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1 06:02:42| 人氣58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退稿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退稿信》到底是部令人鬱卒的黑歷史或是一本很有趣的書呢?

  管它的,反正我又沒被退過稿。

  廢話,你從不投稿,那來退稿?如同從不骨董,當然不怕買到假骨董了!

  真搞不懂人是否犯賤、愛被審?不然怎連號稱創作發表絕對獨立自由的部落格也會搞部落格大賽呢!

《退稿信》Rotten Rejections(寶瓶文化,2006)

 

這本名為《退稿信》的文集,其實是一本讓創作者心神高亢,令所有出版者看得心驚膽跳的傑作。從中,你可以看到從十八世紀至今的許多名家曾遭受出版社何等的貶抑,而他們流傳到現在的經典名著,在當初投稿到出版社時,又曾經收到編輯多麼尖酸、冷漠的退稿信回應。這一封封退稿信件在今天公開,對當時寄出信件的出版社及雜誌社來說,除了難為情之外,應該就是悔恨吧。不過對於老是在收退稿信、在創作路上跌跌撞撞的失意者而言,這本書必然具有莫大的鼓舞力量。

  除了豐富的退稿信件,書中還收錄許多知名出版商和作家的劄記、出版軼聞,以及退稿記錄和各個作家的簡介,無論是喜歡閱讀文學、對名家創作辛酸史感興趣的人,或是執著於文學創作的讀者,這本書絕對能讓你在享受閱讀趣味之餘,擁有一段豐富而深刻的古今文學體驗。

    本書特色

  ◎集結十八世紀至今,歐美各大文學經典名著、名家曾經收到的退稿信件,以及穿插豐富的名家手劄和出版軼聞。

  ◎信件數量豐富,包括珍.奧斯汀、艾蜜莉.狄金生、普魯斯特、喬伊斯、海明威、福克納、賽珍珠、史蒂芬.金、約翰.勒卡雷、鈞特.葛拉斯……等上百位名家,首次大公開退稿信件。

  ◎歐美多家出版社及雜誌社,如藍燈書屋、雙日、哈潑……等集團,後悔寄出的退稿信件。

  曾獲諾貝爾獎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她所寫的《大地》曾收過這樣的退稿信:「遺憾的是,美國大眾對任何有關中國的事物都沒有興趣。」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被拒絕的理由是:「以動物為主題的故事,在美國這個國家是賣不出去的。」

  珍.奧斯汀的《諾桑覺寺》則是:「如果閣下要我們買下這本書的話,我們寧願用同樣的價錢把書退回去。只求您打消這個念頭。」

  福克納的《聖殿》更是遭到無情的回應:「天啊,天啊,我們不能出這本書。否則大家只好牢裡見了。」

  推理小說大師阿嘉莎.克莉絲蒂,則接獲出版社以「作品不適合出現在我們的書單裡」為由退稿。

  而當今驚悚大師史蒂芬.金的小說曾被回拒:「我們對“反烏托邦”的科幻小說沒興趣,這種書根本不會賣。」

  不僅如此,普魯斯特、喬伊思、惠特曼……也都被退過稿。這些已在文壇擁有大師寶座的名家,在成名之前都曾經收過這樣的無情回拒。熱愛文學、執著於創作的你,如果翻開這本書,看到這麼多大文豪也和你一樣有慘遭退稿的經驗,甚至比你承受更無情的羞辱,一定會令你燃起無比的創作動力。

    作者簡介

    安德烈.柏納(Andre Bernard)他曾在幾家出版社當過編輯。在那些地方,他也曾寄出為數眾多的退稿信。

    比爾.韓德森(Bill Henderson) 他是手推車出版社(Pushcart Press)的發行人。他本身曾寄過會讓他遺臭萬年的退稿信,過去投稿時也收過許多退稿信。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30540

 

【退稿信】令人鬱卒的黑歷史 BY 冥王星男爵

 

【退稿信】這本書,雖然在形式上給人一種詼諧且多少有些八卦的歡樂感,但我在讀它的過程中,卻發現很難把它歡樂地一口氣讀完,必須時時放下它,去做別的事,然後過兩天再開始讀它,原因就在於,這本書實在是太令人鬱卒了。

我有在翻開本文前先閱讀導讀或前言的習慣,但是這本書的導讀我實在沒有辦法消化下去,在讀這本書的出版序及編者序時,其實我還多少能保有一些對這本書歡樂的觀感,但是那個「有點太認真」的導讀,除了它的篇幅實在長到靠北之外,我實在很難不把那篇導讀看成一種「編輯的自我辯白」,而也因為我始終無法把這種偏見從我的心中抹除,所以我跳過了它的後大半,實在是很不好意思。

而特別要提出來講一下的,就是以我過去對這位導讀人楨:唐諾)的印象,其實他的導讀通常也自成一格,本身就可以當作一本獨立的書來看了,跟書的本文通常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所以跳過其實也不至於會對書的本文造成什麼理解上的困難,我唯一奇怪的是,這位仁兄怎麼還沒把他寫過的導讀集結成冊出版啊?

【退稿信】書如其名,就是一本集結了許許多多退稿信的集子,而這些被退稿的對象(書),從【黛斯姑娘】、【白鯨記】、【蒼蠅王】、【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動物農莊】、【安妮日記】、【血字的研究】到【魔女嘉莉】都曾如是,而這些退稿信的內容從挑明了說作者沒才能到拐彎兒諷刺這書絕對不會賣的都有,鮮有善言,一封比一封狠,而今日看這些當年被退稿的作者之成就,卻都是一個比一個還要高,我們今天當然能夠以一個讀者的角度,嗤笑當年寫下這些退稿信的編輯是多麼的迂,進而把這本書當成一本歡樂搞笑集來看待,只是,在讀【退稿信】中許許多多幾近千篇一律(我們不想出你的書)的文字時,我只感到一種極度的鬱卒,覺得很悶。

但在這些尖酸刻薄的黑歷史之中,有些作家充滿怨念的幽默感仍然很令人拍案叫絕,像是【郵差總按兩次鈴】的作者詹姆士‧凱因,就說他的書之所以要取這麼一個跟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書名,只是因為這本書過去被退稿時,送件的郵差總是會按兩次門鈴,直接把被退稿的怨恨訴諸在書名上,實在是很可怕(尤其又是一本事後變得超紅的書),此外,也有被多次退稿的作者最後在書終於付梓出版後,在序言中一一條列了所有退過他稿的出版社,並聲明這些是他最不感謝的出版社,擺明就算是得罪這些出版社他也不在乎了,這些作家軼事儘管令人忍不住笑出聲來,但卻又是非常充滿怨念與血淚的,讓人在笑聲之後,又會覺得有股酸酸的感覺。

  「作家都是一些愛記恨的傢夥,當他們在獨處的時候,任何一種怨懟都會累積變大,而且在十年內都會被當成新聞傳到其他作家耳中。」 ◎引自愛德華‧霍格蘭劄記

  「什麼是草稿?那種急急忙忙完成,然後又隨隨便便被退回的東西,就是草稿。」 ◎引自奧立佛‧赫福劄記

  「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在寫些什麼,最後你一定會碰到也知道自己在出版些什麼的編輯。你可能要等上好幾年,但是不要放棄。寫作之所以是一個寂寞的行業,並不光是因為你必須獨自待在房裡,每天都不眠不休地與打字機奮戰,如此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同時也是因為,在你付出了血汗淚水與吃奶的力氣以後,你還得找到一個尊重你的人,知道你已經寫得夠好了,所以他就不再過問,而只管把東西印出來。」 ◎引自約瑟夫‧漢生劄記

  「如果你忍不住想要把編輯當成好人,千萬要把這念頭當成鬼一樣,努力把它驅逐(……)他們因為職責所在,以至於讀太多東西了,結果把自己搞得疲累不堪,最後即使有才華洋溢的稿子晾在他們眼前,他們也已經分辨不出來了。」 ◎引自約翰‧嘉納劄記

  「……但是根據你長久待在出版界的經驗,你應該能體會一個道理:與其拒絕那些具有才華的凡人之作,還不如拒絕天才的作品,因為我們的損失將會比較小。」 ◎節自【第二十二條軍規】的退稿信

http://baronpluto.blogspot.com/2007/12/blog-post_07.html

 

《退稿信》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退稿信》是一本很有趣的書。美中不足的是,多數的退稿信似乎都是呈現「節錄」狀態,甚至有些時候只有寥寥數行。篇幅佔比較大的,反而是作家介紹與被退稿作品的概要。因而,對原本滿懷好奇想一窺退稿信全貌的我來說,感覺有點微微的失望。

但我並不討厭作家介紹與被退稿作品概要的這些篇幅。這些篇幅能夠簡潔的讓讀者了解那些作家與作品的地位--雖然大部分的作家都能稱得上耳熟能詳,但是依然有少數作家是國內尚未引進介紹,或者並不那麼有名的。只是,「退稿信」的稀少有些無法滿足我罷了。

雖則是斷簡殘篇,但在這些文字裡不乏幽默的、尖刻的、平凡的乃至於優雅的退稿手法。在如林大師之中,最引起我注意的分成三種:喜歡的作家、聽過的作家和科幻、推理小說相關作家。

第一類的包山包海,而且有時後會和第二類的人重疊,總之讓我吃驚的是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李查˙巴哈的《天地一沙鷗》和勞倫茲的也被退過稿。而如愛蜜莉˙狄金森、瑞克裏芙˙霍爾等人被退,則似乎並不那麼讓人意外。普魯斯特和賽珍珠是有點匪夷所思,但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第三類的頻率則多到有些令我咋舌:克莉絲蒂、柯南道爾、詹姆士˙凱因、勒卡雷等等等。其中,有件與詹姆士˙凱因有關的軼事特別抓住我的心:《郵差總按兩次鈴》這部名作的書名來由,便是取自「退稿時,郵差總是按兩次門鈴。」 《退稿信》呈現了一部有趣的裏文學史。編輯反映的是他們的愛好,又會社會與時代的價值?測試出版社與編輯的戲碼永遠不會消失。只是,這種測試,仔細想想,不過是另一種嘩眾取寵的小把戲罷了。

http://aquarius0601.pixnet.net/blog/post/12194648

 

文網恢恢,疏而多漏讀《退稿信》吳紹群◎臺大圖資所博士生

 

對於許多在圖書館從事採編工作的館員,或是仍在圖資系所學習館藏發展理論的學生來說,可能已經很習慣用出版社的聲譽做為判斷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好壞的標準。一個有名的出版社,背後代表的意義是嚴謹的審稿、縝密的出版計畫,所出版的作品必然有一定的品質,所以可以做為圖書館採購的依據。

但偏偏歷史上多的是出版社看走眼的例子,這本《退稿信》(RottenRejections),顧名思義,就是將許多作家被出版社退稿的退稿信收集成書,其中還有不少知名的大文豪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原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都已經可以寫進文學史的大人物,也曾被出版社不客氣的退貨。

誠如書前唐諾的導讀,這本書實在是一本「好心的書」,對於立志文藝創作的人而言,看到書中那麼多大作家都曾被以近乎羞辱的方式退稿,實在可以發揮鼓勵的效果。但是對於出版業來說,這本書的問世是一件令所有出版社老闆、編輯、審稿者難堪的事,證明了出版社的眼光也有出錯的時候。

書中所收集的許多名作家收到的退稿信,措辭五花八門,語焉不詳者有之,刻薄輕蔑者有之,委婉勸退者有之,但綜合分析起來,退稿的原因其實不出以下幾方面的理由:

第一種理由,受編輯個人的學力與眼光所限,例如福克納被退稿的理由是編輯認為他的作品「結構太鬆弛,怎麼整修也沒用」;狄金生被審稿人批評「神智不清的女詩人」、「詩的韻腳全押錯了」;而福婁拜收到的退稿信甚至有「瑣碎」、「膚淺」等字眼。

第二種理由,出版社基於商業上的考量或經營策略,拒絕出版。例如阿嘉莎.克莉絲蒂的被退稿理由是「作品不適合出現在本出版社的清單」、珂萊特(Colette)收到的退稿信寫著「這種書連十本都賣不出去」;喬伊斯收到的退稿信上寫道「寫得還不錯,但它不會賣座」。

第三種理由,出版社不敢幹犯道德或宗教的禁忌,例如勞倫斯將《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手稿寄到出版社後,收到的退稿信告誡他「為你好才告訴你:不要出版這本書」。至於其它古今知名作家如海明威、史帝芬金、毛姆、梅爾維爾、大仲馬、珍.奧斯汀、蕭伯納、喬治歐威爾等,也無一未收過退稿信。另

外書中還穿插了許多和「退稿」有關的掌故軼事,例如世界最多退稿次數記錄、作家如何處理退稿信、漫畫被退稿的故事、作家如何在作品出版後報復退稿的出版社等等。對文學史有興趣讀者而言,這也是一本有趣且可增廣見聞的書。惟一的缺點是本書既無目錄也無索引,讀者如果想引用或參考特定作家或作品的退稿故事時,還得憑記憶去找或逐頁翻檢才行。

看到書中眾多名家名作被退稿的例子,並不代表出版社的功能不重要、也不代表出版社退稿沒有原則。雖然出版社在歷史上留下了這麼多不光彩的記錄,但出版社的審稿,仍有其正面功能。一個把關嚴格的出版社,即使偶爾會漏掉傑出的作品,但絕對可以攔住拙劣的稿件,對出版品水準的保障是顯而易見的,此點毋庸置疑。

一如書前導讀所剖析的,我們寧願相信,出版社的編輯仍然盡職過濾掉大部份不值得出版的作品,沒有出版社辛苦的編輯們,我們反而可能會看到更多爛作品。況且編輯也是人,也一樣由社會和文化體系所養成,似乎不能苛責他們偶爾發生的誤判。

而且大多數編輯的內心深處,仍然非常渴望能看到一部好的作品,他們願意為了一部好的手稿和出版社的老闆據理力爭,但他們也坦承,編輯看稿有自己的標準,但是讀者的口味何在,編輯卻不知道,所以每一本書的審稿都是挑戰。所以,當編輯發現被自己退掉的稿子在其它出版社被出版,不但賣得好而且還屢屢獲獎,編輯心中的懊惱也就可想而知了。看來編輯這一行其實也得承受不小的壓力,其工作介於科學與藝術之間,又夾帶有運氣的成份。

看到書中這麼多大作家和名作在成名前受到的挫折,我們可以想見,一部作品的出版和一個作家的成熟,必需通過不斷的檢驗、試煉、質疑、甚至誤解,始能成就。所以作品被印成鉛字正式出版之所以令人興奮,原因或許就在這裡。

但是,在網路興盛的時代,文字的面世,似乎已經不必經過正式的審稿制度,人人只要申請一個免費網頁或Blog,都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鋪陳出來,固然沒有稿費,也不會收到難堪的退稿信。

表面上,好像網路上的個人出版不必經過審稿,事實上,將自己的想法公開在網路上,直接面對無數的讀者,也是另一種嚴酷的審稿制度,只有寫得好的,才能引來大家的瀏覽、回應;寫得不好的,自然會淹沒在億萬計的網頁之中,古人所謂「文章一石,九鬥速朽」,在網路世界中也可以得到印證。

近年來許多原本發表在網路上的作品被出版社集結起來以書籍形式出版,說明了網路上的口碑是一種無形的編輯制度,只有真正成功的作品,才能由虛擬世界反攻回實體世界,其它的網頁只有被搜尋引擎檢索的殘餘價值而已,可見無論在過去或現在,各種形式的審稿都是無所不在的,作品的成敗,仍然繫於作者的筆耕心裁,不因書寫工具而不同。

當然,《退稿信》一書所收錄的,絕大多數都是文藝作品和文學作家的退稿信,只有一、二則學術作品的退稿信。和學術作品的審稿相比,文學作品的審稿,主觀程度大了很多,沒有所謂的雙盲審查或分點評分等制度,退稿意見也寫得很隨興甚或惡毒,所以才有了這本有趣的書。

看到這本書,不禁聯想到,是否也可以由「退稿」的角度來記錄學術出版的生態?是否有人專門收集學術界的退稿意見,也寫成一本科學家被退稿的專書?是否曾有知名的科學發現或重要研究不斷被退稿?學術寫作的審查有時難脫知識圈的權力結構分配,所以新的想法和創見經常不易被審查通過,被退稿的可能性較高,或許學術寫作的退稿也可以提供科學史研究的另一個觀察途徑,可以作為學術傳播體系研究的另一個有趣現象。或許是筆者見聞有限,目前仍尚未見到科學史或學術史的專著是以「退稿」為主題的,殊為可惜。

這本《退稿信》,對於與書為伍、以書為工作夥伴的圖書館員,代表的不只是一本有趣的書而已,它還可以帶來更多的啟發,圖書館員可以從中思索,審查與作品品質之間的關係、網路個人書寫的價值、甚至進一步思考審稿是否會遺漏重要作品或扼殺新穎創見。

對於以「知書」和「知人」為使命的館員來說,出版社的專業能力,是可以相信但又不能全信的一種指標。可以相信,是因為大多數的情形下,編輯的確可以過濾掉不良的作品;不可完全相信,是因為任何的審稿制度,都會出現遺珠或錯愛,看看書中寄出錯誤退稿信的出版社名單,包括了許多館員採購西文書時耳熟能詳的大出版社,像麥格羅希爾(McGraw-Hill)、麥克米倫(Macmillan)、裏平考特(Lippincott)、朗文(Longman Group)等等,就可以知道審稿制度這張過濾網,有時實在是疏而多漏。

或許,館員只有在擁有透明快速的出版訊息和個人思考能力的情形下,才能跳脫出版社聲譽所形成的蔽障,真正獨立判斷出版品的價值。

 

 名作家收到的退稿信

 

不乏超級巨著的作者喔 退稿信通常都寫狠狠 一針見血 一刀斃命 真不知道這些作家怎麼熬下來的:

 

Jane Austen 珍.奧斯汀 《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一八一八年出版

【退稿】如果閣下要我們買下這本書的話,我們寧願用同樣的價錢把書退回去--只求您打消這個念頭。

 

Samuel Beckett 山謬.貝克特 《夢見形形色色的女人》(Dream of Fair-to-Middling Women),一九三二年完成(一九九二年才出版)

【退稿】這種爛東西我連碰都不想碰。貝克特可能是個精明的傢夥,但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他在模仿喬伊斯,他的姿態像個奴隸一樣卑屈,煞費苦心,卻又缺乏條理;他使用的語言古怪不已,四處還可以見到被喬伊斯影響的噁心段落──而且還「猥褻粗鄙」──這本書已經被判了死刑,光從書名就可以看出它會賣不出去。

 

James M. Cain 詹姆士.凱因 《郵差總按兩次鈴》(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一九三四年出版

【退稿】……閣下想要靠寫書賺錢嗎?我想,你是遲早可以辦到的,只不過現在的功力還不到火候。

 

【軼事】郵差為何總按兩次鈴?

《郵差總按兩次鈴》在一九三四年出版後,一時之間,群情譁然。因為這本書跟郵政沒有任何關係,它所談論的主題是性。凱因表示,他之所以會幫這本書取一個這麼奇怪的名字,是因為它在出版以前曾經多次遭到退稿──而每回郵差來送退稿信的時候,總會按兩次門鈴。

 

Agatha Christie 阿嘉莎.克莉絲蒂 《史岱爾莊謀殺案》(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一九二○年出版

【退稿】這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有些地方還挺精采的,但它不太適合在我們出版社的書單裡出現。

 

William Faulkner 威廉.福克納 《薩托裏斯》(Sartoris),一九二九年出版

【退稿】如果這本書還算略有劇情與結構的話,我還可以給你一些刪修的建議。但因為你寫得太過鬆散,所以我想再怎樣修整也沒有用。我拒絕出版的主要理由是:你根本沒有故事可以寫。

 

F. Scott Fitzgerald 史考特.費滋傑羅 《塵世樂園》(This Side of Paradise),一九二○年出版

【退稿】……這故事到最後似乎沒有一個結局──無論是主角的生命歷程,或者是他的性格,都沒有被發展到一個能夠被當成結局的階段……簡而言之,這故事對我們而言似乎還沒有走到最高點……

 

Anne Frank安妮.法蘭克 安妮的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一九五二年出版

【退稿】對我而言,這女孩的看法或感覺一點也不特別,充其量這本書也不過只能讓人感到「好奇」而已,此外沒什麼別的。

 

Thomas Hardy 湯瑪斯.哈代 《絕望的手段》(Desperate Remedies),一八七一年出版

【退稿】……故事謎團的關鍵在於那令人噁心而且荒謬的暴行,但同時,故事也被這暴行給毀掉了。讓人憎惡而無法忍受的劇情是一位年輕女士居然會在晚宴上遭到侵犯,而且還生下了小孩。

 

《黛絲姑娘》(Tess of The d`Urbervilles),一八九一年出版

【退稿】……寫得這麼露骨實在不恰當。

 

Henry James亨利.詹姆斯 《聖泉》(The Sacred Fount),一九○一年出版

【退稿】當然,這是第N+1部充滿「詹氏風格」的作品……這本書確實把大家都搞得心神不寧。

看這本書的時候好像就是在解讀他那難懂的文字,一頁接一頁,沒完沒了。讓人感到非常生氣的是:我幹嘛把時間精力投注在這上面?你會神經繃緊,頭皮發麻,你會想要站起來到街上去走一走。這小說裡沒有故事──喔!

真的一個故事也沒有……你還得自己猜測他的主題到底是什麼,不斷猜測。

 

James Joyce 詹姆斯.喬伊斯 《尤利西斯》(Ulysses),一九二二年出版

【退稿】我們讀過喬伊斯先生的《尤利西斯》後感到很有興趣,我們真希望自己有能力出版這本書。但是就目前而言,書的篇幅太長是個不可克服的問題。

我們沒有辦法找別人來幫忙,依目前的出版速度而言,一本三百頁的書要花兩年時間才能弄完……我已經吩咐僕人把稿子寄回去給你了。

&《青年藝術家的畫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一九一六年出版

【退稿】這本書裡有許多拖拖拉拉的地方。雖然本出版社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那些段落是有趣的,但是一般讀者中的平庸之輩,會覺得它們很乏味。

如果我們就這樣把它給出版,讀者們可能會把它當成一本寫實派的、不討喜而沒有吸引力的書……它太不著邊際,缺乏形式,沒有限制,而且作者又毫不遮掩地描繪醜陋的事物,使用髒話;有時候它們就這樣赤裸裸地被故意擺在讀者面前,實在很沒必要。

大家會一致認為這種觀點是「有點下流的」……而且在書的結尾處,顯得極度淩亂;作者的文字與思想就像潮濕、無用的石頭,碎成一片片,散落一地。

 

John Le Carre 約翰.勒卡雷 《冷戰諜魂》(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一九六三年出版

【退稿】歡迎來到勒卡雷的世界──一個沒有未來可言的世界!

 

W. Somerset Maugham 桑莫塞.毛姆 《剃刀邊緣》(The Razor`s Edge),一九四四年出版

【退稿】這本書並不討人喜歡。我並沒有遇過書中所描繪的那種好事以及那種好人……有些對話是機智的,有些角色是有趣的,但是作者對於自己的生活哲學有著極為冗長的陳述,大部分寫得糟透了,而且作者的看法很悲觀且沒有希望……我不認為這本書在這裡會成為暢銷書,雖然我不會說這是一本令人無法忍受的書,但我認為它是一本差勁的書。

 

Edgar Allan Poe 艾德嘉.愛倫坡 《佛立歐俱樂部故事集》(Folio Club Tales),一八三六年(未出版)

【退稿】這個國家的讀者們對於文學作品有個明確而堅定的偏好……他們喜歡一本書裡面只有一個獨立而前後連貫的故事。

 

Marcel Proust 馬塞爾.普魯斯特 《在斯萬家那邊》(Du Cote de chez Swann),一九一三年出版〔《追憶似水年華》的第一卷〕

【退稿】乖乖,我從頸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經死掉了,所以我絞盡腦汁也想不通一個男子漢怎會需要用三十頁的篇幅來描寫他入睡之前如何在床上輾轉反側。到目前為止,我只花了一點精神來打開那些由你的手稿構成的筆記本;我隨意把它打開,而且運氣實在不好,我的注意力被一杯翻倒在六十二頁上的甘菊茶給打斷了──然後碰到六十四頁的那些措詞,我又停了下來……就是你說「可以看到脊椎的前額」那一句話。

 

H. G. Wells H. G. 威爾斯 《世界大戰》(The War of Worlds),一八九八年出版

【退稿】就像無止盡的夢魘。我不相信它會受到歡迎……我認為大家的看法會是:「噢!千萬不要讀那本可怕的書!」

 

Walt Whitman華特.惠特曼 《草葉集》(Leaves of Grass),一八五五年出版

【退稿】我們認為,把心力投注在這本書上面,是很不智的一件事。

 

William Butler Yeats威廉.巴特勒.葉慈 《詩集》(Poems),一八九五年出版

【退稿】居然有批評家不願宣稱「葉慈先生將會變成一個大受歡迎的詩人」。知道這件事以後,我鬆了一大口氣。如果他有辦法的話,那我真的要對人類感到絕望了……他的東西根本就是一片空虛。

他的詩聽來不悅耳,也沒辦法激起我們的幻想,也不能提供暗示性的思維,促使人們反省……無論我怎麼努力,都看不出那些東西有何意義:對我來講,他的東西根本就狗屁不通。我不是批評他的詩晦澀、粗魯、野蠻或者裝模作樣──雖然這些確實是他的缺點;我是說他的詩對我來講是絕對的空虛……就算再過多少年我也不會多看他的詩一眼。真的有人願意花錢買他的書嗎?我真的不敢相信。

http://forum.slime.com.tw/thread178487.html

 

審稿>百度百科

 

  審稿examining a manuscript編輯人員以作者創作的文字、圖像等材料(原稿)爲對象所進行的判斷、鑒定和評價工作 (對于譯稿的審稿,主要是鑒定譯文的質量),由審讀、寫審讀報告兩部分組成。又稱審讀。審稿是編輯工作的關鍵,是決定圖書質量的重要步驟。它又是編輯人員的基本職責。

  審稿的基本內容是從閱讀原稿入手,對內容、結構、文字、邏輯等作全面的分析,在弄清原稿觀點、材料的基礎上,經過編輯人員的綜合考慮,作出符合實際的基本估價,並恰如其分地寫出中肯的書面意見──審讀報告。

  各類原稿的審讀,通常采用初審、複審、終審三級審稿制度。初審要求通讀原稿,提出基本評價和處理意見。複審要求複核初審意見,判斷其正確程度,並解決初審中未能解決的問題。終審應對原稿質量和能否采用,作出最後決定。三級審稿都應有書面審稿意見,這是一部書稿在編輯過程中一項重要的記錄,是書稿檔案的重要部分,它還是對各級編輯人員進行業務考核的重要依據。

  在中國,各類書稿的審讀,首先研究原稿的思想性和科學性。在政治問題上要注意是否違背憲法,有沒有同黨和政府的重大方針政策相抵觸的問題;在學術問題上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同時判定稿件是否已經充分地闡明主題所要求說明的內容,在論證和敘述方面,是否有邏輯性和說服力。審稿時還要考慮讀者的需要和出版的目的性,以及有無侵害他人版權的情況等。

  在審讀著作稿時,還需注意它的體例結構和文法修辭;在審讀編選稿時,要注意書稿的編選標准和材料來源;在審讀翻譯稿(包括編譯和節譯)時,重點在評定譯文質量,同時查明原書的價值和原書版本的新舊或可靠程度,以便判斷是否適宜翻譯出版。對于教材、工具書一類出版物,尤其要重視資料的准確性和文字的簡明通俗,以及體例的一致性。

  在審讀方法上,按具體情況做些准備工作(如查閱擋案閱讀必要的參考書查考有無同類書籍或譯本等),還查對出版社與著譯者雙方原來同意的寫作提綱,並重點地查對作者所引用的材料和論據。此外,同樣要重視審核書稿的序、跋一類附件和附錄部分。防止審讀時被原稿拘束,以致過于注重原稿的某些細小問題。

  對一部書稿的評價如有不同看法,原則上應服從終審意見和決定。對于一些較爲複雜的書稿,可以通過一定的會議形式,集體討論作出決定。某些內容專門或比較特殊的書稿也可以約請社外專家或有關單位審稿。對外審意見,特別是涉及原稿的處理辦法,一般仍需由責任編輯提出意見,總編輯作出最後決定。

http://baike.baidu.com/view/1470139.html?tp=0_11

 

   

   

台長: 阿楨
人氣(58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電子書》
此分類上一篇:《華氏451度》

阿楨
底層網文作者:過半月入2000元,“賣身契”已簽到去世後50年 IT時報

中小網文作者舉起“苦霸權合同久矣”的旗幟,中小作家們維護眼前可見的付費閱讀的分成,但平臺開始向免費閱讀、IP多元化運營轉移。
2020-04-27,閱文集團宣佈管理團隊調整…
5月5日,閱文作家集體斷更,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自發舉行“五五斷更節”,抗議閱文免費政策。
隨後,閱文集團發佈公告稱,文章對網上流傳的“作者被收走著作權”、“作者所有社交帳號全部歸閱文”等說法不屬實,並且再次明確“全面免費不可能”。
5月6日,閱文集團如期舉辦了作家懇談會,懇談會上閱文新管理層改革舊合同,明確著作人身權歸屬作者,而著作財產權的收益規則在經雙方協商後,在自願的情況下授予,並且免、付費模式由作者選擇。
中小網文作者的自由:“我們只有簽與不簽的自由,只有大神才有議價權。”他們擔心,免費閱讀會動搖他們的收入。
免費閱讀洩洪之勢
據2018年網路文學作家收入排行顯示,創作者已達1755萬人,日均更新8000字。“唐家三少”以1.3億元斬獲第一。但新入局的以兼職居多,月收入高於5000元者僅占15.4%,過半低於2000元。
讀者看一章2000字,要花1毛錢,作者賺5分,網站賺5分,看完一部動輒800萬字的網文作品,至少要花400元。高企的閱讀費用,給盜版滋生了空間,2019年網路文學盜版損失39.3億元,比2018年上升10.4%。
閱文每年處理侵權案件近2000起,僅2019年就發起民事訴訟1500餘起,下架侵權盜版連結近2000萬條。
從2018年8月開始,連尚讀書、米讀小說、七貓、番茄等主打免費閱讀的App相繼殺入,閱文旗下QQ閱讀等付費閱讀App首當其衝,平均月付費用戶由2017年的1100萬減至2018年的1080萬,付費比例也由5.8%下降至5.1%。
  回應
 一個人只要還有點本事可以賺到錢,有誰會去靠敲鍵盤寫小說?
 李杜,柳永,徐渭,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蒲松齡等人表示羞愧難當。
 那些人寫的小說真的沒賺錢。大把公務員在起點寫小說,只要爬到中上層,一個月(每日6000字)賺到的錢,做公務員一年也比不上。免費大旗一開,再也沒機會了,所以寫手們暴動了。
2020-05-12 08:50: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