,堅決把波蘭斯基投進監獄。
  《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以及被渴望的》獲得了「2008聖丹斯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剪輯獎。全球首映的第二天,美國HBO電視台就買走了北美放映權。隨著2008年6月9日影片在HBO播出,美國公眾對波蘭斯基有了更多的理解與同情。人們甚至覺得,法院應當重審當年的案件,而此片很可能影響當地法院的判決,還波蘭斯基一個自由身。
  醜聞背後
《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的與被需要的》始於波蘭斯基接受英國記者採訪的檔案片。他說,自己就像是一隻老鼠,被別人玩弄著,跑來跑去。
  受害人代理律師道格拉斯•達爾頓、公訴人羅傑•古遜在沉默多年後,也在片中將當時的場景描述成了一場「超現實主義的戲劇」。二人回憶,當時的媒體對波蘭斯基懷有偏見,認為他一向目中無人,行為放蕩。
  法官裡特邦德為了取悅媒體,一次次說服大家要嚴懲波蘭斯基,以證明審判的公正、公平。同時,很多與本案無關的司法人員,利用私人關係向法官建議:「看他那幅德性,早就該被送進監獄。」
  形形色色的流言蜚語,無處不在的小報記者,每個人都在道聽途說,每個人都在以訛傳訛,中傷與誹謗主導了法官的審判。今天來看,波蘭斯基的罪行顯然是被誇大了。以至於公訴人古遜在紀錄片中也坦言,當時的情形下,波蘭斯基的逃亡「 並不意外」,或許那是他唯一的選擇。
  法官裡特邦德在1993年去世,這對《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以及被渴望的》而言是個遺憾,沒人能說清他當年的真實想法。波蘭斯基本人也沒有接受導演的採訪。或許30多年來,每家媒體對這件事的細節報道都不相同,讓他實在不想再去爭辯什麼。
  波蘭斯基早年出過一本回憶錄,在書中他曾談及此案。他認為,與13歲少女薩曼莎•蓋裡發生性行為,實屬「兩廂情願」。「那時,她的身體已發育成熟,看上去有20多歲,且在性觀念上極其開放。」
  如今44歲的薩曼莎,也出現在了澤諾維奇的紀錄片中。當然,她否定了「兩廂情願」的說法,仍堅持自己是服用了波蘭斯基給她的香檳和藥片之後變得昏昏沉沉才和他發生性關係。但她表示,自己早已原諒了波蘭斯基,並支持「他有權作為一個自由人重新回美國來」。
  在片中,導演澤諾維奇並沒有對「強姦幼女案」提出明確結論,她只是盡量多地提供事實:波蘭斯基是誰,他做過什麼,沒做什麼。至於他究竟是一個逃避法律制裁的膽小鬼,還是一個犯過錯誤的偉大導演,看過影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評判。
  舊傷和陰影
波蘭斯基之所以不討媒體和法官喜歡,全因他有個放蕩不羈的壞名聲。
  作為電影導演,他從不諱言性愛是他創作的源泉。在他所寫的回憶錄中,幾乎每五頁就會出現一個不同的女人。他由衷地讚美她們的身體,記錄與她們相處的點滴。在波蘭斯基看來,這和道德敗壞絲毫扯不上關係,可在外人眼裡,這個不足一米六五的小個男人,絕對是個行為不端、荒淫無度的風流鬼。
  人們對波蘭斯基的不滿,隨著其妻子、女演員沙倫•泰特的遇害,變得越發強烈。1969年8月9日清晨,清潔工查普曼太太一如既往地來到波蘭斯基在美國郊區的豪宅進行打掃,眼前的一幕讓她驚呆了:懷有8個月身孕的沙倫被人開膛剖腹,挖出的嬰兒被放在地板上。兇手還用她的鮮血在牆上塗寫了「PIG」等侮辱性字眼。遇害的,還有波蘭斯基的4位好友。而正在倫敦籌備新片的波蘭斯基逃過一劫。
  根據調查,事發原因是該寓所的前主人與邪教組織「曼森家族」有過節,但媒體卻將矛頭指向了波蘭斯基,稱其執導的《羅絲瑪麗的嬰兒》中篤信天主教的主人公最終生下撒旦的兒子,是對上帝的公然冒犯;片中的魔鬼家族啟發了邪教領袖查爾斯•曼,間接造成了血案。
  沙倫的死給波蘭斯基帶來了難以承受的悲痛。他甚至想到,邀請李小龍教他些中國功夫,以排遣傷心。波蘭斯基最初認識李小龍,也是通過妻子沙倫,那時李小龍在沙倫主演的《勇破迷魂陣》中擔任武術指導。據說,波蘭斯基付給李小龍的學費十分昂貴,每小時250美元,這個費用在當時世界武術教學史上都算創下了紀錄。
  倘若中國功夫真有療傷的作用,也就不會有之後的故事了。多年後,波蘭斯基坦言:「沙倫的死給我帶來巨大震撼,處在這樣的境地,有些人會尋求毒品或酒精的麻醉,有些人會尋求宗教的庇佑,而我最終選擇了性愛的安慰,以忘記痛苦。」
  妻子死後,波蘭斯基曾與多位女星鬧出緋聞,他成了報上花邊新聞的主角。不難想像,當強姦幼女案一經曝出,波蘭斯基的局面有多被動。這個男人,早已被輿論定了性。
  1978年2月,也就是強姦案發生的第二年,波蘭斯基登上飛往巴黎的飛機,自此之後,再沒有回到美國。然而,美國媒體對他的風流韻事卻一直念念不忘。2002年7月號的《名利場》中,還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波蘭斯基於1969年8 月在紐約伊萊恩飯店對瑞典模特兒貝蒂•特莉進行「性挑逗」的全過程。根據報道所述,事發前數日,沙倫剛剛遇害。
  這一次波蘭斯基通過「視頻連線」出庭指控《名利場》惡意誹謗。當法庭出示當年兇案現場的照片時,他止不住悲痛落淚:「多年來,我的生命就像被中止了一樣。」
  無數人為波蘭斯基作證,其中就有沙倫的妹妹黛布拉。她回憶:「慘案發生後,他沉默得可怕,完全無法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獨立行走。」在這樣的狀態下去「性挑逗」一位瑞典名模,顯然難以成立。
  法庭最終判決《名利場》雜誌敗訴。或許,在打這場官司之前,波蘭斯基就預料到自己將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他不得不在公眾面前承認自己那些數不清的「隨意性行為」,大家也會自然而言地談到那起誘姦案。之後,他會再次成為人們的談資,為報紙、雜誌、電視、廣播、專欄作家提供話題。
  英國廣播公司BBC將波蘭斯基的這次行為,稱作「有勇無謀」。而他本人卻始終堅稱,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這場官司都要打。「多年來,關於我的不實傳言被印成黑底白字。大多數我是置之不理的,但這一次令我忍無可忍。它深深傷害了我的感情,玷污了我對沙倫的記憶與追思!」
  是臭名昭著的花花公子,還是率性而為的性情中人?外人如何評價自己,對於70多歲的波蘭斯基來說,早已不重要了。或許,他的底線就是他對妻子沙倫的愛,而他也始終相信「我的朋友以及我生活中的女人,對我自會有一個客觀的評價」 。當年揚言被勾引的瑞典模特,在前些年也終於承認,波蘭斯基並沒有勾引她,只是盯著她看了很久,「可能我的面孔讓他想起了死去的妻子」。
  劣跡背後的黑暗旅途
直面妻子遇害,並非是波蘭斯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死亡。1933年8月18日,他出生於巴黎一個猶太人家庭,不久,法國興起了反猶、排猶浪潮,波蘭斯基一家遷回波蘭老家。
  二戰爆發那年,波蘭斯基才6歲。他跟著父母被趕進了猶太人隔離區。最後父親找到一個死角,用鉗子剪斷鐵絲網把他偷偷塞了出來。隨後父母被送進了集中營,而他的母親則慘死在集中營的毒氣房內。
  波蘭斯基成了孤兒,從7歲開始,他就在波蘭農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在幾個信仰天主教的家庭中寄宿。他賣過報紙,當過學徒工。最後,進入波蘭國家電影學院學習。1962年,他編導了長片處女作《水中刀》,在國際上獲得了極大好評,並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了影評人大獎。
  之後的幾年,上帝開始眷顧波蘭斯基。《冷血驚魂》與《荒島驚魂》為他贏得了業界的好口碑。在生活中,他也遇到了美麗的妻子沙倫。1968年,他正式進軍好萊塢,推出影片《羅絲瑪麗的嬰兒》,此片被美國《娛樂週刊》評為「有史以來最恐怖的25部電影」第9名。
  然而,幸運只是短暫的。波蘭斯基的人生注定被噩夢纏繞。先是遭遇喪妻之痛,之後被控強姦幼女流亡歐洲。隨後的兩部作品《苦月亮》、《苔絲》,雖都有出彩之處,但媒體關注的卻還是波蘭斯基的醜聞,而不是他的導演事業。
  直到2002年的《鋼琴師》,波蘭斯基才迎來了事業的再度輝煌。他把兒時的所見所感,全部融入片中。電影裡波蘭猶太人被納粹德國屠殺的情節,對他來說不僅僅是電影,更是血淋淋的親身經歷。
  波蘭斯基曾在回憶錄中寫道,當他從集中營逃出時,一位站崗的波蘭警察「不露聲色地點點頭,示意我們可以出去。我們拔腿就跑。『不要跑,慢慢走。』波蘭警察喊道。我們照他說的做了。」這句救命真言「不要跑,慢慢走」,後來就被他加入到電影裡。
  這部蘊含了波蘭斯基無數心血的《鋼琴師》一面世,便贏得了各方的高度讚譽。好萊塢好像也完全原諒了波蘭斯基,給了他一個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當哈里森•福特念出波蘭斯基的名字時,台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喝彩,連競爭對手馬丁•西科塞斯也拚命鼓掌。業界用自己的方式歡呼這位充滿爭議性的導演回歸。波蘭斯基在巴黎通過衛星電話向美國同仁表示了感謝。
  頒獎前夕,當年強姦案的受害人薩曼莎,曾在《洛杉磯時報》上撰文勸告奧斯卡評委:要以藝術來評價波蘭斯基的作品。她說:「我相信波蘭斯基和他的電影應該得獎。這和他曾經對我做過的事情是沒有關係的。」薩曼莎的說法,剛好代表了美國民眾這些年來對於波蘭斯基態度的轉變。以至於《羅曼•波蘭斯基:被通緝以及被渴望的》在HBO播出後,才有如此大的呼聲要求為這位導演昭雪平反。
  美國人不再要求藝術家德藝雙馨,伍迪•艾倫和他的養女同樣有著不怎麼純潔的傳聞,可這絲毫不影響人們去評價艾倫的電影,閱讀他的小說,對他頂禮膜拜。大師們的私生活是單純還是糜爛,在美國人眼裡,那完全是藝術以外的另一回事,該另當別論。
http://blog.wenweipo.com/?6879/viewspace-39735

張作驥涉性侵 狡辯醉了 忘了 中時 2013-8-27 (詳參【圖博館】:《蝴

知名導演張作驥,被控聚餐後在自家工作室性侵酒醉女演員,被害人睡夢中被張強吻驚醒,卻仍遭張強塞生殖器至嘴裡。台北地檢署調查時張辯稱酒醉失憶,還說因背痛難以進行性行為;但檢警驗出女子下體與內褲都有張的精液,認為女子指控可採,昨日依強制性交罪將張提起公訴。
  被害女演員昨以化名Cherish透過律師發表聲明,表示她因此事身心受創,感謝司法努力還原真相、追求正義。張作驥也發表聲明,指控檢察官採片面證據,希望在法院審理時完整呈現卷證還他清白,也對本案造成輿論的關注、耗費社會資源,向大眾表達最深的歉意。
  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的張作驥曾追隨侯孝賢、徐克等大導演,95年以《忠仔》獲得亞太影展評審團特別獎,接著又以《黑暗之光》、《美麗時光》、《當愛來的時候》等作品獲獎無數。張善於捕捉社會底層脈動,前年更榮獲「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在國際間享有盛名。
  推稱背痛 否認犯行
提告的女演員曾參與大愛、公視等電視台演出,目前已轉任編劇,因曾參與張作驥友人的影片演出而結識張。被害人指控,今年5月13日晚間應藝人朋友之邀,赴張位於文山區住處的2樓工作室聚餐聊天,席間眾人邊喝紅酒邊聊天,她因不勝酒力恍惚間在張的工作室睡去。
  女子驗傷 DNA鐵證
睡夢中因為感覺嘴巴很痛而驚醒,才發現竟遭張作驥又咬又吻,工作室內也只剩張1人,其餘6名友人都已離去;自己的緊身牛仔褲與內褲更被張褪下,雖然她極力掙扎大喊「Don’t touch me!」但張仍強行把生殖器塞進她嘴裡,還強壓她雙手性侵得逞。
  女演員不甘受辱,上到張作驥與家人同住的3樓住處理論「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張表示「妳喝醉了」、「我沒做什麼。」隔天清晨5時許,張找來當晚在場的友人接走女演員,女演員隨即報案驗傷,發現嘴唇不但被咬傷,四肢也多處瘀青、擦傷。
  證人說詞 與張不符
  北市警方後來拘提張作驥到案,張應訊時臉色沉重否認性侵,表示當晚女演員心情不好,邊喝酒邊哭,他僅在一旁安撫,5月14日凌晨2時許大家決議讓女演員先在工作室睡覺,其餘友人即離去。張還推稱因背痛不太能進行性行為,當晚自己也醉了、都不記得、忘了。
  檢察官傳訊當晚參與聚餐的人士作證,發現證人多指稱是張要求大家先回去,與張說詞明顯不符。檢警勘驗當日聚會友人拍攝的手機影片,也發現聚餐結束前被害女子不停哭鬧、顯有醉意,但張並未顯醉態,張的說法顯有瑕疵。
此外,檢警在女子內褲、下體採得的精液與張DNA型別相符,張也無法提出合理解釋,認定張犯罪嫌疑重大予以起訴。

追憶幻影中的真實——[水中刀]  2005-11-30文/故城 
   
  當我追憶自己遙遠的過去,真實與想像的界線總是那樣令人失望地模糊和混亂。  ——羅曼•波蘭斯基    
  有人說羅曼•波蘭斯基的電影總是彌漫著徹骨的冰涼與陰寂,他苦難的童年損毀了這個世界最初的純貞與無瑕。有人說他的電影充斥著晦澀與悲觀,他猶太人獨有的特質與經歷以及集中營慘痛的生活遭遇讓他僅僅承受了生活之痛,感受了人性的卑劣。有人說他曾經是誘姦幼童的嫌疑犯,他冰涼的內心已經在妻子八個月妊娠上殘留的的一百多個刀痕後被灌注了仇恨和瘋狂。還有人說他是人性的深刻挖掘者,他用猶如夢魘中呐喊的聲音喚醒人們對世界的透徹領悟。    
  他激烈、緊張的性格用一種偽裝和宣洩的表像在[厭惡](Repulsion)中迸發,卡洛僵冷的面孔、空洞的眼神直擊倉皇和扭曲的社會,她詭異的舉止和離間的精神分裂剖落了生存法則對人性自由的戕害與對人類精神狀態錯位的影響。影片中兔子殘骸,無根的熨斗,肉欲被肆虐的夢魘以及刺耳的鬧音渲染出了惶惶不安的恐怖效果和隔世的離間錯位感。厭世的憎惡和處世的恍惚陡然演變成一種對世界遙遠空洞的陌生和侵入骨髓的恐懼。[羅斯瑪麗的嬰兒](Rosemary's Baby)更是將這種精神狀況移植和強加在一個沒有瞳仁的嬰兒身上,隱藏在平靜、善良和希望下面的不是“性本善”的構圖,而是顛覆、偽善和絕望的邪惡。一種不可遏止的恐懼,一種難以捉摸的疏離,一種妊期難以排解的躁亂,一個空間錯位的不知名狀,還有一切背後都隱藏著的幽遠和漆黑的瞳,這也許不止是毛骨悚然給人帶來的直觀感受,更深的對命運的探究縈繞於整個影片昏暗的基調中。他,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深淵。    
  他懦弱、逃避現實的性格用一種反思和責問的態度在[荒島驚魂](Cul-de-sac)中點燃了男性靈魂中微微顫抖的地方。也許女人無助的時候可以依靠男人,可當男人彷徨失落的時候他將面對的會是孤立無援還是逃避責任?也許這些對男性弱點的剖析是他對人生生涯的反省,但無力逃脫命運的磨難讓他看似孤傲的外表下多了幾份陰鬱和幽怨。這種感覺在[鋼琴師](The Pianist)中有更犀利的展現,那段無音之樂的演奏涵蓋了明哲保身的逃避與妥協,但也蘊含著敢於直面慘澹人生的胸襟和氣魄。在[荒島驚魂]中並沒有回答的疑問和反思在他度過這麼多人生歷程後顯得含蓄而滄桑。也許[鋼琴師]是在重溫過去集中營那段慘痛的經歷,也許它是在申訴這個世界對自我的不公和迫害,也許它僅僅是從一個角度在我們面前呈現了一段不可磨滅的歷史,也許它讓人性的孤獨和無助赤裸裸的印烙在我們心底,但是它同樣也在點燃人們心中久違了的希冀,也在以一個老者的心態從容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依然存在著一絲的良心和正義。    
  他失望、孤獨的感情世界借用哈代的小說[苔絲](Tess)搬上了螢幕。雖然影片時而閃現浪漫的愛與純真的戀,但濃濃的悲劇色彩和宿命感仍然讓影片陷入無所適從的荒涼。亙古的愛是永遠在波蘭斯基的電影中找不到位置的,燃燒的情愛最終將兩個人燃燒成了灰燼,愛的吸引、佔有、瘋狂、虐待、厭倦、背叛、仇恨、毀滅和死亡在那部[苦月亮](Bitter Moon)被一網打盡般的紀錄和傳承下來。愛在波蘭斯基的記憶裡是痛苦生硬的重複和無法排解的苦澀,當四個人的四角戀愛最後以死亡告終的時候,人人的心底不禁泛出些不和諧的漣漪,這些漣漪讓世間最浪漫最幸福的戀人也兀然失落,讓最溫馨最和諧的家庭也陡然失措。    
  然而與波蘭斯基後期作品風格迥異的是他那部駭世之作的[水中刀](Noz w wodzie),雖然影片依然彌漫著一種對世界對生活的悲觀色調,雖然影片迎合了他後來作品的陰沉基調,但那種平靜下的深刻和冷靜的旁觀無疑讓後期的作品失掉了藝術的樸實和純真。特別是68年妻子被意外殘殺後,波蘭斯基的作品通通掉入悲觀、無助和絕望的境地。當我有幸觀摩到這樣一部相對純潔的電影的時候,內心的騷動遠比他後期嘩眾取寵的“電影手法”帶來的衝擊來的激烈和洶湧澎湃。然而這種激烈和洶湧澎湃與影片本身的含蓄與內斂尖銳的衝突在一起,我的內心在時而靜寂時而躁動的糾葛中陷入了對未知世界的逃離和恐懼。波蘭斯基曾經在他的兩部短片([Morderstwo]和[Rozbijemy Zabawe])中表達過這種激烈,也曾在58年的另一部短片[兩個男人和衣櫃](Dwaj Ludzie Z Szafa)中表達過這種內斂。然而在[水中刀]中他表達的感情遠比前者內斂,比後者豐富。    
  [水中刀]以車窗上樹杈影影綽綽的倒影和模糊不清的人面開始,預示了在紛繁紊亂的世界中人們的內心世界的複雜和矛盾,這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未知的迷與惘然的惑吧。人到不惑之年總有些失落總有些未了的隔閡,這種失落和隔閡在一對中年夫婦眼神和舉止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平和的對話暗藏針鋒相對的衝突。導演並沒有讓我們過多的忍受這種衝突,一個年輕小夥子的出現打散了空氣中彌撒的不合。然而他的介入並沒有緩解其中的不合,言談中流露出的對生活的厭倦昭示了影片未來發展的方向和人物的宿命。或許他們只能在些許的間歇得到一絲的慰藉,這種慰藉短的讓人窒息。    
  小夥子並不富裕,他上車後就曾經表達對“氣派”的轎車的欽慕和嫉妒。他和夫婦兩個分別處在兩個不同的階級,他一方面討厭夫婦倆貌合神離的精神狀態,一方面嚮往這種安逸的生活,內心的衝突在夫婦倆邀請他一起出海航行的時候表現了出來。但是小夥子對未來的迷茫就如同高聳的桅杆,似乎要衝破天際的幽遠。也許是對未知的好奇,也許是男人本身欲望的渴求,男孩做出了一個陌生的選擇,透徹著若隱若離的曖昧和逃避自卑的迷亂。三個人的身影被淡色的海水忽然抹上了一縷暗色調,這也預示了未來人物角色的轉換和內心世界的失調。    
  影片自此開始的非主觀視角攝影給了觀眾偷窺的快感,攝影機置於低於人物肩部的位置,誘發了觀眾探求未知的欲望,一覽無餘的窺視生活的一切。這種關注女性的獨特視角接近于青年的視角,同時也撩人心扉的轉換了觀眾和青年的視角。於是,在隨後的鏡頭語言中我們會習慣的看到女人在鏡頭中穿梭、遊走。這種注視當然不僅存在于男孩和觀眾之間,女人在百無聊賴的時候也會偷瞄男孩,這種挑撥的眼神在男孩看來是傳達欣賞的暗語,遠比媚俗的秋波來得單純和閃爍其辭。    
  韁繩也許是影片的一個關鍵字,正面理解能想到的釋義有牽引和控制。這個寓意也被波蘭斯基順手得借鑒了去。男人掌握著航船的韁繩,同時他也牽引著三個人的方向、控制著故事的進程。他把韁繩借給男孩,弄得一塌糊塗後表現出丈夫和青年兩個人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同時也暗示了男孩孱弱的地位。男孩第二個要征服的是那個曾經讓他迷惑的桅杆,從他爬上桅杆頂後,嘲虐的口吻拒絕午餐開始,男孩的絕地反擊開始了。女人期盼的瞭望和幫助他丟掉手中滾燙的鍋已經蘊含了男人和青年的地位開始走向一種均衡,這種均衡是讓男人恐懼的。    
  征服海洋和征服女人自古以來都是男性征服世界不變的手段和方法,男人和青年在以不同的方法追逐著。扔劃槳和帆船擱淺是在兩者博弈過程中互有勝負的結果,雖然這種博弈過程中女人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毫無疑問,女人已經無法自己的投入了天平的一方,為這種博弈結果添上了非輕非重的砝碼。雖然青年還不能獨立掌舵,但他還是擅自嘗試了一次。    
  雨中,帆船躲入蘆葦叢中避雨,青年已經開始不自覺地窺視全身赤裸的女人。他地位的轉變和恐懼的轉淡都讓這種行為並不那麼的突兀,一切發展都在不知不覺地進入了青年的圈套。在船艙中,三個人玩棍棒的遊戲,賭注分別是女人的高跟鞋和青年的皮帶,我們不能膚淺的把這些理解為男女之間的定情物,高跟鞋和皮帶的“互贈”所隱喻的關係曖昧不清,它其實是在表徵權力的移位和人物角色的錯位。    
  此時,女人和青年已經可以談笑風生了。    
  本片的精髓其實並不是那把刀。從最初青年拿出這把刀開始,刀的存在就被賦予不尋常的角色,但它的含義僅僅局限在符號。男人于青年之間的矛盾爆發是在男人挑釁般的把刀扔進海中開始,其後的發展出乎意料但又在意料之中,清晨起來,男人終於因嫉妒墜入了青年的圈套:青年被丈夫打到了水裡後就勢藏到了水面一個浮標後面。夫婦倆為這次打鬥產生爭吵,丈夫被妻子用激將法激怒下水尋找青年。隨後,青年回到船上,但那時丈夫已經游遠了。   
  在短暫而虛偽的人生討論之後,青年和妻子似乎達成了一種共識。之後,肉欲便衝破理性的囚籠。“水中刀”這個命題在此刻才豁然開朗,墜入海水中的刀其實僅僅是一個幌子,真正的刀是伴隨女人背叛而完成的。偷情,這個敏感的字眼在影片中順水推舟的發生了。雖然女人在結尾頗有悔改的承認了這一切,然而男人的虛偽使他對女人所說的話產生了狐疑。這種狐疑實際上有兩層含義:一個是丈夫與妻子之間的隔閡、人物關係的挑虐性以及自大的男子主義使他不可能承認這種背叛,另外一個含義就是男人為了逃避去警察局投案的責任寧願從表面上承認這種背叛的存在性。這種自相矛盾的心裡矛盾讓他在命運的十字路口停滯了,影片也伴隨著爵士樂濃厚的韻味結束。也許,我們還不知丈夫會何去何從?但這種自欺欺人的雙面性(人物承受欺騙自己和被欺騙的雙重地位)以及“水中刀”綿綿鋒刃割裂出來的現實與理想的苦澀將會給我們留下耐人尋味的噱頭。    
  [水中刀]並沒有對任何人進行道德評判和價值衡量,影片中的三個人物分別承擔著各樣的責任。對於責任與責任之間的矛盾糾葛波蘭斯基並沒有直接的判定,他將這把尺度交給了觀眾,而自己躲在鏡頭後面冷峻的審視世界。他的冷靜和敏銳不會因為平淡而失去光芒,而會在經過歲月的考證和閱歷的識別後脫穎而出。    
  也許波蘭斯基在此以後的電影都沒能再次構造這樣一個平淡故事的電影,但這種建立出人物戲劇衝突張力的手法,這種刻畫人物內心世界和曝露人性陰暗面的方式仍然惟妙惟肖的保留和傳承了下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波蘭斯基在藝術領悟方面的造詣和靈感。    
  另外值得說的一點是本片比比皆是的隱喻讓影片更加值得深層次的回味和探索。哲理化和意念性控制影片脈絡和節奏也造就了他後期作品晦澀難懂的藝術基調。哲學思辨與心理分析從此在波蘭斯基的影片中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主軸心,繼續觸碰著人類的心理防線,在人類在探究人性這個命題過程中提供了持久的借鑒和影響。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12963/

挑釁,對抗與渴望  by獏麻達   2010-07-12 

   沒有人像羅曼波蘭斯基一樣如此悲切地用一生來踐行藝術的浪漫、血腥、孤寂和殘忍。當我們27歲的時候,我們在想什麼?端坐在辦公桌前,認真考量失敗的青春、逝去的愛情,然後回家面無表情地與網路上的陌生人調情,最後抱著枕頭和薯片在電視機面前溫習肥皂劇。10點一過便滾回房間裡,企圖做一個不著邊際的噩夢把自己喚醒。  
  波蘭斯基的27歲,是一場晦暗的風暴。這一年他搗鼓幾個中年人和一個比他小幾歲的小男孩,拍出了《水中刀》,一部不可理喻的青年電影,充滿寓言和批判。在溫柔的薩克斯背後,深情地埋怨起感情的不可靠和出路的未知。    
  “水中刀”是一片鋒利的柔情。在電影所構築的人物關係當中,這是一個恰如其分的隱喻。    
  一對步入中年的中產階級夫婦開車去海邊“遊艇假期”的途中,遇到一個搭便車的青年學生。丈夫出於一種古怪而秘密的炫耀心理同意帶年輕人一同上船度週末。為了與中年夫婦的富有和階級優越感相對抗,年輕人自稱是一個“徒步旅行者”,一方面這是一個具有詩意和學生氣的身份證明,同時也將自己即將“一對二”的劣勢隱藏在標籤下。《水中刀》的劇作依據正在於這場三角關係中力量的平衡和失衡間傳遞的張力。 
  黑白影像往往在表現人物的輪廓、佈景或自然風物的質感方面有卓越的視覺感染力。以伯格曼的《野草莓》和維姆文德斯的《柏林蒼穹下》為例,黑白電影的構圖和明暗處理都異常精美,甚至隱秘地透露出彩色膠片所不具備的性感。然而《水中刀》在影片開頭的一長段夫婦在車裡的沉悶鏡頭卻刻意淡化了這種質感,擋風玻璃上映出連綿不絕的樹影,使人物的面目不斷地被遮蔽。整個片頭色調暗淡、模糊,時刻籠罩在灰色的陰影下。    
  中年夫婦在輕快而疏離的鋼琴曲中行駛在鄉間馬路上。路邊景色荒涼蕭索,丈夫與妻子之間縱使還有一吻,但妻子表情像極了一枚鑲著五官的木頭。她戴著形狀怪異的眼鏡,嘴角邊有一絲譏誚的笑意。波蘭斯基在這裡玩弄的電影技巧非常隱蔽,它不以古怪的構圖或者狗血的情節奪人耳目,而是以多個固定鏡頭瞬間捕獲到兩人各異的冷漠神情,從而在情緒上為兩人的關係敘述埋下伏筆。    
  青年的加入使夫婦的關係驟然暴露在世界面前。起先丈夫以絕對的專制和強勢的姿態呵斥青年,他因此處於非常低弱的地位,對上流社會的物件——夫婦的車子十分羡慕,這種羡慕是小心翼翼的,附帶著年輕人的倔強和自尊。他的機警和小聰明立刻給夫婦之間淡漠的氣氛增添了一絲鮮活。他們來到水邊之後,青年提出幫忙把車上的東西運到遊艇上。當他真正介入到中年夫婦所生活的環境中時,那種陌生的富有的刺激令他有些搖擺。但他努力保持鎮定——當然偶爾流露出一點故意的不屑。    
  丈夫在取得首輪力量博弈的勝利之後,試圖以不動聲色的挽留來鼓動青年參與到他與妻子日益沉悶的二人世界中,尋找一點炫耀和控制的快感。當青年被男人喚回來走向遊艇的時候,不安的浪漫悠閒的旋律響起,預示著故事的正式開啟。“我知道你會叫我,我知道你在想什麼,你想玩下去。”    
  前兩幕戲構圖都非常簡潔,在幾乎沒有任何背景佈景的情況下將人物放置在畫框中。甚至到了水邊之後,除了幾根豎立在水中的杆子和幾艘停靠的小船,沒有任何多餘的佈置。水面空蕩寂靜,只有水鳥飛過。    
  青年與丈夫的第一次衝突發生在“水中刀”現身不久之後。丈夫告誡青年帶刀要當心,隨後想以一個親身經歷來說明這一點,但青年打著哈欠,第一次表現出對他的怠慢。丈夫在三人關係中的至高地位頓時受到了挑戰,他立即表現出煩躁和不滿,命令青年“把帆腳索盤起來”並以拒絕教青年打結來保證絕對的控制地位。青年表示了對其命令口氣的不滿之後,仍然作了態度良好的妥協,主動引出新的話題,旁敲側擊地談論起軍隊。    
  兩人的第二次正面衝突表面上仍然是青年主動挑起的,他嚴肅地向男人提出抗議,“我是徒步旅行者,不是碼頭苦力”。男人則毫不客氣地回應道“你是個懦夫”。妻子作為兩人衝突的局外人突然出面向青年妥協,她在丈夫面前庇護青年反而激起了青年的好勝心,在女人面前,無論年齡高低閱歷深淺,男人之間的爭鬥都會顯得格外尖銳。最後這場青年的抗議看似賭氣和胡鬧,無果而終。    
  羅曼波蘭斯基對於構圖意義的建構有著特殊的偏好,他往往熱衷於用畫面中極少的元素來表達有趣、深刻的含蘊。例如幾個單人鏡頭中,從甲板上方的大仰拍不留餘地的刻畫出三個人迥異的觀點態度。    
  一個荷爾蒙旺盛的年輕男人在女人的注視下爬到了桅杆頂端,他站在安全的制高點上公然對腳下的男人叫板。影片中,妻子對丈夫的初始關係是“應和”,是一種附屬的被控制的關係。自從青年的介入,她開始向這層關係的另一方向挪移,她開始以優雅的方式反對他,偏護他的對立面。她像母親保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把青年置於羽翼之下,甚至在青年因為莽撞和固執把湯打翻之後,仍舊把自己的那一份分了一點給他。    
  對於中年夫婦生活的瑣碎和平庸,青年毫不遮掩地袒露了嘲笑和譏諷。而這正是中年人最脆弱的軟穴,夫婦終於又並肩站在一起,抵抗這種來自“年輕”的侵犯。    
  青年的一腔熱血在影片三分之一處製造了第一個小高潮——他決然地把船槳扔進了水裡。這回動真格的了,觀眾想,他們之間的矛盾似乎升級了,接下來幾分鐘說不定會有人被扔到水裡……在這片荒蕪的水中央,任何挑釁和爭鬥比陸地上更具戲劇性,當三方力量不能達到平衡時就會製造足以覆沒所有人的危機。    
  如果說年輕就像那把彈簧刀,對處於中年危機的男人來說有著虛妄的威脅,青年用遊戲的方式又一次對男人的強勢實施抗衡。    
  一味的對抗未免乏味。電影在影片進行到一半時設置了一個“公共危機”:擱淺。至此之後,三人的關係趨向穩定,青年主動參與到其中,不再自我孤立和被孤立。他們進入船艙躲避大雨,青年第一次窺探到了女人裸露的背,他與她之間性的張力開始明確地呈現在螢幕前。一隻柔軟的平底涼鞋,一曲憂傷纏綿的情歌,對青年來說是致命的誘惑。這一絲渴望擾亂了他的心,他躊躇著靠近這個漂亮成熟的女人,當然並不那麼放肆。在展現他們彼此之間的化學反應時,黑白電影體現出它獨特的無與倫比的畫面質感:女人坐在甲板上抽煙,修長的腿,那雙平底鞋,青年赤著腳走過她身邊……這是只有電影才能透露的迷人訊息。   
  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太熟悉彼此的氣息,以至於男人很快就可以覺察到那種輕微的情感震盪。當我們看到他被甲板擋住了半邊的臉上露出懷疑和偷窺的神情,不禁為這種影片隨處可見的悄無聲響的洞察而驚歎。雖然沒有證據,但青年顯然成為了他的假想敵,他蠻橫地對青年頤指氣使,想要通過這種專制來換回妻子所有的注意和順從,只是這樣會使他越發陷入被動。這時本片的第二個高潮出現了,男人把青年珍愛的刀扔到水裡,引發了兩人之間蓄勢已久的戰爭。男人試圖激怒青年來寬慰他自己的嫉妒,順勢把青年推下了水。這又點燃了妻子對他的不滿和憎惡。“你知道自己是什麼嗎?裝腔作勢的騙子,你只想在一個孩子面前賣弄自己!”夫妻兩人互相詆毀,用激烈的言辭指責了對方一番。男人下水去找青年,而他正躲在浮標後面靜觀其變。他遊回了遊艇,這時兩人單獨相處的機會正是觀眾隱隱期待的。他聽到她哭了,所以他在彷徨中爬上了船,女人因為他的謊話給了他兩個耳光,隨後立即到船邊呼喊丈夫,但是水面中沒有再出現男人。接著妻子與青年之間發生了一段帶有訓誡口吻的對話,她觸碰到了他脆弱的自尊心,於是到達了本片的第三個高潮:這個男孩子在這溫柔的拷問中卸下了盔甲,他需要吻她,證明他也是一個有能力吻她的男人。女人在性的張力下往往只能束手就擒,何況她也對這個年輕男人的莽撞無畏和羞澀頗具好感。她對他的渴望並不略於他。    
  這是一次“背叛的完成”。他們之間關係最極端的可能實現了,再停留似乎也失去了意義。幾個回眸之後,青年走了,妻子回到岸邊,丈夫正等著她。一切回到起點,只是坐在同樣位置上的兩個人心情有些複雜。妻子在淡定的表情中略施悔意,丈夫藉故事坦言自己“太過自信了”。車子停在路口,一個寓言式的畫面作為全片的終結。    
  《水中刀》的妙處在於,它始終在極有限的空間範圍內觸發尖銳的衝突矛盾,然後又以克制和冷靜來處理這種複雜微妙的關係變化和力量抗衡。在三人的兩兩關係組中,對抗是最基本的戲劇點,然後基於這個爆發力源,再次賦予它曖昧和混沌。妻子和丈夫關係的不穩定性就是很好的例證。在他們細微對抗的瞬間,又混雜著往日的情愫,昔日的溫存。男人和青年之間在年齡上心態上的比照也可以映射“對抗”這一命題。“渴望”則對應著附加在表層衝突上的含糊性。在這樣的曖昧不清當中,角色之間現在以及將來的關係詮釋會得到最大空間的延伸,而這種多重解讀的心理描繪通過鏡頭語言的組裝,更加突現了一個電影的容量。成功劇作的攝人心魄之處,正在于電影作者對人與人,人與物,人與世界的關係最大限度的探索和討論。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435328/

 上帝已死?《失嬰記》   2010-05-29 




  “我喜歡電影中的陰影,但生命中的陰影則不然。”因為《鋼琴家》而結識波蘭斯基(詳參【圖博館】:《鋼琴師》),一位堪稱傳奇的導演,電影式的遭遇,小說式的人生。之後看了《第九道門》,劇情梗概已經記不大清,似乎和《Rosemary’s baby》探討的東西相差無幾,但影片品質卻相差甚遠。 
  所以說,波蘭斯基的影片和他的人生息息相關,如果說《鋼琴家》是為自己童年家庭遭受納粹迫害的呐喊的話,那麼《Rosemary’s baby》《厭惡》《唐人街》《苦月亮》這類影片所表現的色情、暴力以及結局的絕望迷惑性又是什麼?我不經想到《Rosemary’s baby》中對於Rosemary在醫生診所外翻閱的Time雜誌封面特寫“Is God Dead?”。 
  之前就對尼采提出的“上帝已死”這個概念有些淺薄的認識,所以我想波蘭斯基把這句話運用到影片中絕對不是劇情需要,而是預先就專門為影片設定的概念之一。個人總結下來對“上帝已死”的闡述有兩種置疑:第一,尼采認為人性的陰暗面超脫了基督教,上帝在那些缺失道德束縛的人心中已經死亡;第二,人已經可以放棄上帝給人類設定的方框而成為虛無主義者。我認為波蘭斯基所想體現的還是第一種闡述,是對人類的道德準則的缺失的批判。 
  劇情其實沒有什麼晦澀難懂的地方,波蘭斯基以很中規中矩的敘述方式慢慢將你引進這麼一個故事。片頭一個女子沙啞的哼唱很刻意地讓你知道,這部影片絕對不會溫馨,不論他們看上去多麼和善熱情。鏡頭運用以及背景音樂也很好地做到了首尾呼應,蒼白起始,悲涼終止。 
  Rosemary在影片中三次提到自己丈夫的演藝事業,第一遍你不會覺得有什麼,但是到了第二遍第三遍,你就會在想,這個男人的事業到底是如同妻子口中說的那樣蒸蒸日上還是蕭條可憐。而Rosemary的丈夫卻從不拿自己的事業說事,你覺得其中必定存在他的弱點與傷口,而一切的變故總會與之契合,這是永遠不變的套路。 
  影片在發展中設置了很多細節,讓人倍感怪異卻又容易忽視。首先是Rosemary在公寓的牆壁上看到前房客留下的一句話:我無法再坦然面對自己。她當然不以為意,而觀眾若不重新回去看一遍也早將這段細節模糊掉。現在來想想這句話,不難理解,前房客同跳樓自殺的女子一樣,受到巫術的侵蝕卻又逃脫不了內心道德的譴責。最終Rosemary也是如此令人失望地歸順了魔鬼,這也不令人意外,因為波蘭斯基從來沒有將主角神聖化過。、 
  之後的衣櫥移位,Hutch對那幢大樓有關巫術、生食幼嬰的種種描述,時常透過牆壁傳來的聲音,關於天主教的談論、回憶,看似尋常,其實都透露出種種暗示。還有一處很顯然的暗示,即在怪鄰居家中,Rosemary透過廚房的門,看到客廳中彌漫的煙霧。其實我想這些煙霧不是為Rosemary設計的,而是為觀眾設計的,因為煙霧即是陰謀。所以觀眾心底一直在暗自恐懼:有事情要發生了。 
  若是要從懸疑分析入手的話,這部影片能給的實在不多。沒有任何噱頭或混亂,你卻在可以看得清的任何一個鏡頭中越發感到驚悚和懸疑的饜足感。 
  我想影片中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的恐怖感絕大部分來自Rosemary的被監控性與監控性。整部影片沒有一個場景是Rosemary置身事外的。有時候鏡頭以Rosemary的視角來看他人,有時候鏡頭又在細細窺探她的一舉一動。每個鏡頭每個發現都不是凝固的,而是流動的,就是這種緩慢而深幽的感覺讓人覺得什麼事情正在主人公背後慢慢醞釀著。有時候鏡頭在後面跟著主人公,有時候鏡頭又帶領著主人公穿梭在公寓中,鏡頭即是觀眾,這種手法讓人很容易深入其中,並且跟著Rosemary一起,瞭解Rosemary所經歷的事物,並隨她一起懷疑與揣測。只是觀眾畢竟還看到了一些在她背後、鏡頭前景所發生的事。 
  影片中有好幾段打電話的場景,有些是近景而有兩處卻是出奇得雷同: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或只有人的一部分,而且始終是透過Rosemary的視角隔著門框的畫面。那麼將這些場景串聯起來你會發現這並不是偶然,因為每一次的窺探似的揣測似的鏡頭都是一次陰謀的又一次達成。首先是Rosemary的丈夫得知自己將接替主演的時候,前主演的盲是陰謀達成的前提。第二次是怪鄰居幫Rosemary預約醫生的時候,陰謀正在慢慢展開。其實每次以Rosemary的視角來拍攝的鏡頭總是不明確的,這就和Rosemary一樣,永遠在猜測卻永遠在依賴。Rosemary早在最初就談到自己信奉天主教的事情“而現在我也不確定了。”即是她也不確定自己心中的信仰了,這又再一次符合了“Is God Dead?”這個觀念,而這也最終導致了Rosemary對於魔鬼的歸順。 
  那麼最終回歸到“上帝已死”這個話題上來。如果說整部影片的發展都在你的預料之中的話,那麼結局想必也是意料之外的。波蘭斯基對Rosemary從來沒有偏頗喜愛過,儘管她是受害者。但是她脆弱她依賴她恐懼她自我安慰她沒有強大的信念支撐自己,這導致了她悲劇性收尾。當上帝在人們心中死亡,撒旦必將有機可趁。All of the witches,他們將上帝的一套準則從身體裡抽出,道德標準也就產生了危機。也許你也能猜到Rosemary無法戰勝魔鬼的事實,然而你絕對會為Rosemary歸順魔鬼這樣一個悲劇性收尾而茫然。而更諷刺的是,Rosemary還留著一頭聖母瑪利亞式的短髮。 
  波蘭斯基對人性的弱點的剖析以及色情與暴力赤裸裸的揭示,或許就是他內心反復顛簸的疑問,也是人類對自身的疑問吧。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99968/

《鋼琴家》The Pianist(2002)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詳參【圖博館】:《鋼琴師和她的情人》《鋼琴師》)
主演:

  艾德林 布羅迪 (Adrien Brody) ...... Wladyslaw Szpilman
  托馬斯 克萊徹曼 (Thomas Kretschmann) ...... Captain Wilm Hosenfeld
  弗蘭克 芬利 (Frank Finlay) ...... Father
  托馬斯?克瑞士曼Thomas Kretschmann
  艾米莉亞?福克斯Emilia Fox
獲獎紀錄:
  2002年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第7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三項大獎
  影片簡介:
  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裏飽受著饑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于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關于影片: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于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爲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爲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曆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爲《鋼琴家》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童年從納粹的追捕下逃生的經曆是波蘭斯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整個價值觀念。但是長期以來他一直逃避著這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他曾經拒絕了《辛德勒的名單》,因爲他認爲影片的題材和他的經曆過于接近。而十年後波蘭斯基終于有了勇氣直面那段痛苦的往事並將其通過自己的電影創作表達出來。“這是我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與我過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較,因爲它把我帶回了那個我仍然銘記的時代。” 鋼琴家二戰期間顛沛流離的生活映射出了他本人的成長體驗,可以肯定的說這部電影融入了他個人的感悟。
  皮爾曼的書被重新發現並于1999年底被譯成英文後,立即成爲暢銷書,進入倫敦自傳作品前五名,登上《洛杉磯時報》暢銷榜,並獲“全球猶太人文學獎”。也是浩劫幸存者的猶太導演波蘭斯基去年把它搬上銀幕之後,《鋼琴家》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
  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y)用藝術的美麗揭開了納粹血腥屠殺的序幕。這部描寫二戰時一位波蘭猶太藝術家幸存經曆的電影《鋼琴家》(The Pianist),風靡了歐洲,震撼了美國。它被法國、英國電影協會都評爲“年度最佳影片”,並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23日又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改編等三個重要獎項。《芝加哥論壇報》評價它是“一部史詩般的傑作!”《洛杉磯時報》贊譽說,“《鋼琴家》達到了偉大的程度!” 
  《洛杉磯時報》書評家富蘭克(Michael Frank)說,“它是傳記文學的偉大貢獻,是永恒的曆史和人類價值的記錄。”《華盛頓郵報》評論說,“斯茲皮爾曼的回憶錄是一個清晰的聲音,升起在這種聲音消失的世界。我們幸運地有他這位見證人。”影評家說,“音樂是他的激情,而幸存成了他的傑作。” 
  雖然《鋼琴家》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但我絲毫不懷疑,它會像《辛德勒的名單》、《人生是美麗的》一樣,被列入世界經典影片的行列。 
  影片開始時,是1939年9月納粹進攻華沙,斯茲皮爾曼彈奏的肖邦小夜曲成爲波蘭電臺播出的最後一支樂曲。影片結尾時,是1945年波蘭獲得自由後,波蘭電臺播出幸存的斯茲皮爾曼彈奏的6年前被迫中斷的同一支樂曲(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過的!): 
  那雙被磚頭磨出老繭的手,那雙扒開冒煙殘牆的手,那雙被嚴寒凍僵的手,那雙捧起漂著死蚊蟲的水送向嘴邊的手,那雙從德國軍官手裏接過面包果醬的手,再次奏起肖邦那輕柔、美麗的小夜曲──它是音符取代子彈,文明戰勝邪惡的宣言……
http://baike.baidu.com/view/334821.html?tp=0_11

  如前評《鋼琴師》所言:
  有關鋼琴師之作,館長約可分悅閱(具有「文字/影音的藝術/魅力」)與不悅(有宣傳「躁鬱奇才」和「猶太聖徒」意味)兩組:(另參本館: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 《語言力》《躁鬱之心》《躁鬱奇才》 不只《聖徒與瘋子》才一線之隔 《人人有怪癖》神童造所 《如何教出資優兒》《我的天才噩夢》

  悅閱
澳洲女導演珍康萍《鋼琴師和她的情人》The Piano(1993)
意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1998)詳參【圖博館】:托納多雷:名導演23)
艾芙烈原著 (1983)漢內克導演《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 (2001)(《鋼琴「女」教師》?)
  不悅
《鋼琴師:大衛赫夫考傳奇》Shine(1996)
波蘭斯基導演《鋼琴師》(《戰地琴人》)The Pianist(2002)
瑞士導演佛瑞迪穆勒《想飛的鋼琴少年》(2006)
南韓導演權炯軫《我的小小鋼琴家》(2007)
香港導演張經緯紀錄片《音樂人生》(2009) 

《鋼琴師》生命的價值 
 
    我們是一群從來沒有經曆過戰爭的人,在我的心中,戰爭是殘酷的,也許真的是沒有經曆過一段曆史也就沒有資格去評價那段曆史。
    在上小學的時候,每當我們讀到那些描寫英雄人物的文章的時候,我們都會受到同樣的教育,那就是當你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你一定要像他們學習。可是我們都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我們並沒有力量去反抗,我們也沒有太多的機會去成爲英雄。
    《鋼琴師》是一部真實的反映戰爭的電影,也許有不少人認爲它並不是很經典,但是我卻認爲它已經完全可以成爲經典,因爲它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描寫戰爭的,沒有了英雄的刻畫。自始至終只有對鋼琴師一個人求生經曆的描寫,一個又一個直接面對死亡的場景,使我們也同樣變得麻木,使我們也同樣的感到無助,這是一段真實的經曆,所以它會更接近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面對戰爭的想法,那就是求生的欲望。
    戰爭是殘酷的,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只擁有一次生命,生命的意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因此當你面對戰爭感到無助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我怎麽才能繼續的生存下去,鋼琴師在影片中就是這麽一個極其普通的角色,他只是想活下去——一個非常簡單的想法,在他的精神上沒有任何的支持,只是一個人最簡單的求生的欲望,但我看到一個城市幾乎被移爲平地,而除了那些士兵以外幾乎就只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我在懷疑這是不是誇張,但是不管怎麽樣他的生存的信念總算是堅持到了最後。
    影片中有很多的對比,生存與死亡就是貫穿其中的一大主題,除此之外,藝術與生命的對也刻畫的很成功。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沒有經曆過戰爭的人,而且我也從來沒有去認真回憶過以前的曆史,但是我從這部影片中真正的經曆了一次戰爭的心情,我可以跟著主人公的經曆體會他當時的心情,和他一起體味生命的價值,可能這就是這部影片真正的成功之處。
http://www.dyddy.com/html/movie_article/1/739.html

《鋼琴師》:滴在廢墟上的眼淚

  無論你是否為肖邦的鋼琴曲著迷,是否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都沒有關係。看完羅曼?波蘭斯基的《鋼琴師》後,這張原聲唱片將成為珍貴的回憶。 
  與《閃亮的風采》(Shine)、《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鋼琴別戀》(The piano)、《鋼琴教師》(La Pianiste)等以鋼琴為主題的電影原聲唱片相比,這也許不是最突出的一張。但由於收錄了電影主角原型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1948年於波蘭演奏肖邦《馬祖卡舞曲》(Mazurka)第17號第4段樂曲的歷史錄音而顯得尤其珍貴。雖然這段錄音聽上去有些粗糙,帶著歲月留下的雜音,但絲毫沒有掩蓋這位電影主角在半個世紀之前演奏時的感情。 
  《鋼琴師》給觀眾的感動與《辛特勒的名單》是相似的。千鈞一髮,重重危難中,人性的復蘇成為廢墟上最感人的詩篇。波蘭斯基借鋼琴師的故事訴說自己的親身經歷。但這不是一部純粹描述鋼琴師的影片,音樂,只在重要關頭髮揮作用。也許,在看完電影後你流淚了,但不僅因為音樂,而是因為德國軍官聽完斯皮爾曼演奏後幫助他逃過劫難而感動。在那個生死攸關的時刻,鋼琴師演奏了肖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在音樂中你聽到了什麼?深遠、悠長的嘆息,失去親人、祖國的控訴,廢墟上的哭聲,痛苦、恥辱、恐懼……那些落在廢墟上的眼淚,是為了在藝術中昇華的人性。在最危險的時刻,音樂戰勝了邪惡,喚醒了良知。 
  1948,斯皮爾曼在波蘭演奏了《馬祖卡舞曲》。電影的末尾,由阿德裏安?布勞迪扮演的鋼琴師正坐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裏演奏。無論是哪一年的版本,哪一段樂曲,由誰演奏,其實都並不重要。這張原聲唱片的意義在於提醒所有看過或未看過電影的人,經歷或未經歷過戰爭的人,為他們帶來和平的信仰和力量。在歷史最殘酷的廢墟上,也曾回蕩過鋼琴師的琴聲,音樂讓人們忘記了仇恨。當今日戰火再度紛飛時,有什麼比堅持這種力量和信仰更為重要?《鋼琴師》裏的音樂顯得簡單,只是歷史大背景下的一小部分,但正是這一小部分,讓人看到了最落魄潦倒時刻的高貴靈魂。 
http://imagine1061.spaces.live.com/blog/cns!41D86BFB3BD68548!416.entry

上帝已死?!  by王 楊   2010-01-18 

  刊載于《青年電影手冊》第一期    
  一本舊“時代”雜誌的標題在危險的處境中更加惹眼——“上帝已死?”這不僅僅表明了羅絲瑪麗的危險的處境,而且表明了既然上帝已經消失,那她就有必要再造一個上帝。尼采在《歡快的科學》中預言,上帝逝世的消息要經過一個世紀才能傳到我們耳朵裡。現在那個世紀即將結束,但是這個消息卻是以新聞流言的方式傳來的。因為我們都首先忘記了是我們殺死了上帝,不明白和淡忘這一點使得我們不僅僅是缺乏消息,而是缺乏良心。 
  但事實上上帝正是在現代主義演進的過程裡“死亡”了。那個撒旦的兒子,羅絲瑪麗的嬰兒其實就是“上帝之死”之後的象徵性事實。上帝和魔鬼之間的不同是顯而易見的,上帝不用我們去尋找,我們和他之間是以誓約和無條件的信任為基礎的。相反,魔鬼需要我們去找他。魔鬼是做生意的,我們必須和他進行交換。現代主義推進的過程上帝不僅僅從日常生活,世俗的習慣中消失。而且是從人類的心中消失。商業社會已經過度到了極高的程度,事實上嚴格來說我們每個人都在天天製造我們心中的魔鬼。我們不斷的和他進行交易,情況是嚴峻的。有一天我們可能就有羅絲瑪麗的結局。以“愛”的藉口來背離歷史的善和正義——上帝的愛。羅絲瑪麗的糟糕預感一直都存在,但是當她採取行動的時候已經為時太晚。不僅僅自己出賣自己,而是與時代的恐怖隱喻不自知的合謀的結果。問題的可怕就在這裡,一個臨盆聖母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緩慢的成為惡魔聖母的。陰謀的勝利,不僅僅在於邪惡的強大。而在於在現代人心裡殘存的那一點點神聖的愛和惡之間由於力量式微而僅僅相差一條小溪的距離。 
  波蘭斯基《羅絲瑪麗的嬰兒》的恐怖,沒有泛泛停留在庸俗的表面。他的恐怖性是將生活提煉到歷史恐怖的水準的結果。最終通過故事背後的可怕關係和自我處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的外衣之中終於發現了殷紅的毒藥。人物的心理被外化於客觀實際之中,巫師的傳說和上帝的傳說之間其實是相同的。對於無知和自我消解的人類來說同樣無關重要,中心主義的逆潮使得兩個方面都化成新聞般的流言。這樣的時刻對於歷史的魔鬼來說就異常珍貴了。《羅絲瑪麗的嬰兒》裡面的陰謀的形成,輕而易舉。一頓晚餐以及晚餐後的聊天就足夠了。當現代巫婆和羅絲瑪麗在洗碗槽旁聊天時,兩個權利的擁有者代表“家庭”伴隨著飛揚的灰塵和煙霧就達成了交易。(在希區柯克的電影中,總是用香煙和灰塵來預示恐怖和惡的出現。本來的劇本是希望希區柯克來拍得)羅絲瑪麗剝奪了自己丈夫以“魔鬼”的身份出現在自己的夢裡的權利,一個虛弱的男性角色有時候不一定用他自身來“投射”。在《眩暈》中的那個虛弱焦慮的男性角色更多的是靠他自己生成的,但在這裡一個被自己妻子從夢境中(佛洛德會同意的)遺棄的男人,必須靠魔鬼和自己妻子的交合來表明自己的不在場,必須以男性尊嚴的出讓而使事業和財富讓渡於自己。如果說男性在做生意的話,那麼羅絲瑪麗的罪過就是一種母親的原罪了。他最終的神秘的妥協的微笑使得我們想到了康得對於生養子女的意見:無論你是否愛你的子女,你都得關懷他們。必須幫助他們成長才能達到你對他們的關懷。羅絲瑪麗最終才明白了這個道理,但是可悲的是孩子已經被犧牲了。其他的陰謀合謀者不能最終完成這個結果,他們只能想辦法創造這個條件。最後羅絲瑪麗自己由這種原罪走向了黑暗的“神聖”祭壇。成為真正的黑暗聖母。講到這裡,《羅絲瑪麗的嬰兒》的恐怖的確實是特別和有力的,心裡的情節完全操控了現實的情節。影像背後的意義自然投射於影片之中,刻意淡化色差的攝影使得他看起來更像是那種具有“戲劇真實”的世界圖景。彩色的運用是小心翼翼的,只有在那對夫婦粉刷裝修的新房時才反應得較為明顯。虛幻的夢境在那一刻就已經通過導演的用色得以小心的呈現。當然我們也可以說:鮮豔的色彩在
  羅絲瑪麗在危險中的新髮型也值得一說。聖女貞德也留相同的髮型,當然中世紀的女巫被處死的時候周圍的群眾也同樣好奇於這種髮型。一個天主教徒成為惡魔聖母多少有些諷刺的意味,一個意義矛盾的髮型是所有人都有所震動。欺騙者和陰謀者並不喜歡而且感到驚訝,因為那之中聖女似乎顯現出來。而其他人似乎也覺得怪異非常,那股巫術氣味也異常嚴重。一位就要犧牲的母親,對宗教意義的善和惡異常敏感。同樣也證明上帝和惡魔與人類之間的距離是那樣模糊不清。這就是現代主義的處境。 
  上帝已死?還是“上帝”復活?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939516/

終究是母親  2010-08-05

   很經典的片子,一直在找DVD、網上資源,但總是找不到,或者下載了種子,卻沒有速度。後來在圖書館看到了小說,借到家只用了一天就讀完了,寫得真是精彩,雖然對讀翻譯作品總有一些不舒服,認為文字經過翻譯,就完全是另一部文章了。但羅斯瑪麗的嬰兒這部書的故事,卻講得很完美。宗教上的隱喻,雖然對我來說並不十分理解,但情節上的懸念叢生、絲絲入扣還是頗能吸引人,而對人的描寫,更能打破文化上的隔閡,讓人感同身受。    
   今天在PPS上,偶然搜到了本片,譯名《失嬰記》,港臺味兒頗濃。想到早期老電影的那些譯名,都很值得回味,像魂斷藍橋、鴛夢重溫、深閨疑雲、鹿苑長春、青山翠谷、關山飛度這些四字片名,聽起來都意味深長富有詩意,而那些三個字的蝴蝶夢之類更是浪漫至極。現在看來,失嬰記這個片名也很值得玩味,看過影片的觀眾,對其中“失”的理解肯定會相當不同。而“失嬰記”這樣的記字標題也很有中國古代公案傳奇的特色,失嬰又是公案中比較經典的故事橋段,對應著電影中的宗教主題,卻也有些禪味蘊含在三個字中,很有意思。    
   電影中的宗教含義,也是片子最大的恐怖出發點。相比于如今斯蒂芬金的神秘力量,宗教的真實感不言而喻。恐怕這本書如此受西方人推崇,也是緣於他們對宗教題材的超然興趣和親切。而在故事中如果只談宗教,不但顯得乏味,也會過於嚴肅,於是這裡很聰明的引進了——巫術——這一同樣很吸引人的概念。如果說對上帝的崇拜稱之為信仰,那麼巫術可以說就是對撒旦的崇拜,而它的力量不會比信仰更弱,所以才會有羅斯瑪麗的遭遇,更何況電影中多次出現的“上帝已死”字樣,同樣昭示著故事的結局。    
   拋開宗教的母題不談,作為電影史上最嚇人的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當之無愧。即使如我一般對宗教不瞭解,也依然能夠享受到觀看恐怖片的膽顫快感。而對宗教一竅不通,想來也恰恰是看這部片的優勢。如果不熟悉宗教,往往會對宗教符號產生一種莫名的敬畏,無論是慈祥平靜的佛像,還是十字架上痛苦的耶穌,都會給人一種悚然的感受。而之所以說羅斯瑪麗這部電影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宗教帶來的恐怖,還是因為它讓看過書,並且瞭解故事的觀眾一樣會感到恐懼。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相當大的尊重了原著,但通過波蘭斯基運用希區柯克式的方式完全再現劇情,反而更加重了故事的恐怖氣氛,這是很多改編作品難以達到的。尤其是電影前部的冷靜敘事風格,讓人不感覺是在看恐怖片,卻由於人物之間的互動,又讓人不知所以的感到了壓抑。    
   這裡說到壓抑的觀看感受,羅斯瑪麗的嬰兒確實手法高超。在恐怖片中營造恐懼的方式,無外乎一般好萊塢恐怖片的血肉橫飛,或者高明點的日式心理驚悚。而羅斯瑪麗的嬰兒有著比一般恐怖片更高深的主題,在表現上也同樣摒棄了傳統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那就是抽絲剝繭般的講故事,緊緊抓住懸疑大做文章。從開始的少女之死,到最後的信徒聚會,整部影片都在異常冷靜的講述,即使羅斯瑪麗出逃這樣的火爆場面也在分娩之後迅速冷卻下來。但片子並不悶,就是因為人物的關係在不斷變化,通過人與人的交流,一步步把故事印象最後的高潮,看得觀眾心驚肉跳。    
   開端的少女之死,帶來第一次懸念,而恐怖的少女死亡並未進行過度渲染,如果不暈血,觀眾根本不會在這裡感到恐懼。但疑問卻如洪水般在觀者腦中爆發出來,為何死、怎樣死、與她的恩人有關、與她亮眼的項鍊有關?當老夫婦出現時,答案沒有隨之揭開,反而更加撲朔迷離。老兩口的表現總讓人覺得是哪裡不對勁兒,但又說不出是怎麼奇怪,難道是老太太的嗓音太過尖利?作為恩人,他們的表情也有點冷漠,但他們的話語卻又是關切的。這一場戲有太多的疑問,觀眾來不及思考,就又被拉回生活劇的絮絮叨叨。老夫婦成了伍德豪斯夫婦的朋友,過分的關注和過分的熱情,讓人接受不了,但奇怪的是羅斯瑪麗丈夫的無動於衷。在兩家的交往中,老夫婦已經占了絕對主導,與其說是關心,不如說是控制了伍德豪斯的生活起居,讓羅斯瑪麗家絲毫沒有隱私可言。我們的女主人公越覺得不安,她的演員丈夫就越親近鄰居,似乎羅斯瑪麗才是那個不正常的異類。最後,他竟然因為一碗不對味兒的甜品發起脾氣,對於一個溫和的人來說肯定有隱情。就在這晚,羅斯瑪麗身上發生了奇怪的變化,丈夫的遮遮掩掩令人倍加懷疑。而當他得知自己即將成為父親時,表情複雜,除了喜悅沒有呈現,幾乎什麼都可以從他的臉上找到,驚訝、恐懼、懊悔,這不是一個新父親的應有行為。當羅斯瑪麗因懷孕而越發憔悴時,老夫婦的每次出現,都是人寒毛直豎,他們為羅斯瑪麗送來的關愛顯然更超往常,而此時丈夫竟然連碰羅斯瑪麗的肚子一下都驚嚇過度,更不要提晚上睡覺時距女主角千里之外了,這一切都成功的傳達出了不確定的懷疑與交往的壓抑。以至後來謎底一點點顯露出來,直到邪惡信徒們聚會時大聲喊出的口號,是壓抑過後,真相大白的恐怖極點。    
   書中對嬰兒長相進行了一段不長不短的描寫,而電影中嬰兒的雙眼也一閃而過,恐怖效果不亞於一聲炸雷。最偉大的結局在恐怖中展開,電影也向著原著的結局發展,羅斯瑪麗感受到了孩子對自己的意義,即使他是魔鬼,但仍然是她的骨肉,她最終選擇,做一個母親,一切對於她來講都無所謂了,丈夫已死,世俗已死,上帝已死,剩下的只有她的孩子,她會把孩子養大,用天使的方式。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504831/

讓我來分析下這個絕贊的劇本《唐人街》


  這部電影是關於小人物和大陰謀抗爭的故事:一個私家偵探捲入了關於城市命運的陰謀,他想主持正義,卻最終輸光賭本,不僅沒有為自己討回公道,而且失去了他的女人。    
  這部1974年的著名電影由更著名的導演波蘭斯基執導,而精妙絕倫的劇本則由好萊塢金牌編劇羅伯特唐納德撰寫,其中波蘭斯基參與了修改,將影片進行了符合他個人風格的陰暗改寫,電影最後,男主角在黑夜的唐人街痛失愛人的揪心結尾就得力于波蘭斯基的意見,原劇本本來大團圓結局的。對於波蘭斯基的這番改動,影史多半認為與他當時多舛的經歷有關。這部電影是波蘭斯基闊別美國好萊塢5年之後的回歸之作,5年前他為派拉蒙公司執導了著名的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獲得巨大成功,片中幽暗恐怖的氛圍對公眾震動極大,有個邪教組織將自己認同為片中的“魔鬼家族”,圖謀對導演波蘭斯基進行報復,於1970年闖入波蘭斯基家中,將他懷孕8個月的妻子剖腹殺死,取出嬰兒,同時遇害的還有他4位在場的朋友,而波蘭斯基恰好在異地籌備拍片,倖免於難,但是這次血腥的屠殺對波蘭斯基震動極大,痛失愛妻讓他幾乎無法繼續工作,他選擇離開美國,回到歐洲,直到1974年才回美國執導了這部唐人街。這部籠罩著濃重的陰鬱和宿命色彩的傑作獲得了當年多項奧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配樂等重要獎項。但是最終只有羅伯特唐納德獲得了實至名歸的最佳原創劇本,其他獎項一一落空,因為與之競爭的是另外一部驚世猛片——科波拉的教父Ⅱ。就像無數沒有在名利場有所斬獲的天才和傑作一樣,儘管沒有獲得奧斯卡的加冕,唐人街卻因為其自身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成為影迷們口耳相傳的傳世之作。    
  這部電影的偉大首先得力於像精工表那般精巧構築的劇本。值得注意的是,羅伯特唐納德撰寫的劇本並非憑空捏造,而是來源於20世紀初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真實事件——強姦埃文斯溪穀事件。事情是這樣的,洛杉磯城風水太差,選了一個缺乏淡水的地方建城,所以時常遭受乾旱的威脅。一些頭腦精明的政客和城市的實力人物居然從中發現了生財之道。首先:他們相中了離洛杉磯城不遠的一片乾旱土地。然後,他們通過說客說動洛杉磯市民買下這片土地,建大壩將遠方水源豐沛的埃文斯溪穀的河流引到這片土地上,再將洛杉磯城擴建到那邊去。為了讓洛杉磯市民通過為建大壩而發行的債券,這群無良的貴族們居然在大旱之年串通水利局偷偷將大量淡水倒入大海中,加劇城內缺水的困境。在他們的老奸巨猾的運籌策劃下,大壩終於建了起來,洛杉磯也獲得了水源,但是埃文斯溪穀卻乾涸了。後人將這事兒稱為“強姦埃文斯溪穀”,控訴無良權貴對人民的無情愚弄和掠奪。    
  羅伯特唐納德的劇本除了將故事發生的時代挪到了40年代,其他史實基本沒有改動,乾旱的洛杉磯,傾倒淡水,發行債券等事件在電影裡一一得到展現。事實上,如果要將如此龐雜的歷史畫卷硬生生“翻譯”為電影敘事,難度極大,所以劇作者精確地選取了一個極小的切入口——以一個私家偵探調查婚外情為線索。其中婚外情的男當事人是水利局的高級工程師,與黑幕有直接的牽連,於是調查過程越來越離奇,牽扯進來的人物和黑幕越來越多,在我們伴隨鏡頭上的偵探吉蒂走完整個調查過程以後,整個複雜的事件也就水落石出躍然於眼前。    
  劇本的精巧還表現在,幾乎每個鏡頭,每個細節都不多餘,都有言外之意,成為之後劇情的伏筆。其中最為好萊塢金牌編劇悉•菲爾德所劇贊的一句臺詞就出現在片頭:這一場是講在偵探吉蒂的辦公室中,他的客戶——窮漁民克萊看吉蒂為他偷拍的關於他老婆偷漢子的豔照後哭鬧叫嚷說:“我要殺了她!”吉蒂將他推搡出門並且責駡他說:“你要殺人又不被懲罰就要很有錢,你有那麼多錢嗎?”然後前臺小姐告訴吉蒂,有位婦人找你求助。於是吉蒂就轉身進入了另一個辦公室,開始了第一段關鍵劇情。前面吉蒂和漁民似閒筆的情節中,吉蒂的臺詞:“你要殺人又不被懲罰就要很有錢,你有那麼多錢嗎?”實際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因為電影的最後,邪惡的權貴的確惡貫滿盈而沒有遭到任何懲罰,在結尾升拉的遠景中,黑暗唐人街碎紙遍地,吉蒂被擊敗,壞人則帶走了他的孫女/女兒。這一灰暗的結尾和吉蒂的臺詞形成首尾相扣的環形結構,此處可見劇作者掌控劇本的功力,紙上雖相隔千里,卻仍有灰蛇草線般的聯繫。至於細微處如水池中的眼鏡,在淡水河中淹死的屍體肺部殘留的咸水,以及大反派庫羅斯家裡的金槍魚旗幟等精巧佈局對後面劇情的推動和照應則更不必多說。    
   更牛逼的是,劇本的妙處絕不止劇情精彩,充滿立體感的人物也是搶眼的亮點。據說,好萊塢都是先有明星,後有劇本。意思就是每個劇本都是為某個特定的明星寫的,劇作家在寫作前已經敲定的角色的人選。否則你怎麼解釋傑克尼科爾森為啥每部電影都演的那樣生猛,而又那麼雷同呢?傑克尼克爾森這個繞口的名字或許有點生疏,但是只要告訴大家他是《飛越瘋人院》裡面那個叛逆先生,我想他在中國觀眾中的知名度就提升了一倍。這位生猛的天才演員,有一對天然彎折的吊梢眉,留意看一下。 
   這直接導致了他哪怕在平靜時也流露出殺人犯一樣的表情,而當他大笑時,就像座山雕來了一般,西方影迷直接形容為“shark laugh”——鯊魚笑!!!他演的所有角色,從《逍遙騎士》的配角開始,到《唐人街》,到兩年後的《飛越瘋人院》,再兩年後的《閃靈》,再到《貓屎先生》再到2006年的《美國無間道》,一直變化不大,在我看來不過是飛越瘋人院裡那個叛逆先生的不同變體:叛逆,憤世嫉俗,火氣十足,有些好色淫蕩,喜歡使壞,亦正亦邪。 
   而在《唐人街》一片中,傑克強烈的個人風格甚至改寫了編劇對這位人物性格的某些定位:劇本在開場戲就強調偵探吉蒂穿著一身巧究的西服,而且在為漁夫倒酒的時候,在酒櫥的各色酒品中迅速挑選了一瓶廉價威士卡——這些細節意在強調這是一個有城府的中產者,但是傑克在後面的演繹中,角色要求的中產者的優雅氣息越來越淡,奸猾的江湖氣反而越來越濃,一旦被逼急了,他會偷資料,踢襠,偷桃,什麼下三濫招數都使得出來。他費那麼大力氣徹查此事的動機開始時只是“……將幕後的人找出來……告到他們身敗名裂……”他說這話的時候,剛被人割破了鼻子,所以觀眾很自然將之認為是報復心理使然;但是後面,他跟女主角莫瑞太太雲雨之後,莫瑞太太問他在唐人街的過去,他含糊地回答:從前在唐人街,自己只想保護所有的人,最後卻將她連累了。莫瑞太太追問這裡面是不是牽扯到一個女人?他再沒作任何回答。在這裡,傑克欲言又止的臺詞隱約透露了這個人物的“史前史”——在故事敘事之外的人物歷史——整部電影還有一個沒有出場的重要角色便是男主角話中那位女子。這段話一講,男主角的行為動機就由泄私憤變為保護自己的愛人,程度起碼提高了兩倍,這種悲情的羅曼迪克使角色變得更加豐滿;同時,這段話將莫瑞太太納入了男主角的自身悲劇中,他本想保護她,沒有成功,現在他將莫瑞太太當作那個“她”來保護,希望能挽回過錯,結果也莫瑞太太還是被殺了,兩個女人的死亡構成了男主角的悲劇宿命,人物深度得到極大強化。 
  這部電影本來和唐人街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是為毛叫唐人街呢?據說有一天,編劇羅伯特唐納德和一位員警閒聊,這位員警在唐人街工作,羅伯特唐納德問他每天工作都幹些什麼,員警說我們什麼都不幹,羅伯特唐納德大惑不解,但是員警解釋說這是上頭下達的命令,“他們(中國人)的文化和我們相差太遠了,有時候我們出手辦事的話,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制止犯罪還是在協助犯罪,所以乾脆不過問”,羅伯特唐納德一聽,覺得這是個絕佳的象徵物,就將之編入了劇本中。片中的男主角偵探吉蒂就被設定為曾經在唐人街工作過,他非常熟悉那種對罪惡要睜隻眼閉隻眼的糊塗態度,片頭假莫瑞太太來找他調查老公包二奶的事,他便欲擒故縱地說:你如果愛你的老公,就直接回去得了。在對窮漁民羅伯特唐納德的告誡中他說:“你猜的對了,開心了吧”可見,“睜隻眼閉隻眼”其實是他對客戶說的口頭禪,儘管有欲擒故縱的成分,某種程度上卻也是他的肺腑之言。儘管他常勸客戶要糊塗混世,但是他發現被別人耍一道以後,他那不妥協的真本性就出來了,他決心查出所有真相,接下來等待他的便是一連串厄運:被調查者遇害,愛上神秘的莫瑞太太,被黑社會割爛鼻子,發現這件事和整個洛杉磯城有關,探明莫瑞太太家族的驚人醜聞,最後在黑夜的唐人街大火拼,痛失愛人。    
  很多影評人將之列入黑色電影的序列進行討論。黑色電影有個重要的形式標準叫所謂的“德國表現主義用光”,也就是將人物打造出黑白分明的輪廓感,這方面做的最好的當然是經典名片《馬爾他黑鷹》。但是這種說法在《唐人街》已經不成立。因為馬爾他黑鷹是一部黑白片,想不黑白分明都難。而70年代的新好萊塢電影《唐人街》早已用上了色彩和寬銀幕。在新形勢下怎麼在視覺上表現所謂的“黑色”風格呢?只能用場景的轉換。唐人街將很多表現陰謀和暴力的場景安排在晚上發生,比如主人公和莫瑞太太夜訪養老院被槍擊;莫瑞太太和男主角溫存的時候接到一個電話然後神色大變,慌忙出走也是發生在晚上;最後在唐人街上各路矛盾總爆發時,也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候發生。尤其是最後一幕,偵探吉蒂看著被打死的莫瑞太太,呆若木雞,惡警喝令他的同伴將他架離現場,他的同伴趕緊扶住他,在他耳邊說:“算了吧,吉蒂,這是唐人街。”這時無數表情茫然的華人圍上來看熱鬧,員警在吆喝著維持秩序。然後一個升拉鏡頭緩緩從主角身上拉開,緩緩升入高空,俯視著黑夜下,碎紙紛飛,冷漠蕭瑟的唐人街——鏡頭從主角的身上抽離開去,提醒我們主角的遭遇絕非個案,罪惡還會蔓延。《唐人街》為黑色電影在彩色時代的表現方式作了有里程碑意義的探索。直到20年後的黑色名片《洛城機密》中還能看到類似《唐人街》的場景安排邏輯——陰謀和爭鬥永遠在夜間發生。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572351/

Isn't everyone?

  基本上每個看過《CHINATOWN》的中國人,心裡都至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要叫唐人街做名字,和那裡有什麼關係?    
  有關係,也沒關係。故事是發生在三、四十年代的LA,曾經做員警的JAKE在唐人街經歷了不凡的事情,使他有了不堪提及的回憶、離開去做私家偵探的理由和玩世不恭的性格,故事的結尾又回到唐人街,JAKE在那裡又一次重新經歷了類似的痛苦。所以從故事的表面來講是有關係的。    
  可以想像,JAKE做員警時候和現在做私家偵探一樣,尋根問底,富有良心和同情。盡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可是在唐人街的時候,他的長官告訴他:“As little as possible”.有人翻譯是“越少越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傾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意思都很近。正因為他是不會這麼做,所以雖然努力想幫助一些人,但最後還是無法避免這些人反而受到現實的傷害,或者說死亡。並且現實還是來了個輪回和迴圈-黑勢力、背後強大的勢力剷除了異己,保護了自己的利益,唐人街仍然是唐人街。JAKE當初以為離開唐人街會有一片純淨一點的天空,可惜最終他還是被唐人街上空的那種陰雲籠罩,逃脫不開,哪裡都沒有乾淨的,還是遵循和唐人街一樣的法則。最後,看著自己想保護的女人死在車裡,木然的JAKE只聽到一個員警說:“Forget it,Jake,it's chinatown.”不知道他聽進去沒有?也許他心裡是明白的。只是他以後的路會怎麼走呢?沒給答案。    
  女主角死在車裡,她的眼睛中槍,IMDB介紹說這是一個希臘神話的隱喻,然後她的頭壓在方向盤上,發出了喇叭聲,這個在之前的一個SCENE出現過。當時女主角莫太太離開自己女兒/妹妹的屋子,剛上車,JAKE也在車裡,追問她事實的真相,這是莫太太有點絕望的把頭放在方向盤上,喇叭在這時也突然發出聲響...    
  JAKE問幕後黑手,也是女主角的父親“你有很多錢,沒有什麼你買不到的,你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參與水的計畫,殺人)” 老頭意味深長的說“The future,the future”對他而言,自知時日不多,還與女兒爭奪那個孩子,殺了女婿搶奪水的控制權,囤積了大量即將升值的土地,這一切是為了“未來”?誰的未來?難道的是LA的未來?電影也許給不了明確的答案。    
  JAKE一開頭給人玩世不恭,風趣瀟灑的印象。他的一系列玩笑話隨著劇情深入漸漸變得“雙關”,變得有背後深意,說者無意。    
  員警在假冒莫太太的女人家廚房牆壁上發現JAKE的電話號碼,指責他脫不了干係,問“那不是你的電話號碼嗎?”JAKE輕飄飄地說“是嗎?我不記得是不是我號碼,我又不經常打電話給自己。”    
  JAKE去水務副局長辦公室,局長說“和一個人同事久了,就知道他的愛好等等,也會知道他是不是個拈花惹草之人”JAKE抬抬眼皮問“那莫先生是不是拈花惹草之人?”局長說“他甚至都不會拿這種事兒開玩笑”JAKE說“哦,可能他對這種事特別認真。”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個笑話是:當假冒莫太太的人打電話到JAKE辦公室給他,想對他說些內幕,但又擔心閒雜人等多,就在電話裡問“Are you alone?” JAKE馬上介面“Isn't everyone?” 
  為啥叫 唐人街 呢,是因為編劇羅伯特•唐納買了一條狗。 
  賣狗的人是個巡警,有一次他倆聊天的時候,唐納問他你在哪裡巡邏啊,那人說在唐人街。 
  又問,巡邏時都幹撒 
  答曰:啥也不幹 
  唐納很奇怪,為啥啥也不幹呢? 
  答曰:我們得到的指令就是這樣的,因為他們的文化跟咱的差太多了,有狀況的時候你要輕舉妄動的話,你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協助犯罪還是阻止犯罪,所以乾脆就啥也不幹最好。 
  唐納心想,啊呀,這個說法太贊了啊,又虛無又悲觀,真的是絕佳的象徵物啊。 
  於是這個名字就定下來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533415/

台長: 阿楨
人氣(1,3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名導演 |
此分類下一篇:盧貝松:名導演8
此分類上一篇:雷奈:名導演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